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華夏九鼎真的存在嗎?

北辰淺巷墨漓163696262


相傳大禹治水成功,將全國陸地劃成九個州。各州長官向大禹進貢銅材,大禹用它鑄造了九個大鼎,九鼎成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桀亡,鼎遷於商;商紂亡,鼎遷於周。可是周亡後,秦朝卻只獲得八鼎。據遷鼎的將士稱,另一隻鼎被大風颳到泗水裡了。秦始皇派人打撈,結果當然是水中撈月。學術界對此事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一說大禹根本沒有鑄造九鼎,因為所有的考古發掘說明,大禹時代還沒有能力鑄造大鼎;一說認為大禹鑄造過九鼎,只是尚未找到實物而已。

大禹用開河渠疏導滔滔洪水的方法,成功地引水入海,使那些被水淹浸的陸地重新得以耕種和居住,於是產生了九州的概念。他曾利用九州牧貢獻的銅材鑄造了九個大鼎。“鑄鼎象物”,鼎上鑄有許多紋飾,“使民知神奸”。夏桀敗亡,鼎遷於商,武王克商,鼎遷於周。春秋時的楚莊王稱霸,希望知道九鼎的實情。周王室的使者講了一通外交辭令作搪塞。後來秦滅周,秦始皇派了一支軍隊去雒邑遷鼎,搬回了八鼎。將士向秦始皇謊稱在半途起了大風,將一鼎刮到了泗水中。秦始皇也不想一想,在雒邑遷鼎的將士怎麼會知道鼎落到遠在數百里外的泗水中,竟在東巡泰山後折而南至徐州,真的派人在泗水中打撈,結果如同水中撈月。《史記》對於秦始皇所得的八鼎語焉不詳,它們是否大禹所鑄的鼎?大小輕重如何?又有什麼樣的紋飾?是方的還是圓的?儘管我們現在從地下獲得了不少商鼎和周鼎,考古資料也說明了夏代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但尚未獲得大禹鼎,於是人們還提出大禹是否真的鑄造過九鼎的疑問。西周時期的小克鼎《逸周書·克殷解》記載:周武王在牧野之戰獲勝後,就把九鼎從商都遷走了。不過未說明所遷之鼎是大禹的九鼎還是商鼎,更沒有說明鼎之大小輕重及形制。雖然按理九鼎應該遷至周武的都城鎬京,可是王孫滿卻說九鼎在郟鄏(東周的都城雒邑)。我們姑且把當時的情況作這樣的理解:由於九鼎過分巨大和沉重,武王的將士們把它們搬到郟鄏就作罷。後來周成王在郟鄏營建東都雒邑,九鼎因此在雒邑。《克殷解》的不詳尚可忽略不計。

公元前606年,雄心勃勃的楚莊王為了幫助周王室,率領軍隊攻打盤踞在東周都城雒邑附近的戎人,獲勝後駐軍於周的領土內。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莊王,莊便乘機問鼎之大小輕重。王孫滿敏感地回答:“在德不在鼎。”意為想要統治天下,靠的是道德和才能,不是靠既大又重的鼎。接著他又講了大禹因為有德,鑄造了九鼎,夏桀因為“昏德”而鼎遷於商,商紂王暴虐而鼎遷於周的事。並說:“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還告誡莊王:東周雖然不如西周強大,但周成王曾經占卜過,周王室享有七百年的天命,而現在不是改天命的時候。把莊王欲取代周天子地位的野心擋了回去。碰了一鼻子灰的楚莊王則以“折勾之喙足以為九鼎”的話來挽回面子。這一個故事就是成語“問鼎中原”的典故。《左傳·宣公三年》的這一則記載也是有關大禹鑄九鼎的重要資料。

王孫滿雖然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疑問:既然大禹所鑄造的九鼎在周王室,王孫滿又明知“天命未改”,告訴楚莊王又何妨?如果具有紳士氣度,就是讓楚莊王參觀九鼎,又有什麼關係?莫非其中有鬼!周王室所擁有的九鼎可能並非大禹鼎,甚而至於可能不是商鼎,很有可能是周王室自己鑄造的象徵天子權力的九鼎。天機不可洩露,因此他只能用一番大道理去搪塞楚莊王。

稍晚於《左傳》的《墨子·耕柱》卻說:“昔者夏後開使蜚廉折金于山川,陶鑄之於昆吾,是使翁難雉乙卜於白若之龜,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鑄造成九鼎者不是大禹,而是其子夏啟;所用的銅材不是九州牧所貢的金,而是由蜚廉採礦所得。雖然《耕柱》描繪了夏鼎“三足而方”的形制,又進行了神化,可是鼎的鑄造者是大禹還是夏啟,難以考定。再說,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方鼎都是四足的,圓鼎才是三足的。

西漢編定的《戰國策》記載了秦昭王興師動眾去東周搬九鼎的故事,東周君臣一片恐慌,謀士顏率獻計,要齊國派軍隊救東周。結果齊王也想得到九鼎,顏率就勸說齊王:鼎又大又重,每一個需要9萬人來拉,遷九鼎則需81萬人,還要帶上許多器具;再說,運鼎須經過魏國的國境,魏國也一直覬覦著九鼎,恐怕鼎未到齊國就被打劫了。齊王也只得暫時作罷。《戰國策》所敘事情往往有誇大成分,而當時的秦、魏、齊、楚都覬覦著九鼎則是事實。可是《戰國策》也沒有說明東周的九鼎究竟是怎麼回事。

