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張良的計策?還是韓信的計策?

一月喬木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韓信的計策,韓信之所以有明修棧道的機會,這個多虧了張良,因為當年劉邦被項羽分封為漢王的時候,是張良告訴劉邦,等你通過了棧道,就放一把火,把這個棧道給燒了。

張良讓燒棧道的意思是告訴劉邦,項羽雖然把你分封為了漢王,但是,他對你並不放心。你若是被項羽盯上了,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在他的監視中,所以,為了給項羽吃個安心丸,你到了漢中,就把漢中通向關中的這個唯一棧道給燒掉,你把棧道給燒掉後,就意味著你沒有外出,奪取天下的野心了。

只要項羽知道了這件事,你就安全了,項羽再也不會對你加以防範了。這時候的你就可以在漢中發展自己的勢力了,等你的勢力發展起來,有了和項羽決一死戰的機會,你就把棧道再給修好了,衝出漢中和劉邦角逐天下。

劉邦就聽從了張良的建議,一把火把棧道給燒了一個精光。

劉邦所燒的這個棧道,確實是漢中通向關中,走向中原的唯一一條小路,想走其它的路出漢中,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翻越巍峨的秦嶺。

可以秦嶺這麼艱難的道路,誰又願意娶翻越呢。

當劉邦把棧道給燒了來到漢中的時候,竟然出現了大規模士兵逃跑的事件,這件事剛開始還沒有引起劉邦的注意,可是丞相蕭何一跑,這就讓劉邦大跌眼鏡了。

蕭何那可是帶領家族的人,最早一波加入劉邦集團的,他怎麼可能會跑呢,劉邦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沒過多久蕭何又回來了,劉邦問他為什麼跑?

蕭何說我怎麼會跑呢?我是去追一個人去了。

劉邦說追誰呀?蕭何說追韓信。

劉邦大罵蕭何撒謊,跑走的軍官比韓信頭銜大的多了去了,為什麼不追他們偏偏追韓信呢?

蕭何告訴劉邦,韓信是國士無雙,你要是想稱霸天下,你就必須要用韓信,你若是想在漢中待一輩子,韓信是用不著的。至於其他人,天底下多的是,大不可去追。

蕭何推薦韓信當大將軍,劉邦勉強答應了。

劉邦真正領教韓信的才識,是韓信被封為大將軍之後,兩人的漢中對策,就是這一次對話,韓信告訴劉邦,項羽沒有什麼可怕的,你劉邦是有戰勝他的資本的。

韓信把項羽的缺點說了一遍,又把劉邦的優點放大了一千倍。

劉邦覺得韓信說的很有道理。

也就是僅僅進了漢中四個月,劉邦就要出去和項羽爭奪天下去了。

韓信給劉邦出的計策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用修棧道來迷惑敵人,然後自己帶領部隊翻越秦嶺殺出漢中,到達關中的陳倉。

果然這一戰劉邦集團大勝,項羽失去關中之地,劉邦有了和項羽角鹿中原的機會。


漢史趣聞


從道理上來說,張良是把棧道給燒了,最後韓信提出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所以這八個字是韓信提出來,並且做到的,按照道理來講,張良跟劉邦提意見,說把棧道給燒了的時候,韓信還沒有去投靠劉邦,所以這件事情,全盤都是韓信做的這一點是沒有任何意見。

當時劉邦要進入漢中,張良跟劉邦提意見,你把這批棧道給燒了,這樣的話,加強西楚霸王項羽對你的放心程度。

張良提這個建議的時候,(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主要就是為了能夠誘導項羽把都城不定在關中,所以提出來這個計策,與此同時,也告訴劉邦好好的安養生息。

到韓信入主漢軍以後,韓信這個時候命令的情況是西楚霸王項羽把都城定在了彭城,自己率領大軍去平定齊國,可以說形勢已經發生了改變,這個時候對於韓信來講,他要做的不再是休養生息,而是拿下關中。

