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中國歷史上十大北伐名將分別是誰?爲什麼?

小小嬴政


中國歷史上,大凡政權建立在南方的,總是惦記著向北統一中原,其中大規模的北伐共有三次:東晉到南北朝時期、南宋時期和明朝北伐。其中湧現出一大批名將,在這裡枚舉一下:

(排名不分先後,不考慮1840年以後的事情,因此國民政府北伐不予討論)

1、祖逖:這是中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北伐將領,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悲劇將領。在北方人民慘遭荼毒的時候,他第一個舉起北伐的大旗,而在南方苟且偷生的司馬家族和士族們卻對他沒有任何支持,導致他的北伐無果而終。

2、桓溫:公平的講,桓溫北伐雖然最後都無疾而終,但是效果還是有的,比如滅掉了成漢,把巴蜀重新收復,又比如攻克洛陽和長安,雖然沒有守住,但畢竟收復了一些北方人心,在糜爛的東晉,桓溫還算是個英雄。

3、謝玄:知道他叔叔謝安的不少,知道謝玄是淝水之戰的前敵總指揮的不多,知道謝玄還北伐過的更少。事實上,淝水之戰以後,謝玄很快就組織北府兵乘機北伐,收復了幾乎半個山東,是東晉到此為止最成功的北伐。

4、劉裕:毫無疑問,南朝(包括東晉)最偉大的一次北伐,不僅再次克復長安洛陽,還把整個山東半島收歸南朝,國境線一舉推到了黃河岸邊。

5、陳慶之:七千白袍軍,是北府兵最後的風骨。一年內克復數十座城池,是南北朝軍事史上絕對的奇蹟。

6、岳飛:不解釋。

7、孟珙:南宋後期第一名將,克復開封的首功之臣,如果說他有什麼瑕疵的話,就是他救了一個元軍將領,這個將領的兒子後來出現在了崖山,他就是張弘範。

8、徐達:當之無愧的明朝第一名將,他光復的燕雲十六州,是漢人四百年後再一次踏上這片對於中國來說意義極其重大的土地。

9、常遇春:徐達的副手。

10、李文忠:常遇春死後徐達的副手。


青言論史


中國古代北方大地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但這裡常年戰火不斷,弱肉強食,不同的民族在這裡交匯融合,展現出各民族的文化魅力,綻放出勃勃生機。

在多年的戰事中,各個民族捍衛著自己的領土,保衛著自己的故土河山,其中出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其中也就包括著名的“北伐名將”!

一,蒙恬 秦朝名將,秦統一六國之後,派蒙恬帶領十萬大軍出擊匈奴,收復黃河河套地區,將匈奴擊退600餘里,威震了中原雄風,換來了邊境地區多年和平。


二,秦開 戰國時燕國名將。東胡經常南下到燕國搶奪財物,騷擾百姓。為了使邊境地區安寧,秦開前往胡人地區當作人質。因此秦開對東胡的風俗特別熟悉,等摸清胡人的戰術軍隊情況之後,秦開逃回燕國後,率大軍與東胡作戰,解除了燕國的北境邊患。

三,衛青 漢武帝時期得到武帝的重用,曾六次擊退匈奴,作戰有勇有謀,為漢朝的疆土穩定作出巨大貢獻。


四,霍去病 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跟隨衛青抗擊匈奴,勇猛善戰,曾在“漠南之戰”中,以個人之力斬殺2000多匈奴兵,在匈奴中,霍去病可謂是一名剋星。受到武帝重用後,霍去病深入匈奴腹地,斬殺10萬匈奴大軍,大大挫了匈奴元氣。

五,姜維 蜀漢末期的軍事統帥。諸葛亮壯志未酬身先死。姜維繼承諸葛亮的戰略,多次北伐曹魏,一心致力於匡扶漢室。姜維,位高權重卻作風正派,是個老成穩重的好將軍。



六,祖逖 西晉時期人,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使得石勒不敢再次入侵


七,桓溫 東晉權臣,曾執掌朝政。在任荊州刺史時,率眾西伐,滅了十六國中最早建立的成漢政權。隨後進行了三次北伐。前兩次都大獲全勝,最後一次遭到伏擊而失敗。

八,劉裕 南朝劉宋的建立者。劉裕為達到取晉的目的,而開展了一系列的北伐征戰。先於409年滅掉南燕政權,後滅掉了後秦政權。劉裕北伐收復青、兗、司三州,擁有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建宋稱帝。


九,陳慶之 南朝時梁朝將領,傑出的軍事家。北魏後期,內亂不止,陳慶之率兵7000人不到5個月便打到洛陽,大小47戰全勝,攻下了32座城池,後因失去了後方支撐而撤軍。結束了北伐。


