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今天是“國際護胃日”,你知道哪些生活習慣可能會導致胃病嗎?胃有不適,如何根據症狀自我緩解?

常按四大養胃穴位,按贏春季“保胃戰”。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患有胃病,嚴重的甚至丟失了性命,為了能夠讓你的胃健康,一定要做好養胃護胃工作。常按四大養胃穴位,會讓你的胃更健康~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中醫認為,防止胃痛的發生,應從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過度勞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飲食、控制情緒等等。養生穴位的按摩,可有效防治胃痛。

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是治療胃痛最重要的養生穴位。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見疾病,中醫認為胃脘痛是由胃氣失和、胃絡不通、胃失濡養經絡所過,主治所在引起的,飲食不節、勞累、受風寒、情志不暢等因素均可誘發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發生,重在日常保健,應該從病因入手,如不讓身體過度勞累,注意腹部的保暖,注意飲食,控制自己的情緒等。也可以按摩養生穴位做做日常保健,如經常按揉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等穴位。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1.內關穴、公孫穴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圖片來自39健康網

  • 內關是人體上的重要穴位。內關在前臂正中,腕橫紋上三指的地方

  • 公孫在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內關和公孫都是八脈交會穴,八脈交會穴有8個,4個在上肢,4個在下肢。中醫常把上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和下肢上的一個八脈交會穴相配,組成4對,每一對都有獨特的治病功能。內關和公孫就是專治心、胸、胃病的一對。

2.足三里穴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圖片來自39健康網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調養脾胃的大穴,也是人體的重要強壯穴,凡是肚腹部位的問題都可以用足三里這個穴位治療。

3.中脘穴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圖片來自39健康網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夠調動胃經的元氣,六腑的健康問題首選它們對應的募穴治療,胃是六腑之一,所以養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日常保養胃部,治療胃痛,可以常常按摩這4個養生穴位

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們。

胃痛嚴重的時候,可以用拇指分別對這幾個養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時緩慢地進行腹式呼吸,連續按揉3~5分鐘便能止痛。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順便提一下,上述4個養生穴位,對治療嘔吐也有很好的效果

嘔吐也是日常多發病,飲食不節、情志不暢、外感寒邪、暈車暈船等都會導致嘔吐。

嘔吐的時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個穴位,每個養生穴位3~5分鐘,能立即止吐。

胃不好大多都是由日常的一些壞習慣造成的,想要養胃必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行。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養胃多吃“紅、黃、綠”

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機器,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對黏膜造成機械性的損傷,保持良好的飲食是治療胃病的關鍵。胃七分靠養,常吃“紅黃綠”三種蔬果食物,有助於養胃護胃。

:紅薯是紅色食物養胃的代表。紅薯可去積促進胃酸分泌,紅薯粥、蒸紅薯都是不錯的選擇。紅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胃健脾、養血壯神的功能,每天吃幾粒紅棗,也有養胃的功效。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南瓜細軟易吸收,養胃排在黃色食物的首位。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膠,可以保護胃黏膜免受刺激,其豐富的膳食纖維非常細軟,易吸收。另外,玉米、胡蘿蔔等富含的微量元素也有利於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圓白菜被譽為天然的“胃菜”,生津止渴助消化。圓白菜榨汁飲用,對促進胃潰瘍的癒合有一定的幫助。

國際護胃日:四大養胃穴位常按更健康

這貌似交通燈的“紅黃綠”三種食物,不妨配搭著來吃。一碗養胃紅棗南瓜小米粥,或者紅薯米飯、南瓜米飯,一碟清炒圓白菜,幫你打響春日“保胃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