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叱吒一時的鮮卑族發源於哪裡?

生猛歷史


民族學界的主流說法是:鮮卑為我國古代東胡系統的部落集團。

例如,根據《史記·匈奴列傳》的《索引》,提到“東胡,烏桓之先,後為鮮卑”,《索引》另還引東漢胡廣雲,“鮮卑,東胡別種”。除此以外,《三國志·魏書》的《鮮卑傳》也稱,“烏丸、鮮卑即古所謂東胡也”。西晉司馬彪在《續漢書》更是直接指出,“鮮卑,亦東胡之支也”。

由此可見,鮮卑與東胡存在極其密切的關係,他們是東胡部落聯盟的成員,故而史家們才紛紛稱鮮卑是東胡別種。

當然,鮮卑內部的組成是比較複雜,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漸形成東部鮮卑、北部鮮卑和西部鮮卑三支。東部鮮卑興起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鮮卑山北部鮮卑在大鮮卑山,也就是今天的大興安嶺北段,西部鮮卑則是基於前兩者的演化而形成的集團。正如前面提到的文獻記載,鮮卑與烏桓的關係較近。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面(前119)時,霍去病徙烏恆於上谷等郡,致使其故地西拉木倫河流域(即饒樂水)空出,鮮卑山的東部鮮卑趁機遷徙至此。另外,大鮮卑山的北部鮮卑也南遷到大澤,也就是呼倫貝爾一帶。

在不斷的遷徙過程中,鮮卑分佈與匈奴、烏桓、漢人、丁零結合,形成新的族別。例如,在西拉木倫河一帶,鮮卑與南匈奴之後宇文氏結合,形成宇文鮮卑。原本分佈在大鮮卑山的北部鮮卑,遷徙到匈奴故地後,與匈奴殘餘部眾結合,形成鮮父胡母的拓跋氏鮮卑。

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下拓跋氏鮮卑的源流。根據馬長壽先生在1962年《烏桓與鮮卑》一書中提出的觀點,拓跋鮮卑起源於大興安嶺北段(即大鮮卑山)。這個說法隨著1980年嘎仙洞石刻祝文的發現,已經基本成為定論。

嘎仙洞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處,在大興安嶺東麓的森林中。所謂的嘎仙洞石刻祝文,其實是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太武帝拓跋燾派遣中書侍郎李敞來自石洞祭祖時的祝文,其全文如下:

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廿五日
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六官、中書侍郎李敞、傅㝹,用駿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於皇天之神:啟闢之初,佑我皇祖,於彼土田。歷載億年,聿來南遷。應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邊。慶流後胤,延及沖人,闡揚玄風,增構崇堂。克翦兇刃,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來王。始聞舊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懷,希仰餘光。王業之興,起自皇祖。綿綿瓜爪,時惟多祜。歸以謝施,推以配天,子子孫孫,福祿永延。薦於
皇皇帝天、皇皇后土。
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尚饗!
東作帥使念鑿。

這段雕刻在嘎仙洞石壁上的祝文,與《魏書·禮志》上提到李敞去石室祭祖的文字完全相符。

《魏書·禮志》載:“魏之先居幽都,鑿石為祖宗之廟於烏洛侯國西北。” 史書所言的“烏洛侯國”西北的石室或石廟,根據歷史地理學者的考證,其實就在嫩江西北的大興安嶺北段,與嘎仙洞的位置相符。

拓跋鮮卑起源於大興安嶺北段,就此成為定論。


HuiNanHistory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崛起的少數民族,魏晉時期內遷至中原,捲入了西晉末年代的動亂。隨後,十六國時期,鮮卑拓跋部完成了部落的統一之後,在中原地區建立北魏政權,不斷髮展壯大,公元439年統一北方。孝文帝改革後,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加快,勢力大增,但鮮卑部族的痕跡逐漸淡化。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後又被北齊和北周替代。有一定鮮卑血統、出身關隴地區的貴族建立了北周、隋、唐等政權。鮮卑族的一些風俗品格被流傳下來。但鮮卑部落隨著663年被吐蕃吞併後,逐漸消失於歷史的長河。

