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中國不拍回鶻歷史而日本卻拍了?

Alexis518


回鶻原名回紇,是今天維吾爾族和裕固族的祖先。事實上我國的影視作品中並沒迴避回鶻歷史——在《大唐榮耀》、《天龍八部》、《賀蘭雪》等作品中均曾講述過回鶻歷史。只是由於華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共同生活融合的大家庭,相比春秋戰國的合縱連橫、強漢盛唐的文治武功、漢末三國的鬥智鬥勇而言:回鶻的歷史對今天的中國人的確比較冷門生僻。即使是在反映少數民族歷史的作品中滿族、蒙古族乃至昔日的匈奴、突厥、契丹、女真都比回鶻顯得更有知名度。

至於題主所說的日本作品中反映的回鶻歷史其實並不奇怪——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對中國研究相當深刻透徹的民族:早在大唐王朝時代日本就通過遣唐使引入大唐文明,實行大化改新。近代史上日本兩次侵略中國之前都對中國進行了深刻的調研。這種調研仔細到什麼程度呢?日軍的行軍地圖能詳細標註出他們行軍路線上每一個村莊的水井的具體位置,他們為中國抗日高級將領乃至其家人都編訂了詳細的履歷檔案,甚至連他們的生活細節都瞭如指掌。戰後的日本依然對研究中國具有濃厚的興趣,接下來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日本人根據中國歷史創造的作品

這是甲斐谷忍的漫畫《太平天國》

這是司馬遼太郎的《項羽與劉邦》

這是日本人拍的《蒼狼:直至天涯海角》,男主角成吉思汗

另外《中華小當家》和《龍珠》中也有明顯的中國痕跡。至於題主所說反映回鶻歷史的作品恰巧在下也知道:1988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週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和日本方面合作根據井上靖的《敦煌》小說拍攝了一部同名電影,這部電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雖未經考證,但卻有可能真實存在於千年之前的故事。故事的男主角名叫趙行德,這是一個在任何正史典籍中都找不到的名字,唯一能證明他真實存在於千年前的敦煌城的證據是敦煌莫高窟藏經洞遺書中的一卷般若心經——在這卷般若心經後面補記有一則短文:“維時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國潭州府舉人趙行德流歷河西,適寓沙州。今緣外賊掩襲,國土擾亂,大雲寺比丘等搬移聖經於莫高窟,而罩藏壁中,於是發心,敬寫般若波羅蜜心經一卷安置洞內。伏願天龍八部,長為護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寧;次願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現世業障,並皆消滅,獲福無量,永充供養。”

嚴格意義上這是一部講述敦煌歷史的電影,對回鶻歷史影片只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事實上這部影片折射的是敦煌城在時代洪流下的歷史變遷:安史之亂後吐蕃佔領了西域和河西走廊,公元848年敦煌人張議潮組建歸義軍並收復沙州(敦煌)、瓜州(安西)、伊州(哈密)、西州(吐魯番)、河州(臨夏)、甘州(張掖)、肅州(酒泉)、蘭州、鄯州(青海樂都)、廓州(青海化隆)、岷州(甘肅岷縣)等十一州,拓地四千餘里。此後在晚唐五代的藩鎮割據混戰中由張議潮創建的歸義軍節度使政權就一直守護著河西走廊的土地和百姓。

宋朝開國後逐一消滅了內地的藩鎮割據勢力,但唯獨對河西地區的兩大節度使採取羈縻之策對待——這兩大節度使之一正是歸義軍節度使,另外一家被宋朝羈縻對待的節度使則是定難軍節度使。定難軍節度使的首領是党項拓跋家族,在唐朝時這個家族被賜李姓。宋真宗鹹平六年(1003年)五月初五日(公曆6月7日)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李德明添了一個兒子,取名李元昊。正是他的出現改變了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的歷史命運。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故事的男主角趙行德登場了:作為男主角在小說和電影中自然是進行了一番渲染,不過由於缺乏正式史料的記載,所以關於他本人的情節大家只當故事看就行了。故事的開場是趙行德在參加科舉殿試時被問及針對李元昊建立的西夏政權的對策,由於他事先對西夏完全不瞭解而導致落榜,此後他懷著對這個陌生的新興政權的好奇開始了自己的河西走廊遊歷生涯。一路上他救下被賣身的陌生西夏女子;穿越沙漠時會拿水給一個將死之人,卻被同行之人告知:”在沙漠裡給將死之人喝水的是傻瓜“。就是這樣一個”傻瓜“自然入不了西平王李元昊的法眼,可在主角光環的照射下趙行德還是見到了李元昊。

