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快餐之2」和而不同

【國學快餐之2】和而不同

胡立根

「國學快餐之2」和而不同

【一語破的】

和而不同,意思是為人處事,講求和諧,但應該拒絕苟同。語出《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典精讀】

《論語》論“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有子曰:禮①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②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③,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學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④,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子路》)

子曰:“鄉愿⑤,德之賊也。”(《陽貨》)

【原典譯解】

①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②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③知和而和:只知道為和諧而和諧。④周而不比:周,善於團結;比,拉幫結夥。⑤鄉愿:鄉中貌似謹慎忠厚,實則同流俗合汙的偽善者。

「國學快餐之2」和而不同

【點到為止】

和而不同,意思是為人處事講求和諧,但應拒絕苟同。

《尚書·堯典》就提出了“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及“直而溫”、“寬而慄”等具有“和而不同”意味的辯證概念。西周末年有個叫史伯的,提出“去和而取同”,認為“和”與“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是不同事物之間的協調平衡,其基礎是“不同”,去掉“不同”,則變成無差別的“同”,就很危險。由此他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偉大思想,並以此準確預言了西周的滅亡。

春秋齊景公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晏子,繼承和發揚了這一理論。當時,齊景公寵幸一個叫梁丘據的人,認為梁丘據跟他很和諧。晏子跟景公說,你們這只是“相同”而非“和諧”,他說就像烹調,只有調配各種不同味道的佐料,使其融為一體才能成其美味。同樣,君臣意見有別,才可求得真正正確之見。所以“相同”行不通,要“和而不同”才行。

比晏子稍晚幾年的孔子,敏銳地發現了這“和而不同”的價值,便接過了這杆大旗。他特別看重“和諧”,“和”成了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由此發展出“中庸之道”。《禮記》就有一專章談論“中庸”,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將“中和”提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

但是,孔子主張的和諧,並非不偏不倚,更不是和稀泥,而是“和而不同”,是他明確將“和而不同”作為衡量君子的標準,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反對無原則的附和,將不分是非的老好人稱為“鄉愿”,認為這種人是道德的破壞者。

至此,“和而不同”的思想就這樣在中國文化史上正式確立了。

“和而不同”思想,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貞觀之治中唐太宗與群臣尤其是魏徵的關係,就是典型的和而不同。中國歷史上雖然出現過獨尊儒術的現象,但無論戰國的百家爭鳴,還是後來的儒道釋三家並存,王霸並重,也是各有原則,互有補充,所以,中國文化也就有了“儒道互補”之說。而“天人合一”、陰陽交感的哲學觀,就是強調不同質的事物構成和諧的整體。至於“樂和同、禮別異”的儒家政治手段,“中和”美學觀,中醫的氣血調和,淡如水的君子之交,都是這種思想的體現。我們發達的辯證思維,更是“和而不同”的集中反映。

【經典篇目推薦】

①《論語》;

②《春秋左氏·傳昭公二十年》;

③《中庸》前十章;

④《黃帝內經·至真要大論》

(來源《語文報》)

「國學快餐之2」和而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