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之后为何三次藩王作乱都失败了?有何依据?

朱棣的成功可谓绝无仅有。里面也存在了很多巧合和无法解释的成分,而且跟朱允炆优柔寡断,误听误用有很大关系。但历史就是那么有意思,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差一点这一幕又在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身上重演。

明成祖朱棣之后为何三次藩王作乱都失败了?有何依据?

朱棣非常不喜欢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又胖又瘸,毫无天子之相。所以小儿子朱高煦长得又帅,又得一起靖难的武将们的拥护,关键狡诈如己。朱棣打仗艰难的时候,还经常暗示朱高煦,”世子(朱高炽)身体不好啊!”

但是朱棣最终却还是选择了朱高炽。原因很简单,因为朱高炽有个好儿子叫“朱瞻基”。结果朱高炽继位没几个月就死了,而远在南京的朱瞻基要回北京继位。封在山东的朱高徇觉得自己机会到了,当年朱棣从北平到南京,山东那就是一个堡垒,死活过不去。而朱高煦认为自己做个山大王,拦路打劫朱瞻基就好了。解决了朱瞻基,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进京即位了。但是朱高煦跟傻狗一样等了个把月,结果等来的却是朱瞻基已经在北京称帝的消息。朱高煦立刻傻眼了。

结果朱高煦出离愤怒,点齐兵马,宣布要效法老爹。

明成祖朱棣之后为何三次藩王作乱都失败了?有何依据?

但他忘记了,朱棣当年有道衍和尚做军师,而他没有;当年朱允炆身边是三个书呆子,而朱瞻基身边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三杨”。所以朱瞻基也很干脆,你喊造反的人不敢来北京,我来个御驾亲征,直接把你逮回北京。

所以朱高煦的造反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藩王造反的笑柄。当年那个一心做李世民的朱高煦,在和侄子的对决中,简直就像一个白痴一样受人摆布。最搞笑的莫过于他的死,当朱瞻基恻隐之心突发的时候,到牢里看看他这个叔叔的时候,他脑子一抽,竟然拿脚拌了一下朱瞻基。把朱瞻基吓了一大跳。结果他就悲剧了,被罩在一口大钟里活活烤成了乳猪。

明成祖朱棣之后为何三次藩王作乱都失败了?有何依据?

而明朝接下来得另两次藩王造反,跟朱厚照关系就大了去了。朱厚照正因为爱玩,所以被泼脏水也较多,但也特别传奇。正德年间,出现了像刘瑾这样的大权监;也出现了像王阳明这样的圣人;还绝无仅有地发生过两次藩王叛乱。

明成祖朱棣之后为何三次藩王作乱都失败了?有何依据?

安化王朱寘鐇的叛乱,就有点莫名其妙。仅仅是因为刘瑾的党羽周东度和安惟学在宁夏屯田时,犯了众怒,他就开始鼓动边军造反。一场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造反就开始了。结果朱厚照很激动啊,要御驾亲征啊,大军还没集结齐,杨英、仇钺就将这场叛乱平息了。搞得朱厚照非常失望。

但历史还是给了朱厚照“再来一次”的机会,这次安排了真正还多少算有一丢丢实力的宁王朱宸濠造反。

明成祖朱棣之后为何三次藩王作乱都失败了?有何依据?

要说到宁王,朱棣时代是非常牛逼的,实力也是要远远高于朱棣的,因为当时宁王手里有天下最精锐的骑兵“朵颜三卫”。不过当年的宁王并没有造反之心,是被朱棣用阴谋诡计绑架了造反的。本来朱棣哄宁王造反的时候,话说得非常漂亮,说要共分天下,结果朱棣当皇帝了,食言了,把他往江西一丢。

宁王的后人自然心有不甘,到了朱宸濠这一代,一看朱厚照没有个皇帝样,天下是权监当道,“民不聊生”。机会来了,造反。

这次朱宸濠造反,拥兵数万来势汹汹,几乎算得上是一次真正的造反了。关键是事发突然,朝廷毫无准备,而朱宸濠顺江而下夺取南京的话,完全可以形成南北对峙的局势。

然而,不知道是朱厚照命太好,还是朱宸濠命太苦。偏偏王阳明出现了,王阳明以散卒游勇,靠花言巧语,坑蒙拐骗,硬是让朱宸濠错失良机,一举崩溃。最终被王阳明所擒。

朱厚照听说之后,开心坏了。终于可以御驾亲征了。当听说王阳明这家伙不懂事,把宁王朱宸濠抓住了,不开心!一定要把宁王放了,自己再来捉一把过过瘾。估计那会很多人都疯了!但最终还是象征性地放了又抓了一把,朱厚照才满意。但朱厚照可能不知道得是,朱宸濠这次我叛乱造成的光军队的死伤,就过三万以上,还有无数无辜的百姓呢?仅此一役,朱宸濠叛乱是明朝藩王叛乱规模仅此于朱棣的。

我们看了这三次藩王叛乱的结果,其实自宋后随着皇权的加强,割据势力想要对抗中央,已经几乎是不可能得了。朱棣只能说是特例中的特例!

明成祖朱棣之后为何三次藩王作乱都失败了?有何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