此時的李元昊正讓野利仁榮幫他創造西夏文字,趙行德對此發出質疑道:”西夏此前一直使用漢字,有何不好?“李元昊作出如下回答:”你以為我以前為何要學習漢字呢?那是因為宋國的文化比西夏先進而且宋國比西夏強大。但現在不同了——西夏有西夏的文化和語言,弱者必須學習強者的語言,如果西夏征服了宋國,宋國人都會爭先恐後學習西夏語言“。鑑於這部作品出於日本人之手,總感覺這話背後似乎有映射中日之間的千年關係。

正是在西夏逗留期間趙行德得以結識女主角回鶻公主茲魯比婭。回鶻被西夏所滅,回鶻王為李元昊所殺,然而李元昊出於安撫回鶻舊部的考慮而要娶茲魯比婭,結果在婚禮當天茲魯比婭自殺了。正是茲魯比婭的死引起了趙行德和另一個深愛著茲魯比婭的男人對李元昊的反抗——這個人叫朱王禮,是西夏漢人部隊的首領,他率漢人部隊與西夏軍本部展開了決死的戰鬥。這時的趙行德在幹什麼呢?

敦煌的歸義軍政權控制著絲綢之路貿易,因此積攢了鉅額的財富,這引起了李元昊的覬覦;與此同時李元昊也無法容忍當自己同宋朝開戰時背後存在一個由漢人控制的政權。於是景祐三年(1036年)李元昊出兵征討歸義軍政權,在故事的結尾:趙行德帶著僧人跟商隊一起把經書典籍搬運到了鳴沙山下的莫高窟藏經洞。趙行德將經書典籍藏匿於莫高窟暗室內(今第17號洞窟)。

九百多年後人們在這裡發現了四萬多件文書和美術作品,成為20世紀人類文化史上最大的發現。遺憾的是當年在敦煌城破之際用自己的生命留下敦煌遺書的人除了趙行德之外沒一個人留下自己的姓名,就連趙行德也不過只是在他用命守護的經書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們並無法確切地知道當年他們為保護這批文物究竟付出了多大的犧牲,因為正史上根本沒記載這群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更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用命守護的這批文物引起了俄國、英國、法國、日本各國的覬覦,最終四萬多件敦煌遺書留在中國境內的不足一萬件。敦煌遺書成為了中國文化史上多災多難的國寶。客觀而言:敦煌遺書的多災多難在某種程度上也促使世界更加了解中華文明,由此催生的敦煌學一時成為一門國際顯學,儘管這種對中華文明的傳播是建立在文物的流失和民族的恥辱之上。在研究敦煌學的國家中日本以其對中華文明上千年的模仿吸收而再次走在國際前列,自成一派,儘管日本對中華文明的研究的確包含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但不得不承認這應該是全世界對中華文明研究最透徹的民族。

如果說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本身在日本就屬於熱門話題的話,那麼對古代中國同西方之間聯繫的絲綢之路史更是其中的一個大熱點。日本作為一個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的島國對漢唐時期華夏先民開疆拓土以及中原、西域之間那種緊密的經濟文化交往是懷著一種豔羨之情的。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中國不拍回鶻影視劇本人觀點有以下二點:

一影響民族感情:回鶻也稱回紇,公元788年改稱回鶻(意思是迴旋輕捷如鶻)。回鶻興起唐玄宗時期的天寶三年(744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軍在唐朝軍隊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建立起“漠北迴紇汗國”,牙帳設於鄂爾渾河流域,主要以牧遊業為主。宗教信仰:“薩教,摩尼教,佛教,伊斯蘭教。後因長期與吐藩戰爭,加上統治者缺乏有效的統治,內訌不斷,被所屬部黠戛斯所滅,“亡於唐末的840年。經過中國分久必合的歷史發展進程,和民族不斷融合史,回鶻人演變成了今天的新疆維吾爾族和裕固族同胞,而吐藩人就是今天的西藏自治族同胞。如果拍成影視劇:“劇情處理不妥或是有不符合兩個民族歷史主流觀念的情節,必然會引起兩個民族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反彈,而引發兩個民族劇烈的爭執,,增加民族的不安定因素,這也不符合我國各民族和睦相處的政策。

