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導航」精準定位 「繡花針」秒殺「腫瘤君」

神奇“导航”精准定位 “绣花针”秒杀“肿瘤君”

婁底新新網訊 手術也有“導航”?沒錯!2018年7月19日,由婁底市中心醫院住院部超聲科主任劉向陽,主治醫師李衛群、姚東等組成的超聲介入團隊,在多影像融合導航的指引下精準定位,為一名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實施了經皮肝腫瘤激光消融手術,成功將位於患者肝臟的10個腫瘤消融。據悉,多影像融合超聲導航是目前最先進的腫瘤消融引導技術,這同時也是我市首例在融合導航下進行的消融手術。

55歲的女性患者向某於2016年被確診為直腸癌,經過兩年多的綜合治療發現肝臟有轉移病灶,隨即來到婁底市中心醫院入院治療。經查,向某的肝臟轉移惡性腫瘤數目多,且分散在不同區域。從向某的病情出發,結合她的經濟情況和個人意願,經過精心討論後,治療團隊最終決定採用創傷小、恢復快、可重複、費用低、無放化療毒副作用,能最大限度保護機體免疫功能的經皮激光消融治療術。

19日上午9:20,手術開始。消毒、局部麻醉,劉向陽主任通過超聲造影單模態融合導航下實時對向某病灶的位置和大小反覆確認,通過計算機導航系統制定周密的手術計劃。在實時超聲和影像融合導航系統引導下,李衛群醫生將一根“繡花針”(0.6毫米)粗細的穿刺針經皮穿刺到腫瘤中心區域,順利完成消融治療。介入醫療團隊密切協作,歷時6個小時,對10處肝癌病灶進行了精準消融。手術過程中向某神志清醒,可隨時交流,術中無出血,僅僅在腹壁留下了點樣痕跡。手術過程順利,結束後向某即可下地走動,向某及家屬對這一治療結果十分滿意。

熱消融(激光、微波、射頻)治療術作為惡性腫瘤熱凝固治療的一種微創介入新技術,近年來在臨床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和運用。但選擇激光消融手術,患者最擔心的就是“腫瘤有沒有消乾淨,會不會消過頭?”以往,受傳統二維平面成像限制,醫生在手術中主要憑藉經驗來判斷病灶位置和邊緣,醫生的手法和技術容易導致穿刺路徑和目標的偏移,而且在對腫瘤組織進行切除的過程中,“少切”可能會造成癌細胞復發和轉移,“多切”又會損傷正常細胞組織損傷患者身體。

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2018年4月,婁底市中心醫院引進了婁底首臺集超聲檢查、激光消融系統、影像融合導航為一體的大型超聲儀器。這臺儀器具“透視眼”和“放大鏡”功能於一體,能夠看到普通超聲掃描難已鑑別到的微小病灶,在實際操作中,能把實時超聲與多影像學的高分辨率高效結合起來,在實時融合狀態下為醫生精準“導航”,手術過程中腫瘤“看得清”;在可視化操作下,定位目標區域,穿刺“扎得準”;在三維平面下,醫生對不規則腫瘤描出邊界,留出消融安全範圍,對“腫瘤君” 精確“打擊”,實現腫瘤“消得全”。

據介紹,婁底市中心醫院住院超聲診斷科目前每年開展介入超聲手術1000餘例。有了多影像融合超聲導航技術的輔助,讓病灶顯示更準確,診斷更充分,治療更安全,操作更簡便,經皮激光消融治療術 “如虎添翼”。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彌補了傳統方法存在的不足,促進了激光消融朝著可視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對於提高醫院的腫瘤微創治療水平、擴大醫院在腫瘤治療的區域影響力具有深遠意義,也為婁底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記者:王星 通訊員:黃小紅 鄒佳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