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事

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位于市区西北方约7公里处,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高平古称长平,是战国末期秦赵长平之战的主战场,众所周知,这是一次秦国为消灭东方六国统一天下所进行的重要战役,此役40万赵军战败投降,然后被秦军坑杀,现在高平地区保存有多处长平之战的遗址,而伯方村附近正是这场血战和屠杀的发生地。这一带还有遗留了古地名的长平村,记忆着石矢如雨的箭头村,徒呼王师(当地赵国百姓对赵军的称呼)奈何的王何村,王师最后投降的地方王降村,并且已经发现了多处赵军尸骨坑遗址。伯方村一带那时候已经有百姓结村居住,在村西有一处山谷叫做车辋谷,其地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据说这里是长平之战初期赵军统帅廉颇屯集粮草和战车之所,可惜后来赵王昏庸,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掉了老帅廉颇,赵括年轻气盛,不顾与秦军在实力上的差距,欲速战速决,结果轻敌冒进,被秦军包围。秦军随即袭破车辋谷,将内存辎重付之一炬,彻底断了赵军的补给,最终迫使其投降。相传这一把大火烧的天昏地暗,连附近的村庄田地也被烧成一片漆黑的焦土,后来这地方就被称作黑方村了,这便是伯方村最早的名字。在西晋和明朝都曾有朝廷敕封的长平伯封地于此,黑方村逐渐被叫成了伯方村。

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事

伯方村中至今仍保存有众多的古民居,其中就有清初廉吏毕振姬的故宅。毕振姬(1612-1681年)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在清顺治三年(1646年)考中进士,之后一路升迁,为官十余载,最高做过二品大员,始终心系百姓,清廉如一,康熙帝曾称赞他“爵禄不能动其心,富贵不能改其志,此正情操,绝世楷模。”他的故宅相当简朴,不重奢华,却也落落大方,值得寻访凭吊。村中另有观音阁、东顶观和三官庙等众多庙宇古迹,规模最为宏大的当属村北高地上的仙翁庙了。

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事

仙翁庙也称总圣仙翁庙、纯阳宫,始建年代不详,但根据庙内现存的明代成化七年(1471年)碑刻记载“自唐宋至我朝,其庙感应之灵验,不计年矣。”可以把仙翁庙的大体创建时间推断至唐代,现存的仙翁庙则是明清屡次修缮之后的样子。全庙主体建筑位于伯方村北黄土山坡顶部,走上高高的台阶,便来到了山门前的平台上。山门为两层楼阁,中央开门洞,上面出抱厦,内侧为倒座戏台,两侧分别有歇山顶钟、鼓楼各一座,再外侧连建有廊房和角楼,是一列壮观的建筑群。走进山门,庭院内豁然开朗,正中央一组建筑格外与众不同,紧邻戏台是一座建在石台基上的亭阁,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叫做玉皇楼,其后是一条进深八间的长廊与深广各三间的卷棚顶献殿。献殿连建在正殿檐下,山面向前,体量庞大。

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事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为元代遗构,是庙中的核心,被前面这一大串的建筑遮挡起来,反倒不怎么突出了。正殿左右两旁还连建有垛殿,东西两路有配殿和廊房。这一组建筑群都修建在石台基上,在献殿前建有花墙围护,形成了相对于整座庙宇的小院落格局。这种庙宇中轴线上出长廊的建筑形式十分罕见,在晋东南别的地方似乎未曾出现过,应是早期建筑形式的一种遗存。

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事

仙翁庙内的主神据说曾经供奉过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他道号纯阳子,所以叫做纯阳宫。但后来改供八仙中年长的张果老,这是位老翁形象的神仙,于是就叫做仙翁庙了。张果老和吕洞宾是八仙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相传他姓张名果,是邢州广宗人士,即今天的河北省广宗县张固寨人,得道后常在中条山中修炼,有人说他是上古神蝠转世,已经有几十万年高龄,也有人说他至少有3000余岁。另一种传闻说唐朝时武则天曾召见他,那时他已年逾百岁。无论哪种说法,都说张果是神仙之体,得享高寿,世人遂在其名之后加一个老字,以示尊敬,于是就有了张果老之名。

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事

现在庙中的正殿即悬匾张果老祠,历经浩劫之后,神座上的张果老像已获重生,其背后墙上保存有大面积壁画,描述了张果老成仙得道,倒骑纸驴游历四方的故事。但在东西两山墙上的封禅图可大有来头,内容描绘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到东岳泰山封禅的故事,其中东墙上的题记写明是唐玄宗前往封禅求仙时的场景,李隆基位于画面中心的伞盖之下,形象高贵,仪态雍容,在扈从的陪伴下于祥云中徐徐前行,两旁有众多文武官员和随驾人等簇拥。西墙上的题记记载是唐玄宗封禅归来的情形,看来是求仙不成,玄宗面呈焦虑之态,容貌也显得清瘦了。这种以封禅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传世的已经罕见,以唐玄宗李隆基为主人公的就更加珍贵无比,这也是仙翁庙里的一处国宝,其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关于这些壁画的创作时间由于没有明确记载,只能根据绘画风格进行判断,依稀有宋代壁画之风,很有可能是元代修缮大殿时候保留了前朝壁画或者对旧有壁画重新进行了着色,也不排除是按照以前的粉本重新绘制的,虽然题材是唐代故事,但壁画却并非唐代作品。那么为什么会在供奉张果老的庙宇里出现大面积描绘唐玄宗的壁画呢,唐玄宗李隆基和张果老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事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曾经召见张果老,向他寻求长生之术,并封张果老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但张果老只愿游历天下,教化世人,最终在屡次展示法术之后,归隐而去。后唐玄宗得知张果老羽化飞升,便传旨建庙供奉,于是在供奉张果老的庙宇里有唐玄宗的印迹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唐玄宗曾自封为“圣皇”、“总圣”,我想这也是总圣仙翁庙之名的来历吧。至于说庙中原本供奉吕洞宾为主神,则显得不太说得通了,如果按照碑刻上记载,庙创于唐代,便很可能是自唐玄宗时始建以供奉张果老,而吕洞宾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时间上就晚多了,及至得道成仙,又要过去很多年,那时候唐玄宗已经去世多年,又怎么会建庙供奉吕洞宾呢。

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事

在仙翁庙东侧有一座修建在高台上现已荒废的庙宇,台下辟有门洞可通车马,应是旧日伯方村的北门。此庙里有一碑,上书“省冤谷”,相传是唐玄宗李隆基所题。李隆基为潞州别驾之时就曾寻访过长平之战故地,称帝后前往泰山封禅时又曾途经这里,但见虽经千年风雨洗礼,古战场上仍然白骨累累,阴风阵阵,于是筑庙以镇压煞气,并做法事超度,依此推断,在其封禅的路线上修建供奉神仙张果老的庙宇并绘制自己封禅时的场景是合乎情理的。

八仙之一张果老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