六月或現“降準+加息”

年中時點壓力不小

中國證券報:今年6月流動性的擾動因素主要有哪些?

明明:目前看,6月流動性的擾動因素主要是逆回購和MLF到期量大、資金跨季壓力及銀行MPA半年考核。6月MLF到期量較大,疊加半年末資金跨季、銀行MPA考核等季節性因素影響,資金面整體有一定壓力。但央行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只要市場不出現短期過度加槓桿的情況,央行大概率將維持季末資金面穩定。

孫彬彬:近兩年多來,各季季末月,商業銀行理論上的可支配流動性都較為充足。但實際情況是,自2016年四季度以來,季末月資金波動顯著加大,商業銀行體系理論上的資金盈餘並沒有形成實際的資金面寬鬆。

季末資金壓力較大的主要原因在於: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季末面臨多重指標監管考核,資金拆出能力和拆出意願容易受影響,其中非銀機構受到的衝擊更為顯著。今年6月除了MPA等已有監管約束外,5月25日公佈的《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辦法》將在7月1日實行,對於商業銀行實際融出能力和融出意願的影響可能會有一定影響。此外,海外市場變動可能也是影響變量。

儘管流動性在理論上將再度迎來跨季壓力,但最為重要和關鍵的變量還是央行貨幣政策操作,6月主要關注央行操作。

“降準+加息”或重現

中國證券報:美聯儲6月大概率加息,央行會否跟隨美聯儲“加息”?

明明:擺在我國央行面前的有三個選項:一是延續前兩次,小幅跟隨美聯儲加息,並進行公開市場對沖,即“加息”5BP+公開市場操作放量;二是重回2017年3月,一步到位“加息”,同時配合總量對沖,即“加息”10BP+降準對沖;三是複製去年6月,不跟隨美聯儲加息,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

目前內外部因素都需要權衡考慮。中美利差和人民幣匯率是外部因素,對我國央行會否加息有一定影響。但國內經濟基本面面臨一定下行壓力,擴內需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成為經濟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標,內部環境制約貨幣政策收緊,加息面臨的壓力較大。

央行可能會“加息”5BP並結合MLF等公開市場操作進行流動性投放,根據國內經濟形勢亦步亦趨地“加息”。也不排除央行基於年中資金面等特殊性因素的考慮而不加息,等待更加合適的時機再進行操作。

孫彬彬:美聯儲6月加息已十分確定,關鍵在於,如果央行跟進上調政策利率,對流動性,特別是對流動性的價格影響有多大?按照央行的公開表述,跟進上調政策利率的邏輯有三,其中包括“適度收窄貨幣市場利率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間的價差”。二者的價差經歷兩次上調政策利率後顯著收窄,目前空間已不大,且如果上調政策利率要縮小价差,則需要貨幣市場利率反應明顯小於政策利率上升幅度。以此來看,跟進上調政策利率的同時,貨幣市場利率仍會相對穩定。

中國證券報:央行繼續降準的可能性有多大?

明明:央行貨幣政策偏穩,收緊可能性不大。央行以定向降準替換MLF,可以降低銀行體系的資金成本,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也有利於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符合當前經濟工作的重要目標。目前央行管理流動性的主動性增強,一方面通過“削峰填谷”熨平流動性的臨時性波動,另一方面不斷創新公開市場操作工具,流動性管理更加靈活、有效。但銀行信貸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公開市場操作的短期性供給難以滿足長期性需求,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能夠較好地滿足長期的需求,兩種工具相結合,成為央行調節貨幣資金市場的有效手段。4月份降準的具體操作是置換MLF到期量,6月到期MLF量為4980億元,高於4月份MLF到期量。從這一點來看,依然存在降準空間。

孫彬彬:在結構性去槓桿、嚴監管穩貨幣的框架下,央行總體的流動性態度是“穩健”的,而6月加息的衝擊影響應該也在可控範圍內。2018年年初開始,伴隨著社融增速持續下行,央行從1月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春節期間的CRA到4月降準並部分置換MLF,在結構性去槓桿的背景下,嚴監管必然輔之以穩貨幣。當政策一旦關注穩槓桿,社融增速與M2增速的合意水平應不低於前期低點。在這一過程中,貨幣利率水平有望相對平穩,資金面波動也會受到管控。以此類推,繼續降準的概率也在上升,貨幣政策存在邊際寬鬆的可能。

流動性利多債市

中國證券報:請談談對6月資金面的判斷。

明明:預計6月不會重現4月流動性緊張局面。首先,央行政策偏穩,收緊可能性不大,6月MLF到期量較高,降準可能性增加。其次,銀行面臨MPA考核壓力,但監管邊際放鬆。2018年初以來同業存單發行總規模與2017年基本持平,但是季末發行量大幅增長,這表明銀行負債端還是存在壓力。

綜合來看,MPA考核壓力下,6月資金面有一定壓力。但是,商業銀行流動性新規延續監管邊際放鬆的態勢。此外,財政存款方面季末財政存款大幅下行,釋放資金,最後,外匯佔款保持穩定,資金外流風險可控,預計6月資金面總體穩定寬鬆。

孫彬彬:總的來看,季末效應、外圍波動、資管細則包括流動性新規實施在即,其衝擊不確定性下商業銀行的拆出行為可能會更加謹慎,因而對於6月的流動性影響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打消這種不確定性的決定力量仍然在於央行,今年以來,央行政策和公開市場操作對於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明顯提升。我們相信基於穩槓桿的訴求,6月資金面應該相對平穩。shibor與同業存單利率進一步衝高的可能性不大,以3個月品種為例,推測可以穩在4.4%以內。

中國證券報:去年年中流動性“預期差”為債市帶來做多機會,今年6月流動性會否利多債市?

明明:目前市場確實對6月的流動性環境特別關心,5月份同業存單利率已經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上行,市場對6月份流動性環境不太樂觀。但我們認為,6月份流動性環境整體不會過於緊張,也不排除央行在6月份進行降準的可能,流動性的“預期差”可能還會發揮作用,對債市是一個利多因素,可能存在一個波段機會。不過美聯儲加息、歐洲政局等風險因素也需要納入分析框架中。

孫彬彬:從宏觀大環境出發,考慮市場風險偏好變化和貨幣政策的穩健因素,利率債可以繼續看好。以10年國開債為例,理論上可以向4.35%以下關注。但從現有資金利率和流動性狀態觀察,預期差的空間小於去年,所以方向上可以積極,但需要把握節奏。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