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武功如此厉害,在唐朝可排第二?

唐朝有“三绝”: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世人皆知太白诗歌成就楼高几层,更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同行赞誉,从而掩盖了其另外的绝活——剑术。

李白的武功如此厉害,在唐朝可排第二?

唐朝三绝

主业写诗,副业剑痴

在各类史料记载中,李白自幼喜欢剑术。据《新唐书•文苑传》记载,李白“性倜傥,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在他的自荐书《与韩荆州书》中,李白称自己”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而最能体现他爱剑如痴的则是他自己写的诗句。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总计,“剑”字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王瑶.李白: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45—52]

据说,在李白幼年时父亲曾给他制作了一把木剑,李白非常喜欢并在剑身刻上了两个字——“龙泉”。剑作为“百兵之君”体态轻盈,舞之,灵动飘逸。这与李白的诗歌风格非常相似。我认为,李白正是因为对名剑和剑术的喜爱,在不经意之间思想上就受到了剑道精神的感染,从而在创作上语言清新明快,意象壮美奇伟。

诗歌第一,剑术第二?

李白诗歌成就那是公认的高,五言、七言、乐府、歌行无一不专,无一不精,并达到了随心所欲,变幻莫测的境界。对中唐、宋朝、明代诗人的风格影响巨大。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李白就可以做到诗坛第一。

李白的武功如此厉害,在唐朝可排第二?

李白

讲完文,再说武。坊间传闻,李白不仅是大诗人,还是武林高手,使得一手好剑,还说李白的剑术在唐朝排行老二。那么,真是这样吗?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记载,李白“常心许剑舞。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裴将军就是号称唐朝剑术第一的裴旻,大概意思是说李白给裴将军寄书信,想在他门下做事。但最后有没有做裴旻的徒弟,并没有史书记载,我估计这事没成,以李白的性格,这事要成了,还不吟诗一首。

虽然没有做成裴将军的徒弟,但是也并不能说李白的剑术不高。魏颢《李翰林集序》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也提到“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无论是别人还是他自己都记录了他打架斗殴,并杀数人的事情。李白在《赠武十七谔》的序中称,有一个徒弟武功很高,质本沉悍,慕要离之风。

而李白又在《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中写道:“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就是李白在游长安,被一群混混围住,眼前就要被揍成猪头,幸好被朋友报官获救。这首诗也是李白亲笔所写,与之前的武林高手的威猛形象严重不符。我估计,以李白的聪慧和对剑术的热爱,在剑术上肯定是小有成就,但并没有达到一流的境界,而相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那他就是高手。

有人笑称他是诗人里面武功第二好的。第一是谁?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

李白的剑,是什么剑?

唐人尚武,此时游侠之风盛起,身带佩剑在文人雅士间也是一种时尚。李白豪迈仗义,年轻时也是热血青年,游侠也很符合他的脾气秉性,但是当游侠要有剑啊。李白的剑,是什么剑?据说,李白的剑是父亲的龙泉宝剑。李白身世不可考,在前文我们也分析过,他可能是李世民那支李氏非常遥远的亲戚。祖上也是当过皇上的,因此有点家底也属正常。

李白的武功如此厉害,在唐朝可排第二?

龙泉宝剑

有没有可能是唐刀?可能性不大。唐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其中,障刀、横刀、陌刀皆为军工兵器,文人不太能搞到,样子也不太讨喜。仪刀是皇家御用军队和侍卫的重要兵器,做工比较精美漂亮,但却是皇家御用。四种制式的唐刀都不可能成为文人腰间的装饰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