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國志》|比演義更真實,比正史更生動,一切盡在其中!

作者 餘襄子

《真.三國志》|比演義更真實,比正史更生動,一切盡在其中!

之前有寫過一些三國人物,但很多內容都太過於草率,以及我之前尚未成熟的文字,現在看下來都有如是糟蹋了那些人物。所以,我決定,將之前寫過的回爐重造,甚至重寫。

三國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時期,其民間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實際意義,諸多歷史人物已經被臉譜化,並深深烙印在了許多人的心中。然而,嚴格來說,三國的地位不及前面的兩漢,甚至都只不過是魏晉南北朝的一個小前奏罷了。

中華文明雖說不是最古老的文明,但也是之一,而且,當我們回過頭來看歷史的時候,都有一個誤區:我們以為中華文明一直沒有斷過,一直都是原先生長出來的那樣子。但是實際上,中華文明一直都是處於動態之中,他一直都在吸收周圍的一些小文明,有些文明甚至是被我們的祖先所深深鄙視的蠻夷。

自秦朝以來,天下歸於一統,廢分封,設郡縣,這是一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革命。所謂革命,必然是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果然,秦朝二世而亡。

漢朝建立以後,就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但是,漢朝的統治者又深深被秦朝流下來的制度遺產所著迷,因為秦朝所設立的這一套規矩,實在是高效。

但是,漢初的統治者們心有餘悸,生怕重蹈了前秦的覆轍。在分封了幾個同姓諸侯王后,減免稅負,與民生息,因此才有了“文景之治”。

然而好景不長,以劉濞為首的“七王之亂”敲響了皇帝的警鐘,從漢武帝開始,就開始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毋寧說,衛青霍去病等人的大破匈奴,一方面是因為漢匈矛盾的日益加劇,另一方面也可說是漢朝中央集權的一項副產品。

漢武帝的舉措,一方面重振了大漢威儀,另一方面又勞民傷財,以至於漢武帝被扣上了“有亡秦之過,而無亡秦之失”的帽子。

之後,經歷了漢武帝的孫子漢昭帝的收緊政策,漢朝又開始向前行走,但是在王莽的時候,被攔腰斬斷了。

王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進行了一系列“託古改制”的措施。然而,理想終究只是理想,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自有一定的道理,有的時候就連踩剎車都是一項危險的行為,就更別說往回走了。

劉秀作為地方豪強,在一場逐鹿戰中接過了漢朝的大棒。但是,正因為劉秀是一個豪強,身邊一起創業的兄弟,都是豪強。因此,東漢的皇權,在一定程度上比之西漢,更為衰落。

歷經東漢12帝,終於,來到了三國時代。

統治一個國家,遠遠比想象中的更為艱難,僅憑一人之力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統治者就需要幫手,但是,統治者又不能完全信任幫手,在信息,交通,通訊不發達的古代,這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三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在歷史中的地位又是什麼?想必很少有人真正想過。演義有時過於浮誇,但未必接近歷史。另一方面,沒有演義,三國就又顯得太單調,太不惹人注目了。

在我看來,三國是一個大家不斷試錯,不斷尋找各自方向,併為此付諸行動的時代。毋寧說,中華文明到了漢朝末年,過於僵硬,過於迂腐了。外表看似強大,實際上卻敗絮其中。人們開始追求外表華麗的東西而不考慮其實際用處,那幫士族所支撐起來的官僚集團,整天高談闊論,彼此爭奪一些毫無意義的虛名,全然不顧天下蒼生。

所以,在朝堂內部鬥得水深火熱的時候,黃巾起義爆發了,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將底層百姓們長時間以來的憤怒與憋屈揮灑得淋漓盡致。然而最終,張角失敗了,黃巾起義,就像是一個從遠處拋來的投石彈,將漢朝的大廈砸了個大窟窿。

緊接著,軍閥混戰,董卓,袁紹,袁術,張繡,劉表,你方唱罷我登場,好是熱鬧。在官渡之戰中,以曹操為首的寒族法家挑戰了以袁紹為首的士族儒家,並且獲得了勝利,幹實事遠比搞虛名來得實在。然而,袁紹離開了舞臺,但士族卻一直堅挺著,並且在之後找了個機會捲土重來,將曹家送進了墳墓。

曹操整合了中國的北方,孫權整合了江南大片地區,而劉備,也將先進的中華文明帶入了西南。但是,當時所謂先進的中華文明,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司馬家的晉朝僅僅只是一個過渡者,士族只是迴光返照了一下罷了。

但是,並非所有的士族都是這樣,否則,我們也就看不到“竹林七賢”的風采,以及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五胡亂華,與其說是亂華,不如說是入華,它的意義,更像是一劑強心劑打在了中華文明的身上,等到他重新站立起來的時候,也就同時造就了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隋唐帝國。

那麼,不由得一個疑問就冒了出來,士族的意義在於什麼?如果說士族統治是那麼的糟糕,那麼在官渡之戰後,士族為什麼又一次捲土重來?

三國的時代,是一個不斷試錯的時代,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在當時看來,是最為不壞的辦法罷了。沒有士族的捲土重來,很難想象,三國會在什麼時候再迎來統一,畢竟,人心,才是最為重要的根本,只要能夠擰成一股繩,其他的都可以以後再慢慢摸索,而士族,正是這股繩的中堅力量。

這就是我對於三國的一些基本看法,雖然,稍有淺薄,不夠嚴謹。站在學術的角度看待三國,並非我的初衷,也並非我之後更文的基礎,這僅僅只是我的一些個人想法罷了。我更希望,拋開一切,以人物看三國,儘可能還原每一個有血有肉的三國人物,這也是我之後將要做的努力。

我原先想以一種輕鬆的筆調來寫,可是不知不覺,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三國人物甚多,我打算從人物的角度入手,並且,我之前也都是這麼寫的,只不過,回爐重造一遍罷了。

我希望,一些不懂歷史,不懂三國的朋友,在看了我的文章後,也能喜歡,能做到這點,我也就知足了。


今天是2018年5月16日,不知是巧合還是因緣,《新.三國志》的開啟之日,也正是我自己的生日,不驚讓我感覺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剛剛想起這點的時候,還甚為欣喜。

對於我今後的文章,最近跟幾個朋友也商量了一下,決定依舊貫徹“幽默詼諧”的風格,儘可能在不偏離正史的軌道上,以一種輕鬆的方式展現給大家。另外,由於大家腦海中關於三國的初步印象,都來自於《三國演義》,然而演義不等同於正史,我主要還是參考《三國志》,當然一些演義中精彩的橋段,我也會寫出來,不過我會加以說明,哪些是演義的,哪些是正史的。

希望大家能喜歡,在寫文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爭議性的地方或者我的筆誤,我會盡可能在寫完之後反覆查看。也歡迎大家分享給喜歡的朋友,將這份 雅俗共賞 的樂趣傳遞下去,我就已經很開心了。

對於更文的頻率,由於我並非專職寫作的,因此保證不了一天一更的情況,不過我會盡量縮短大家等待的時間,還望大家能夠諒解。

最後,還是以 楊慎 的《臨江仙》作為結尾,這首蕩氣迴腸的詩詞,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觸動了我的心靈: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