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壞習慣居然有益健康?太神奇了,快看看!

生活中,人們會將一些行為視為有害健康的壞習慣,但根據一些現代研究的觀點,很多“壞習慣”只要正確而適度,不但無害,還會對健康有利,一起看看吧:

喝咖啡

大量研究指出許多愛喝咖啡的人之所以會發生食道癌,並不是因為咖啡本身具有什麼毒害,而是因為他們喜歡喝滾燙的咖啡,導致食道被燙出病變。

这些坏习惯居然有益健康?太神奇了,快看看!

不僅如此,研究還證明定期喝咖啡與癌症風險減少及其他健康好處有關,如對抗糖尿病、促進心臟健康等等。

因此醫生建議:每天咖啡因攝取量限至在400毫克,約等於3-4杯咖啡

愛吃雞蛋

只因為雞蛋中富含膽固醇,許多人就被“吃雞蛋會提高膽固醇”的說法洗腦了。其實,雞蛋裡還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比如脂肪、蛋白質、以及好幾種不太容易從其他食物中獲得的重要維他命和礦物質,例如維他命B12、磷等

这些坏习惯居然有益健康?太神奇了,快看看!

而且,如果人體吸收代謝功能正常的話,偶爾多吃幾枚雞蛋也不會造成高膽固醇。

吃高脂肪食物

幾十年前,人們認為低脂飲食不僅有益減肥,而且能降低癌症的發病風險,因此對所有脂肪。但一項長達8年牽涉近5萬名女性的研究發現,約半數採低脂飲食的女性並沒有降低乳癌、大腸癌或心臟病風險,而且也沒有減掉太多肥肉。

所以最新建議指出,適量來自堅果、魚類、酪梨等食物的健康脂肪,其實對健康是有好處的,所以你可以把這些食物加回你的飲食之中。

喝能量飲料

你是否曾因為喝能量飲料而被婆婆媽媽白眼碎念,說那東西太化學了、會害死你?其實,大部分能量飲料並沒有那麼糟,其主要成分多為咖啡因、維他命B和牛磺酸,科學研究已經發現這幾種成分都對健康安全無虞。

喝一兩杯酒

什麼東西吃太多都有害,酒精也不例外。

但部分研究指出,民眾適度飲酒(也就是一天1-2杯紅酒或啤酒)或許能有健康好處,例如減少老化造成的認知衰退風險。

这些坏习惯居然有益健康?太神奇了,快看看!

《阿茲海默症期刊》去年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定期喝酒的人,比起完全不喝酒的人,到了85歲時還沒出現認知衰退跡象的機率高出許多

放棄長時間健身

你不一定非得一次在健身房流汗好幾個小時,才能變得健康。研究顯示比起其他運動,7分鐘健身、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等密集的高強度訓練,或許對於練肌肉、保護心臟更有益。

運動心理學家喬丹說:“比起傳統上時間較長、強度適中的健身,高強度間歇訓練可以提供類似或更好的效果。”

記住這10個“不等於”,別再被商家騙了!

生活中,商家售賣的很多產品,它們打出的概念,其實都太忽悠人!今天,小編就整理了一些商家的套路——購物時,千萬要牢記下面這10個“不等於”:

“最新研究”不等於“正確結論”

最新研究往往是特定研究條件限制下的一個結論。一方面,它的成立有著諸多限制條件,並不能隨意推廣到實際生活中;另一方面,最新研究需要與這個領域的其他研究互相印證,互相補充,綜合在一起來分析才能得到有價值的結論。

尤其當一項研究的結果很“驚人”“顛覆”“改寫”,就意味著忽悠的可能性很高。

这些坏习惯居然有益健康?太神奇了,快看看!

“熱門科學術語”不等於“高科技新產品”

堆砌你熟悉但並非真正理解的科學名詞,只是為了讓你“不明覺厲”,很多時候賣家自己也不懂是什麼意思,僅僅是這些科學術語代表著熱門的科學研究領域而已。

“擁有專利”不等於“有宣稱的功效”

許多產品宣稱有多少項專利,聽起來很“高大上”。專利只表示在“某一方面”有所創新,並不代表產品有什麼功效。這個“某一方面”,可能僅僅是包裝或者加工設備的些許改進而已。

这些坏习惯居然有益健康?太神奇了,快看看!

“原料稀缺”不等於“有宣稱的功效”

對動植物來說,稀缺只表示它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強,或者沒有馴化養殖種植的價值。但凡看到一種產品的賣點主要是“以稀為貴”,基本上就可以認為是忽悠了。

“名人在用”不等於“有宣稱的功效”

絕大多數代言產品的名人並不具有評判產品的專業能力。代言產品只是“商業交換”——廠家付錢,名人向粉絲推薦該產品。名人在用、名人推薦、名人喜歡,都跟“功效”沒有什麼關係。

“傳統古法”不等於“安全健康”

“傳統古法”,只是古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琢磨出來的辦法。而食品是否安全健康,取決於原料和加工中的工藝控制。如果“古法”中有好的部分,都可以吸納到現代工藝中來;而現代工藝對於安全健康的認知,再聰明的古人也不可能知道。

“工序複雜”不等於“產品好”

許多食品喜歡宣稱“經歷XX道工序精心製作”,但食品品質並不由工序數量和複雜程度決定。

對於營養和安全,工序多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增加營養損失、增大安全風險;對於風味口感,直接嚐嚐就知道了,也不需要用工序的數量和複雜程度來衡量。

这些坏习惯居然有益健康?太神奇了,快看看!

“原料種類多”不等於“有特別功效”

許多食品宣稱“含有XX種原料”。一種食材或者營養成分對健康有什麼樣的影響,並不是“有”了就可以,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宣稱的功效”“有多少”。

原料種類越多,就意味著各種原料的含量越少。在理論上可能存在“雞尾酒效應”,但這種“搭配產生的效果”需要證據來證實。市場上宣稱“含有XX種原料”的功效食品或者保健食品,只是把“XX種原料”混在一起做一鍋大雜燴,然後根據“邏輯上可能有”就賦予了它“有”各種想要的功效。

“生物活性”不等於“保健功效”

有許多產品喜歡說“含有XX生物活性物質”,或者“研究發現某食品中含有XX生物活性物質”,然後被演繹成具有“保健功效”。

首先,“生物活性”只是說這種物質能對細胞產生影響,並不意味著是人們期望的“保健功效”,也完全可能是“毒副作用”;其次,即便細胞實驗“可能有效”,在人體中是否存在同樣的作用,需要多大的量才有同樣的作用,也是沒譜的事情;最後,即便通過吃某種食物對身體有某種好處,也還需要考慮吃到那個量時對整個食譜的影響。

“存在不同”不等於“有宣稱的作用”

在各種小實驗中,最常見的忽悠方式是“某產品和其他產品不同”,然後演繹出有什麼“宣稱的功效”。

看到“不同”的時候,提醒自己“見證奇蹟的時刻”是可以通過各種手法來實現的。看到不同,需要搞清的是這種不同“來源於什麼”“意味著什麼”,而不要因為“有不同”就相信了商家說的“有功效”。比如冰糖比白糖好看,就被認為冰糖比白糖“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