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可期,P2P行業仍存在巨大價值

前景可期,P2P行業仍存在巨大價值前幾日,P2P行業雷聲不斷,尤其是網貸之家、投之家事件的出現,讓不少人對P2P行業喪失了信心,甚至有言論說P2P行業都是騙子,風險太大,要終結了等等。

P2P風險是不是很大,其實這不是P2P本身的問題,而是有一小部分人藉以P2P旗號做了一些違法犯罪之事。就像有人利用電信詐騙,但這並不能說是電信的問題。

P2P本質是信息中介,也可以說是一種工具。

那麼P2P未來前景究竟如何呢,以下十條理由告訴大家,為什麼P2P網貸依然有巨大價值。

國家政策支持P2P

前幾年,P2P平臺如雨後春筍蜂擁而起,那時P2P還處於新事物融入新環境的階段,所以有關“P2P合不合法”的討論也有很多。而近幾年,隨著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P2P被定義為網貸信息中介,也就是有了合法的身份。

2016年8月,四部委聯合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網貸平臺信息中介的本質。

2017年2月和8月分別下發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引導P2P不斷向規範的道路上前行。

P2P定位為傳統銀行的補充,服務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到的地方。所以國家是承認並支持P2P網貸的,這點必須要肯定。

前景可期,P2P行業仍存在巨大價值

其實,國家對於P2P的態度,是在監管的條件下規範發展,通過控制P2P的規模來降低風險,就像對餘額寶限額一樣。

新華社、央視多次正面報道過P2P,近期新華社發文評P2P:“不能因短期內出現的問題就否認P2P行業”。

如果現在還有人說P2P不合法,國家要取締之類的話,那隻能說明他並不瞭解政策、不瞭解金融。

P2P已成為支持小微企業

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小微企業普遍受到“所有制歧視”和“規模歧視”,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狹窄、獲得的信貸資金較少。

銀行為了防範風險,傾向將信貸投向信息質量較好的大企業。小微企業由於信息不對稱,普遍獲得銀行貸款難。因為當信息不對稱導致欺詐風險上升時,銀行在心理上會採取“避險”行為,寧可少放款也不能冒風險。

但小微企業也需要融資,光靠銀行的力量肯定不夠,所以要發展民間金融,P2P正好通過自己的優勢來服務這些小微企業。

根據監管辦法,網絡借貸金額應當以小額為主,個人在同一平臺借款不超過20萬,企業在同一平臺不超過100萬。

借20萬的個人,大多都是個體工商戶,借款100萬以內的企業,大多是小微企業,這些用戶平常很難在銀行借到錢。

P2P正好利用對碎片化資金的有效整合,為中小企業提供新的融資窗口。看看各P2P平臺的業務,大多以車貸、三農貸款、針對小微企業的供應鏈金融為主。

除了傳統銀行,P2P算是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最優惠渠道,很多民間機構的放貸利率接近月息3分,P2P相比這些民間機構,正規多了。

P2P能更好的發展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國家一直倡導的政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支持金融機構擴展普惠金融業務。

普惠金融的目標人群為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而這正是P2P平臺的服務人群,P2P平臺投資人的錢主要借給了中小企業主、農民、藍領。

這部分用戶借款金額小、分散,光靠傳統金融的力量肯定不夠,需要P2P去補充服務。

可以說,P2P的發展與國家的普惠金融戰略高度一致。P2P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低門檻、個性化等天然特點,在踐行普惠金融,服務長尾人群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這也是國家要支持P2P的原因。

通過P2P規範民間金融

隨著P2P網貸對民間金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其平臺操作的市場化、陽光化、規範化、群眾性等特點,使借貸關係更加透明公開,在逐漸推動民間金融利率市場化。

其實,在P2P發展之前,民間金融市場更亂,充斥著各種高利貸、暴力催收、不透明、嚴重缺乏監管等。

以前的民間借貸,大多通過朋友介紹,直接在借條上簽字,除了借條,沒有其他的證據,有些甚至沒有見證人,出現了很多法律糾紛。

一些地下放貸機構,標準的高利貸,這種貸款現在依然存在。一些地方甚至存在以非法吸存、非法放貸為主要業務的地下錢莊,有些貸款的利息竟然最高是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20倍,還貸不及時利滾利。

而P2P通過互聯網,讓民間金融在陽光下運營,有利於國家的監管,P2P比民間金融好監管多了,從業人員的素質普遍比較高。

P2P網貸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

經過十年的發展,P2P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成為金融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截至2017年底,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達到了1931家,歷史累計成交量突破6萬億元,總體貸款餘額已經達到了12245.87億元,貸款餘額穩步增長。

同時期,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551家,貸款餘額9799億元,P2P的貸款餘額已經超過小額貸款公司。

另外,2017年網絡借貸行業投資人數與借款人數分別約為1713萬人和2243萬人。

所以P2P已成為社會金融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解決小微企業貸款和給投資人提供穩定投資回報方面,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前景可期,P2P行業仍存在巨大價值

P2P推動科技金融的發展

近年來,科技金融熱潮席捲全球,像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科技金融作為金融創新的一種模式,服務傳統金融的縫隙市場,有效的補充了傳統金融的不足。