十,岳飛南宋抗金將領,曾在郾城大捷中大敗金軍。岳飛光復中原,率軍北伐,收復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失地,大大壯大了南宋國威。


青梅煮史


在中國歷史上,北方相對於南方來說大部分時間佔據軍事優勢,所以北伐成功者寥寥可數。從戰績、影響綜合考慮,我認為十大北伐名將排名如下:

10,陳慶之

南梁陳慶之以七千白袍軍,北伐取的中原三十二城。後因孤軍深入,北魏重兵攻擊,終遭慘敗,隻身潛返江南。

9,岳飛

先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十年時,收復河南大部,在穎昌、郾城連續擊敗金兀朮十萬大軍。可惜被昏君奸相所害。

8,桓溫

東晉名將,一伐前秦打到長安,二伐姚襄打到洛陽。可惜三伐前燕遭到大敗。

7,祖逖

聞雞起舞的祖逖,以北方流人為主力,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石勒也不敢越過黃河南侵。

6,柴榮

柴榮從遼國手裡收復了瀛州莫州,可以說是虎口拔牙。但柴榮因為生病,所以沒有繼續收復幽雲十六州。

5,劉裕

劉裕可以說自東晉以來北伐的第一名將。

劉裕首先滅了盤踞在山東一帶的南燕。然後趁後秦內亂,滅了後秦。但劉裕讓自己的兒子駐守長安,被赫連勃勃攻破長安,是他的敗筆。

4,張發奎

民國時期北伐戰爭中,張發奎和陳樞銘的第四軍,從廣州出發,攻克武昌,擊敗了北方最大的軍閥吳佩孚,被稱為“鐵軍”。

結束了舊軍閥社會,影響力極大。擊敗吳佩孚10萬大軍,戰績輝煌。可惜僅至於湖北,所以排名第四。

3,徐達

明初徐達和常遇春北伐,收復北京,可以說影響力很大,但戰績平平。因為元順帝根本就沒有守大都,直接率大軍逃走了。

並且元朝的主力軍隊在元末的混戰中大都消耗殆盡,徐達遇到的軍事阻力其實並不大。

2,李靖

李靖統帥唐軍滅亡了東突厥,也可以說是初唐的第一名將。但李靖的戰績比衛青要弱,因為李靖只是在漠南陰山一帶打敗了東突厥,沒有深入漠北。

並且李靖是聯合了東突厥北部的薛延陀,南北夾擊,才獲得成功。從戰績和影響力來說,李靖都弱於衛青。

1,衛青

衛青和他的外甥霍去病,應該說是漢武帝時期的第一名將。可惜名額有限,衛青和霍去病只能共享這個名額了。

衛青的戰績主要是對匈奴,七戰七勝,擊潰了匈奴的主力。最後的勝戰是遠征漠北,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俄羅斯貝加爾湖)。”

封狼居胥已經成了中國武將北伐的最高理想。

可以說從衛青之後,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優勢整體上被逆轉了。最後殘餘的匈奴人西奔,驅動了斯拉夫人、日耳曼人的西逃,最終顛覆了西羅馬帝國。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自古以來北人南征、南人北伐,北人南征成功者多,南人北伐成功者少。自漢朝以後,南人北伐者多耶,按照規模、功績、聲威而排名者有十大北伐名將。

第一名,諸葛亮。

第二名,岳飛。

第三名,徐達。

第四名,朱棣(di)(明成祖)。

第五名,姜維。

第六名,葉挺。

第七名,祖逖(ti)。

第八名,檀道濟。

第九名,張發奎。

第十名,韓侂冑(tuozhou )。


【第一名【】諸葛亮。蜀漢軍師諸葛亮,先主劉備三顧茅廬,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幫助劉備奪取荊州根據地,龐統死後,諸葛亮揮師入川,為劉備取得益州之地。夷陵之戰後,白帝城劉備託孤諸葛亮,治理蜀中、深入不毛、七擒孟獲,遂作《出師表》出師北伐。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當然六次是個虛數,實際只有五次。諸葛亮矢志不渝鞠躬盡瘁,終於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杜甫詩云:“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第二名】岳飛。生於公元1103年,相州(河南湯陰)人,師從於周侗收為關門弟子。年二十投軍,靖康年間堅持抗金,收復建康(南京)。後遇宗澤元帥提攜,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次年春,收復襄陽六郡。

1140年,岳飛帥20萬岳家軍北伐,經過郾城、穎昌等十個戰役,殲滅金兀朮金兵10萬,收復鄭州、洛陽等地,進軍到朱仙鎮。金兀朮求和條件第一條是“殺岳飛”,趙構以十二面金牌將岳飛召回。1142年1月,秦檜以“莫須有”之罪,趙構首肯之下,岳飛在風波亭就義。