二:影響民族間的和諧關係:唐朝對邊疆地區的採取主要的統治方式是:“羈縻府州制度”,就是我們歷史教科書中的“都護府,都督府“。意思是:“在征服以後的邊疆地區,不採取直接的統治方式,而是任用其本族中的上層人物自已統治其所轄區域,而唐王朝以軟硬實力直接影響,間接統治為主。”此政策最大的益處:“唐王朝不用派大量軍隊勞師費餉加重財政負擔直接佔領的方式,不但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而且又達到了開疆擴土的目的”。例如:“安西都護府唐朝才駐軍2萬4仟人。”明初的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都是效仿此法對西域進行統治的。

回紇在唐太宗貞觀二十年(646年),助力唐朝滅掉漠北的薛延陀後,立即在回紇的住地設置”瀚海都護府”,封回紇首領吐迷度為都督,唐朝在回紇地區修築交通道路,設驛站,並開始收賦稅,並設置刺史,長使,司馬等各級官吏,但官史回紇首領擔任。這時唐朝和回紇的關係是:“國家內部邊疆羈縻府州和中央王朝的關係,但區別於內地地方和中央的關係,就類似於今天的省和自治區的關係。”玄宗朝時回紇在唐朝大力支持下,在漠北和天山北部建立地方政權後,仍遣使到唐朝“上狀”,此時表現為邊疆羈縻府州和中央王朝的關係,也就是宗主國和屬國的關係。回紇立國後,和唐朝的關係一直很好,沒有出現牧遊政權侵略農耕民族的現象。特別是安史之亂爆發後,回鶻沒有像吐藩那樣趁機侵戰唐朝的疆土,而是應唐朝之請在公元756年.757年,762年三次出動大軍助唐平叛,收復長安,洛陽,河北等地,回紇可以說對唐朝的江山社稷有再造之功。此後的唐朝六次派公主和親回紇。

親唐朝的回紇可以說和吐藩是死對頭,公元763年至790年,吐藩攻陷隴右,西域後,可以說和強大的吐藩不知惡戰了多少次。公元820年在回紇保義可汗的帶領下,為唐朝收復北庭,龜茲(今南疆庫山縣)後,使唐朝重新打開了對外的東西交通。公元840年回紇滅國後,其中的一支遷至西州,當時的輪臺,西州為吐藩人所佔領,到公元866年時,這支回紇在首領僕固俊的帶領下,最後戰勝吐藩,收復輪臺,西州 ,並斬首吐藩大將論恐熱,並把藩將腦袋傳送京師長安。

回紇對唐朝的貢獻可以說是巨大的,可是唐朝請回紇出兵的條件是:“土地,士庶歸唐朝,財帛、女人歸回紇”。這一原因始終讓我如梗在喉,總是刻意迴避,不願意面對這段歷史現實。這也是我對不納幣,不和親,不稱臣,不割地的烈明王朝推崇備至的主要原因。

關於日本拍攝回鶻題材的影視劇,在這裡不是陰謀論日本,日本就是居心叵測,用心險惡,其政治目的就是挑起我國內部的民族紛爭,達到配合東突厥份子分裂我國疆土的政治目的。當今之中國,再也不是近代史上那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窮國弱國。當今中國軍隊,再也不是那個武器落後,重型裝備不能自已製造,全部依賴進口的國民政府軍隊。當今中國之國民,再也不是近代史上那個營養不良,體質孱弱,思想愚昧無知落後的東亞病夫。隨著我國越來越強大,強盛,國際地位不斷的上升,在世界上及亞洲地區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對一心想做世界大國稱霸亞洲的日本起到了極大的遏制作用。夢想重新回到近代史霸主地位上的日本右翼勢力可以說對我國的仇恨,仇視心理達到了頂點。恨不得我國立刻發生內亂,好讓它有可乘之機,才能大快它們之心。再近幾年,急得像瘋狗一樣的日本不斷在釣魚島製造事端,在南海像跳蚤一樣充當美國製造南海危機的急先鋒,和臺灣的民進黨狗打連環,企圖製造達到分裂中國的卑鄙目的。並企圖聯越,聯印遏制中國,一副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的無恥形象。在這裡只想對日本右翼勢力說一句“:中國14億人口中只要有500萬不怕犧牲敢於拋灑熱血,一雪日本侵華國恥的熱血男兒武裝起來的軍隊,一定能生靈塗碳日本島。任何圖謀分裂中國的企圖,以及阻止中華民族復興崛起的卑劣政治圖謀,只能註定是日本右翼勢力的痴心妄想。”


