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谁写的,他看到了什么?

晕导和小籽月


《山海经》可以说是一部争议最大的上古文献,关于作者,古人一般认为是大禹时期所作,比如刘歆《山海经表》说是大禹、伯益所作,《列子》又说是大禹、伯益、夷坚所作。而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且《山经》主体成书战国时期、《海经》主体成书西汉时期。

《山海经》作者看到了什么?这就涉及到《山海经》地理讨论,古人一般认为《山海经》是虚妄之言,不受重视。近现代讨论比较热烈,有学者认为是世界地理,也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局部地理;不过更多学者还是认为还是传统的华夏地图和周边国家,只不过不能完全以真实地理对待。

个人还是支持《山经》主体成书战国时期、《海经》主体成书西汉时期,当然不排除有一些历史久远的元素;个人也支持华夏及周边地理说,但因为《山海经》经历巫者编撰,有着浓重的巫术思维,虚虚实实,所以尽管有一定真实元素,但不能完全从现实找依据。更多是来自传闻的扭曲以及合理的幻想。

这应该也是目前最谨慎的结论了。


林屋公子


《山海经》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奇书,与《易经》、《黄帝内经》一起被称为古代“三玄”,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异数。该书分为《山经》5篇和《海经》13篇,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内容却天南海北,包罗万象。涵盖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民族、宗教和神话。有人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书,但通篇关于山川方国、奇珍异物的描写,却与现代我国真实的地理地貌不相吻合?谁也很难说清山在何方?水流何处?海在哪里?又有人根据书中一些所谓荒诞不经、奇神怪物的内容,认为是本神话书,但对那些神话的解释却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山海经》本身就足以令人困惑,而读了一些研究《山海经》的著作,非但不能解疑去惑,反而让人更加迷茫。

就地理位置来说,我国现在只有东海和南海。而在《山海经》中我国大陆的周围却有四海,除了东海和南海外,还有西海和北海。可是我们现在却看不到西海和北海的半点影子?这到底是真实的存在,还是古人胡说八道?《山海经》中列举了大量流入海洋的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流向东海、南海、北海和西海。我们常说,"滔滔河水向东流",河水向东流是我们常见的,河水向西流是少见的。而今,在我国除一些像山东的大汶河这样的小河向西流之外,只有一条大河倒淌河向西流入青海湖。而《山海经》中河水向西流仿佛是非常正常的,足足有30多条河流向西流。这难道是古人肆意编造的吗?就《山海经》中的山来说,同一个山名的山位置在不同的章节中叙述的方位却是不同的,这到底是作者本身的错误?还是另有蹊跷?就拿昆仑山来说,在《山海经》不同的章节中共提到了10多次,所描素的方位,一会在南,一会在西,一会在北,一会在海外,一会在海内,一会在更遥远的大荒之中。如果是有多个相同名字的昆仑山,那么情有可原。如果是同一座山,这么前后矛盾的描述又掩藏着什么样的真象?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在《山海经》中许多山上是光秃秃一片,没有草木?在《山经》中记录的约有550座,除去没做具体描述的山外,在另外的464座大山中,共有98座山草木不生。这还不包括另有两座山多木无草和另外一座山无木多草。这是什么样性质的问题?在我们的常识中,有草一定有木,有木一定有草,是什么样的条件导致山上要么只长草,要么只长树。在我们的常识中,只要有土壤,有水,就会有草木生长。而《山海经》中有些山多雨有水,山上有兽,山下水中有鱼,并不缺水,却没有草木,这是什么样的怪象?从当时生存的一些动物和一些生长的植物来看,气候并不干燥和寒冷,相反大多数地区的气候还是比较温暖湿润的,应该比现在的气温还要暖和。例如,那时期的新疆昆仑山一带气候温暖,鸟语花香,草木繁茂,野兽成群。现而今却是气候寒冷的不毛之地。如今一些山上草木不生,是因为山的高度超过了雪线,终年积雪,高寒缺氧,而这些光秃秃的山上却没有寒冷和缺氧的现象。排除寒冷和干旱,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地方一片荒凉?为什么有些相邻不远的高山,一些山上草木茂盛?一些山上却一毛不生?我们知道,干旱、洪水、火灾或是大爆炸,可以使植物大面积死亡,但过后植物会很快复生,甚至生长得更加茂盛。这就是通常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难道有比干旱、洪水、火灾和大爆炸这些灾害更大的灾害,以至于草木不生?! 想想真是可怕,这不得不让我们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