岳飛詞:《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第三名】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早年參加朱元璋的起義軍,1363年大敗陳友諒,1367年消滅張士誠。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了元朝。 徐達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


【第四名】明成祖朱棣(di)。朱元璋第四子,封為燕王,靖難之役奪取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這裡不糾結討論靖難之役的是是非非,朱棣不但是一個好皇帝,還是一個北伐殘元的統帥。

朱棣五次親征蒙古殘元,收復安南(越南北部),並在東北設置奴兒干都司(六十四衛),並且遷都北京,稱永樂帝。“天子守國門”說的就是朱棣;“君王死社稷”說的是崇禎帝。

【第五名】姜維。字伯約,原魏國天水甘谷人,諸葛亮一出祁山時收為蜀將。諸葛亮去世後嶄露頭角,逐漸掌管軍權。姜維領軍後,據說“九次北伐”,大勝2次,小勝3次;相距不克4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後因朝中反對北伐,宦官黃浩弄權,姜維屯田避禍。司馬昭五道徵蜀,姜維據守劍閣對抗鍾會,鄧艾陰平渡險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姜維假投降,實施離間計,眾多魏將不從,姜維和鍾會被反殺。

【第六名】葉挺,原名葉為詢,字希夷。北伐戰爭時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長,北伐第一名將。葉挺獨立團攻克汀泗橋、賀勝橋,血戰武昌城。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

全面抗戰開始,將南方八省游擊隊整編為“新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兼政委。皖南事變時,葉挺被浮、項英被叛徒殺害。

【第七名】祖逖,字士稚,范陽遒縣人(今保定淶水),東晉軍事家。祖逖和劉琨關係很好,為秀才時同居一室,雞叫頭遍祖逖起來用腳踢劉琨,因此流傳“聞雞起舞”的成語美談。 祖逖被授予奮威將軍、豫州刺史。

建武元年(317年)祖逖率部北伐,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進封鎮西將軍。因為勢頭很猛而受到東晉朝廷壓制,最後憂憤而死,追贈車騎將軍。

【第八名】檀道濟,東晉末年南朝劉宋初年的將領,受到劉裕的賞識,曾參加討伐盧循,滅後秦及元嘉北伐等戰役。檀道濟根據《孫子兵法》和作戰經驗,總結出“三十六計”,對後世有巨大的影響。

宋文帝時期,由於檀道濟主張北伐,且功勞很大,遭到朝中猜忌和排擠。朝中大臣捏造檀道濟和某些叛將有聯繫,宋文帝下令逮捕檀道濟全家。檀道濟對前來逮捕他的人說:“你這是破壞自己的長城呀!”自毀長城成語就出自檀道濟。



【第九名】張發奎。廣東韶關人,1925年任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佔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功升任北伐鐵軍第四軍軍長。

【第十名】韓侂冑。相州安陽人,魏郡王韓琦的曾孫。韓侂冑反對朱熹理學,貶謫宗室趙汝愚,追封岳飛為鄂王,追削秦檜官爵,力主“開禧北伐”,因國家將帥乏人而功虧一簣。

開禧三年(1207年),在金國示意下,韓侂冑被楊皇后和史彌遠設計劫持到玉津園殺死,函首於金。韓侂冑長期被定為漢奸、權臣,實在很不公平,韓侂冑北伐失敗的原因,一是南宋缺乏領軍將帥,二是韓侂冑北伐的準備工作不充分。


冷清先生


蒙恬:秦統一六國後,蒙恬率兵十萬進軍匈奴,收復河套地區。此次決定性打擊,打退匈奴七百餘里,使其不敢南下。打出了風采,打出了水平,打出了中原雄威

衛青、霍去病: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此二人依舊是威震匈奴。衛青多次北擊匈奴,從未一敗。霍去病更是個軍事天才,年紀輕輕就領驃騎大將軍,打得匈奴頭皮發麻,只可惜英年早逝(死時年僅二十四歲)