相忘江湖71941665


其實道理很簡單,中國民族眾多幅員遼闊而歷史也極其悠久但主體民族卻始終是漢民族而漢人做為世界上少有的史學民族,中國擁有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詳細的歷史資料。

但這些史書必竟是漢人寫的,角度和立場也是站在漢人的角度而書寫外族歷史的重點也是放在該族是否對漢人政權有著重大的影響並且這個習慣延續至今。回鶻這個民族在史書上最早出現在隋唐時期本受突厥政權統治公元605年武力反抗脫離突厥統治,公元646年配合唐軍攻滅薜延陀政權並接受唐朝管轄,公元747年首領骨力裴羅自立可汗建立回鶻政權,實力最盛時控制地區,東起今額爾古納河,西至今阿爾泰山。但公元804年回鶻被被黠嘎斯推翻後,大部分回鶻人向西遷徙。一支遷到蔥嶺以西,一支遷到河西走廊,一支遷到西州(今新疆吐魯番)。西州回鶻又向西發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鶻政權。西州回鶻後來改稱為"畏兀兒",也就是今天維吾爾族的先人。而這些是史書中回鶻僅有的印跡了二百年時間對於幾千年歷史的中國太短暫了而其影響力也決沒有匈奴契丹,蒙古滿清和鮮卑党項等民族對中華歷史帶來的影響力大所以幾乎被主流忽視要不是東突恐怖主義的危害在新疆地區氾濫,回鶻這個族名恐怕再也不會回到公眾視線裡來。

而日本最近一再拍攝回鶻歷史研究回鶻歷史的原因可能和他們想分裂中國挑起中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增加民族矛盾的戰略有關,也跟倭人虛偽殘忍有關其實從日本的神話信仰就能發現日本並非一開始就是單一民族而是多民族的但“和”族並不象漢族這樣大度包容他們通過武力和恐怖統制強行兼併融合了各地的原住民並銷燬了他們曾經在過的歷史證據,這從日本缺失嚴重的史書和他們造假嚴重的考古就能見到。而他們對沖繩(古稱琉球)和日據時期的臺灣少數民族及漢族的所做所為無不證明了倭人的殘忍冷酷的民族政策。而他們如此關注中國少數民族的歷史但偏偏無視自己國家的少數民族阿伊努人的歷史和現狀豈不是既虛偽又可恥,其背後的原因自然是日本對中國的野心敵意從未消失,在中國日益強大的今天軍事上想戰勝中國沒有機會就在中國的歷史和民族問題上動手腳妄圖分化中國,這才是國人要加倍注意防範的。


魔睺羅伽l


裕固族是甘肅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其先祖可追溯至唐代時遊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紇。

8世紀中葉,骨力裴羅建立回紇汗國,各遊牧部落以回紇部為核心,逐漸融合成為統一的回紇族。回紇汗國的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是唐朝的屬國。

9世紀中葉為黠戛斯所滅,部落分幾支向西、向南遷徙,其中一支沿弱水南下到達了河西走廊的敦煌、甘州(今張掖)、武威一帶。9世紀末葉,這支回鶻佔領甘州城,並建立了獨立的政權,史稱

甘州回鶻

13世紀初葉,甘州回鶻政權為西夏所滅,部眾四散。其中一支退至敦煌以南、柴達木盆地以北地區,自稱“撒裡畏兀兒”,漢文史籍稱其為“黃頭回鶻”。公元1226年,撒裡畏兀兒人被蒙古軍隊征服。