對於鮮卑族的起源,學界還沒有定論,主要有四種說法:東胡說、東夷說、山戎說、逃亡漢人說。可以肯定的是鮮卑族肯定是個北方民族。對於這四種說法,山戎說和逃亡漢人說的可信度不是很高。根據現存的鮮卑族人物陶俑和歷史記載,鮮卑族的習俗、長相、語言與漢人都不同,而歷史記載中也沒有明確的該支派的發展;這種說法的解釋是從鮮卑族的名稱來解讀的,認為“鮮者,少也。卑者,陋也。”(《翰苑集》引《漢名臣奏》),筆者認為我國曆史上少數民族的名稱或是音譯或是根據某一特點命名,命名方式因為“大漢民族心理”都有含有鄙夷的意味,所以從名稱的解讀來判定鮮卑族是逃亡的漢人是不可信的。山戎說的記載較少,只有《史記集解》中有所提及,故暫保留疑問。

從今日留存的文獻來看,東胡說和東夷說是可能性較大的。《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十六國春秋》、《魏書》等都提到過鮮卑是東胡的餘部,最少也是有密切關係。東胡被滅後,餘部有一部分前往烏桓山,稱東部鮮卑;一部分聚集到大興安嶺北段的大鮮卑山,東漢末年據匈奴故地,稱拓拔鮮卑。西晉末年,拓跋鮮卑開始活躍於歷史。東夷說是學者受《國語·晉語》中的“昔成王盟諸侯於歧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為盟”進行解讀。而建國後的考古工作者在今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礦區北部達蘭額羅木河東岸發現了鮮卑早期墓群,墓中的袋形三足陶銅器和頭北單塋墓葬方式有東夷文化的痕跡。這究竟是當時物品交換的結果還是文化影響的結果,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國家人文歷史


公元338年,拓跋族首領什翼犍在大同建立了代國;公元386年,鮮卑族又入主中原,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公元551、557年,東魏、西魏分別又被北齊、北周所取代。

鮮卑,這個一度統一中原、異常顯赫的民族,究竟起源於何處?又是如何消失於歷史舞臺的?

史料有載:東漢時期,應奉上書漢桓帝雲:“秦築長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鮮卑山,因以為號。”“東胡,烏桓之先,後為鮮卑。”因此,史學界主流的看法都認為鮮卑源自東胡,是在東湖部落聯盟被匈奴擊破後分離出來的族群。東漢初年的鮮卑族被匈奴族所奴役,直到北匈奴被迫西遷後,鮮卑族乘機佔領了北匈奴的地盤漠北地區,並將漠北的匈奴十餘萬部落併入鮮卑,從而正式壯大起來。



此後,鮮卑族一路浮沉,直到隋唐以後,鮮卑族逐漸解散,不再作為民族實體而存在。但鮮卑族後裔卻持續在隋唐政壇上發光發熱。而且,隋、唐兩朝的開國皇帝都深受鮮卑文化影響,並且如唐高祖李淵的母親與妻妾中,也有多位漢化的鮮卑人。

隨著朝代的演進,大部分鮮卑人都逐漸融入了漢族,小部分融入契丹族。東北地區也有少量的鮮卑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外興安嶺西邊、烏蘇里江兩岸包括海參崴一帶,他們中有一部分被《尼布楚條約》劃給了俄國,另外有小部分演變為今日的錫伯族。

鮮卑族的興起與衰微路徑,在多民族的中國歷史上而言並非孤例。但鮮卑族對中國古代歷史進程的影響卻是絕對不能小覷,尤其是拓跋鮮卑部,曾出過數位非常有建樹的領導人。如北魏的拓跋燾,統一了北方,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還有拓跋宏—— 就是著名的“孝文帝改革”發起人。


生猛歷史


鮮卑族最早是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對中國造成最大影響的遊牧民族。

鮮卑族分佈於中國北方,是一個神秘的民族,其發源地的說法是各有千秋。那麼鮮卑族的發源地到底在哪裡呢?

