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關注」《法制日報》頭版頭條報導法治金山實踐樣本,厲害了我大金山!

「法关注」《法制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法治金山实践样本,厉害了我大金山!

2018年7月16日,《法制日報》在頭版頭條宣傳推薦金山經驗!如此大手筆,是講的金山什麼事呢?

「法关注」《法制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法治金山实践样本,厉害了我大金山!
「法关注」《法制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法治金山实践样本,厉害了我大金山!

《法制日報》以《法治建設社會治理齊頭並進》為題,報道了金山區聚焦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等三個層面,有效打造法治金山實踐樣本,充分展現了我區法治建設取得的良好成效和成功經驗。

金山區區長鬍衛國接受採訪時說:“法治金山建設的第一個層面是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決策、依法執法的能力和自覺;第二個層面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構建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法律明白人走到群眾身邊,營造依法辦事、依法解決爭議的氛圍和便利;第三個層面是憑藉法治力量推動社會治理結構優化,形成與金山水土相服的高效工作模式。”

金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沈金龍接受採訪時說:“領導幹部自覺學法用法,才有能力依法行政,才有自信面對群眾。依法治區,領導幹部是關鍵,是‘領頭雁’,是法治土壤的深耕者,只有抓住、抓實、抓牢這一‘關鍵少數’,讓他們以法治意識、法治思維實現法治引領,才能發動廣大群眾形成學法用法和依法辦事的習慣。”

一起來看看,《法制日報》是怎樣重磅報道金山的~↓↓↓

全文如下↓↓↓

法治建設社會治理齊頭並進

法制日報獨家調查解析“法治金山實踐樣本”

金山是上海南大門,外來人口眾多。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矛盾糾紛日益錯綜複雜,社會治理面臨諸多痛點難點。然而依託“法治金山”建設,金山區改善“法治土壤”,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高,連續獲得“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 近日,金山區區長鬍衛國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法治金山建設的第一個層面是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提升依法行政、依法決策、依法執法的能力和自覺;第二個層面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構建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法律明白人走到群眾身邊,營造依法辦事、依法解決爭議的氛圍和便利;第三個層面是憑藉法治力量推動社會治理結構優化,形成與金山水土相服的高效工作模式。”

抓關鍵少數實現法治引領

“這個公園半年前還是違建林立,我們就是依靠法治力量實現了平穩整治。”看著新栽的樹苗開枝吐翠,綠油油的草坪綻放生機,山陽鎮黨委書記孫引良自豪地說。

這裡曾是4.9平方公里的違法搭建“重災區”,共涉及治理點位638個,違建面積8.35萬平方米。山陽鎮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組織多方力量,最終順利整治這一項目,未引發行政訴訟或群體性事件。

“形成這個良好局面,領導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是關鍵。”孫引良告訴記者,“山陽鎮通過向律師事務所購買法律服務,率先在上海成立了鎮級法制辦,並制定了法治建設三年規劃。現在幹部群眾都已經享受到了法治建設帶來的紅利。”

“法治山陽”建設是“法治金山”建設的一個縮影。從2015年開始,金山區全面推進依法治區建設,先後印發《法治金山三年行動計劃》《法治金山建設規劃》等制度性文件,建立了區管領導幹部述職述廉述法制度,把領導幹部學法用法情況作為向組織報告工作和個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金山區還修訂完善了《金山區行政機關行政訴訟出庭應訴和旁聽審理若干規定》,區政府領導應出庭應訴行政案件,並要求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要出聲,出聲要出彩”,2017年,全區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率達到60%,居全市前列。

“領導幹部自覺學法用法,才有能力依法行政,才有自信面對群眾。”金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沈金龍說,“依法治區,領導幹部是關鍵,是‘領頭雁’,是法治土壤的深耕者,只有抓住、抓實、抓牢這一‘關鍵少數’,讓他們以法治意識、法治思維實現法治引領,才能發動廣大群眾形成學法用法和依法辦事的習慣。”