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洪武年間在撒裡畏兀兒地區設置安定、阿端、曲先三衛。15世紀初,塔里木盆地的葉爾羌汗國向東擴張,以武力推行伊斯蘭教,信仰藏傳佛教的撒裡畏兀兒人被迫東遷。明正統十一年(1446),各衛先後東遷入關,安置在肅州(今酒泉)及甘州之南山(今祁連山)一帶。

裕固族東遷入關,是裕固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至今在裕固族的傳說和民歌中廣為流傳。傳說在很久以前,裕固族祖先居住的“西至哈至”遭受了很大的風災,風把附近的沙山捲起來,將人們的房屋、牲畜都埋沒了,最使他們難過的是黃金建築的經堂也淹沒在沙山之下,他們再也生活不下去,便商定舉族東遷。他們歷盡艱險,翻過祁連山,來到了遼闊的八字墩草原,這裡成了他們新的家園。

清統一西北後,撒裡畏兀兒再次歸於中央管轄。清廷以撒裡畏兀兒原有的部落組織為基礎,將他們分為“七族”,封撒裡畏兀兒首領為“七族黃蕃總管”,並賜予黃馬褂和紅頂藍翎子帽。所謂七族即七個部落,本民族人稱部落為“鄂托克”(家),有大頭目家、楊哥家、五格家、八格家、羅爾家、亞拉格家、賀郎格家,各部落設正、副頭目。

民國四年(1915),甘肅提督給大頭目換髮了管轄八字墩草原的執照,規定了撒裡畏兀兒向甘州鎮守使交納“茶馬”、鹿茸、麝香等的賦稅制度。

新中國建立後,酒泉專署受中共甘肅省委、省人民政府委託,於1953年7月15日至18日主持召開了“祁連山北麓各族各界人士座談會”。這次會議充分協商,一致同意將用與“堯乎爾”音譯相近的“裕固” 二字作為族名,兼有漢語“富裕鞏固”之意義。報經政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裕固族”。

摘自郭秀娟、秦銀國《裕固族文化資源的整理與外宣翻譯(漢英對照)》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日本國內有關中國最熱門的兩個文化現象,一個是三國文化,一個是西域文化。三國文化對應的是日本的英雄崇拜情節,西域文化對應的是日本的大陸情結。

歷代中央王朝強盛,則經略西域。唐王朝是中國古典王朝中最為強大的朝代,對日本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唐王朝留給後世的,是恢弘大氣,是熱烈奔放,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從君王到平民都慨然有英雄氣的朝代,因此被日本所追慕。唐王朝最精華的所在是長安和洛陽,日本的奈良仿照長安,京都仿照洛陽建設的城市。除此之外,最能體現唐王朝開放進取精神的,即是西域題材。唐代詩人的邊塞詩,現在讀來仍讓人覺得一種英雄氣充塞胸間。“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西域的荒涼、恢弘,與日本島國的侷促、自閉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每個日本人心中都有一個大陸夢,都有一個盛唐夢。日本曾經拍攝過大型歷史題材劇《敦煌》,拍的就是西域的故事。

真實歷史上的回鶻汗國,雖然號稱對唐王朝忠心不二,但實際上也是打著各種算盤,在吐蕃和唐王朝中間來回搖擺,他們也想奪取唐王朝的西州之地。回鶻汗國在歷史上與唐王朝有戰爭、有和親,這樣戰爭、愛情、陰謀等因素都有了,加上西域、唐王朝題材,賣點都具備了,對日本來說,這樣的一個商業化的玄幻影視劇值得投資。

回鶻是維吾爾族、裕固族的直系祖先,在歷史的發展軌跡上,還有喀喇汗王朝、察合臺汗國、葉爾羌汗國等波斯人、葛邏祿人、蒙古人,還有很多中亞人等,都參與了這個民族的形成。

中國沒有拍回鶻劇,是因為回鶻在歷史上的作用不大,前後只有100多年曆史的汗國,滅亡後就再也沒有復國,缺少了很多戲劇性,相應的影視劇也缺少足夠的民眾心理基礎——有多少電視臺會買這樣的電視劇的版權?對中國的導演來說,拍這樣的片子不討好,而且尺寸還不好拿捏,容易被斃掉。