關於鮮卑族的起源,史學界一直沒有定論,但基本認為鮮卑族是由中國古代的北方民族轉化而來的。

嘎仙洞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據說是鮮卑族的發祥地。

在嘎仙洞居住的拓跋鮮卑部落創建了北魏王朝,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第一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鮮卑族統治北中國長達140多年,對中華民族的融合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嘎仙洞其洞口高12米,寬19米,洞內南北長有92米,東西寬有27米,穹頂高20餘米,可以容納數千人。

洞內有一塊被稱為“石桌”的天然石板,估計是用來祭祖的。而洞府是部落各成員聚會的地方,洞內的地面上雜陳著碎石獸胄,有明顯火燒的痕跡。洞內的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燾,派遣中書侍郎李敞來祭祖時刻的銘文。

1960年夏,我國考古工作者在今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礦區北部達蘭額羅木河東岸,發現了鮮卑早期的墓群。

這座古墓群據考證約為2900年前至東漢初期的鮮卑人的墓地,出土遺物達300餘件。墓葬中還有大量的牛、馬、羊殉葬品以及陶器、銅器、骨器、木器、貝殼等隨葬品,袋形三足陶銅器和頭北單塋墓葬方式能夠說明墓群主人與黃河流域的悠久的文明有著很大的聯繫,木器及貝殼等隨葬品的出土,讓人們猜測他們與東夷文化的淵源有關聯。


隔山聽風吟


上圖為盛樂博物館展板

軒轅黃帝的兒子昌意有一個小兒子受封北國,此地有大鮮卑山因此以“鮮卑”為號。其後代做了此地的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於是形成了一個遊牧民族,畜牧遷徏,射獵為野。這就是鮮卑族的起源。幽都之北、廣漠之野指的是大興安嶺原始森林以北。

《北史》記載說夏、商、週三代及秦漢時期匈奴、山戎、獫狁、獯鬻為害中州,而鮮卑部一直不交南夏,所以史籍中沒有記載。東漢時期的鮮卑部向南遷移到了內蒙古扎賚諾爾地區,在此地生活了百餘年,至今留有古墓群。

漢末鮮卑部再次南遷。據《北史》記載,這次南遷途中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有神獸似馬,其聲類牛,引鮮卑部乃出,始居於匈奴故地。三國曹魏甘露三年,被追尊為神元皇帝的拓跋力微率部遷於定襄盛樂。據《北史》記載拓跋力微四月祭天,諸部君長助祭,有不肯順服的白部大人觀望不至被拓跋力微所殺,從此遠近肅然。《北史》提及拓跋力微欲“與魏和親”。

上圖為盛樂博物館展板

盛樂是鮮卑的北都,位於現在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從拓跋力微都盛樂以來,與西晉修好。拓跋力微死後國分三部,其中一部的首領拓跋猗盧,即拓跋力微之孫,被追尊為穆皇帝。拓跋猗盧出幷州,遷雜胡北徏雲中、五原、朔方,又西渡河擊匈奴、烏丸諸部。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迄長城原,夾道立碣,與西晉政權分界限。最終拓跋猗盧又將鮮卑三部重新統一。

拓跋猗盧受晉封為代公、大單于。以盛樂為北都的拓跋猗盧修平城為南都。遷於平城的拓跋猗盧又進位為代王。最終因為子嗣爭位在西晉末年被兒子拓跋六修所殺。

拓跋力微重孫子、拓跋猗盧的侄孫拓跋什翼犍在位時期建立代國,設置百官,後敗給前秦符堅。拓跋什翼犍的孫子道武帝拓跋珪重興鮮卑再次向南北擴展,並於平城正式稱帝。拓跋珪之孫太武帝拓跋燾時期鮮卑建立的魏終於統一北方,後稱為北魏。

其實要想了解鮮卑的早期歷史,內蒙和林格爾的盛樂博物館是個很好的地方。

下圖為盛樂博物館鮮卑巖畫


沅汰歷史


鮮卑族發源自哪裡,是基本沒有爭議的。從地理上,鮮卑族發源於大興安嶺地區的鮮卑山,以山名為部落名。從民族上來看,鮮卑人是東胡人的一支的後裔。他們走出大興安嶺後,與同是北方遊牧部落的匈奴人,有時合作,有時對立,有時又被統治。由於他們與匈奴一起,不斷騷擾古代中國的邊境,才逐漸為中原所知。在此之前,鮮卑人並未進入漢人的視線。

北匈奴被大漢雄師打敗後遠走西亞、歐洲,實力弱得多的鮮卑各部落趁機搶佔原來屬於北匈奴的部分地盤。經過一段時間部落間的爭戰,公元386年,鮮卑的拓跋部落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北魏,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王國。

