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百家爭鳴,竟然文化同源

大家好,我是瓜子兒霸霸,專注於歷史,弘揚以文化,今天帶大家走進春秋戰國,領略諸子百家的文化爭霸。

百家爭鳴,竟然文化同源

說起諸子百家,熟悉歷史的朋友自然是張口便來,儒墨道法,縱橫陰陽,農兵小說,醫名雜家,百家又以這十二家最為出名,各學說都希望通過自己的主張來整治亂世,教化世人,其中爭鬥力量自然懸殊有別。

儒推崇克己復禮,以激發人心中的善來穩定國家,儒門又以孔子,荀子為代表人,而這一學說的起源正逢春秋戰國年間,諸侯爭霸,弱肉強食的社會現狀下,顯然是行不通的;

墨家作為工人階級的前身,其社會地位決定了政治主張,“舉賢 節儉 兼愛 非攻”是不是跟近代的革命運動一樣呢,崇尚以賢明的人作為領導,有過硬的生活作風,有以解放天下為己任的革命目標,提倡以革命理念凝聚力量,而避免正面戰爭。墨家當時的主張有一定的先進性,但因為沒有科學的革命力量作為依據,所以在爭鳴運動中,雖然聚集了最大的人氣基礎,卻沒有好的方法論引導,導致了文化力量薄弱。

道家以無為而治作為主要主張,希望人民無慾無求,一切順其自然,這種思想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倒是能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人人與自然契合,但自身主張有嚴重的軟弱性,不利於爭霸天下,也沒有被當時的統治者所重視,倒是搖身一變,成了我國啟蒙哲學,化學等領悟的先驅者。

法家以韓非為先驅,崇尚以嚴峻的刑法統治國家,在商鞅,李斯手裡達到頂峰,鐵錘似的高壓統治,森嚴的社會制度下,儼然把秦國錘鍊成為當時最有競爭力的國家,無論是社會治安,還是軍事上,鐵律的執行力顯而易見。

說到影響大勢的門派,不得不提到縱橫家,前有龐涓孫臏,後有蘇秦張儀,以縱橫之術睥睨天下,將諸侯各國作為自己主張的試驗者,雄姿英發,可見一斑。

百家爭鳴,竟然文化同源

儒墨道法先驅

其他如陰陽家,農家,醫家,兵家,小說家,雜家云云,也都在各自的階層上為當時學術和學說的研究傳承,發揮著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這所有的學說,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你知道嗎?

百家爭鳴,竟然文化同源

百家之源

《易經》被評價為百經之首,大道之源,如果有看過易經的讀者,看到以下這些內容,一定會恍然大悟,這不就是百家學說嗎?

易經前兩卦為乾坤卦,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乾坤之道,正如綱常之道,一健一順,如君臣,如父子,如夫婦。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都是儒家思想對做人的要求。

易經和道家的緣源無需贅述,易經本身就是探索人與自然聯繫的經典,陰陽之道,上善若水等更是易經的哲學基礎。

傳說根據離卦(符號為陽爻,陰爻,陽爻)中間留孔,兩邊為線,發明了漁網;根據震卦創造了碗(兩陰爻、一陽爻)根據坎卦(與離卦相反,陰爻,陽爻,陰爻)創造了水字(象形字),對於墨家發明創造的啟發有積極影響。

易經中專門有“訟”一卦,就是闡釋人際矛盾的產生,以及如何用法律去穩定社會治安,有人印證,這就是法家思想的起源。

本文篇幅有限,只介紹儒墨道法四家學派,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加我微信,共同研究學習,弘揚中華文化!

注:本文所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