而知而行


中國電視劇並不避諱回鶻(即回紇)歷史,2017年播出的電視劇《大唐榮耀》,就如實講述了安史之亂時,回紇可汗默延啜率領精銳騎兵南下,協助唐朝平定叛軍的歷史。

《大唐榮耀》回鶻可汗:默延啜

目前我國電視劇,因為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確實對歷史上的某些古民族有些避諱,比如“高句麗”被改成”渤遼國“和”蘇樓寒“(《武媚娘傳奇》《薛仁貴傳奇》),“東突厥”被改成“草原十八部”(《貞觀之治》),然而《大唐榮耀》的這一劇情,便足以證明,回鶻並不在避諱之列。

不止如此,2013年版《天龍八部》電視劇中,同樣也新加了主人公段譽被“包辦婚姻”,和回鶻公主訂婚的劇情。

《天龍八部》:回鶻王和回鶻公主

歷史上的回鶻,其部族本名回紇,是秦漢時丁零人,隋時鐵勒人的後裔,語言習俗與突厥人相通,在突厥滅亡後,接受唐朝冊封,建立了一個控制漠北草原和西域部分地區的強大政權。

當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國勢衰落,再也無力壓制周邊異族時,回紇汗國實質上取得獨立,並出動4000騎兵,協助唐朝平叛。在收復叛軍佔領東都洛陽時,回紇軍將子女財帛盡數搶掠而歸。此後,回紇長年與唐朝和親,結為盟好,共同對抗強大的吐蕃帝國,又改族名為回鶻,信奉西來的摩尼教為國教。

公元840年,回鶻汗國被其北方新興的黠戛斯人(即吉爾吉斯人)擊敗,國家瓦解,部眾四分五裂。南下的三十萬回鶻人被唐朝分割,殲滅,收降,此後被漢人、契丹人等同化。

留在漠北草原的回鶻人演化為乃蠻部,建立了乃蠻汗國,後來被蒙古人攻滅,同化。

十五萬回鶻部眾西遷,先到了河西走廊一帶安家,公元851年,趁著吐蕃爆發內亂,河西漢人大起義,建立了歸義軍政權。回鶻首領僕固俊也成為歸義軍的下屬。他奉命西征,收復吐蕃佔領的吐魯番盆地,建立高昌回鶻王國

另一部分回鶻人越過蔥嶺,和同為鐵勒後裔的葛邏祿人融合,建立喀喇汗國。這兩部分西遷的回鶻人融合同化了西域的原住民吐火羅人,形成今天的維吾爾民族。

留在河西那些回鶻人,後來也脫離歸義軍獨立,建立“甘州回鶻”政權,長期和党項人爭奪河西霸權,後來被党項首領李元昊攻滅。

李元昊統一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後,建立了西夏王國。甘州回鶻人的殘餘勢力則南撤到祁連山腳,成為“黃頭回紇”部落,新中國建立後,改名為“裕固族”,仍是標準的蒙古人種相貌血統,和他們千年之前的祖先一致。

以上便是歷史上的回鶻人,演進為現代的維吾爾族和裕固族的歷程。而1988年上映的中日合拍電影《敦煌》,涉及的正是西夏王李元昊和甘州回鶻攻戰的歷史。

電影《敦煌》:回鶻公主

其實這段歷史原本並無任何避諱之處,以李元昊為主人公,記述西夏崛起歷史的電視劇《賀蘭雪》,於1995年播出。對回鶻相關劇情的描述,遠比日本人的蜻蜓點水更詳細得多。

電視劇《賀蘭雪》:回鶻公主

當然,可能還有人會有疑問,既然並無避諱,那為什麼在電視劇業蓬勃發展的當下,中國不再拍攝以回鶻歷史為主題的電視劇呢?

首先,當然是因為這段歷史在公眾印象中,原本就十分冷門,鮮有人熟悉和在意,並沒有足夠的經濟理由去驅動拍攝。

其次,因為這個民族和當時唐朝的關係,就是一部征服與被征服,互相爾虞我詐、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歷史,絕不如史書表面寫的那般融洽,因此按照真實史實,拍攝一部類似《權力的遊戲》那樣的史詩作品,固然是很好的構想,最後效果很可能會適得其反,觀眾的接受程度不高。

