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推薦的P2P平台80%都暴雷遭400多人投訴,這鍋到底誰來背?

近期,小米的熱度可謂是隻增不減,從7月9日小米上市,成為了港股市場“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的首家上市公司。而小米的股票更是一路狂飆上升,首日開盤就破發,於7月18日,小米股價就累漲29.41%,而雷軍身家首次突破了200億美元,位居福布斯中國富豪第6位。這般好消息似乎為小米的上市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基礎。

小米推薦的P2P平臺80%都暴雷遭400多人投訴,這鍋到底誰來背?

然而,好事多磨,一切並非那麼順其自然,近日,小米被自己推薦的P2P平臺給卡脖子了。據悉,由於P2P行業的發展進入了淘汰期,不斷網爆料很多P2P金融公司開始跑路了。據網爆,50天內就有163家P2P網貸平臺就出現了老闆跑路,平臺資金難提現等問題。

小米推薦的P2P平臺相繼暴雷

在如此P2P暴雷風潮下,作為剛剛上市的小米也被捲入其中。根據網上多方平臺有網友爆料,稱他們在小米運動APP中或VIP每日任務系統中,購買了小米推薦的P2P理財產品,本想改變生活,卻是黑暗的開始。不少P2P平臺出現了暴雷,導致為其帶來了不少損失。

小米推薦的P2P平臺80%都暴雷遭400多人投訴,這鍋到底誰來背?

據悉,小米內部人士向網易科技透露,其實在6月底開始小米就陸陸續續接到用戶的投訴。目前小米方面接到的相關P2P平臺風險投訴的用戶數量累計429人,涉及金額約4000萬元。

小米推薦的P2P平臺80%都暴雷遭400多人投訴,這鍋到底誰來背?

圖片來源每經網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所推薦的P2P產品都是打著小米的專屬名號——“米粉專享”進行宣傳,且平臺金額不錯,比如“金柚發福利,米粉暢快拿”,米粉可以獲得200經驗和5個金幣等。這些對於米粉,自然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然而,據瞭解,小米推薦的P2P平臺包括小諸葛、金柚、管家金服等80%以上都已經暴雷了(目前對此還無從考證,因為小米系統已經將推薦的P2P企業下架),這無疑將小米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米粉”路轉“黑粉”對小米影響甚大

而作為剛剛上市的小米公司雖然已經採取措施,已經將3000多款金融類APP全部下架清理了,但是對於不少米粉造成損失,豈能善罷甘休。據悉,目前已經有數千名投資者(幾乎是小米用戶)已經組織並加入相關維權群。

據悉,小米生態系統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將智能硬件與互聯網服務組合起來,且小米手機都是以網絡營銷為手段。截止2018年3月31日,擁有5個以上小米互聯網產品的“米粉”數量超過了140萬人。而這次風波無疑造成很多“粉米”都會路轉“黑粉”,對小米影響甚大。

P2P產品出現暴雷給用戶造成損失這鍋到底誰背?

投資者的自身有責任。針對P2P產品出現暴雷現象已經屢見不鮮了,回想近幾年,網上出現了各種網貸或投資平臺,從廣告曾打到央視的e租寶暴雷、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綠能寶暴雷、廣告植入到《琅琊榜2》的唐小僧、冠名高鐵語音的投寶金融等等這一系列叱吒P2P理財的幾大平臺都無一例外的走上了捲款跑路的結局。

小米推薦的P2P平臺80%都暴雷遭400多人投訴,這鍋到底誰來背?

而這些最終損失最大的莫過於大多數人心理存在“貪念”,對回報率的極度渴望,令大家對事實充耳不聞,從而轉眼又有一波人在同一片雷區前赴後繼。

小米廣告責任不能少。據悉,廣告推廣是小米的三大盈利之一,而據瞭解2018年一季度為小米帶來了 18.74 億元的收入,這就是為何小米要推廣這些P2P平臺。但是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賈路路表示,小米在在各種渠道推薦、推廣相關P2P平臺的行為,可以看作是一種商業廣告行為。

小米推薦的P2P平臺80%都暴雷遭400多人投訴,這鍋到底誰來背?

而此次給用戶推薦的P2P平臺,小米的法律地位相當於廣告的發佈者或者經營者,根據《廣告法》的規定,小米對其推薦內容的真實性與合法性負有一定的核對義務。而因虛假廣告造成向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廣告主,也就是涉案的P2P平臺一起對消費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小芯同學有話說:針對此次小米所涉及的P2P風波你們怎麼看呢?覺得全部責任矛頭都應該指向小米?此事對小米的發展是否有影響?

​圖片聲明: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且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