还有奇怪的是《山海经》中关于这些山上宝藏的描述,例如,《南次二经》中写道:“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又如,《南次三经》中写道:“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又如,《西次二经》中写道:“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 又如,《西次三经》中写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如,《北次三经》中写道:“又东北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 又如,《中次八经》中写道: “又东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珉(同玉石相似的美石),其上多金玉……” ”又东三十里,曰铜山,其上多金、银、铁……” 《山海经》中写道的宝藏,大致有金、玉、铜、铁、银和锡。总共描述的大山有464座,其中有一样以上宝藏的山就有266座,占57%还多。其中绝大多数的高山有两种宝藏以上,多的有三四种。仅从文字上来看,这些宝藏到底是矿物,还是成品实物?我们无法判断。现在大家的一致意见是矿物。如果是矿物古人是如何发现这些矿物的?从《山海经》叙述的内容来看,大致是夏朝建国前后不久的事情,年代至少要推到3600多年前。难道4000多年前左右,就已大规模冶炼和铸造这么多金属吗?尤其是铁的使用,我们知道的时间约是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与我们知道的常识相悖。《山海经》中关于"山上有金玉”这样的描述约有130余处,一般的常识是有金矿的地方,不一定有玉石矿,而既有金矿又有玉石矿的地方是很罕见的。为什么《山海经》上既有金矿又有玉矿石的山却是那么多呢?《中次八经》中写岐山,其山的东面有最好的金(赤金),其西有玉石一样的美石,山顶上还有大量的黄金和美玉。这可能吗?唯一可能的是这些宝藏并不是矿物,而是成品实物。如果真是这样,这太令我们惊奇了。这么多宝藏是谁丢弃在这些山上的,他们为什么要丢弃这些宝贝?他们这些人都到哪里去了?尤其是像上文写道的新疆天山这样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山,又是谁将黄金和美玉丢弃在上面的?

要回答上面的诸多问题,我们就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才能更准确地给予回答,进而破解《山海经》中的各种谜团。这还得从4300年前那次磁极倒转说起。那次磁极倒转导致北半球沉入海中,北半球的松被效应,使北半球的地壳逐步下沉了5000~8000米,海水在北半球漫延开来,一座座高山沉入海洋。在这次磁极倒转中,由于北半球的松被效应和南半球的顶被效应共同作用下,整个北半球的地壳向南移动了二千多公里。当磁极倒转结束,磁极恢复正常后,我国的地质地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平原和丘陵低洼处都被海水淹没,最早连中原地区也是一片注洋。这就是《山海经》的来历,因为除了山,就是海,没有其它东西。有人会问,为什么《山海经》不写平原,就因为当时像平原这样的低洼处都在海中。在《大荒东经》中写道:“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这里的“大壑"就是指最深的海水,或者可说是大洋。说少昊之国在大洋的岛(山)上。那里有一座甘山,少昊曾在这儿养育帝颛顼,并把他孩童时的琴瑟丢弃于此。 《山海经》中的甘山就是现在河南三门峡市陕县南部的甘山。可见河南一带还是汪洋大海,还在古人所说的“大壑”之中。经历了数百年,海水才逐渐退去,约到3600年前中原地区才成为陆地,这时我国的河北、北京、天津一线及以北的区域海水还未退去,俄罗斯、蒙古及我国的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却还是汪洋一片,分别称为北海和西海。而最早的东海主要指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邛崃山以南及以西的成都平原及四川(包括重庆)其它的许多低洼处都在海洋中,秦岭以南都是海洋,整个大巴山都浸泡在海洋中,长江还没有从海水中分离出来,长江以南,如贵洲、云南、湖南、浙江、广东、广西的广大地区也在海洋中,统称南海。我国的南部区域下沉比较深,是因为地壳向南漂移了二千多公里后,陆地地壳向海洋覆盖导致的。而且经历数百年至上千年海水都没完全退去。一些地方一两千年后,海水才逐渐退完。成都平原的海水,在约3000年前,才基本退完。史上曾记载,三苗一族因帝尧将帝位禅让于舜引发不满,多次作乱而败,为躲避官府的追杀,逃到了南海。那时的南海就是指贵州、云南、湖南和四川一带。我国的苗族和羌族就是三苗的后裔,现在主要集中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和四川等省,这与史实是相符的。史上还记载道,舜征三苗,道死于今湖南苍梧,并葬于苍梧的九嶷山。这都说明长江以南就是过去的南海。关于我国一些大型河流的出处、走向、入海处,只在《海内东经》中有集中介绍,说明约3600年前,长江等大型河流才从海水中分离开来。最早在《海外南经》中记录了“三苗国”,说那里的人喜欢成群结队,一个跟着一个,又好像随时要远行。这也许是当时三苗人应对官府追杀的一个好办法。要么靠人多势众与你抗争,要么就立即逃离。奇怪的是在洪水消退后的《海内南经》中没有任何关于三苗的一点记载,三苗国的人极有可能在官府的追杀下已经亡国,剩下的人也已经逃亡或隐藏起来了。