諸葛亮、姜維:此二人在數十載裡十數次北上伐魏,連年征戰雖勞民傷財,皆無功而返。但那份執著與堅持,以及那份忠誠與信念值得我們尊敬

祖逖:就是“聞雞起舞”那位。西晉末年,祖逖目睹了中原喪亂,於是力請北伐,欲圖光復中原。祖逖北伐進軍連戰連捷,使其兇悍的北族不敢窺兵河南。

桓溫:東晉人,三次北伐皆勢不可擋

劉欲:公元409年滅掉南燕,後又直取長安滅掉後秦政權。自立政權成為南朝時期疆土最大的王朝

陳慶之:陳慶之盡率兵七千就開始了史詩級北伐,陳慶之部隊所向披靡,敵人聞風喪膽。大小四十餘戰全勝,攻克城池三十餘座。

朱元璋:驅除韃子,還我漢人江山

最後一個無須文字介紹,只需說出他的名字即可:嶽帝君--岳飛


左將軍


感謝邀請!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北伐戰爭不少,如“桓溫北伐”、“祖逖北伐”、“雍熙北伐”、“開禧北伐”、“太平軍林鳳祥、李開芳北伐”、“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北伐戰爭”等,歷史上這麼多的北伐戰爭,要選出十大北伐名將,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選出的歷史上十大北伐名將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桓溫:東晉將領桓溫在於永和十年(354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及太和四年(369年)發動了對五胡十六國的三次北伐戰爭,三次北伐只有第二次攻佔了洛陽,其餘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祖逖:祖逖從小就志存高遠,想要報效國家,成語典故“聞雞起舞”講述的就是祖逖和劉琨的故事。東晉初年,祖逖領導了北伐戰爭,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領土。由於受朝廷內亂的影響以及祖逖受東晉皇帝司馬睿的猜忌,祖逖收復的領土又相繼失去。

楊業:原名楊重貴,戲劇中的名字為楊繼業,小說和戲劇中的楊老令公、第一代楊家將,是北宋的名將。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楊業跟隨宋太宗北伐。由於監軍王侁威逼要求帶兵出征,結果在狼牙村中伏大敗,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在陳家谷力戰被遼軍抓獲。楊業無限悲憤,為表忠心,絕食而死。

岳飛:嶽武穆一心想“收復中原,迎回二聖”,可惜在政治上太幼稚,岳家軍已經打到了天下四鎮之一的朱仙鎮,宋高宗連頒十二道金令,以“莫須有”的罪名慘死風波亭。

張浚:這裡是南宋武官的張浚,與岳飛、韓世忠、劉光世並稱為南宋的中興四將。宋高宗的兒子宋孝宗期間,給岳飛平了反,宋孝宗隆興年間實行了“隆興北伐”,張浚在接到北伐詔令之後,調兵八萬,號稱二十萬,一路由李顯忠率領取靈璧,一路由邵宏淵指揮攻取虹縣。和前面的北伐一樣,也是先貹後敗,最終與今簽訂了《隆興和議》。

徐達:朱元璋奪取天下,“文靠李善長、武靠徐達”。大將軍徐達率領大軍攻陷了元大都,為朱元璋滅亡元朝建立了不世功勳。

林鳳祥、李開芳:太平軍定都天京之後,命令林鳳祥、李開芳率領2萬多名太平軍進攻天津和北京。1853年5月北伐軍從揚州出發,經安徽、河南等地,進入直隸,逼近天津,震動了京師,由於太平軍孤軍深入,太平軍的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

葉挺:新四軍軍歌中有一句歌詞“光榮北伐武昌城下,血染著我們的姓名”。北伐戰爭時,葉挺的第四軍獨立團,衝鋒發揮共產黨員衝鋒在前、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最先爬上武昌城的城頭,葉挺也被稱為“北伐名將”。

白崇禧:白崇禧被稱為“小諸葛”,北伐戰爭時擔任參謀長,桂軍的第7軍在“龍潭戰役”中直搗孫傳芳的老巢。

這裡補充一下,或許許多人會說為什麼沒有諸葛亮,諸葛亮是政治家,不是軍事家,更談不上什麼名將了,同樣的道理,主持“開禧北伐”的韓侂冑同樣是政治家而非將領。你心中還有哪些北伐名將呢?歡迎各位網友補充!


