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騰訊,微信小程序還藏著另一個「幕後推手」

微信小程序在2018年迎來了大規模的爆發,小程序日活躍用戶總數已達1.7億、上線小程序58萬個,覆蓋100萬開發者、2300個第三方平臺。其中,小遊戲累計使用用戶已達3.1億;95%的電商平臺已接入小程序,成為電商領域新的增長點。

原本一年多前,小程序還處於不溫不火的局面,直到以跳一跳為代表的小遊戲席捲了大多數人的微信,以拼多多為代表的電商賺得盆滿缽滿,以群印象為代表的社交小程序則包圍了每個人的群聊……小程序浪潮全面被點燃了。

除了騰訊,微信小程序還藏著另一個“幕後推手”

小程序成功是歷史必然?

小程序是一個全面的機會,無論是電子商務、媒體類、O2O還是垂直領域。從服務角度來看,小程序是服務能力的升級。

微信小程序第三方公司阿拉丁統計與指數平臺創始人史文祿舉了一個場景化的例子:智能體重機在使用程序功能時必須下載一個APP,最終客戶得到的是使用頻次很低的程序。

如果是有了小程序,用戶可以直接掃碼調用小程序,無需下載就可以體驗程序功能,從體重、脂肪、卡路里等一切指標信息都可瀏覽,體重變化的曲線圖可以一鍵轉發,對個人來講是炫的過程,而對於商家而言是口碑二次轉化。

除了騰訊,微信小程序還藏著另一個“幕後推手”

因此小程序場景化應用能力更強。這也是小程序“用完即走”概念的踐行。

另一方面小程序降低了技術門檻,APP的研發需要耗時數月,並砸錢近百萬,而小程序則極大減輕了創業者的負擔。過去,商家需要在IOS、安卓端進行APP開發,要解決兼容性問題,要招聘更多系統工程師,這都是不得不考慮的成本,而小程序就無需有這麼多考量。

此外小程序背靠月超10億人的活躍度,平均每人每天90分鐘時長的巨大流量資源,這勢必起到“大樹底下好乘涼”的便利。

史文祿認為,小程序到今天是一種新的電子商務形式,小程序在微信的整個生態中,和微信使用場景進行結合,會把訂閱號、服務號做的事情形成一個完美的結合、完整的交易鏈條。在微信裡要學會場景化、痛點化,把電商變成會說話的營銷員,成為內容電商並有利於朋友之間的信任和分享。

除了騰訊,微信小程序還藏著另一個“幕後推手”

史文祿對小程序的未來十分看好,按他自己的話說,在他個人眼中的小程序,第一眼的感覺就像有一天拐彎的時候看到一個美女,她非常性感的向他走來,令他十分著迷。史文祿覺得小程序對於創業者來說都會是這種感覺。

在史文祿看來,小程序不是一個簡單的功能,而是一個生態級別的系統。何為“生態”?就是各個方向的創業者都會出現,例如電商、O2O、視頻、工具等,為創業者提供服務的也會有。

除了騰訊,微信小程序還藏著另一個“幕後推手”

而史文祿表示,小程序最好的機會是服務,服務裡就是零售的升級。小程序機會點在哪些方向?很多人認為剛需、高頻未必適合小程序,他的理論是用戶習慣改變的時候,所有商業都會發生變化,包括高頻和剛需,所以小程序在這O2O、電子商務、工具類方面會產生巨大價值,自媒體稍微有一些疑問,另外企業辦公和垂直社交也是會誕生獨角獸的地方。

現在的小程序不僅僅是媒體所描述的流量紅利,今天小程序所有開放的能力,都是基礎通道和基礎能力,還包括和微信統一的賬號體系、社交關係鏈以及微信支付公眾號體系,已經形成了非常完美的商業閉環,而這個商業閉環已經成為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和創業的基礎設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