再次,自稱突厥人後裔的某些土耳其人,一向將回鶻人也強行當做他們的古代歷史,將回鶻汗國強行當做他們歷史上的國家,更對文化和認同是回鶻人後裔的維吾爾族人多方滲透、拉攏,因此,一部以回鶻歷史為主體的影視劇,更會令他們如獲至寶,從中吹毛求疵,煽動不滿情緒。所以從邊疆安定的角度,目前暫時也不宜以這一段歷史為主題,做影視化立項。

而居於東瀛列島的日本人,對大海以西這片大陸的潛意識,便是【唯恐天下不亂,亡我之心不死,】拍攝這一題材影視,對他們原本就是並無任何弊端、也無任何顧慮的事。

反過來說,這些不遠萬里來挖掘中國各古代民族之冷僻史料的日本人,如果真的如他們自稱的那樣正視和嚴肅對待歷史,

那麼他們更應該拍攝的,難道不該是源出東北亞大陸扶余人後裔的日本王室,如何經朝鮮半島進入東瀛列島,征服當地原始居民“繩文人”,建立政權後卻偽造記錄,自稱是日本原住民,和所謂“天照大神”後裔的歷史麼?

難道不該是興起本州島中部的大和民族,如何殘酷屠滅本州島西部的出雲古國,九州島的邪馬臺等古民族的歷史麼?

難道不該是大和民族如何驅逐和殺戮東瀛列島的原住民,將他們從本州島東部一路驅趕到冰天雪地的北海道,貶稱他們為“蝦夷人”的歷史麼?

難道不該是日本建國後,如何侵略琉球列島,將這個飽受華夏文化薰陶千年的古國強行吞併,將琉球人貶稱為沖繩人,並把新垣結衣\\仲間由紀惠\\國仲涼子\\比嘉愛未\\黑木明紗\\都強制同化成日本人的歷史麼?

難道不該是日軍在旅順、在臺灣、在朝鮮、在中國東北,如何大肆屠殺,將反抗者投入礦山折磨至死,甚至當做萬惡的細菌武器試驗的歷史麼?

——這就是照人容易照己難了,對種種包含禍心的糖衣炮彈,同胞們,要警惕啊!


狐狸晨曦


其實這根本沒什麼可談性,回紇在中國歷史上只是一支少數民族,最大的貢獻就是協助平定安史之亂。而中國歷史幾千年,無論怎麼選素材,都不太可能特意為回紇拍一部電視劇。但是在拍攝的其他電視劇,如《大唐榮耀》中,就有關於回紇的講述,當然也只是講述了安史之亂那一節。



而日本拍攝回紇,其實不是拍的歷史劇,而是拍的一種傳說玄幻劇。日本人拍攝的歷史劇叫大河劇,非常嚴謹,包括服裝髮髻都要符合事實。而且不會像清宮劇一樣小說般講述,更像是在拍紀錄片,復原歷史一般。

就像最近幾年不少人都在問,為什麼清宮劇這麼多?而導演不去拍明朝劇。拜託描寫明朝的歷史小說有幾部?滿大街都是寫清朝的歷史小說。而且什麼穿越,什麼情感。這根本就不是歷史劇,這分明就是胡編亂造,但是沒辦法,有人喜歡看啊!有市場就自然有人去拍,而描寫明朝的歷史小說,其實也有被翻拍成電視劇的。比如《穿越時空的愛戀》,但是這是歷史劇嗎?同樣是在胡編亂造,但是這部劇收視率居然可以。

而真正的歷史劇我們也是拍攝了不少的,比如《紅色搖籃》、《漢武大帝》等等。可是這些又有多少人願意看?除了我這種愛好歷史的年輕人,基本上90後是大多不喜歡這些電視劇。而中國最成功的歷史劇就是老版《三國演義》,活到了東亞各國,並且被不少國家購買版權。

所以不是我們不拍,只是市場不接受的話,拍了沒用。賺不到錢誰願意去拍,畢竟現在的導演拍任何東西不求質量,只求賺錢。想想抗日神劇的興起就知道了,這個時代正正經經拍歷史劇是賺不到錢的。

而且要拍攝總得有素材吧,可是誰願意寫呢?當今有那本歷史小說是火遍全國的,就連《明朝那些事兒》這樣的現象級小說,發行量也不如一本沒一點營養的《小時代》高。所以現在有多少人願意去寫一本正兒八經的歷史小說,而且純粹是出於情懷。

