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導讀——

俗話說:“兒吃一口,娘喜心頭。”但就是有許多孩子不肯吃飯,變得面黃肌瘦,不僅直接影響生長髮育,而且造成免疫力下降。同時有些還容易患反覆的呼吸道感染而成為爸媽的一塊心病,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厭食症。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厭食症是小兒時期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指較長時期食慾不振,見食不貪,食量減少,厭惡進食,甚至拒絕飲食的一種病證,常伴噯氣、腹脹、大便失調等症候,長期飲食不調就會影響小兒身高、體重的正常增長。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小兒厭食的原因

 不良的飲食習慣 

不能按時定量進餐,長時間飢一頓飽一頓,打亂了胃腸道的規律,導致消化液的減少,無飢餓感。相反,兩次餐間吃太多零食,使胃永遠保持一個半充盈狀態,定點吃飯時的願望就會降低,從而沒有食慾。

 家長的影響 

因家長的飲食偏嗜影響孩子,造成孩子偏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家長的暗示,對某些食物出現異常的偏嗜,造成營養的不均衡,長時間則會造成營養不良,引起厭食。

 環境改變 

進食和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環境變化、家庭的變故,或初次遠離父母等,使孩子的飲食習慣不能得到很快的適應,造成孩子食慾大減。如果不能儘快調整,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厭食。

 

心理因素 

家長盲目攀比兒童的進食量,吃飯時強調或規定孩子吃多少,時間長了,使孩子產生厭惡情緒。或習慣在吃飯時教訓孩子,孩子吃飯的時就會精神緊張、情緒低落,導致食慾下降,造成厭食。

除此之外,長期單調的飲食,食品的種類太少,做法單一,也會導致孩子厭食。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小兒厭食的預防與調護

01

定時進餐,適當控制零食。

02

節制冷飲和甜食。中醫認為冷飲損傷脾胃,西醫認為會降低消化道功能,影響消化液的分泌。甜食吃得過多也會礙胃。這兩類食品飽腹作用強,影響吃正餐,所以要有節制。

03

飲食合理搭配。每餐要求葷素、粗細、幹稀搭配。

04

講究烹調方法。斷奶後,孩子消化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就要求飯菜做得細、軟、爛;隨著年齡的增長,咀嚼能力增強了,飯菜加工逐漸趨向於粗、整。

05

保證充足睡眠,適量活動,定時排便。合理的生活制度能誘發、調動、保護和促進食慾。

06

改善進餐環境。進餐時大人過多地說笑,聽廣播,看電視,容易轉移小兒吃飯的注意力,應排除各種干擾,讓孩子專心吃飯。小兒進食父母不能過多幹涉,也不要強迫孩子吃當時不愛吃的飯菜。另外,儘量讓孩子與大人共餐,提高小兒進餐的積極性。

07

防止挑食和偏食。孩子喜歡吃的飯菜要適當地限制,防止過食損傷脾胃。還有要經常變換飯菜花樣,使孩子有新鮮感,提高他們的食慾。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小兒厭食推拿保健手法

清補脾經

位置:脾經位於拇指橈側緣,指尖至指根成一線。

操作方法:術者用左手握患兒之左手,同時以拇、食二指捏住患兒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患兒拇指尖推向拇指根,稱為補脾經;將患兒拇指伸直,自拇指根推向指尖,稱為清脾經;來回推之,稱為清補脾經。每次100~300次。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消食積,化痰涎。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揉板門

位置:板門穴位於小兒手掌大魚際處。

操作方法:術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順時針按揉板門穴,稱為揉板門。每次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通調三焦之氣。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推四橫紋

位置:四橫紋穴位於手掌麵食、中、無名、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操作方法:術者左手握住小兒左手四指並使其併攏,用右手拇指自小兒的食指橫紋向小指橫紋處作來回橫向推動,稱為推四橫紋。每次50~100次。

作用:調中行氣,消積除脹。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順運內八卦

位置:內八卦穴是以手掌中心(內勞宮)為圓心,圓心至中指指根距離2/3為半徑之圓周。

操作方法:術者左手拖握住小兒左手五指,然後醫者用右手拇指在小兒掌面作順時針推運,稱為順運內八卦。每次100~300次。

作用: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捏脊

操作方法:用拇指橈側緣頂住皮膚,食指和中指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節橈側頂住皮膚,拇指前按,兩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自尾椎兩旁(即脊柱兩側)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穴(脖後突出位)兩旁,稱為捏脊。

作用:調陰陽、理氣血,增強臟腑機能,促進生長髮育。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警惕!小兒厭食對身體的危害「附贈推拿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