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准+加息「, 矛盾的貨幣政策會到來嗎?

“定向降準+加息“, 矛盾的貨幣政策會到來嗎?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8月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894,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52個基點,結束連續6日下跌的態勢。同時,人民幣匯率的止跌企穩,使其暫時沒有破7之憂。

人民幣匯率暫時止跌的原因是:一方面,中美兩方的貿易摩擦似乎緩和徵兆。近日,有消息稱,美國方面邀請中方派人在8月下旬訪美,磋商雙邊經貿問題。此消息一出,給市場以看多人民幣的預期。

另一方面,由於土耳其竭盡全力控制本幣的下跌,里拉開始逐步走穩。這使得歐元也同步回升,美元指數開始盤整,非美國貨幣全面反彈,人民幣匯率藉此機會開始走穩。

面對人民幣匯率近期的止跌回穩,一些專家指出,央行很可能在9月份美聯儲加息後再次“跟隨式”上調公開市場利率。而據目前情況來看,央行上調基準利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多的可能性是上調逆回購和MLF利率,這樣人民幣匯率就基本穩守7關口而不失。

“定向降準+加息“, 矛盾的貨幣政策會到來嗎?

其實,自今年6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出了一輪快速貶值。其原因是,除美元過於強勢外,央行當時沒有緊跟美聯儲一起加息,反而向國內市場釋放大量流動性,所以,人民幣出現貶值也不出意料。

但是,如果人民幣匯率要想穩定在目標位置,央行後續只能跟著美國一起加息,因為如果還是選擇不加息,給市場的預期是還要進一步放水,資金將會流出,這將導致人民幣匯率有進一步貶值壓力。

不過,中國若是在加息後,則會對於國內經濟“穩增長”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後續央行為了“穩經濟”,很可能再次“定向降準”來釋放流動性,對沖加息帶來的影響。

從目前情況看,央行也只有打出“加息+定向降準”的組合拳,才能既保證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又能確保國內實體經濟獲得足夠的流動性,同時又控制住金融系統性風險不暴發。

其實,從7月下旬開始,我國的決策層曾多次表態,不會再搞“大水漫灌”。而央行則在最新的報告中提出,下半年貨幣政策還是“寬鬆適度,偏向中性”。這意思就是,將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穩槓桿”,定向增加其流動性,而對於像房地產等仍將會採取“去槓桿”策略。

“定向降準+加息“, 矛盾的貨幣政策會到來嗎?

可能有人會問,“加息+定向降準”這套組合拳,真的既能保住匯率不失,又起到“穩經濟”作用,難道“魚和熊掌”可兼得?我們認為,只要尺寸把握得好,“保匯率”和“穩經濟”之間並不矛盾。

首先,加息的目的是引導貨幣市場中短期利率上行,從而逆轉市場短期內看空人民幣的預期,起到穩定匯市作用。同時,加息又能提高虛擬經濟的融資成本。這樣可確保“定向降準”後,資金不再流向虛擬經濟領域,而是流向實體經濟。

再者,如果美聯儲9月加息,中國央行也應跟著一起加息,這並不代表中國的貨幣政策要跟著美國走,中國還是奉行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但是中美在金融領域“去槓桿,控風險”的看法和決心是一致的。目前是全球各國都處於“去槓桿,控風險”時段。

不過,在金融去槓桿、防風險的同時,中國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要“穩經濟”,因為如果經濟衰退,要想保匯率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國現在的“放水”,並不是要“大水漫灌”,僅是為了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以及扶植中小微企業,所以對於實體經濟是“穩槓桿”。

“定向降準+加息“, 矛盾的貨幣政策會到來嗎?

最後,人民幣匯率目前承受著很大的下行壓力,這主要是中美10年期國債利率開始收窄,同時3年期國債利率出現倒掛現象,就是美國的短期利率已高於中國。所以中國現在適度加息,可以減緩眼前人民幣匯率下行壓力。

同時,通過定向降準,來擺脫對外需的依賴,更好的支持國內經濟向“擴內需,促消費”轉型,從而達到減緩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目標。當國內的經濟各項指標趨向穩定,人民幣匯率自然會止跌回穩。

現在對於中國央行來說,似乎處於兩難境地,若要保匯率,貨幣政策不能放寬,但是國內經濟恐怕要承受較大下行壓力。而如果為穩經濟,難免釋放出流動性,那麼人民幣匯率重拾跌勢將在所難免。所以只能是採取“加息+定向降準”的模式,這樣既可保匯率,又可穩經濟,達到兩全齊美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