P2P平臺以技術為金融創新,利用自己互聯網技術,降低信息成本,擴大信息來源,加速信息傳遞,使得金融服務的成本大大降低。

一些平臺通過大數據風控模型、針對特定行業的“SaaS+金融”方案、精準營銷方案等技術,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P2P有助於完善個人信用體系

中國信用體系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還沒有信用記錄,國內的信貸市場以傳統的銀行服務為主。中國號稱有徵信的人有7億多人,但是真正有借貸記錄的人只有1億。

P2P主要服務小微客戶,利用技術降低了信用成本,從而彌補了國內銀行體系對小微客戶服務的空白。

截至2018年4月20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正式接入螞蟻金服、百度金融、宜人貸、陸金所、拍拍貸等100餘家從業機構,入庫記錄4.2億多條。

個人徵信體系的建設,有助於提供人們對個人信用的重視,降低徵信成本,使得小額貸風險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P2P能讓普通投資人

獲得優質穩定的收益

對普通投資人而言,P2P依然是當前收益高且穩定的理財方式。P2P上半年綜合收益率在9.5%左右,主流平臺收益率區間仍分佈在6%-12%。

投資P2P,只要不貪心,選擇合規運營的平臺,絕大多數投資人是賺錢的。

股票被稱“七虧二平一賺”,大多數投資人進去被割韭菜。

看一組數據,上半年,A股各大指數全線下挫,上證綜指累計下跌13.3%,深證成指下跌15.04%,中小板指下跌14.26%,創業板指下跌8.33%,據說上半年股民人均虧損5.19萬元。

而各類基金中,貨幣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為1.98%,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1.89%、-4.73%。

同期餘額寶的收益不到4%、信託平均收益7.5%左右,P2P作為固收類理財,相比銀行存款、信託,在收益率、投資門檻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

P2P規範了普通投資人

的理財市場

這一條可能很多人不理解,都說P2P跑路很多,怎麼還規範理財市場。

其實,就算沒有P2P平臺,也有其他騙子平臺,P2P只不過是騙子進行詐騙的一個工具。實際上那些藉助P2P來詐騙的平臺,都不是P2P。

除了P2P,市場上還有很多線下理財、外匯期貨野雞交易所、理財傳銷、消費返利騙局、實體項目非法集資等。

像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涉及20多個省份的22萬人,資金總計超過430億元,其本身就不是P2P。

MMM騙局,典型的龐氏騙局,百萬投資人,百億民間資產被清零。

2003年,蟻力神通過“委託養殖”模式非法集資,涉及金額200億元,受害投資者30萬人。

也就是說,其他形式的騙局也很多。這些騙局宣稱能短期獲得超高回報,實則貪婪吞噬著投資人的財富。

為什麼感覺風險很大,依然有很多平常百姓受騙。其實對於普通百姓,以前除了銀行存款,很難有其他的理財渠道,本身又缺乏金融知識,見到比銀行存款高几倍理財,很容易上當受騙。

而餘額寶、P2P等互聯網理財給普通用戶提供了一個很方便的理財渠道,門檻低、收益穩定、投資透明。在P2P平臺投資,就算髮生逾期,還能通過平臺找到借款人。而投資一些線下理財平臺,都不知道錢去哪了。

隨著P2P在普通老百姓中的知名度越來越大,人們對於P2P平臺的辨識度也越來越高,那些打著P2P幌子的騙子平臺就很難生存,整個市場會趨向於全民化、普惠化、規範化。前景可期,P2P行業仍存在巨大價值

P2P讓金融更加親民

金融本該就是為大眾服務的。

但一直以來,提到金融,很多人都會跟“高大上”的形象掛上鉤,對普通人來說,融資、貸款、甚至理財都似乎離自己的生活太遠。

在過去,借錢難是許多人的共同心聲,如果去銀行借,手續非常繁瑣,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都增加了。而談到投資理財,銀行理財大多5萬起投,其他的一些理財要麼風險太大,或者收益太低,所以很多人僅把銀行作為一個儲蓄的地方。

這不僅使得大部分人與金融服務無緣,也沒能將閒置資金充分利用起來。

而P2P的主要用戶群體是平常百姓,從業者也需要真正地站在用戶需求角度去重新改造金融,如何給用戶提供便利,如何讓金融更好地服務於每一個生活場景,這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綜合以上幾條理由,可以看出,無論是從國家政策、還是對社會的貢獻度、以及給投資人的投資收益,P2P網貸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其實,判斷一個行業有沒有前途非常簡單: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不能解決社會問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就一定沒有前途;反之,如果有助於解決社會問題、提高社會效率、降低成本的就一定大有前途。

優勝劣汰是所有行業發展所遵循的規律,當前P2P進入洗牌階段,更像是“良幣驅逐劣幣”,劣質平臺紛紛倒閉,能夠存活下來的平臺才會越來越好。

所以,不能因為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就一味地否認它,洗牌之後的P2P一定更加光明。

同時也希望這個社會可以理性一些,對那些踏踏實實做事、合規經營的平臺,不要造成太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