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我要做一個節儉的皇帝,結果錢沒省到多的都賠給了敵國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隻知道節約不懂得如何節約是成不了大事的。真正會節約的人不僅僅做到了節約,而是不該花的絕對不花,而該花的一點也不含糊。

道光皇帝:我要做一個節儉的皇帝,結果錢沒省到多的都賠給了敵國

古代皇家每年的開支是很大的。因為皇帝不但要過著奢華的生活,還要養皇宮那麼多妃子和侍從。不過有一個皇帝算是眾多皇帝中最節約的一個,那就是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那時候就知道浪費可恥,勤儉節約才是美德。於是決定從自身做起,起一個好的帶頭作用。要做一個節儉的皇帝。

於是道光皇帝開始穿舊衣服,壞了就補。宮裡生活也是素菜多,葷菜少。很久才會吃一次肉。

道光皇帝:我要做一個節儉的皇帝,結果錢沒省到多的都賠給了敵國

因為皇帝老大都這麼節約,朝中大臣和宮裡的妃子們肯定不敢再奢侈了。而皇后為了配合道光皇帝,連生日也不過了。

就在皇后滿40大壽的時候,道光想著皇后這麼多年沒過生日,決定給她過一個奢侈的生日。於是請了文武百官前來賀壽,百官們心想著終於能吃頓好的了,結果等宴席開始,百官們看著桌上的飯菜頓時傻眼了。原來桌上就每人一碗打滷麵。

道光皇帝:我要做一個節儉的皇帝,結果錢沒省到多的都賠給了敵國

道光皇帝把朝廷開支直接壓縮到每年20萬兩,宮裡搞採購的,每次進貨都得計算著花,這一不留神花超支了就麻煩了。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直接賠償給敵國2000萬兩。按照當時朝廷的生活標準,夠他們生活100年了。

道光皇帝:我要做一個節儉的皇帝,結果錢沒省到多的都賠給了敵國

這節儉是個好事,可這道光皇帝把心思都放著節儉上了。而節省出來的錢又沒拿來投資建設國家,也沒用於百姓,導致清朝一直原地不動沒有發展,最終遭敵國欺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