從這兩個人所做的目的不同,就可以看出本身這個計策並不是張良提出來的,這條計策是韓信後來執掌漢軍以後,根據現有的情況想出來的一個計策。

如果說在韓信執掌漢軍以前棧道沒有燒掉,那麼韓信所做的應該也是麻痺敵人,會使出一些其他的手段比如說棧道燒了或者是告訴劉邦說你先裝病兩天說你快死了,然後再出其不意的暗度陳倉。

總之,張良的這一手就好像神來之筆一樣,配合韓信接下來的演出。


漩渦鳴人yy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當然是韓信率漢軍從漢中東歸時提出超級計策。而提出火燒棧道迷惑項羽的人卻是張良。

當時,劉邦去漢中時,張良指導劉邦火燒褒斜棧道。

褒斜棧道是從關中平原到漢中盆地的一條捷徑,自戰國時開始修築,憑藉著一代代人愚公移山的精神,才建成這條長達近五百里的“通天大道”。一旦棧道被燒燬,關中和漢中便如牛郎織女般天各一方,難以直接聯絡了。

聽到張良的話,,劉邦很是驚愕:“棧道被毀,我豈不是一輩子都要被困在巴蜀了!”

張良胸有成竹地進行了解釋:“燒燬棧道,看似自毀退路,但同時也燒燬了各諸侯王的侵略之路,他們便不能輕易地攻到漢中來了。而且,這看似自毀前程之舉,也能同時徹底打消項羽的防備之心,讓他們認定我們再無東歸之意。”

就這樣,劉邦採納了張良的建議,邊走邊放火燒掉身後的棧道。很快,這個數百年才打造完成的第一棧道就被徹底毀掉了。

火燒棧道與項羽當年北渡黃河的破釜沉舟如出一轍,只是前者是為了鼓舞士氣,英勇殺敵,後者是為了麻痺敵人,造出一種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架勢。火燒棧道,很好地麻痺了項羽,成功轉移了他的注意力,為劉邦在蜀中磨刀霍霍操練兵馬,準備東山再起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在漢中韜光養晦時,劉邦聽信蕭何的推薦,拜韓信為大將軍,結果漢軍在韓信的調教下操練得有模有樣了,眼看糧草軍備都已就位,有備無患了,眼看輿論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了,劉邦再也坐不住了。他把韓信叫來,柔聲問道:“我什麼時候起兵最好呢?”

“現在暑氣將盡,中秋來臨。每逢佳節倍思親,正是用兵的最佳時機。”韓信答。

“該用什麼樣的計策呢?”劉邦接著問。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韓信的回答很簡明。就在劉邦疑惑時,他馬上又進行了解釋:“當初張良火燒棧道,意在迷惑項羽,認為我們永無東歸之心。但是,據我所知,自南鄭通向三秦還有一條羊腸小道,因為它掩映在草木之中,很少有人知道。我軍可以悄悄沿此道直抵三秦。與此同時,大王再派一支部隊大張旗鼓地去修棧道,以做掩護麻痺敵人。如此一來,我們一定能打他們個出其不意。”

“好計謀!”劉邦大喜過望。這時,他突然想起張良當日臨走時贈給自己的錦囊。“他不是說等東歸時就可以打開嗎?此時不開更待何時!”劉邦一想到這,就趕緊打開珍藏已久的錦囊,只見上面龍飛鳳舞地寫著“明修棧道,暗取陳倉”八個金黃大字。

“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劉邦和韓信擊掌而笑。

公元前206年,困在漢中達半年之久的漢軍終於整裝出發了。歷時四年半之久的楚漢爭霸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明面上,劉邦派樊噲、周勃帶領兩萬多名兵卒中的老弱病殘,大張旗鼓地去修棧道。

暗地裡,漢軍的主力在韓信的帶領下,以曹參為先鋒,悄悄沿褒斜以西故道出關,越過秦川,直抵陳倉。

三秦之中,章邯的封地是秦朝舊都咸陽以西的所有地方,其都城根據項羽的命令設在廢丘(今陝西省鳳縣南星鎮)。於是,當年秦朝的大將軍變成了如今的雍王。

當年,章邯為秦朝上刀山下火海,拼死拼活,最終只是白打了幾年工,不但沒有得到朝廷的嘉獎和分封,甚至還差點成為大權在握的趙高的替罪羔羊。最終,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他只好選擇了投靠項羽。