又過了幾十年,拓跋氏統一了整個中國北方,其疆域在如今的蒙古東部、我國的內蒙和東北一帶,還曾定都洛陽,也可見其曾經的強大。建立了王朝的鮮卑人,逐漸脫離遊牧生活定居下來。

但是這樣的好時光並未能持續,公元六世紀中葉,鮮卑王朝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然後又分裂成一些更小的政權實體。在統治北中國的近200年時間裡,鮮卑漢化明顯,遊牧特性也慢慢消失。最後,到了唐代,鮮卑人極小的政權也分別被打垮,各部落先後完全與中原各族融合,鮮卑族消亡。


世界真的很大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起源於東胡族。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恆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形成了烏恆族和鮮卑族,因受匈奴奴役,所以鮮卑族的風俗習慣與烏恆、匈奴相似。

鮮卑族有三大姓,他們分別是:宇文、慕容、拓跋。公元304年,幽州刺史王俊引進慕容鮮卑對付成都王穎,慕容鮮卑打敗王穎後,開始屠殺漢人並掠奪中原,同時俘掠了數萬漢族少女,大肆姦淫,當軍糧宰殺烹食。王俊要求他們放掉這些無辜少女。慕容鮮卑將吃不完的少女淹死在易水中,易水為此斷流。從這些來看,當時的鮮卑族還是遊牧民族,他們茹毛飲血。

公元386年鮮卑拓跋珪建立北魏;493年北魏孝文帝定都洛陽開始漢化;534年北魏分裂成西魏、東魏;後東魏變北齊、西魏變北周;北周宇文泰為了爭取鮮卑上層,大開歷史倒車,又開始胡化恢復鮮卑舊姓。將楊堅父親楊忠賜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國、司空。後楊堅承襲父爵,統一了中國,建立了隋朝,上臺就廢除了鮮卑化和胡化的政策,恢復了漢字、漢姓、漢文化、漢制。

這裡還要提一個叫李虎的人。西魏的李虎因功被授予八柱國之一、官至太尉。北周宇文泰時恢復鮮卑姓,將李虎賜鮮卑姓為“大野氏”。李虎的兒子是李昞,李昞的兒子是李淵,李淵的兒子是李世民。李家父子建立了唐朝,但是他們自稱是漢族,是隴西李氏,最前面的一支是漢朝的飛將軍李廣。其實,李廣的孫子叫李陵,李陵因兵敗投降匈奴,李陵在隴西的家族分二次被漢武帝殺光,所以根本不存在有隴西李氏後裔了。再則,李世民當時想將自己的女兒下嫁給士族,士族紛紛拒絕,原因是鮮卑族女人嫁人可以有情人並且可以幾次嫁人,與漢族儒家思想格格不入,所以士族會拒絕李世民皇家婚姻。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將二個兄弟殺死,他跪著求他父親李淵原諒並吮吸李淵乳頭,據說李淵有三個乳頭,我們現在不管他有三個乳頭還是四個,這種吮吸父親乳頭以減輕自己的惡行的辦法,只有鮮卑族有此風俗,漢族是沒有的。

儘管唐朝有皇帝娶父親的後母和皇帝娶自己的媳婦事例,但是他們是徹徹底底的鮮卑漢化的胡人,到了唐末,鮮卑人徹底漢化,幾乎看不到鮮卑族了。我在這裡介紹幾個鮮卑姓漢化的漢族姓,一共有105個鮮卑姓,介紹十個鮮卑姓:拓跋=長孫、元;獨孤=劉;他拓跋=駱;西方尉遲=尉;獨孤渾=杜;塭盆=溫;步六孤=陸;匹婁=婁;普=周;薄奚=薄,等等。如果對這些姓氏有疑義,請閱讀“唐書”卷一九九頁;“魏書”卷五十九頁。