《山海经》记载的是夏朝建国前后发生的事情,即黄帝死后数百年以后的事情。目前通常认为黄帝约生于公元前2717年,死于公元前2599年,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黄帝只能是在4300年前磁极倒转之后出生的,而不可能在这之前。如果我们将时间推后500年,认为黄帝是在公元前2217年出生,死于公元前2099年倒是很合理的。据史料记载黄帝20岁当政,即在公元前2197年当政是比较合理的。在黄帝之前还有一个三皇时期,即伏羲、女娲和神农执政时期。而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197年有约103年时间,有一百年多点两代人执政,这是非常说得通的。据一些史书记载,少昊在位84年,颛顼在位78年,帝喾在位70年,帝挚在位9年,帝尧在位98年,帝舜在位39年,大禹在位8年,夏启在位39年。他们共同在位425年。也就是说《山海经》记录的是3600年前发生的事情,起始时期为舜执政时期,截止时间在3600年前夏启执政的夏朝时期,时间跨度约80年。有人会说,在《大荒西经》中明明写道帝舜墓,时间应从帝舜死后算起,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山海经》是当时国家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是可以随意添加的。这些资料记录的时间前后至少有数十年,后来添加上去的可能性大。这段时期是第一次大洪水逐渐消退和第二次局部大洪水发生并迅速消退时期。第二次的大洪水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北半球的顶被效应下,北方的陆地向上抬升,导致海水南流造成的,因此,这只是一次发生在我国中部和南方的大洪水。由于海水在逐渐消退,北半球的顶被效应,也逐渐使地壳向北移动,地理面貌往往在数年至数十年内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对山川的普查需要人力,而且是靠人的徒步行走,很费时间,每次记录的地理面貌都不一样。《山海经·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它们记录的时间先后是不一样的,由于记录的时间先后的差异,地理面貌却随时间在不断变化,所在山川的地理位置会发生改变。而且,《南山经》还分为“南一次经”、"南二次经”和“南三次经"。说明《南山经》是分三次普查写成的。《西山经》共分为四次经,《北山经》分为三次经,《东山经》分为四次经,《中山经》分为十二次经。从中可看出,对中部的大山普查统计得最多,足有12次。这不难理解,因为中部住的人多,且距离近,这是普查得最多的原因。

古代的昆仑山在哪里?这是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其实古代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而今昆仑山脉几乎与青藏高原连为一体。在4300年前发生磁极倒转后,整个西部的地壳向南移动了约2000多公里,昆仑山山体和西藏高原都下沉了约3000米,特别是昆仑山南麓下沉得最厉害,山体与整个青藏高原分离开来,中间还隔着数百米深的海水,气候一下子也由高寒缺氧和干旱的气候变成温暖宜人的温带或亚热带气候。由于地壳的南移,不仅使我国西部的气候变得温暖宜人,而且也使我国东部的气候变得十分温热,如在《南次三经》中明确说到渤海附近多象,这说明那时期渤海附近的气候是很温暖的。昆仑山现在在西北,4300年前,在没有发生磁极倒转前地理位置估计也是在西北,发生磁极倒转后,山体向南移动后,再加上中国南部区域大多都在海水之中,这时的山东、河南一线的地理位置正好就属于陆地的正东。如果以我国中部陆地为坐标来标方位的话,昆仑山正好在西部偏南的位置。由于北半球的顶被效应,北方的地壳不断抬升,北方的海水退得最快,南方的海水还没退去,甚至由于海水南流,南方的海水还有短暂的上涨趋势。陆地面积向北扩张,昆仑山的位置正好就到了南方偏西的位置。当海水逐渐从南方退去,陆地地壳逐渐向北移动,昆仑山就到了正西的位置,最后才到西北的位置。当时,由于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一些地区还在海中,而南方的中南半岛已从海水中显露出来成为陆地,如果把中南半岛算在内,昆仑山正好在陆地正北偏西的位置。不同的时间去统计,它的地理位置是不一样的。古人正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造成今人的困惑。