其實在投靠之前,章邯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的,因為項羽的叔父項梁當年就是自己殺死的,項羽會不會拿他開涮呢?結果,令他意外的是,一向剛愎自用、睚眥必報的項羽這一次卻顯得很大度,不但接納了他,而且還重用了他。當時的章邯很感動,認為這才是自己要找的明主。

後來,項羽坑殺了他手下二十萬降軍,雖然他極為不滿,也一度很失望,但他仍對項羽很忠心,畢竟那時候的他已無路可走了。被封為雍王后,章邯的心裡才得到一些平衡,即便他知道這是項羽拿他來當擋箭牌,但他已經很滿足了。封王封侯,功成名就,人生最大的榮耀莫過於此。因此,他盡職盡責,很好地遵照項羽的意思去做了,時時刻刻監督著劉邦的一舉一動。

然而,張良火燒棧道,不但迷惑了項羽,也迷惑了他。他也一廂情願地認為劉邦再無東歸之心,於是慢慢地放鬆了警惕。前不久,聽說劉邦似乎有舉動,他還是緊張了一回,但當他聽說劉邦正在派兵修棧道時,樂了,心想:“這漫漫棧道,不是你想建就能建好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也得費個百八十年。”

當聽說修棧道的主意是大將軍韓信提出的時,章邯笑了:“這幽幽山谷,可不像鑽褲襠那麼簡單,豈是隨隨便便就能鑽過的?”

饒是如此,章邯還是派了重兵守在隘口,坐等漢軍修好棧道後,馬上再燒上一把火。所以,當漢軍突然空降陳倉時,章邯愣住了。“這是從哪裡來的天兵天將啊!”章邯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震撼歸震撼,當章邯得知漢軍的開路先鋒是樊噲和曹參,而帶兵的將領是韓信時,驚慌失措的他感覺到大勢不妙,但為時已晚,很快三秦之地便成了漢軍的一畝三分地。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這個是韓信的計策,因為那時候的張良還不是劉邦的手下。

張良是韓國的公子,他當時效忠的主人是韓王成。

當項羽平定天下,分劉邦為漢王之後,

張良就要和劉邦分別了,他們分別的時候,

張良還給劉邦獻出了一個計策,這個計策就是讓劉邦通過棧道到達漢中之後,

一把火把棧道給燒了。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項羽打消對劉邦的惦記。

劉邦聽從了張良的計策,過去之後就把棧道燒掉了。

項羽聽說後,果然高興的很。

在項羽看來,因為棧道都燒掉了,

這說明劉邦短時間內是不會出漢中的。

看到這裡,明白了吧,

修棧道的不是張良,燒棧道的才是。

張良和劉邦分別後,他就跟隨著他的主人韓王成回去了。

等他們回到故都的時候,項羽就找了一個藉口把韓王成給殺了。

張良這時候,沒有人跟隨了。

所以,他決定去投靠劉邦。

而此刻燒掉棧道的劉邦,恰好發現了韓信這個人才。

韓信建議劉邦,趕緊殺出去和項羽角逐天下。

劉邦發現韓信確實是個人才,有他得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於是,他們又開始去修前不久燒掉的棧道。

當然,他們修棧道只是一個障眼法而已。

並不是想通過棧道出去和項羽打仗,而是在修棧道的同時。

偷偷的翻越秦嶺,殺到了陳倉。

這也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典故。

所以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韓信的計策。

等劉邦殺出漢中,到達關中之後,

張良再次來到他的賬下的時候,他才真真正正的歸順了劉邦。


史學達人


燒燬棧道是張良的計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韓信的計策,這兩典故不是同一件事情。

張良勸說劉邦燒燬棧道以後,就返回韓國輔佐韓王成,順便跟項羽說劉邦燒燬了棧道,表示劉邦沒有返回中原跟項羽爭霸的野心,又把齊王田榮起兵反楚之事告訴項羽。項羽認為劉邦不會成為自己的後患,於是放心出兵進攻田榮。張良的計策給予了劉邦在漢中發展根基,伺機起兵的時間。