歷史軍魂


歷史上中原王朝或自任華夏正統王朝為收北復北方故土歷兵秣馬進行北伐勇現出許多名垂千古的蓋世名將。一,諸葛亮,蜀漢丞相諸葛亮為繼承先帝遺志恢復漢室統一中原從公元228年一公元234年兵出祁山五伐中原出師未捷身先死常始英雄淚滿巾。二,姜維,蜀漢大將軍姜維,姜伯約繼諸葛亮之後進行幾次北伐。魏國名將鍾會率軍伐蜀,鄧艾從陰平小路偷襲成都,劉禪降魏。姜維詐降鍾會意圖東山在起,鍾會欲擁蜀自力為亂軍所殺,姜維計劃失敗悲憤自殺。三,祖逃北伐,五胡十六國時期,祖逃率數百鄉臨避亂江東,他立志北伐組織北方流民恢復故土。東晉皇帝司馬叡只想偏居東南一隅,所以封祖逖奮威將軍,豫州刺使只給祖逖軍卒千人,布三千匹不給兵器。祖逖組織同鄉渡江北進,當船走到江心的時候面對祖國大好河山祖逖說:"祖逖不能使中原清明,如不能成功願象大江一樣有去無回。”祖逖到淮陰開爐練鐵打造兵器,招募二千多人經過四年苦戰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北方石勒不敢派兵南下,東晉政府非常忌憚祖逖威名派人牽制他,不久祖逖憂鬱而死,收復領土大部分失去,北伐功敗垂成-。四,桓溫北伐,後趙石虎死後,宗室內訌不休。最後石虎養孫石閔(冉閔)起兵盡誅石室建立冉魏政權,前燕慕慕容雋滅石閔。東晉桓溫趁機起兵北伐收復故土擴大自已的權威。桓溫共進行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攻打霸上,由於糧草不濟撤兵。第二次出兵一路大捷打敗後秦收復洛陽,後來被南燕擊退。第三次北伐與慕容氏對峙,勢不可擋打到河北最後一役被慕容垂的騎兵擊敗。五,劉裕北伐。從409年5月起東晉大將劉裕兩次率軍北伐滅南燕擒慕容超,大破北魏亡後秦收復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長安和洛陽兩都。建立宋政權後七分天下有其四是南方政權版圖最大的時期。六,陳慶之北伐。北魏後期內亂頻繁人民起義不斷。北海王元顥逃到梁朝請求出兵幫助他稱帝。梁武帝蕭衍封陳慶之為飆通將軍率七千白盔白甲白袍軍送元顥北上洛陽。元顥走到半路稱帝,陳慶之率軍北上開始神奇之旅一直打到洛陽。陳慶之大小戰役476次,攻下32座城池沒有一次敗仗。當時歌曰:名軍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後來北魏權臣爾朱榮避實擊虛滅元顥超其後路,陳慶之才撤兵。七,岳飛北伐。南宋時期,岳飛為收復北方故土率軍北伐收復豫南鄂北失地,後來宋金紹興和議北的伐半途而廢,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八南宋孝宗隆興北伐。張浚坐鎮揚州指揮軍隊北伐,初期一路凱歌,人民紛紛起義影響,後來由於將帥不和,在金軍反撲時失敗。宋金重新和議定叔侄之國,金為叔宋為侄,宋割商秦二州給金國,史稱隆興和議。九朱元璋北伐,1368年朱元璋統一南方以後,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囗號,派大將徐達和常遇春北伐。這是歷史上自南向北唯一成功的一次北伐。十,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派林鳳祥,李開芳率兩萬精兵北伐,太平軍一路打到天津附近,由於天氣嚴寒,士兵水土不服後援斷絕全軍覆沒。歷史上,北方政治,軍事經濟實力北方高於南方,除大明朱元璋北伐成功以來基本上失敗。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打到北京算作北伐成功一次。








關東俠客


中原一帶在古代的政治地位很高,未得中原不能算作正統。中原以其大量的人口,發達的經濟以及先發的優勢,自從商代始,就成為中國的核心本部,一般也都作為王朝的政治根基所在。所以,大多以領略中原為目標的軍事行動,都天然具有討伐的意味,即是所謂伐無道。

因為中原地處華北平原南端,對於中國的大多數地方來說,處於北方,所以多稱北伐,有很強的以客伐主的意思。所以,雖然中原往北漠北還有匈奴、烏桓,但是中原王朝攻打他們都說的是蒙恬北征匈奴,曹操北征烏桓。

所以,以北伐的實際意義來說,只有致力於恢復中原,討伐無道才能稱為北伐。

那麼,歷代北伐戰爭只有偏安江東政權所為。計有三國北伐,東晉北伐,宋齊梁陳北伐,南宋北伐,朱元璋北伐,南明北伐,國民革命軍北伐。

北伐是軍事行動,因此產生了很多名將。

三國:諸葛亮,陸遜,姜維,諸葛恪。

東晉:祖逖,褚裒,殷浩,桓溫,謝安,劉裕。

南朝:王玄謨,陳慶之。

南宋:岳飛,孟珙。

明朝:徐達,常遇春,鄭成功,李定國。

民國:蔣介石等。

朱元璋因為是皇帝,雖然是因此不能列入北伐名將。

北伐十大名將排名如下:諸葛亮,祖逖,謝安,劉裕,陳慶之,岳飛,孟珙,徐達,李定國,鄭成功。

北伐是一個大工程,而且由於地理區位和國力的原因,很少取得全功,所以歷代北伐諸將還有很多沒有列入名單。名將單指以一人之力推動北伐,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韌志向。

時代發展到今日,歷史上所有的紛爭都成就了今日的中國,不求全責備,但求能於歷史人物的堅持和選擇中找到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內核,這是中華民族的元氣,這叫做浩然正氣,存在於每個中國人的脊樑中。


而知而行


《周禮·大司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是對九種罪惡的征討,因此弔民伐罪,攻有罪之人,安定國家稱作伐,後來北伐逐漸被引申為南方政權對北方的大範圍戰略進攻。