在《山海经·海经》中,分为《海内经》、《海外经》和《大荒经》。什么叫海内?顾名思义是指陆地和紧挨陆地的区域。什么叫海外?即指海内以外的近海区域。什么是大荒?荒即指洪荒,大荒即是指大洪荒,这里即是指在大洪水时期比海外更远的区域。我们现在叫黑龙江北大荒,就是这样来的。因为在3700多年前,黑龙江在我国北方海洋以外很远的地方。我们可以认为,“大荒”是海水最大的时期,”海外”是海水消退时期, “海内”是海水基本消退时期。记录最早的是《大荒经》,其次是《海外经》,再次是《海内经·东·南·西·北》四经。记录最晚的是《海内经》,它是对海内四经的补充。而《山经》的记载在时间上有早有晚,不论一概而论。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在对国家古籍图书进行整理时,根据32篇的《山海经》版本校订出18篇的《山海经》。认为《山海经》出于唐虞(尧舜)时期,认为作者是夏禹和伯益。我认为,《山海经》做为当时国家的情报资料,参与记录的人肯定不止一二人,也不一定是夏禹和伯益所作,他们对这些情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进行过指导是有可能的。最早的32篇的《山海经》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已无从知哓,刘向父子肯定是根据更古老的板本做为蓝本的,这无可非议。对《山海经》中情报的收集和记录,时间大致在3700年前至3600年前,离西汉末年至少也有1600年。3600年前的文字是什么样子?一定更艰涩难懂,而且这种早期的文字是不成熟的。刘向父子对古本《山海经》的整理和校订,说白了,就是对古本《山海经》进行了翻译,再进行了归类。如果我们用考据学的方法,以文字、国族和地名等线索来确定成书年代,那么,我们就会误入歧途。有些人用考据学的方法,认为《山经》成书最早,《海经》成书年代,或为西周,或为战国,或为汉代,或为魏晋等等,这些说法,都不足为信。由于《山海经》是从更古老的文字翻译过来的,一定有译错了的,这在所难免。从量度上来说,3600年前的一里、一仞,与西汉末年的一里、一仞到底有无差异?差值是多少?对于这点,刘向父子本人也不一定清楚。书中动不动说到山高百里、千里或高万仞,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如在《海外北经》中说到烛阴”身长千里”,这就不可信,可能是“光耀千里”或”千里之外都能看到”的误译。还有其它一些出错的地方,如《南山经》上说"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这就是明显的对“南海”的误译。既是南山,何谓西海之说?招摇山在今湖南郴州市境内,那时的湖南只能在南海之中,与西海相距甚远。

