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P2P行業面臨真正大考

2018年,P2P行業面臨真正大考

最近,互金行業的日子再次變得不好過了,不斷的爆雷,一個雷比一個來的響亮。牛板金、唐小僧、錢爸爸等數家成交額過百億平臺都赫然在列,就連在大眾眼中口碑超好的第三方網貸諮詢平臺“網貸之家”的關聯企業“投之家”都沒能倖免,這也把老百姓對P2P行業的恐懼推到了高峰。

其實,P2P企業跑路並非新鮮事。早在2013、2014年P2P在中國發展的“少年期”,就因為行業發展混亂,監管匱乏等原因出現過一批P2P企業捐錢跑路的現象。2016年,由於“網貸新規”的出臺,國家嚴格P2P“信息中介”定位,同時祭出13條紅線,同樣造成一批P2P平臺出現問題而跑路。客觀來說,經過兩次跑路潮的洗禮,投資者變得越來越理性,P2P行業也沒有被拖垮,部分P2P平臺反而發展得越來越有勢頭,此次P2P平臺的危機集中爆發的原因與前兩次並不相同。究其原因,我們可以從P2P行業的風險傳遞機制談起。

P2P行業的風險傳遞機制

目前,P2P網貸市場已然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其他金融市場的相關性越來越強。通常而言,P2P網絡市場風險傳遞效應是指該市場的風險外部效應,其溢出途徑有直接渠道和間接渠道。直接渠道是指P2P網貸市場參與者與其他市場直接相關,其社會行為直接給其他市場帶來風險。間接渠道是指P2P網貸市場參與者並沒有和其它市場直接相關,但該市場的波動影響到其他市場參與者的信心和行為。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分別投資方、融資方、網貸平臺、宏觀經濟基本面為主體展開討論。

1、來源於投資者的風險傳染。對於投資者而言,P2P網貸無外乎是一種投資工具,他們往往把P2P與股票、基金、債券、股權等投資工具形成一個投資組合。數據分析顯示:P2P投資額與貨幣基金投資以及中證500指數存在負相關性。也就是說,當投資者認為P2P網貸投資會出現風險時,會主動調整其資產配置,會相應增加貨幣基金與“中證500”相關股票的投資額。2018年6月14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指出:“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本金。”郭樹清此番言論並非針對P2P行業,但是客觀上造成不少投資者對P2P行業的高收益率產生擔憂,不約而同增加了安全資產的配置,降低P2P網貸的投資,這種集體行為造成大批缺乏流動性的P2P平臺因擠兌而出現兌付危機。

2、來源於融資方的風險傳遞。融資方在P2P平臺的融資表現為融資成本高、融資期限較短等特徵,當然,這與融資主體的信用相對較差有關。在現實市場中,融資方往往會出現多頭融資,例如信用貸款、抵押貸款、P2P網貸融資等。一旦P2P市場出現風險,則會導致融資方後續資金不足、資金斷裂,融資方出現財務危機,進而影響到其他金融市場的資產波動與實體經濟的運營。同理,其他市場出現風險也會傳遞到P2P網貸市場。例如,企業在銀行的貸款出現問題,同樣會造成P2P網貸市場的風險。同理,企業經營不善會使與之相關的所有融資途徑造成衝擊。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目前正處於L型的底部區域,企業經營效益普遍不佳,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對企業經營效益產生巨大沖擊,這種衝擊很快就會傳染到與之相關的金融市場。

3、來源於P2P網貸平臺的風險傳遞方式。從P2P網貸平臺的基本類型來看,主要有傳統的P2P模式(如人人貸、拍拍貸)與債權轉讓模式(如宜信、紅嶺創投)。前者是指僅為借貸雙方提供溝通、信息價值認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務,不實質參與到借貸利益鏈條中去,網貸平臺作為中介只收居間業務服務費。後者是指主動與借貸雙方發生資金往來,承擔投資後果的平臺。而中國網貸行業大部分的經營模式是後者。這就造成融資方、投資方出現任何問題,網貸平臺都會受到牽連。

4、來源於宏觀經濟基本面的風險傳遞方式。P2P市場風險加劇是整體宏觀經濟風險在微觀主體上的體現。2018年,在國家經濟去槓桿的背景之下,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收緊,客觀上造成企業融資難度加大,融資成本增加。再加上,P2P行業中的融資方大部分是在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難以貸到資金的企業經營者,違約風險更大。

結論與建議

P2P網貸市場近年來在不斷走向成熟規範,擔負著為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普惠金融的任務,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對主流金融市場的影響有限,P2P市場出現問題也並不足於影響到整個金融業態,但是其風險的溢出還是不容忽視。

對於P2P平臺的發展管理層已經形成共識,往往著眼於以下三點:1、加強P2P網貸平臺建設,防範內部風險;2、加強監管部門的職責協調,實行聯合監管;3. 加強投資者教育,降低風險恐慌。實際上,僅僅做到以上三點還不夠,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對P2P行業的退出機制進行規範。否則,P2P經營者將時刻面臨著“不成功則跑路”的不二選擇。只有建立良性的退出機制,才能使網貸行業經營者合規經營,投資者放心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