中國最早的北伐應該是對犬戎、匈奴等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之後中國曆代戰亂,南方政權為了表明正統地位,對於北方的進攻都稱為北伐。按題主要求,我以時間順序選取並簡單介紹十位因北伐成名的名將,排名不分先後:

管仲

中國早期的正統士人,均是文武雙全,出將入相,全不是後世“手無縛雞之力”的形象。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宰相管仲,在輔助齊桓公富國強兵之後,將目標放到了如何提升齊國政治地位上。管仲首先挑選了實力弱小,又不遵禮法的譚國,在順利滅掉譚國後,齊國在周邊各國建立起了強大的形象,奠立了盟主地位。

公元前662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遂向齊國求救。管仲認為這是實現“尊王攘夷”目標的最佳機會。說服齊桓公北伐山戎,並親自隨軍出征,一直打到孤竹國才回師。

管仲對山戎的作戰,應該是最符合“北伐”原意,因此將其列入。

衛青/霍去病

衛青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同母異父的弟弟,因此受到漢武帝的信任。又正值漢武帝準備北伐匈奴,衛青得以成為七次對匈奴作戰的最主要將領。

公元前129年,衛青被任命為車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出上谷,成為漢武帝首次北伐匈奴四路大軍的其中一路主帥。此戰,衛青直搗龍城,斬首數百人,大獲全勝。而其他三路大軍,兩路大敗,一路無功而返。

公元前128年,衛青再次領騎兵三萬出雁門關,斬匈奴數千人。

公元前127年,匈奴大舉入侵,衛青以迂迴戰術,迅速攻佔匈奴後方高闕,對入侵匈奴形成合圍。此戰斬首兩千三,活捉匈奴三千七,牛羊百餘萬,並控制肥沃的河套地區。漢武帝在此建立朔方城,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

公元前124年,衛青領軍三萬,出高闕擊匈奴,右賢王以為衛青不能達到,遂飲酒放鬆警惕。當夜,衛青大軍包圍右賢王。右賢王只與數百親兵突圍逃脫,此戰俘虜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人,牛羊數百萬。

公元前123年,衛青又兩次領騎兵十萬北伐匈奴,前後斬首均過萬。這年霍去病十八歲,率800騎兵,俘虜匈奴單于的叔父和國相,斬單于的祖父等2028人,封冠軍侯。

公元前119年,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步兵輜重後勤數十萬,遠征匈奴進行決戰。此戰徹底消滅了匈奴在漠南的勢力,使其十數年內都再無力南侵,霍去病乘機進擊兩千多里,登臨瀚海,封狼居胥。

衛青對匈奴的七次作戰徹底扭轉了漢匈之間的強弱態勢,使匈奴長時間內再也無力南侵。此後因功被封為大司馬,管理全國軍事,前106年衛青因病去世,生年不詳,諡號“烈”。現在普遍認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其中的龍城實際指曾首站攻克龍城的衛青。

在對匈奴長期作戰中,除了衛青、霍去病之外,還湧現很多北伐名將包括李廣,蘇建,李息等,後面不單獨介紹。

竇憲

經過了漢武帝對匈全面戰爭,扭轉了漢匈之間的強弱關係,之後漢宣帝時期通過一系列戰爭徹底降服匈奴,呼韓邪單于親往帝都長安稱臣。但是王莽之亂後,北匈奴又乘勢作亂。

竇憲因南匈奴邀請共同出兵北伐北匈奴,於稽落山大破匈奴。北單于逃脫,竇憲整軍追擊,直至私渠比鞮海,此戰斬首一萬三千人,俘獲牛羊馬等百餘萬,八十一部二十多萬人歸降。竇憲與耿秉登燕然山,名班固作銘刻於石上,記載此功,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勒石燕然。

此後北匈奴實力大減,希望向漢朝稱臣,但是南匈奴認為應該乘機徹底消滅北匈奴,從此南北合併歸漢。漢朝同意北匈奴建議,因此南匈奴出兵大敗北單于,公元91年,竇憲派兵在金微山大破北單于,斬首五千餘級,北單于逃跑從此不知所蹤,北匈奴徹底滅亡。

東漢時,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已久,同時南匈奴順服漢朝,已經遠遠不能和漢武帝時匈奴相比。但是竇憲勒石燕然,徹底消滅北匈奴,永絕後患,因此我將其列入其中。

諸葛亮

漢末曹魏一統北方,蜀漢以正統自居,聯合東吳,前後多次北伐,其中以諸葛亮最為著名。

諸葛亮前後共進行過五次北伐:

