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始、摄政王终,兴也叶赫、亡也叶赫——清朝的几个巧合事件

在近300年的清朝历史中,存在着几个令人惊奇的巧合事件。

1、摄政王始,摄政王终

摄政王始,指的是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1643年皇太极死后,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争为帝,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多尔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意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帝位,改元顺治。做为大清的实际掌权者,多尔衮在清军入关后,先后受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

摄政王始、摄政王终,兴也叶赫、亡也叶赫——清朝的几个巧合事件

从叔父到皇父,也正反映了多尔衮的权势在顺治初年的日益显赫。他死后,顺治帝追尊其为成宗义皇帝,但是不久,多尔衮就遭到了顺治的清算,不但一切封号被废,而且被挖坟毁墓,身后荣辱差别之大令人唏嘘。直到100多年后,乾隆帝才将其平反。

摄政王终,指的是清末的摄政王载沣。他是光绪的异母弟,宣统帝生父。光绪和慈禧死后,宣统帝即位,醇亲王载沣受封监国摄政王。他是清朝最后3年的实际统治者。随着清帝的退位,他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直到1951年病逝于北京。

2、兴也叶赫、亡也叶赫

那拉氏(纳兰氏)是满族(肃慎、女真)的一个大氏族,至明末分为叶赫那拉、哈达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四大支系。其中叶赫那拉氏的先祖本是蒙古人土默特氏,他们在灭了女真的纳兰部之后,占其领地,改以纳兰为姓。后举族迁至叶赫河岸建国,号叶赫国(叶赫部)。

摄政王始、摄政王终,兴也叶赫、亡也叶赫——清朝的几个巧合事件

叶赫部与爱新觉罗家族的姻亲关系始于努尔哈赤时期,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孝慈高皇后)嫁给努尔哈赤之后,为他生下了儿子皇太极。虽然如此,这并不能阻止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各部而和叶赫部之间进行的兼并战争。

1619年,后金在和明军的萨尔浒战役中取得胜利,叶赫部在此役中站在明军一方。努尔哈赤随后对叶赫部展开了报复性的灭国战争,叶赫部随即灭亡。据说,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在死前曾对天发誓:“叶赫那拉氏就算最后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掉建州女真!”而蔡东藩的《清史演义》中则说,努尔哈赤曾经挖到一个石碑,上书“灭建州者叶赫”几个大字,不管这些传言的真假,反正大清国最后真的就亡在了叶赫女人的手上,清末的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都是叶赫那拉氏。

摄政王始、摄政王终,兴也叶赫、亡也叶赫——清朝的几个巧合事件

叶赫那拉氏在清朝时期还是出了不少名人的,除了上面这两位太后之外,著名的还有苏克萨哈、纳兰明珠及其子纳兰性德等。

3、起于抚顺、终于抚顺

抚顺这个地方和清朝的第一位与最后一位统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的建州左卫一个小部落酋长家庭。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5年后国都迁至辽阳。1634年,皇太极尊赫图阿拉为兴京。

摄政王始、摄政王终,兴也叶赫、亡也叶赫——清朝的几个巧合事件

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投降后被苏联红军抓获,后被拘押于苏联远东地区。1950年8月1日,溥仪和其他263名“伪满洲国”战犯被引渡回国,关押于抚顺战犯管理所。溥仪在这里度过了近10年的改造生活,思想上最终也完成了从皇帝到共和国公民的彻底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