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

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

清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4日~6日交節,太陽位於黃經15度時為清明。

《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

清明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時至清明,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最宜人們笑語盈盈地出門踏青去。

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

有詩人為清明這日作詩,「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楊柳依依的柔軟,人在鞦韆上的笑意,還有沉醉春風裡的花,都是清明春意盎然的證據。

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

清 明 習 俗

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

掃墓丨每年清明,人們都會身著素衣,去山中探望過世的親人。他們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捧花,低聲細訴對親人的思念。

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

寒食丨寒食有悽風苦雨,以斷火、冷灶為氣氛。早時民俗中的斷火三日,其實是為了清灶,以新火換舊火。三天不用火,吃冷食以清理腸胃。

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

踏青丨清明時節,大地回春。在這萬物生長的季節,人們紛紛脫下棉襖,走出居室,三五成群到鄉野山間散心,一冬的沉悶一下子便煙消冰釋。此時人們還會進行盪鞦韆、放風箏等樂事。

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