在《大荒南经》中记载了我们现在仍很熟悉的几座山,它们是巫山、襄山、宋山、天台(高)山和岳山。《山海经》的巫山有两座,一座在昆仑山旁,又名灵山。一座在重庆以东紧挨湖北的长江北岸,即现在的巫山县和巫溪县境内的大山,直到现在这个区域仍保留有大量巫文化的遗迹。这里的巫山就是指重庆东部的巫山。襄山和宋山都在如今湖北省内,天台山在成都平原西面,属邛崃山脉靠近平原的尾部区域,天台高山即指邛崃山脉的主峰,岳山就是现在陕西宝鸡市的岳山,又叫吴山。这些山峰都在大荒之中,换句话说都在离海岸很远的海中,可见当时海水浸溢的范围有多大。《海外东经》中说: “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汉水指汉江,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这里表明帝颛顼及九个妃嫔葬于汉中的鲋鱼(附禺)山。根据清朝毕沅解说,鲋鱼山在汉朝设置的沔县,即今天汉中勉县地域。帝颛顼葬于今日勉县地域可能性很大。而在《大荒北经》中,附禺山(鲋鱼山)却是在“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说明在大荒时期汉中区域的海水还是很大的。《大荒南经》中还记载道: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华上一次文明毁灭后,中华文明第二次文明的起源地就是山,而不是什么黄河或长江。一般来说,古帝王埋葬的地方,一般都是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帝的陵墓在昆仑山附近的轩辕之丘,《海内北经》中还写道: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说明中国的西部是中华第二次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从帝颛顼葬于汉中,帝尧、帝喾、帝舜都集中葬于岳山来看,陕西的汉中和宝鸡地区也应该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甚至有可能后来夏朝的首都都在宝鸡地区。《山海经》也说帝舜葬于湖南九嶷山,这种说法并不矛盾,也许帝舜的陵墓后来又迁藏于岳山,或岳山是衣冠冢也有可能。当时的平原等低洼处都还在大水中,不可能成为文明的发源地。从皇帝时期的"逐鹿之战”和"阪泉之战”来看,两次大战都先后发生在山区,都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是最好的说明。这时期,北方的海水逐渐退去,一些山地开始露出海面,北方的海水南流引发第二次我国中部和南方水位上涨,南方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北方刚露出海面的土地成了各个部落争夺的焦点。于是战争就开始了。我们现在发现,在成都平原地下的地层中到处是沙和鹅卵石,有的地方深达数百米,可能就是那个时期被海水冲击而成的。成都平原的海水估计到3000年前才退去,这时才有金沙人出来活动,建立了金沙文明,但由于水患仍不断,因此,金沙文明最后还是毁于洪水。与4300年前浙江余姚良渚文化遗址相距不远的马桥文化遗址,约是三千年前的文化遗址,这说明到三千年前左右,浙江这个区域才基本上脱离海水。一般认为,广汉三星堆文明的下限在三千多年前,这种结论基本可以排除,因为4300年前到3000多年前,成都平原还是一片汪洋。三星堆文明的时间下限应在4300年前,只能是在磁极倒转之前(4300年前)更古老的文明。另外,《山海经》通篇没有蜀人或蜀国的记录,这正常吗?一般来说,《山经》是写山的,《海经》是写国家和民族的,《海经》通篇找不到蜀人或蜀国的任何记录,说明在3600多年前,四川西部几乎还是无人区。相反书中却多次提到巴人,第一次是在《大荒南经》中提到巫山天帝的仙药,第二次在《海内南经》中提到巴蛇食象,第三次在《海内经》中提到“巴国”,并认为巴人是伏羲的第四代后裔。估计是后来四川西部有了人后,才统称巴蜀。一般认为,古印度文明时代是从公元前1000年后期的吠陀时代开始的,也说明两河流域,在3000年前才从海水中脱离出来,这与我国的情况基本类似。在这之前的印度河远古文明一一哈拉帕文明也不可能是时间下限为3750年前的文明,只能是时间下限为4300年前的文明,因为4300年前到3600年前,两河流域还是汪洋一片。