劉邦出關中平定三秦時,張良一直都在韓國輔佐韓王成,不可能參與到暗度陳倉的軍事行動當中。韓信在當時雖然被劉邦拜為大將,可還沒有授予韓信獨立領兵的兵權,所以韓信在平定三秦的戰役中,主要負責參謀工作,制定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用來迷惑關中的守將章邯。

當時的交通極差,棧道保障著由漢中前往關中平原的道路,能夠穿越秦嶺的道路分別為駱谷、斜谷、子午谷,劉邦修的比較可能是斜谷道。暗度陳倉的道路就是散關這條道路,是川陝咽喉所在,這條道路在秦漢時期還沒被人所熟知。不過到了三國時期就成為常用的軍事要道,曹操曾經由陳倉出兵,經散關南征張魯,諸葛亮也曾經由散關出兵進攻陳倉。

《史記·留侯世家》: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良說項王曰:“漢王燒絕棧道,無還心矣。”乃以齊王田榮反,書告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
《史記·高祖本紀》: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覆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隴西、北地、上郡。

現在修復的斜谷道是石門景點,原來的斜谷道在水下。去寶雞縣的話,則可以去散關遊玩。


蘇沉船


其實,根本就沒什麼「明修棧道」,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暗渡陳倉」,更談不上「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到底是誰的計策了。

所謂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只不過是後世的演繹罷了,類似《三國演義》對《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演繹,與真正的史實相差甚遠

關於西漢初年的歷史,以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記載最為完備。

但無論是司馬遷的《史記》,還是班固的《漢書》,都沒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記載,對於漢王劉邦的還定三秦,只有「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的記載。

這裡邊,韓信之計到底是什麼,在《漢書·韓彭英盧吳傳》和《史記·淮陰侯列傳》中,也都記載得較為詳細。

因班固的《漢書》基本照抄自司馬遷的《史記》,所以這裡只引用一處記載:

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人,唯獨邯、欣、翳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於骨髓。今楚強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毫亡所害,除秦苛法,與民約,法三章耳,秦民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戶知之。王失職之蜀,民亡不恨者。今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淮陰侯韓信的意思很明確,三秦王在關中不得民心,而漢王深得關中民心,所以,只要漢王出兵關中,關中即可傳檄而定。

說得再直白點,拿下關中,對於漢王劉邦來說,無異於甕中捉鱉。

其實,韓信在說我引用的那段話之前,還有好大一段,那段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徹底打敗項羽、奪取天下,在打敗項羽的目標前,還定三秦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不重要。

在韓信看來,還定三秦是輕鬆加愉快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種麻痺三秦王的方法,完全沒必要,就是浪費精力。

出關中的路,肯定不只一條,把蕭何從咸陽帶出的地圖拿來,照著地圖找一找,看看還有什麼路出兵關中就可以了。

班固的《漢書》基本照抄司馬遷的《史記》,但這麼明顯的照抄,也有很明顯的疏漏。

翻開《漢書·高帝紀》中關於漢王之國後的記載,有這樣一段:

於是漢王齊戒設壇場,拜信為大將軍,問以計策。信對曰:「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是遷也。吏卒畢山東之人,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民皆自寧,不可複用。不如決策東向。」因陳羽可圖、三秦易並之計。漢王大說,遂聽信策,部署諸將。

單看這一段,我們很容易把「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不如決策東向」理解成淮陰侯韓信的話。

再看《史記·高祖本紀》中類似的記載,則是這樣的:

至南鄭,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士卒皆歌思東歸。韓信說漢王曰:「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複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

司馬遷並沒有明確說,向劉邦提出「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不如決策東向」的,是淮陰侯韓信,還是韓王信。

當我們再對照《漢書·魏豹田儋韓王信傳》和《史記·韓信盧綰列傳》中的記載後,我們可以明確地發現:向劉邦提出「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不如決策東向」的,是韓王信。

