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我想跟你談談!

點擊↑↑↑藍字關注康復醫學網

ID:cnkfyx

畢博士運動康復 ID jijinmolian

為何我要談論肥胖

在健身教練的生涯中,我帶過很多會員遠離肥胖,瘦身成功。當然,我也為此而經常反思。因為,總有一些需要減肥的會員,我是盡力而為卻沒有產生持續效果的。為此我在反思自身對肥胖的看法,為此我需要重新尋找肥胖的本質。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如果我談論肥胖,我並不會告訴大家少吃多動的“減肥真理”。這就好像是在任何人感冒的時候,我們讓其多喝熱水的關心。還好言行一致,我從來沒有要求過任何私教會員,少吃;我也沒有要求過會員,每次過來訓練,必須吐了才能走。

我會經常會說:在飲食上面,別太過分就行。在訓練上面,你自己盡力就行,訓練強度不要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工作。

01

談論肥胖的起始#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如果我談論肥胖,我會提出一個肥胖的本質問題:脂肪作為人體最高級的能量儲存方式,它為何在大多數人身上,遲遲不肯退場?我還是先模仿大多數人的觀點來進行闡述,然後我再發表個人的推論與思考。我們先看看大眾思維下,對肥胖本質的理解。

1

大前提:

脂肪的堆積是因為能量過剩

這個說法是對的。因為脂肪對於人體來說,是最高效的能量載體。如果我們身體的攝入能量大於了消耗的能量,能量就會被儲存起來。這看起來沒有任何缺陷,人體真的如此簡單?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減肥的本質在於開源節流。打開能量消耗的通道,同時減少能量攝入的通道。於是,各式各樣的,看起來必然正確的減肥公式就閃亮登場。

2

小前提一:

開源式思維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 基礎代謝

    是身體中能量消耗比例最大的一個數據,佔到了身體每日能量消耗的70%。於是,提高基礎代謝似乎就成了必然正確的減肥真理。

  • 食物熱效應上面,減肥專家們更推薦穀物或者肉類,這樣將增加內臟消化食物的熱效應。這類消耗佔了身體總消耗的10%。

  • 除了基礎代謝和食物熱效應,身體的能量消耗還有日常活動。為此,我們似乎也推論出一些看似不錯的真理。這類消耗佔了身體總消耗的20%。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1)比如增加日常活動,少靜多動,並且大量的進行運動消耗。

(2)教練同仁們,我們很多時候會把減肥失敗的原因,歸結於會員的懶惰,歸結於訓練強度的不夠。

(3)除此之外,少數的按摩院也推行腹部的“揉麵式”手法,這也是在增加內臟組織的運行以增加身體消耗。

(4)幾十年來,更有一些商家生產出非常高端的振動儀,來幫助脂肪消耗。健身市場對於這個器械的追求,還非常普遍。

小結

不管如何增加消耗,70%的基礎代謝還是能量消耗的總頭。它在每個人的一生中是非常穩定的,很難改變。有人說它跟肌肉的多少有關,但它主要是跟人體的體積和體重有關。胖子一定比瘦子的基礎代謝高,大塊頭肯定比小塊頭基礎代謝高!

3

小前提二:

節流式思維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減少攝入量是所有減肥方法中,最毋庸質疑的好辦法。商家會費勁心機去使用這些辦法,以便幫助減肥人群多樣化需求。

(1)有人用針灸控制過食慾,一週10斤不在話下;

(2)有人嘗試過辟穀,也有人嘗試過節食,一個月10斤也不在話下;

(3)也有人嘗試過專業的減脂飲食規劃,比如奶昔或者營養代餐,效果確實很棒;

(4)但更多的大眾,開始理智思考後進行營養餐的嘗試與堅持。

我並不想否定這些節流式減肥思維下各種各樣的行為,也並不想揭示太多進行這類行為的危害與代價。我只是想說,辦法可以千變萬化,前提只是控制能量的攝入。但假如:這個減少能量攝入的前提是有問題的呢?

小結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肥胖的邏輯三段論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 大前提:

    脂肪的堆積是因為能量過剩

  • 小前提:

    開源節流就是減肥的方法論

  • 結論:

    減肥就應該少吃多動

很明顯,這是西方邏輯思維下的產物,看起來真的無懈可擊。並且關於肥胖的概念,似乎也是西化的。減肥的眾多“高級”辦法,大多也都源於西方。可是,人體真的是一個能夠被科學數據或者邏輯思路,所能推倒出來的簡單物質嗎?

02

探究知識的知識

我想作為人的思維與行為,是無法推翻人本身而獨立存在的。這就好比我們永遠無法抓起自己的頭髮離開地面一樣!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曾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

如果讓他來談論現在人類在人工智能的造化上,他必然也會以這千年前的這句話為原則展開。人不能勝天,人類文明不可能超越於自然而存在,這裡的天就是自然法則的含義。如果談到人體科學,人體科學的終極精神就是探究人體所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而不是把人變成神。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肥胖的產生是多因性的,並不是單純的能量算法所能解釋完整的。

很多人因此而飽受減脂的折磨。現實中,肥胖的感覺給人帶來的折磨,遠遠大於了肥胖影響健康的本身。不信你看看那些經常不吃晚餐的小姑娘們,她們總是在想象不吃能夠讓脂肪變少。這樣的認知固化是非常可怕的,脂肪似乎成為了一個可怕的東西。可是脂肪是身體最為寶貴的能量儲存方式啊,這關乎於人類的生存!