法律明白人來到群眾身邊

“您把正式離婚協議拿來,我才能確定您女婿是否放棄了宅基地份額。”在張堰鎮周家埭村“王大姐說事堂”,村民們正圍著金亭律師事務所主任徐春蘭諮詢法律問題。

吳老伯的女婿在離婚前曾簽訂一份放棄宅基地份額的聲明書,但是離婚後,宅基證上仍有他的名字。徐春蘭解釋說,婚前協議語意模糊,還需要以在民政部門簽訂的正式離婚協議書為準。

“王大姐說事堂”就設在周家埭村村民王平歡家的客廳裡,這裡陳列了許多法律、黨建、科普書籍,牆上掛滿各項制度,桌子上還有一沓法律便民聯繫卡,上面印有人民調解員、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證處等聯繫電話和地址,已經成為附近村民說事學習、尋求幫助的場所。

“埭”在當地方言中指一排相連的房子,在實行網格化管理後,每個自然村組成一埭,每一埭設一個“公共法律服務點”,村民有什麼法律問題,可以來服務點尋求幫助,也可以預約村法律顧問集中諮詢。

像這樣的服務點,金山全區共有600多個,成為公共法律服務的“神經末梢”。政府通過購買服務,選派60多名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定期或不定期到這些服務點開展公共法律服務。

金山區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陸才華介紹說:“金山區全力打造以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中心為主體、街鎮(金山工業區)服務站為陣地,村居服務工作室為基礎,樓組(宅基)服務點為延伸的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有效解決了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在選派律師作法律顧問參與村居治理的同時,當地還組織律師參與民事糾紛調解、參與疑難複雜矛盾化解、參與村居事務管理、參與信訪日常接待、參與領導下訪接訪,構建了律師“六參與”機制。

“辦事要依法、遇事去找法、解決問題得用法、化解矛盾則靠法,培養廣大群眾學法用法、依法辦事的習慣和自覺是深耕和改善法治土壤的基礎和核心,金山通過購買和藉助第三方的服務,把法律明白人派到群眾身邊去,就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辦法,很好地實現了這一目標。”沈金龍說。

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近年來,上海“五違四必”(違法用地、違法建築、違法經營、違法排汙、違法居住“五違”必治,安全隱患必須消除、違法無證建築必須拆除、髒亂現象必須整治、違法經營必須取締“四必”先行)整治行動火熱地進行著。在金山,“五違四必”整治不但成效顯著,而且運行平穩。

記者瞭解到,金山區相繼出臺了《防止領導幹部干預環境綜合執法若干規定》,編纂了《環境綜合整治法律法規彙編》,發佈了《環境保護類非訴行政執行案件“裁執分離”工作規程》,為這項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同時,當地還發動領導幹部和法律明白人走到群眾中去,有效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的發生。

據統計,2017年金山區環保局行政執法案件數同比增長33.8%,處罰金額同比增長62.6%;全區建立事中事後綜合監管平臺,目前已同步各平臺許可信息5.3萬條,處罰信息2.4萬條;今年以來區市場監管局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299件,已辦結1255件,共治理204家無證無照食品經營戶,完成治理任務的81.35%,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相關信訪案件卻持續下降。

“金山區通過持續抓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運用,加速實現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目標。”胡衛國認為,“‘法治金山’建設的紅利體現在社會持續穩定和諧,地區營商環境得到優化,地方經濟發展得以推動。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社會治理結構,努力把金山區建設成為上海‘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務管理最規範、法治體系最完善’的地區之一。”

(法制日報記者 餘東明 實習生張海燕)

往期關注:

「法关注」《法制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法治金山实践样本,厉害了我大金山!

倘若從此"i法治金山"的世界裡,能夠多一個你,多榮幸。歡迎關注~

「法关注」《法制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法治金山实践样本,厉害了我大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