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用于军事的外骨骼,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说起外骨骼,最直接的定义是动物的保护机制,如虾、蟹、昆虫等节肢动物靠体表坚韧的外骨骼来保护内脏。

这一结构有很多好处,所以我们借鉴到了很多方面,比如古代士兵穿的盔甲、现代的潜水服和航天服等等。

原本用于军事的外骨骼,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了更加广阔的拓展,使外骨骼在不同领域得到发展。

在军事上,外骨骼能帮助战士更好地进行战斗,因为他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携带更多的武器和装备,同时可克服更多障碍,高速前进,并具有比正常人更强的体能。

原本用于军事的外骨骼,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从2000年开始,美军开始从事“增强人体机能的外骨骼”项目的研究,计划研制一种机器骨骼,提高人的军事作战方面的能力。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拨出5000万美元用于为期5年的的用以军事用途的外骨骼项目开发工作。

原本用于军事的外骨骼,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不过,军用转民用之后,外骨骼的应用更加广阔了。

在医疗康复方面,外骨骼可以帮助肢体受损的病人重新获得活动的能力。

早在1997年,日本的一家企业就已经将一种腿部支撑的结构用于医院,帮助病人进行恢复治疗。

这种结构后来被用于2011年福岛海啸的救援工作,因为救援人员一整套的防辐射设备重达60公斤,外骨骼帮他们很好地承载了这些重量。

原本用于军事的外骨骼,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比如,一旦有中风的人在医院康复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就可以回家穿上外骨骼,独自在家休息和活动都比较自由。

有家名叫Superflex的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更新型的的外骨骼,它不同于以往坚硬的结构,这种具有外置驱动力的外骨骼服装看起来很薄很轻,但是却配备了“电动肌肉”,可以带动人体的驱赶、四肢和臀部行动。

原本用于军事的外骨骼,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但是有一种外骨骼却反着来——让穿戴的人负重更多——从而让使用者体会到老年人生活的不便。

穿戴上这种外骨骼的人会瞬间体会到70 岁以上老人的感受,虚弱无力、听觉和视觉都开始退化。体验者只能缓慢前行,不多久就会因疲惫不堪而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不过,开发商表示即使穿上这一身也还是太轻松了,因为这种外骨骼并不能模拟关节疼痛。

俗话说莫笑他人老,终须也白头。

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设计让年轻人设身处地体验了一把老年人,也引起了他们的反思。

原本用于军事的外骨骼,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虽然许多企业都开始了外骨骼的研究,这一热潮也将持续很长时间,但是高昂的售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在已经量产的外骨骼机器人中,不管是以色列的Rewalk还是日本的Cyberdyne,平均一台机器人的价格在60~100万元,有的同类产品甚至达250万元人民币。

在我们国家,也有不少企业在外骨骼领域加快研发和加大投入力度。在一次发布会上,我国的迈步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陈功博士透露,迈步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投入市场后,不仅功能更多,价格相较于外国的产品会有很大优化,大概只有国外同类产品一半甚至1/3。

科技改变生活,对于外骨骼在老年领域的应用,您对它的前景看好吗?

原本用于军事的外骨骼,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