228年春,一次北伐設疑兵於斜谷,自率主力出祁山,但因馬謖失街亭,遷千家返回漢中。

228年冬,為相應東吳二次北伐,包圍陳倉二十多日不克,糧草將盡退軍,魏將王雙追擊,被擊敗斬殺。

229年,三次北伐攻佔武都、陰平兩郡。

231年,四次北伐圍攻祁山,司馬懿和張郃救援,因李嚴運糧不繼,退兵。張郃追擊,於木門被射殺。

234年,五次北伐,與魏軍對峙百餘日,至秋,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以弱小蜀國對強魏連年北伐,雖然未能取得明顯的戰績,但是成功延緩了蜀漢的滅亡,連年征戰全依然國內富足,百姓不怨。以至數十年後,桓溫入蜀,遇百歲老吏,依然懷念諸葛亮治政時期。

雖然,近年來很多對諸葛亮軍事才能的質疑,但是諸葛亮在軍事中表現的才能,收到同時期魏晉將領的推崇學習,唐代被列入武廟十哲,歷史早有定論。

祖狄

五胡亂華,中原淪喪,祖狄不甘故土被胡人踐踏,主動向東晉朝廷請求北伐。朝廷應允,任命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卻只給予千人糧餉和3千匹布,無一兵一卒和兵器鎧甲。

建興元年,公元313年,祖狄率舊部數百人毅然渡江,併吞並淮陰,一邊鑄造兵器,一遍招募士兵,當募兵兩千人後,祖狄正式北伐。

祖狄北伐,用計打敗後趙石虎五萬大軍,並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使得後趙不敢南侵。

但祖狄不僅無法得到東晉朝廷的支持,甚至無法獲得信任,終於在321年,抑鬱病逝,享年56歲。祖狄死後,收復的地區又重新被後趙攻佔。

祖狄的北伐,使得五胡不敢南侵,才是真正的拯救了漢民族。

劉裕

東晉至祖狄開始,褚裒、殷浩、桓溫、謝安、劉裕都曾組織過北伐,其中劉裕最為後人樂道。辛棄疾寫詩稱讚道:“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公元409年,南燕主慕容超襲位,肆虐淮北,劉裕北伐抗燕。劉裕採用迂迴戰術攻擊慕容超軍隊後方,燕軍大敗。慕容超困守廣固城,公元410年,南燕尚書悅壽打開城門迎降,慕容超逃跑被擒。劉裕下令殺盡南燕鮮卑族王公以下三千人,慕容超被押往健康斬首示眾。南燕滅亡。

公元417年正月,劉裕留其子劉義隆鎮守彭城,自率大軍二次北伐。北伐前期頗不順利,但是因為當地百姓的幫助,將士奮勇廝殺,後期形式逐漸逆轉。三月終於登上黃河北岸,利用弓箭,大敗北魏騎兵,斬魏將阿薄幹。至七月,劉裕全面擊敗魏軍,十萬魏軍幾乎全軍覆沒,河南全鏡收復。

八月,劉裕至潼關,採用王鎮惡建議,由王鎮惡率水軍由黃河入渭水一舉貢獻長安長安。姚泓率群臣投降,後秦滅亡。

之後劉裕打算在長安修整,之後繼續攻略關中,但此時傳來劉穆之死訊,劉裕不得緊急返回,以穩定後方局勢。

劉裕一生共二次北伐,是東晉歷次北伐中戰果最輝煌的,第一次北伐滅南燕,第二次北伐滅後秦。

柴榮

柴榮被譽為五代第一明君,同時也是一位名將。

959年,柴榮決定親自北伐契丹,奪回被遼國侵佔的燕雲十六州。至四月份出兵,僅僅四十二天,柴榮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正準備乘勝追擊奪下幽州時,卻突發疾病不得不返回。回京後不久,柴榮病逝,年僅三十九歲。死後不久,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柴榮一生為為宋朝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卻在即將奪回幽州時早逝,此後趙匡胤繼續執行柴榮的方略,卻同樣英年早逝。趙匡胤之弟,趙光義繼位後,雖然繼續對遼北伐,卻是無能之輩,愚蠢的指揮導致宋軍大敗,自己屁股中箭逃回。

柴榮的北伐可以說是歷次北伐中最可惜,也是對中國影響最深遠的。因為始終無法得回北方養馬地,導致宋朝之後軍事力量存在很大的缺陷,很大程度早就了後世“弱宋”的形象。

岳飛

1127年靖康恥,北宋覆滅。歷史上岳飛是這段時期,南宋主戰派的代表人物。

1134年春,岳飛上書北伐。從武漢渡江出發,首戰攻克郢州。進而兵分兩路,部將張憲攻下隨州,岳飛親率主力攻佔襄陽。其後擊敗偽齊阻擋岳飛北伐的大軍,並順勢攻佔鄧州,其後又相繼收復唐州、信陽軍。完成了最初制定的收復襄陽六郡的戰略目標,成為南宋首次收復大面積失土。

