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水泥產量爲何暴跌?水泥需求斷崖式下跌是否即將到來?

國家統計局4月17日公佈了一季度宏觀經濟情況。3月份全國水泥產量15443萬噸,同比下降15.6%。去年3月水泥產量達到2億噸,

據此測算,3月全口徑水泥產量下跌更是高達23%;此外,一季度水泥產量3.76億噸,同比下滑4.5%,降幅創下歷史新高。

對比來看,今年1-2月全國水泥產量同比增4.1%,但3月份數據卻顯得市場十分疲軟,導致一季度數據並不樂觀。早有業內專家表示,水泥需求的斷崖式下跌即將到來,而本輪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週期,預計將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走向拐點,並加速下行。

這位人士更斷言,水泥銷量斷崖式下跌的時點可能在2020年展開,其中東北、西北、華北等三北地區及西南部分地區可能會更明顯,而長江中下游、珠三角可能會滯後三五年。

從本次產量下降的背後來看,我們可以觀察到,3月的需求大幅下降是導致一季度水泥行業需求數據不夠“亮眼”的關鍵。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今年市場開工較晚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加之今年房地產形勢不夠理想,阻礙了市場需求回升。另外,從外貿口徑來看,今年的進出口數據同往年相比,進口熟料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這對國內市場的熟料的市場份額也有一定範圍的影響。

一季度水泥產量為何暴跌?水泥需求斷崖式下跌是否即將到來?

當然,停窯限產政策也對水泥產量下跌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季度以來,各地的停窯限產成效顯著。例如,河南鄭州、新鄉、南陽等市的運轉率都在20%以下,山東範圍內的棗莊、臨沂、濰坊部分企業運轉率則在17%以下,而遼寧、吉林等省份一季度幾乎都處於錯峰生產的時間範圍內。相比看,南方的江浙皖等地數據則更為可觀一些,運轉率多在60%及以上。南北方的巨大差異造成了部分省市的市場需求量大幅縮水。

宏觀數據方面,一季度全國固投(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三產業的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3%;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4%。增速均同比1-2月份小幅回落。

當然,相對穩定的宏觀數據和我國巨大的市場容量依然給水泥市場重拾了信心,在高度開放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的進程中,斷崖式下跌的拐點暫時並未到來,水泥需求在近年內仍然會保持平穩。在市場化進程中,區域性的差異、企業間成本差異、企業節能環保差異性將越來越大,市場份額也會在這其中伴隨著轉移,落後的產能的競爭將越發激烈。

價格方面,自3月中下旬開始,市場行情開始逐步升溫。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三北地區都有不同幅度的反彈跡象。在環保限產、錯峰停窯、市場逐步啟動等的影響下,需求處在啟動階段,總體止跌走穩,市場開始復甦。

綜合來看,一季度水泥產量數據下降幅度創近年新高主要受停窯限產和市場啟動慢等原因,後市在宏觀經濟的帶動下,市場仍然被看好。斷崖式下跌的進程並未到來,從一季度的行情看來,在水泥價格持續升溫的背景下,今年的行業利潤可能比去年還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