總的來說,漢族是一個大融合,鮮卑族消失與漢族息息相關,不要去懷疑鮮卑族怎麼沒有了,看看周圍有105個與漢族一樣的姓,就知道他們融入到漢族中來了。


張律明


這個問題按書本或者書本所說的肯定是錯的,因為他們連鮮卑的人種問題都解釋不了。

第一、書本記載最明確的就是北魏孝文帝這個黃頭小兒,意思就是他是金髮碧眼的白種人。然而後來說與鮮卑有關的群體大多沒有被記錄這個特徵。按歷史書學者的說法鮮卑大量變成了漢族,那就奇怪了,漢族裡幾乎沒有這種特徵,基因顯示也幾乎不存在白種基因。

第二、書本尤其是一些地理志書籍裡是記載東北及周邊是存在白民群體的,《山海經》裡有,包括宋代的地理志裡也有。並且那些地區還同時存在別的種族。

第三、歷史又記載匈奴融入了鮮卑,而且數量很大。後來與鮮卑有關的群體表現,比如屬於鮮卑室韋的蒙古族又更多是北三苗文化。這就說明所謂鮮卑其實是存在黃白兩種群體的,且黃的明顯是大多數。如果我們要較真,可能後來歷史上的絕大多數都是假鮮卑,真匈奴、真漢族。

第四、有人認為鮮卑的直系後裔是錫伯族,這個說法還是可信的。錫伯族保留著 抹你黑 文化,抹你黑是互相用深色顏料塗臉嬉戲。這個文化在西南的佤族和彝族等民族也存在。西南的源自百濮,百濮的來源是當年大洪水時大鯀體系被帝堯集團擊敗被一分為二發配四川和東北。這樣就使得,東北有的民系在西南也存在,比如C系孟加拉,D系佤族,除了黃種主體外還有就是疑似有白種文化和少量白種基因。也是日本人尋根到雲南的原因,因為文化由於偏安一偶保留很多類似內容。

如果最早的鮮卑是發配東北的大鯀後裔的話,裡面就同時存在黃白兩個核心群體。而且他們與百越一樣是剃禿頂的。百越其實是發配四川的那一體系在帝舜大禹時代和夏代重回中原,黃種主體回到了老家江浙。所以鮮卑的發源地是江浙,就是沿海九黎與日耳曼的聯姻組合待著多個混過血的跟隨民族。

第五、東北、外興安嶺為什麼感覺後來白種很少,甚至是C系最多。其實這是因為逃到東北的這一支大鯀後裔,只是留下了一部分黃種核心帶領著C、D兩支跟隨民族,黃白聯姻主體西進中東了。他們就是含米特人,上埃及人以及猶太文化的基礎,剃禿頂戴小帽的。包括滿清也存在小帽,舊時代的地主帽就是小帽。所以中東猶太也叫西伯來。說白了就是來自西伯利亞。西伯是漢語,是相對於中國而言叫西伯。

第六、後來匈奴式微,緊接著鮮卑崛起,其實就是這兩個體系結合了。只是匈奴無論黃白都是帝堯集團後裔,按歷史其實是大鯀族的仇敵。但歷史就是這樣,遺忘和現實需要就造成了後來的結果。漢朝與遊牧大戰是因為漢朝皇室為楚人,所以中斷了與遊牧的支系的聯繫,周秦兩代與遊牧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為自己本身就是北三苗羌人返回,所以周秦與遊牧間有戰爭,但並沒有形成大戰。秦滅後,冒頓迅速統一匈奴,這與漢朝的帝係為楚人有關。所以漢朝開始遊牧與農耕原本的民族聯繫中斷了。漢朝全勝,就使得留下的匈奴最後與東胡結合了。

本來漢朝已經造成農耕對遊牧的巨大心理威懾,但由於三國戰亂,尤其是西晉八王之亂導致五胡亂華,農耕和遊牧的心理優勢也反轉了。北魏時代的確存在白種鮮卑,可是這一戰亂持續很久,白種本來人數就不多。在中原要麼自相殘殺,要麼戰爭損耗,要麼就是死於冉閔殺胡令。尤其是外貌不同的被殺首當其衝。所以留下來的這種鮮卑幾乎沒有。長相一致匈奴的也會被殺,但可以想象,本身就是同宗的北三苗,不僅長得一樣,而且可能那個時代還知道源流。明代朱元璋的舉動都表明是知道漢族源流的,否則幹嘛從山西移民,幹嘛篤信十三。鮮卑裡很多源流一看記錄的姓氏和風俗就知道屬於北三苗,屬於帝堯集團。比如慕容與步搖有關,帝堯體系有個明顯的文化就是搖頭,比如阿根廷探戈就是從白匈奴的古羅馬流傳到拉丁系國家的文化,就是搖頭舞。朝鮮族也有一種獨特的搖頭舞甩綵帶。

