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二)—百家爭鳴前後的學說之爭

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

天人是否可以合一,這是哲學、宗教問題,不在本文討論內容之中。筆者在討論先秦數理文化的變遷。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黃帝內經》中的隱晦表達中。出於對大自然現象的感悟,《黃帝內經》構築一套與大自然的天地系統類似的人體系統模型。這是古代數理大一統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黃帝內經》的這個人體系統模型,基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已經被整理的相對完整。後世不管是出於崇拜還是基於發展,僅僅對其進行了補充、改良、完善和自然淘汰。

將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明確表達出來,是現代哲學上給予批判的西漢的董仲舒,成為漢武帝執政的理論基石。

對這個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是儒家最早言說五行者,戰國以前的儒家只言陰陽而不論五行。而董仲舒將陰陽、五行學說合流並用,他一般還被看作是儒門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為《春秋繁露》。

董仲舒被歸類為操持陰陽學的儒生,也就是這個時期所謂的百家爭鳴思想依然還表現為個體思想的傾向和交融。至於儒門解易經第一人的提法,不確切,孔子增十翼,不算解易嗎?

五行(二)—百家爭鳴前後的學說之爭

有些說法是說這個思想由莊子提出,但莊子表達的並非這個意思。

《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

莊子的態度是人像父母,像天地。

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態度是人最終還是法自然。自然這兩個字並後世理解為兩個意思,一個是現代的大自然的意思(這是儒家傾向),一個是自然而然的狀態(這是莊子的傾向)。

古人稱黃老之學,而非老莊之學,因此對於莊子和老子的思想,還是有必要有所區分。

基於以上考慮,天人合一的思想產生於《黃帝內經》成書時期,由董仲舒表達出來。

五行(二)—百家爭鳴前後的學說之爭

古人在天、地、人三方面的地位糾結

從圖騰崇拜過渡到天地崇拜這是一個過程,再將人的地位提高到與天地平齊,產生三才之說,這又是一個過程。在周朝已經形成三才思想。至於後世王陽明產生的心學,將人的地位抬高到高於天地,主觀意識決定物質世界,也就徹底唯心起來。好在儒教當道,這種唯心思想在中國古代影響並不大,卻被西方人發揮了,作為反宗教文化的一個數理文化的利器。

一種思想往往是一個人基於當時形勢和文化基礎產生的判斷,而這種思想能夠成為一種文化,這個過程並非有一個思想就可以這麼簡單。

從甲骨文的天與人兩個字的演變過程中,也可以看出先秦這種思想改變的糾結過程。

甲骨文的天,用一個小方框或者圓點代表天,下面是人的樣子。在古代,天圓地方的思想和天地大一統的思想,使古人糾結於用圓一統還是用方一統的問題。這個小方框或者短橫的抽象表達天,在甲骨文的雨字中也有體現。天和人就差這一筆。

河圖、洛書選擇了方,太極選擇了圓,八卦、周易選擇了方,五行選擇了圓。直到太極、周易、五行再被一統,也就採用圓的表述了。

那是不是出現夫這個字,人的思想就冒尖到天上了。並不是!這是由於甲骨文人字的表達出現的誤解。夫上面這一橫,是髮簪的意思,而非天上面的抽象的一橫。夫在古代這時候指成人。

而無字的歷史演變,能夠看出古人的思想變化。無字的左右兩邊是對稱的結繩記事的繩套。這是很特殊的繩套,代表數字五的。這個五是河圖、洛書核心數字的簡化,代表天地。後來這個繩套演變為玄字。老子所說的那個玄字。

無從甲骨文到金文,肩挑陰陽繩套的人,起初是兩個玄字與人腳平齊,後來是有的雙腳開始落地。這意象韻味就大大的不同了。而到隸書,由於儒家當道了,這種金文的無消失,變成了結繩記事意象的無,像漁網的樣子了。這個字的改變是有意的。這樣原來有玄學意味的最小的有的意思的甲骨文的無,變成了沒有這個意思的現代的無字。老子的道德經不用改其中的無字,僅僅是變了寫法,就已經把語義改變了,成了莊子的逍遙。

另外,馬王堆出土的《老子》並未發現無為這個詞,網上有這方面的探討,不再複述。

五行(二)—百家爭鳴前後的學說之爭

學說之爭與兼容繼承

昨天看了一篇介紹黑格爾的文章,他對中國古代的儒家、道家思想有一些貶低之詞,作為思想家而言,貶低別人的學說這應該是樹立自己思想的一個論辯基礎。

中國古人實際一樣採用了這種辯論的手段。《老子》開篇名義,道可道,非常道。這句古人解釋混亂。古人並無標點,造成後世很容易出現歧義。非在甲骨文中,

”是“”的本字。,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相北的兩個人,(背)頭上各加一橫指事符號,表示兩人思想相背、觀念衝突、行為排斥。

“可”在甲骨文中是吆喝的意思,後來演變為說出來、表達出來的意思。

如果此句另外斷句。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的意思立即改變。可以說出來的道,意義向背的道,這都是通常的道。老子的下文,明顯是陰陽一體的道,而非陰陽向背的道了。而這種道不能準確表達,唏噓縹緲,所以你能說出來的道,都是普通的道。這樣理解,才與全文連貫。這種文筆上的唯心的霸氣,直接打壓各種學說。這也是道家學說能夠演變為道教的思想基礎之一。

後世,有的版本在這句話上補充了一個也字,那麼必然造成先前的斷句方式,除非老子手書的原版底稿現世,否則這種筆墨官司打不清楚。鑑於秦始皇和項羽的兩把火,這種機會渺茫了。

道可道,非常道,這種斷句解讀,對儒家有利而已。而且非字被解釋為否定的意思,甲骨文中不這麼用。老子知曉當時的字的字不達意和多義的問題,他採用的哪個意?是否有意利用了這種多義呢?

五行(二)—百家爭鳴前後的學說之爭

天人合一完成了古代數理大一統的進一步發展

河圖、洛書之後,伏羲八卦沒有直接兼容洛書,至周易兼容洛書。五行兼容河圖;至董仲舒,周易明確兼容五行,而太極與周易又兼容了。這樣古代數理幾大主流模型全部兼容。也就是全部可以數理換算表達了。

這在數學來講,實際是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一個整體,二分、三分、四分、五分、六分、八分,偶數分法可簡單兼容,也就是2n表達;八卦兼容了2n、3n;周易兼容了6n、8n;但是奇數的存在,質數的存在,數學無法完成簡單兼容表達。而對於數理,古人採取了數學解釋不了的地方,用講理的方式解決,那麼這種數理一統也就成立了。可見當時數學地位的卑微。

剩下的七分、九分是這種數理方法永遠的痛處,就像西方金字塔數理模型要面對的七、十一、十三這種隱痛一樣的問題。後世牽強解讀七,無數次轉化之後,肯定能找到七,但這已非古代數理大一統簡潔化需求的初衷。直到二十世紀末了,有人跳出來說解決了九的兼容問題,這該哭還是該笑呢?

數學現在有能力解讀任何分法,只要這數你可以寫出來,你不怕解讀複雜。

當然,最大質數、超越數、弦長永遠不等於弧長又是數學大一統永遠的心痛之處。基於數學的物理,沒有這個痛點嗎?那就奇怪了。

五行(二)—百家爭鳴前後的學說之爭

待續。。。。。。

明天解釋五行的五,後天解釋五行的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