03

如果肥胖的本質都是錯的!#

在上面,我們在接近普世的肥胖觀點裡談到:脂肪的堆積是因為能量過剩。假如這個大前提是需要被質疑的,那麼後面的小前提裡所有的方法,以及最後的結論都是需要被質疑的!我便是為了質疑它而來。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接下來,我們要思考兩個問題:

Q1

脂肪作為身體最高等級的能量,為何始終不肯離去?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答案很簡單,因為身體需要能量。

人類如今身體的任何結構,都是自然抉擇下的優質產物;現代人身體的任何變化,都是可以有規律可循的,包括疾病,疼痛與身體結構。如今的人類還存在於自然環境之中生存進化,與人類進化史一樣,身體在各類環境中產生的適應。如今的人類以及人類發展,也並不會超越自然。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身體需要能量是有原因的,我推測大致有兩種原因,能夠導致身體增加能量的儲備情況。

受傷

虛弱

1

身體上

在受傷虛弱之時,身體必然會最大限度的打開能量攝取的“開關”,以便於身體的恢復。這種恢復的信號,有可能會在身體恢復後持續存在,我認為這是神經機制與心理機制持續的原因。這類人群,往往成為了一次性肥胖,永久性肥胖的代表案例。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如果一個人經常感覺到虛弱,甚至在精神上的壓力與疲勞。身體萬億年進化而來的智慧,即“能量存儲系統”就會被激活,從而產生過勞肥,壓力型肥胖。身體的組織損傷後,也會存在著超量恢復的身體現象,比如疤痕組織和生病後肥胖的人群。

我甚至認為,肥胖在很大層面上是人類精神上的疾病!也有很多人表示,會在生病後消瘦,這也是一種身體在能量使用方面的智慧,我會在後面的篇章中談到這一現象。

懶惰,失去鬥志

緊張,時刻在戰鬥

2

身體上

在精神上的懶惰,失去鬥志。

用一個非常普遍的胖子形成的過程解釋,便知道其中的規律。這個過程就是男人的婚後生活。東方文化裡,結婚是人生之極樂大事,人們便容易在這種大喜大樂之中亂了心神。

好多人會因為結婚,失去了對生活的要求,就像人生的一場大考,好像考完就人生無憾了。這樣不僅會讓人荒廢了心智,也讓人失去了人生的鬥志。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人類細胞在自然界萬億年的物種競爭中,不能有絲毫的停頓與怠慢,因為這將導致滅亡。於是,婚後男人會因此而開始大量儲存脂肪。中國的婚後男人就變成油膩大叔,這成為了人類基因裡,理所當然發生的事。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精神上的懶惰與鬥志的低迷,會激發身體細胞裡最原始能量存儲模式。自然界裡,只有弱者才需要不停的儲存能量。

家豬是弱者,野豬相對不是;北極熊不是弱者,因為它需要適應自然界的環境。於此相反的精神狀態,是身體過度的緊張與壓力,會使身體進行時刻的戰鬥儲備狀態,進而讓脂肪堆積變的有據可尋。

除此兩種原因之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因,我要放在之後的篇章中談到。它也能解釋虛弱,導致肥胖的同時,也能導致消瘦的原因。

Q2

自然科學下的能量守恆定律,不僅符合於宇宙,更符合於經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法則篩選出來的高等智人。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能量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

如果在自然界內,身體的能量規律也會符合這個情況。

因此,我們會感覺到餓,我們也會感覺到吃撐。餓了需要補充食物或者減少運動,飽了就必須停止,不然就容易導致胃適應性的變大,或者胃不堪負重而生病。

不僅如此,我們也會發現,極速的減肥是很難維持的。一味的針灸抑制飲食或者奶昔減少能量的攝入,這樣的方法都顯得非常容易反彈。

原因很簡單,用簡單的公式去套用人體的運行規律,這是有問題的。這樣的方式,是違反自然科學下的能量守恆定律的。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有人說,減肥期間就要吃飽,不吃飽怎麼會有力氣減肥?我完全贊同,這符合能量守恆定律,符合人性。不過,很多人會走極端。他們加強消耗,還減少攝入。這類人群通常變的極度敏感,虛弱易怒,身心層面非常容易崩潰。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談到這裡,我得簡單提到健美對身材的概念,他們追求肌肉面積的極限,追求肌肉形態的極限。這不適用於普通大眾,因為健美是有競技性質的。健美這個職業,把人類的肌肉面積,通過自己的身體玩到了極致。

可惜,大部分職業選手,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比賽的狀態。因為競技,因為數據,讓健身變的丟失了自然與健康的屬性。不過,健美的競技精神,競技的過程,卻有著人類文明的痕跡。

04

簡單小結與預告

如此看來,肥胖的本質根本不會只是能量攝入過多的一個簡單結論。肥胖的過程我們可以分析,肥胖的結果已經成為了一種身體狀態,這個狀態符合能量守恆定律。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大起大落的減肥方式,一定要被大眾所知曉其危害與代價。可數據化的減肥並不存在,可量化的減肥方式也並不適用於每個人。質疑,是認知更新的信號。如果你想繼續重新認識減肥相關的知識與概念,請你關注下一期:我如果談論肥胖(2)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感謝你的閱讀

肥胖,我想跟你谈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