西夏党項這一支與鮮卑有點關係的,可能就不是匈奴,而是沿海體系這一支。與夏朝有關,黨就是指他們。這個體系是有組織傳統的,比如墨家文化就是這個體系得文化。幫、派、黨都是這個體系的文化特定。孔子說君子不黨,意思就是君子這個體系是不倡導那個文化的。你看歐美社會里存在各種組織,日本文化也是。所以党項應該屬於與夏人有關的,這個體系應該就是現在逃到珠峰周邊未攀登珠峰提供協助的夏爾巴人。

第七、鮮卑室韋明顯是匈奴,黃白匈奴都有。現在蒙古族也是北三苗文化。比如蒙古一詞是苗族的芒勾,他們重3、9、13這三個數字也屬於苗蠻帝堯體系。掛左弓同樣也是指內陸支苗蠻在沿海的左邊。所以漢族是尚左的,斯拉夫白匈奴後裔也存在左夫之類的名字。這就表明,他們於真正的鮮卑不是一回事。

最後,所謂鮮卑山只是一個階段停留地,而非發源地。狼狽為奸這個詞不知道最早起源於何時?如果起源於漢代之後,就很有可能是狼圖騰的匈奴與被叫做狽的鮮卑結合。苗蠻的確是養狼人後裔,北三苗以及黃白匈奴都有狼圖騰。包括白匈奴為主的古羅馬。古羅馬在倫敦的古墓裡還發現了兩具中國人遺骸。


國病


鮮卑人的發源地在山西的陶巳,其祖先是堯,舜囚禁堯於代郡,使丹朱與堯父子不得見,於是拓跋丹朱出走呼倫貝爾,初到草原未料北方之寒冷,人員幾乎都被凍死,幸得發現大鮮卑山西南的山洞裡可容納上萬人及牲畜,獲得再生的人們於是改稱自己為鮮卑人,注意這裡是鮮卑人,不是鮮卑族,鮮卑人與漢人同祖於堯,如果稱族就把他們給割裂開了,就北方蒙古,東胡,肅慎,都稱人不稱族,皆源於他們的A型血系人口均出於黃帝子孫家族的遺脈。其中塔塔爾人就是為拓跋丹朱守墓的世代守墓人,塔塔爾人被成吉思汗打敗之後,活下來的人被編入朮赤旗下者眾後又隨拓跋跋督西征莫斯科平原為金帳汗國的建立立下功勞,今天他所在的位置就是韃靼斯坦。


紫垣先生


把鮮卑稱為族只怕不妥,當時只是北方高原部落之一,匈奴部落統治時屬於匈奴的一支。說個題外話,鐵木真當時所在的部落叫做蒙古,他把草原各個部落統一之後,以自己本部落名統稱這個統一部落為蒙古,與當年秦始皇統一諸國後仍以本國秦國統稱是一個道理。所以當時並沒有民族這個說法,北方草原各部落差異性很小,共同性很大,匈奴,鮮卑,契丹,女真等等,都是在不同時期本部落崛起佔據統治地位,用本部落名字作為各部落的統稱。如果說到語言,現代民族分類裡的漢族有粵語(廣東話),客家話,北京話,吳語,閩南語,這些語言差異性更大,相互之間沒有長期交流根本聽不懂,民族劃分在中國並不嚴格,只要你認同中國文化,習俗,語言相通,其實就是中國人,西方的民族劃分在以前就很嚴格,簡直到了嚴苛的程度,在二戰時達到了頂峰,希特勒的日耳曼血統論是個例子。英德法三國曆史上是同一族群,後來分裂建國,獨立多年,才形成自己的民族,其實英德法的差異比中國漢族裡的族群差異要小很多。西方講究“科學”,分類很嚴苛,東方講究“中庸”,彼此文化習俗差不多,就不會論血緣,這是東方文化的包容性所在,也成就了中國的幅員廣闊,人口眾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