也就是說,班固抄書都抄錯了。

連東漢的史學大家班固都能把西漢初年的歷史弄錯了,比班固更晚的文學家、劇作家、話本藝人等,在漢王還定三秦的史實上,敷衍出更戲劇化更耐看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橋段,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是金戈,如果你覺得我這篇回答有那麼一絲道理,請給我點個贊!如果你希望繼續看到我的回答,請在點擊上方的關注按鈕或在微信上搜索“jin_sg”關注我的公眾號。


遙望燕園


說起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有人覺得是張良提出來的,也有人說是韓信的計策。但事實上,所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其實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神奇。換句話說,不管是張良,還是韓信,甚至是劉邦或是章邯,都能夠想到這點。因為,這種戰術本身,只是小兒科的東西,說通俗點講,他無非是聲東擊西的另一個版本。

大家知道,從漢中到關中,必須穿越秦嶺,而秦嶺山脈有四條山谷可以通行,分別是子午谷、儻駱谷、褒斜谷、陳倉道。當時劉邦想重新殺回關中,只能選擇從這四條道路中選擇一條道路進軍。對於劉邦來說,最擔心的事情,恐怕就是被章邯知曉了他的行軍路線,從而提前做好設伏準備。

在這種背景下,根本就不用人特意來提出這個計策,因為隨便喊個士兵坐在韓信的位置上,恐怕也知道要想盡辦法迷惑對方,以隱藏自己的進攻方向。而對於章邯而言,顯然也很清楚劉邦在進軍過程中,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隱藏自己真實的進攻反向,絕不會大搖大擺暴露自己的行軍路線。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過是典型的民間故事,因為劉邦如果靠修棧道這種最低級的把戲就能把章邯給迷惑住,那章邯該是有多傻逼?事實上,劉邦出蜀的真正精彩之處,絕不在於誰想到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計策,而是在於劉邦到底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來迷惑章邯,而章邯對此又如何判斷而做出的行動?

而劉邦的這一系列行動,絕不是靠某一個人腦袋靈光一閃就能實現的,它絕對是整個團隊通力合作的結果。只不過由於當時連紙張都沒有發明,所以相關記錄,自然會非常稀少,也很難保存下來。所以傳到後面,就被民間故事所替代,變成了某個人的聰明絕頂。

對此,我們只需要看一下,現代軍事史上,著名的諾曼底登陸就可以了。因為現代相關資料保存比較完好,所以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諾曼底登陸絕不是某一個人聰明絕頂想出來的,它是整個盟軍高層通過一個又一個的軍事會議集體商議所決定出來的,而這場戰役的過程,各種迷惑與反迷惑鬥爭,更是集體群裡群策的結果。


太史龔


陳倉城在現在陝西寶雞以東,但暗度陳倉主要指的是陳倉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卻並不完全是歷史真實。陳倉道是漢中進入關中的三條道路之一,也是章邯注意的重點,章邯守軍就在陳倉城以逸待勞等待漢軍。漢軍能成功是讓少量精銳走了一條當地人才知道的小路,繞到了達到了陳倉章邯守軍背後,前後夾擊戰勝了敵人。指出這條道路的人是秦漢年間的第一帶路黨——趙衍,趙衍能位列漢初140多位列侯之列最大的功勞就是這個,他因此被封1600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早出自元雜劇,韓信自己是不知道這回事的。

攻略三秦的統帥是劉邦自己,並不是韓信。韓信進入劉邦陣營只有幾個月,本事再大,劉邦也不敢將統帥權交出去。攻略三秦是一場漂亮的閃擊戰,韓信在其中的作用是後勤副主管和大本營高級參謀,而不是統帥,韓信第一次單獨領兵作戰是消滅魏王豹。在攻滅三秦的戰役中,曹參、丁復、樊噲等人都有突出的表現。