1136年,岳飛再度北伐,一直打到福昌縣,但是因為孤軍深入,糧草不繼,只得撤回鄂州。同年十一月,為反擊偽齊,岳飛再次北伐至蔡州,但因城池堅固,自身糧草不足,班師返回,在牛蹄擊敗偽齊追兵。

1140年,岳飛聯合北方義軍發動第四次北伐,收復黃河南北大片失地,大破誅仙陣,完顏兀朮逃出開封回到北方。當岳飛正準備直搗黃龍時,卻被召回。

1142年,岳飛以“莫須有”罪名被害。

徐達

1367年,朱元璋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人由淮河入河南,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北伐中原。

北伐軍僅用四個月攻下山東,此後兵分兩路進攻河南,同時命鄧愈北攻南陽以做策應。明君所向披靡,很快攻下嵩、陝、陳、汝諸州,佔據潼關。

此時,明君對元大都已經形成弧形包圍,朱元璋親到汴梁,主持制定下一步戰略,同意徐達由臨清至攻大都的建議。

1368年,明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達元大都,元順帝見大勢已去,逃往大都,徐達攻佔元大都。

其後,徐達繼續揮師西向,攻取山西,並進一步統一整個西北。

徐達北伐是中國歷史上所有北伐中最成功的,徹底打破了中國只有從北向南統一的魔咒。因此將其選入其中。

以上;管仲、衛青、霍去病、竇憲、諸葛亮、祖狄、劉裕、柴榮、岳飛、徐達。北伐名將我選擇了以上十人介紹,在於其特殊的意義,或者對中國歷史可能產生重大的影響,而比較有代表性的幾位。

另外中國歷史上曾經北伐過的將領或君主還有:陸遜、姜維、褚裒、殷浩、桓溫、謝安、王玄謨、梁武帝(其麾下名將又韋睿、陳慶之)、陳宣帝、趙光義、張浚、韓侂冑、孟珙、劉福通、明成祖、明英宗、林鳳祥、李開芳、蔣介石等。

其成績有勝有敗,至於誰能替代上面某一位,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Rick潘維鏞


中國歷史上北伐成功的少,失敗的多,但無論勝敗都有璀璨的將星。

1.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

蜀漢丞相諸葛亮立志克復中原,興復漢室,五次北伐曹魏,取得過許多戰役性勝利,但終因蜀漢國小兵少而北伐未果,自己也星落秋風五丈原,令人可惜!

2.擊楫中流的祖逖

東晉祖逖聞雞起舞,時刻不忘收復中原故地,但是當權者不思進取,只給了他一個空頭銜自己募兵北伐,最終還是因為缺乏支持而失敗。



3.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

東晉末年劉裕的北伐可能是離成功最近的一次,不但已經克復兩京,而且還打下了山東半島,只差幽燕和遼東了,因此隨後劉裕代晉建立的宋是南朝裡面疆域最大的。

4.英年早逝的柴榮

五代後周世宗文才嗚略都可圈可點,他御駕親征北伐契丹,一路進展順利,已經連下數州,兵臨幽州,離著收復石敬瑭割讓契丹的幽雲十六州的目標越來越近了。可惜天妒英才,北伐途中他染病,很快去世了,時年39歲。



5.誓言直搗黃龍的岳飛

岳飛的悲劇盡人皆知,如果不是主和派一味屈膝求和,也許嶽武穆抗金的志向能夠實現?

6.驅除韃虜的徐達

明初驅除蒙元勢力的戰爭是首次北伐取得完全成功的北伐,朱元璋先後組織了八次對北元的討伐,其中數次都是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統帥北伐軍。因為徐達既是帥才又是堅定的討伐派。最終把北元驅除到大漠,明最終佔有了遼東,臣服了朝鮮。

7.8.孤軍深入的林鳳祥、李開芳

林鳳祥和李開芳在1853年太平軍攻佔南京後受命北伐,不過才給了兩萬多人,就是這樣的一支孤軍,竟然一直打到天津靜海,極大的震動了清廷。1855年失敗,林、李被俘後慘遭殺害。後來太平天國追封林鳳祥為“求王”,李開芳為“請王”(請求?)。



9.“小諸葛”白崇禧

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是又一次難得的成功,由蔣介石為總司令的北伐軍在1926到1928年先後打敗了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軍閥勢力,名義上統一了中國。期間,李宗仁、白崇禧率領的第七軍廣西子弟兵所向披靡,獲得了“鋼七軍”的稱號。白崇禧還被蔣介石要到北伐軍司令部做參謀長,協助指揮整個北伐戰爭。



10.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葉挺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是北伐的開路先鋒,打了無數惡仗、硬仗,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攻佔武昌,都是一馬當先,打出了“鐵軍”的赫赫威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