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教育「體檢」報告,家長們應該好好看看

首份教育“體檢”報告,家長們應該好好看看

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佈《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下稱《報告》)。這是我國首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德智體美和學校教育教學等狀況進行了客觀呈現,並對如何進一步提升義務教育質量提出了建議。(7月26日《人民日報》)

我國實施義務教育已有很多年,但義務教育整體質量怎麼樣,由於過去沒有發佈過監測報告,大家並不清楚。此次發佈的《報告》以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為對象,涉及6個學科,監測覆蓋31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學生、校長、教師、班主任,“全景式”呈現了義務教育質量。

監測發現,學生學業表現良好,但綜合應用能力相對薄弱;學生演唱表現較好,但音樂聽辨能力與賞析能力、美術基礎知識與賞析能力均有待提高;學生家庭作業時間過長,參加校外學業類輔導班比例較高,學習壓力較大……總結一下是“七較好”“七較弱”,與筆者觀察基本一致。

不難發現,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正在提升,但與期待還有差距。雖然過去一直為學生課業減負,但學生負擔仍然較重……另外,《報告》還從七方面提出了建議。可以說,這為下一步義務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當然,也為家庭教育提供了重要參考,期待發揮多種積極效應。

對國家教育相關部門來說,《報告》既反映了全國義務教育的成就,也揭示了共性問題。已經取得的成就需要鞏固,而發現的問題需要深刻反思。據悉,監測中心基於監測數據撰寫了不同方面的結果報告,提交國家教育相關部門,為教育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希望改革“對症下藥”。

首份教育“體檢”報告,家長們應該好好看看

由於全國各地的教育資源和生源情況完全不同,各地則應該把《報告》與當地情況綜合考慮,因地制宜完善義務教育政策。另外,監測中心每年還為所有參測的省份和樣本縣(市、區)提供監測結果報告,這應該是對各地具體的監測結果,無疑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決策的“參謀”。

不過地方教育部門是否高度重視這一《報告》,還需長時間觀察,比如在制定教育政策時,是否依據《報告》中的數據,是否以《報告》揭示的問題為導向,是觀察的重點之一。尤其是,教育決策後政策實施效果,即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是判斷教育部門是否重視《報告》的標尺。

由於這是權威的官方《報告》,可防止盲目決策,按說會引起各級教育部門重視。但是,某些學校是否重視《報告》也需要觀察。如果仍不改變以升學率為主要評價指標,某些學校還是會重視學生成績而不重視綜合素質培養,為了升學率還有可能給學生變相佈置很多家庭作業。

《報告》能否引起學生家長們高度重視,這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原因是《報告》中的“肥胖、近視和睡眠不足問題較為突出”、“參加校外學業類輔導班比例較高,學習壓力較大”等內容,主要是給家長們看的,家庭教育的短板同樣需要彌補。希望家長們成為《報告》關注者。

簡言之,這個《報告》既是“體檢儀”又是“指揮棒”,“體檢”發現的“七較弱”對決策者、學校、教師和家長是一種提醒,而《報告》提出的七建議則具有導向性、建設性。希望有關各方不要把這個“體檢”報告當成可有可無的“耳旁風”,而應視為教育提質的“助推器”。

首份教育“體檢”報告,家長們應該好好看看

◎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我的微信公號:《浴室傳奇》(weiyuchuanqi)——關注浴室文化與洗澡健康的微信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