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國夫人的「三宗罪」:美艷婦人如何斷送了一個盛世的王朝?

虢國夫人的“三宗罪”:美豔婦人如何斷送了一個盛世的王朝?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是唐代詩人杜甫《麗人行》中的名句,寫的是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這天,楊貴妃的三個姐姐,大姐韓國夫人、三姐虢國夫人和八姐秦國夫人,在曲江沿岸踏青賞春,被遊人駐足圍觀的轟動場面。

在這三姊妹中,以虢國夫人最為美豔,而且她的風流韻事也最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細數虢國夫人的“三宗罪”,看她這位外戚身份的美豔婦人,是如何斷送了一個盛世的王朝的!

虢國夫人的“三宗罪”:美豔婦人如何斷送了一個盛世的王朝?

一、不施妝粉

虢國夫人“素面朝天”的做派頗為著名,據北宋樂史所著《楊太真外傳》:“虢國不施妝粉,自炫美豔,常素面朝天。”杜甫流傳很廣的一首《虢國夫人》(一作張祜詩)可以為證: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唐代女子施濃妝,虢國夫人驚世駭俗,將濃妝豔抹改為素雅淡妝,並以這種妝容朝見天子。唐代女性以胖為美、以白為美,她們為了顯得皮膚白皙,常在臉上塗上一層厚厚的粉底。我們現代人卻不敢苟同這種審美,臉色煞白的跟鬼一樣,哪裡是什麼美女?不過是“庸脂俗粉”罷了。

說真的,我挺佩服虢國夫人的審美水準的,她這種“淡掃蛾眉”的素雅妝容,在今天看來不失為進步女性審美觀念的創新之舉,然而封建社會思想非常守舊,這種突破世俗的做法很難容於主流社會,在老百姓的眼裡,只會指責這個女人不知羞恥,傷風敗俗。

虢國夫人的“三宗罪”:美豔婦人如何斷送了一個盛世的王朝?

二、不穿素服

古代女性死了丈夫,須穿著素服為其守寡,由於這類女性常穿黑衣,所以民間俗稱為“黑寡婦”。虢國夫人嫁裴氏,裴氏早亡,按照唐代習俗,虢國夫人應避免穿著華麗的服裝,而改穿素服(本色或白色服裝),以示為夫守寡。然而三月初三這天,呈現在人們眼前的虢國夫人卻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杜甫《麗人行》詩云: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虢國夫人本應守寡,卻打扮如此妖嬈,完全不像一個剛死了丈夫的女人。當然,倘若放在今天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既然她恢復了單身,穿什麼衣服那是她的自由。然而封建社會禮教森嚴,即使在相對開放的唐朝,也絕不允許這種突破道德底線的行為發生——除非她不怕被老百姓的吐沫星子淹死。

虢國夫人的“三宗罪”:美豔婦人如何斷送了一個盛世的王朝?

三、不知避嫌

如果說虢國夫人只在妝容、衣著方面過於隨意,倒還算不上什麼滔天大罪。但若行為不檢點,做出男女苟且之事,那可就真的萬劫不復了!據史料記載,虢國夫人常常跟族兄楊國忠鬼混在一起,甚至公共場合出雙入對,竟不知避嫌,超出了男女間本應保有的距離。

當時民間對楊國忠與虢國夫人的曖昧關係有“雄狐之刺”,啥叫“雄狐之刺”呢?這是出自《詩經·齊風·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雄狐狸不避近親,跟自家窩的母狐狸亂來。杜甫《麗人行》對楊國忠的諷刺寫得非常委婉:“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許彥周《詩話》雲:“齊、梁間樂府詩:‘護惜加窮袴,防閒託守宮。今日牛羊上丘壟,當時近前面發紅。’老杜作《麗人行》:‘賜名大國虢與秦。’其卒曰:‘輒勿近前丞相嗔。’虢國、秦國,何預國忠事,而近前即嗔邪?東坡言:老杜似司馬遷。蓋深知之。”

杜甫的水平確實高,看穿卻不說穿,話中有話,意味深長!楊國忠做宰相還沒得意兩年,就發生了“安史之亂”,自此唐朝由盛轉衰。楊氏一門也註定了悲慘的結局:楊國忠在馬嵬事變中被激憤的將士亂刀砍死,楊貴妃被縊殺,虢國夫人自刎未遂,傷口結痂窒息而亡。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還不錯,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