進入信史時代的《史記》有三種記載:其一,《秦本紀》說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滅東周,“其器九鼎入秦”,唐張守節《正義》說:“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飛入泗水”;其二,《秦始皇本紀》說:秦始皇東巡泰山,折而南下,舉行了祭祀儀式,“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其三,《封禪書》曰:禹鑄九鼎,“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秦滅周,周之九鼎入於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沒於泗水彭城下”。這種記載透露了一個信息:秦朝所獲得的是“周鼎”。

不過另外的疑問也出現了:秦獲得的周鼎是八個還是九個?究竟是一個周鼎入於泗水,還是陳列於宋社的九鼎沉於泗水?秦始皇派人打撈的是一個周鼎還是九個“商鼎”或者是大禹鼎?秦朝所得的八鼎又在何處《克殷解》所記載的周武王遷的是商鼎還足大禹鼎?宋國為商的後裔,宋社所陳列的是什麼鼎?司馬遷為什麼要把宋社的鼎拉扯到一起敘述?這許多疑問看來只有在從地下獲得大禹鼎後才能怡然冰釋。

大禹或夏啟是否鑄造過九鼎?至今尚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

一種意見認為:從目前考古獲得的時間相當於夏代的青銅器均為小件器皿,而且鑄造工藝較粗劣,故夏初不可能鑄造若大的九鼎,史書所記乃是傳說,是商周統治者的偽託之辭。

另一種意見認為:雖然時間相當於夏代的二里頭文化、東下馮等遺址出土的青銅器不足以證明夏初有能力鑄造大鼎,但是這些青銅器並非那個時代的全部。大禹夏啟當掌握了當時最高級的鑄造技術,仍有可能鑄造大鼎,期待未來的考古發現吧!若後一種意見成立,大禹鼎尚能重見天日。

還有兩種意見:第一,即使大禹或夏啟鑄造成九個大鼎,可是由於它們是夏王朝權力的象徵,商代得到後就把它們熔燬,添加一些新材料後鑄成商鼎;周武王所遷的則有可能是商鼎,他也把它們熔燬後鑄造成周鼎;及秦朝獲得的八鼎或九鼎有可能焚燬於項羽之火燒咸陽。此說的依據是成語“革故鼎新”。《周易·雜卦》說“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這條記錄多少透露了商毀夏鼎、周毀商鼎的信息。第二,夏初真的鑄造過九鼎,也真的三代相承受,及戰國後期,分裂後的周赧王自知難逃厄運,就組織人力把九鼎深埋於地下了,秦朝所得的乃是周王室某公卿的八鼎。因此,秦朝史官乃至司馬遷都沒法清楚地記載這些鼎。若後一種意見能成立,大禹鼎尚能重見天日!  


平淡才是真155614069


夏商的歷史先不談,從西周共和元年中國歷史有紀年開始,中國歷史的可信度是很高的,楚莊王問鼎和秦武王舉鼎的記錄可以證明九鼎的存在!不能因為九鼎的遺失就否認它的存在!就像燕然勒石一樣,沒找到燕然刻石之前,有人就說漢書中的這一事件是神話!否定漢文化的輝煌歷史!


東風一起千帆動


中國人是炎黃的子孫,是的傳人,九鼎是擁有國家權力的象徵,這些印跡已溶入中國人的血液中,與今天是否有人見過無關係。若對這些產生懷疑,難免有抹黑中國遠古歷史的嫌疑。

相傳

九鼎是夏朝開國國君大禹鑄造,象徵九州中國,成為國家擁有政權的象徵。商取代夏後,繼承了九鼎。

記載

周武王滅商,公開展示九鼎。周成王營造洛陽,將九鼎置於明堂之中,顯示周天子“天下共主”不可逾越地位。東周後,大諸侯爭雄圖霸,開始覬覦九鼎。楚莊王來到洛陽覲見周定王,動機不純打聽九鼎,被訓斥灰溜溜而去(這就是“問鼎中原”的故事)。秦武王(前307年)來到洛陽覲見周赧王,在明堂窺視了九鼎,他對雍字一鼎(秦鼎)獨有情衷,盡平生之力,將其抬離地半尺,失手,鼎墜落,砸斷秦武王右足,疼痛難忍,血流不止,當晚死去。

後來,秦滅周繼承了九鼎,到秦始皇一統天下時,九鼎才不知下落。但故事還在延續;武則天稱帝后,為粉飾正統,重鑄了九鼎。文化名人皇帝宋徽宗,也仿周朝明堂建了九成宮,鑄九鼎陳列。

說了這麼多,就一個意思,在夏商周1800多年曆史中,九鼎是真實存在的!若能重見天日,國之幸事!


諶人


每每看到商周交替的歷史文章,我都想起一個問題:從考古挖掘的文物上可以得知,周,起碼周的早期,是契約的社會形態,因為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買賣,比如耕牛或者土地,都會製作一些物件來作為憑據解釋,前期是青銅器,後來是竹簡。那為什麼,周滅商的一系列事件,比如會盟、比如立國、比如分封,沒有記載呢?甚至具體分封了多少諸侯,也只是籠統的說了一句:八百諸侯。為什麼會這樣不合禮儀?(當時的禮儀)。畢竟,所有的條件都是具備的,如文字,乃至文字的載體。。。 我是這樣想的:我提的問題都是成立的,而記載的載體則是傳說中的九個大鼎,畢竟那九個鼎是存在的(楚王的中原問鼎),而夏朝只怕到了滅國的時候也沒有製作青銅器的能力和科技,就別說早期的禹了。 而作為契約社會的契約文書,很明顯,就像現在是商業甚至是軍事機密一樣,並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所以只有傳說,沒有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