曹參先是攻佔了至關重要的下辯、故道、雍、斄(tai)等地,將甘肅、陝西等多處要地攻陷,然後擊敗了章邯的弟弟章平,將章平的軍隊包圍。樊噲再次從趙賁那裡拿人頭,攻下下郿、槐裡、柳中。而後曹參、周勃、樊噲聯軍後攻克了咸陽,拿到了關中的精華地帶。丁覆在滅三秦的戰役中也立功甚大,他的部下朱軫“以騎隊卒先降翟王(董翳),虜章邯”。章邯是先當了朱軫的俘虜,而後自殺,朱軫也因此被封2700戶。由於朱軫是丁復的部下,因此這份功勞丁復也有份。丁覆在韓信麾下時還領軍殺死了項羽大將龍且,從戰功和搶人頭的收穫上看丁復還在樊噲之上,因此劉邦在封賞時就封了丁復7800戶,超過了樊噲的5000戶。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是韓信靈機一動的妙計就OK了,而是整個劉邦集團的努力。


冷兵器研究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應該是出自韓信的計謀,根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而來,傳曰:“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

不過,韓信傳記中沒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詳細記載,其成語最早或出自元代戲文,如:元《暗度陳倉》戲載:“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又如元代尚仲賢《氣英布》中:“孤家(劉邦)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而根據《史記》,可大致還原一下當時的具體經過:

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之後,內心非常不暢,因為當時義帝熊心曾許諾,誰先入關中誰為關中王,劉邦先入關中,項羽卻封他漢王,封漢中之地,他覺得很委屈。但是,又不得不去。於是,被拜為上將的韓信就給劉邦獻策,建議以漢中為後援,擇機“還定三秦”,搶奪關中,再東征爭取天下。在這種情況下,韓信提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因西入南鄭之時,所經棧道全部燒燬,韓信建議以此作個遮掩,來一個聲東擊西的計謀,先擊章邯,奪取關中。劉邦依計而行,安排丞相蕭何居守南鄭,負責前線糧草供給。安排幾百軍士去修從漢中到關中的棧道,自己則與韓信領大軍繞道北上,悄悄由故道向陳倉進發。

雍王章邯,領有咸陽以西的關中地區,在三秦中兵力最強。漢中入關,走棧道最近,章邯的眼睛便老盯著漢中棧道,他聽探報說漢兵僅數百人在修棧道,不禁哈哈大笑,心說棧道燒時容易修時難,何況幾百人。他又聽說漢王拜韓信為大將,更是覺得荒謬,一個受過胯下之辱的匹夫,豈能擔此大任?

然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幾百人修棧道,絕對是放煙霧彈,明擺著就是給你虛晃一槍。前206年八月,劉邦韓信竟然越過秦嶺,如神兵天降,曹參先鋒軍先拿下了故道城,大軍隨後趕到,輕而易舉地拿下了陳倉。章邯得報,如夢初醒,驚出一身冷汗,趕緊領兵前去阻擊,兩軍相遇,沒戰多久,章邯便大敗而逃。

當時,漢軍都是思鄉心切的勇士,打完仗可東歸,精神動力有時比物質獎勵更容易讓人勇氣陡增。而秦兵恨章邯比恨劉邦多,因為二十萬手下將士,項羽說坑就坑了,他連屁都沒放一個,這樣的將軍,誰願意替他賣命?對劉邦,他們甚至還生出敬佩來。所以,一交鋒,秦兵一戰即潰,死的死,逃的逃,轉瞬損失半數軍力,章邯只得逃跑。

由此,便為劉邦爭取三秦之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後來奪取天下,開了一個好頭。所以,韓信所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是一個聲東擊西、出奇制勝的奇計,歷代讚不絕口。


帝國的臉譜


如果我說不是張良和韓信估計會群起攻之。先說說韓信的漢中對策,這是和諸葛亮隆中對齊名的。但韓信是第三個提出的,有抄襲的嫌疑。第一個提出的是蕭何,此時蕭何還不認識韓信。第二位是韓信只不過不是淮陰侯韓信,是韓王信,史書是這樣記載的:沛公立為漢王,韓信從入漢中,乃說漢王曰:「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此,此左遷也。士卒皆山東人,跂而望歸,及其鋒東鄉,可以爭天下。」漢王還定三秦,乃許信為韓王,先拜信為韓太尉,將兵略韓地。可見韓信提出的建議和淮陰侯如出一轍,劉邦立即許諾消滅項羽封韓信為韓王,先封太尉。大多數人認為高祖本紀中依韓信計是指淮陰侯,為什麼不能是指韓王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