所以不是不拍,是真的不好拍,也沒必要拍。


小司馬遷論史


電視劇也不是隨便就能投拍的,得看這個電視劇是否可以讓投資方賺錢,現在有一個就是出如果出了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那麼大家就會一窩蜂的都來跟風,像涉及回鶻這種民族歷史的題材,往往不容易過審,投資方容易打水漂,不敢冒險,而且它也沒有特別的歷史事件,讓觀眾有興趣去看一看。



它比較讓大家熟悉的就是協助平叛了安史之亂,這種輔助角色,最多是在其它描寫唐玄宗和楊貴妃時做一個陪襯的作用,唐玄宗這種有名的皇帝,關於他如何創造的大唐盛世電視劇演繹很少,多是唐玄宗和兒媳婦成為自己妃子後的故事。而日本則不同,對於大唐,他們十分痴迷,痴迷的不僅僅是楊玉環,大唐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吸引著日本人。

而且日本實在是太小了,和粗礦遼闊的西北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日本投資拍攝,也多是因為這是描寫唐朝時期的歷史故事,對於日本人來說,這是一種天生的吸引,他們毫不掩飾對大唐的嚮往(和棒子國完全不一樣)和羨慕,所以拍攝這樣


一部在中國看似“冷門”電視劇,在日本卻並不會賠錢。況且日本的歷史,也許日本覺得還可以,但是和中國一比,就是幾個部落之間選個村長一樣,可看性低,而且日本能拿的出手的歷史太少,所以你看,日本的動漫和各種人妻,校園,偵探等現代劇居多,比較有代表性的忍者,著名的也就是《火影忍者》,(裡面抄襲了好多中國的人物故事)而且年代不明,不過還是比較偏現代,所以日本歷史沒得拍,就拍別人家的,

而且西北的那種粗礦氣質,是日本所不具備的,這無疑會給作品增加看點。


軍事一點通


不能拍的原因有幾點:

首先是世界範圍內的民族主義和民族自覺。比如泛突厥主義。日本拍攝,可以是傳說式的,可以次世代,可以沒有原則的醜化和美化。我們可以嗎?為了防止我們的幾百年後的後代承受各種分離主義,我們的前輩及我們其實是和秦始皇一樣,既然存在有危險,為了千秋萬代不如抹去。當然,全世界的霸權都是一樣,比如歐洲人對美洲。如果日本人佔領了中國,我想炎黃的傳說都不存在了。

其次,在一個被滿人統治的演藝圈,除了辮子戲,小小的暴露了一下其種族幻想繼續回到中原的野心,對的,潛移默化從喜歡辮子開始。所以,辮子應該列入未成年禁止觀看,那個東西,誰知道是不是性崇拜呢。滿族人還沒有興趣來演藝另外一個兄弟民族的風情,除非他們獲得了統治地位。

再有,談到西域,就要說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絲綢之路的物流,十存一,是現實的寫照,最危險的不是自然,而是人。西域的各大勢力,本質都是建立在類似於加勒比海盜式的盤踞小國和索馬里一樣的割據大國,而成長起來的。清楚的知道了現實的當代人最好是幻想一下香香公主而不是真的把那場明明是索馬里式圍剿包裝成民族自覺的起義搬上熒幕。

還有,如果我們拍這樣的片子,周邊一堆的國際抗議是免不了的。作為一個發誓不做意識形態出口的國家,這樣的事情我們是不願意做的。

最後,現在的國人,已經不是當初看冰山上的來客那時候的胸懷天下,發誓要解救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的那群人了,一個白種人群的故事,只能當獵奇,不能成為主流,不被市場接受,這樣的電影對於資本方沒有任何吸引力。


含陌飄紅


據我所知,現在的研究文獻上說撒裡畏兀兒與現在的維吾爾一脈相承,撒裡畏兀兒一部東遷之後成為現在的肅南裕固族。但是維吾爾信仰伊斯蘭教而現在的肅南裕固族信仰藏傳佛教,且裕固族分為東裕固和西裕固,兩部裕固族均屬於阿勒泰語系但又屬於不同的語族,裕固族西部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由古代回鶻語演變而來;東部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所以現在甘肅南部山區的肅南裕固族究竟其起源?是否屬於一個單獨的民族值得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