那时期的昆仑山被泛滥于甘肃和青海的海水隔断,最早当然是在大荒中,等甘肃和青海的海水消退后,新疆地区的海水还未退去,昆仑山还被浅海包围着,昆仑山自然就在海外。昆仑山分别在《山经》、《大荒经》、《海外经》和《海内经》中都有描述,除了《山经·西次三经》和《海内北经》中的描述差不多外,在《海外经》和《海内经》中的地理方位完全不同。从记录的时间来看,《大荒西经》中记录的时间最早。随着海水逐渐消退,离海岸很远处在大荒中的昆仑山,变成了离海岸更近的海外昆仑山,当海水完全消退,昆仑山就自然变成了海内昆仑山。从时间顺序来说,《大荒经》最早,其次是《海外经》,再次是《海内经》,记录最晚的是《山经》,因为《山经》中没有再提弱水和南渊三百仞,而且多条河流也从海水中分离出来,并说明了具体的流向。在《大荒经》中是由《大荒西经》记录的,说明昆仑山最早在离陆地很远的西方,并隔着宽阔的海洋。《大荒西经》是这样描述的: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这里的弱水就是水流湍急的浅海。古代有“大壑”、”大泽"和“弱水”之说,”大壑”就是百海汇聚的地方,是一个有再多的海水也填不完的大坑,相当于现在的大洋。 “大泽”指大而深的海,“弱水”指浅海。昆仑山在《海外经》中是由《海外南经》记录的,说明陆地北面的海水消退得较快,陆地向北扩展后,昆仑山的位置已到了陆地的西南面的近海处。《海外南经》这样写道:“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古代的一仞约等于7尺,三百仞即约2100尺,换成米约700米。说明昆仑山的南面还有数百米深的海水。在《海内经》中分别在《海内西经》和《海内北经》均有记录,所描述的方位是矛盾的。这是因为前后记录的时间有差异,前者记录的时间更早,后者记录的更晚。在《海内西经》中说: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仍说”昆仑南渊深三百仞。” 这说明大陆北面和中部的海水消退后,南方的水也在逐渐退去,昆仑山以东的海水没有了,成了陆地的一部分,地理位置正好在陆地的西北方。这就是海内昆仑山的来历。因此,很容易被认为还有一个海外昆仑山。在其后的《海内北经》中也有记录,方位却在北面。《海内北经》正好表明,当中国南方的海水基本消退只剩下浅水后,南方的中南半岛也已脱离海水,新疆以远的许多区域却成了陆地,再加上昆仑山山体向北也移动了很大的距离,如果以陆地的中心为坐标,那么昆仑山的位置自然就在陆地的北面偏西的位置。这时期西海已退至新疆以远,北海已退至蒙古以远,俄罗斯仍在海水中,东海已退至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以西。关于这点在成书最晚约3600年前的《海内经》中有明确表示,当朝鲜半岛成为海内(陆地)后,书上面仍提到北海和西海就是证据。《海内南经》也提到浙江和福建仍在海中。估计直至2000年前,俄罗斯地区的海水才完全退去。这从俄罗斯的历史只有约1000多年可以看出。如果海水消退得早一些,俄罗斯的历史不可能这么短。《海内北经》中写道: “昆仑虚南所,有氾林三百里。” 说明昆仑山周围的海水消退了,南面700米深的海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方圆达300里的大树林。又说: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 这句话很容易被认为与 “昆仑南渊三百仞”是一个意思。这句话的本意是从这里到很远的地方,才有很深的水,深达 “三百仞”。这里是特别说明昆仑山南面已没有了海水,而且周围更广袤的区域也变成了陆地。由此可以认定《海内北经》和《山经·西次三经》中记录的时间最接近,记录的时间也最晚,都再没有提到“弱水”。

在《山海经》中记录了许多山都是光秃秃的,草木不生,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我们能回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就不会大惊小怪。当4300年前磁极倒转发生后,北半球的陆地沉入海洋,在中国大地上可能只有少数几座高山的山顶没有被海洋淹没。我们知道,海水本身含有许多盐类化学物质,再加上地下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水层水涌出来,那些沉入海洋的山上的植物受到灭绝性的毁灭。海水浸泡的时间越长,这种毁灭的程度越深。以至于海水消退后,许多山上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草木不生。我统计了一下,在南山43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14座,占总数的32.6%。在西山78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10座,占总数的12.8%。在北山88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29座,占总数的33%。在东山46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23座,占总数的50%。在中山209座山中,草木不生的有23座,占总数的10.5%。草木不生的比例最多的是东山,占一半。其次是北山和南山,西山和中山占的比例最少。以《东次二经》为例,共有17座山,山无草木者就有10座。而且还多次提及“南水行五百里……又南水行三百里……”,说明这个地方海侵比较厉害,而且这些山头露出水面的时间不长,自然草木不生的就多。影响到山峰草木不生的原因,不外乎这三个方面: 一是海水浸泡的时间长短,二是海水的深度,三是当时海域海水中含化学物质的成分和浓度。4300年前发生磁极倒转时海侵是从东部沿海开始的,后来海水也最深,浸淫的时间也最长,这是东山草木不生的山头最多的主因。我国南部和北部海水退得最慢,这是南山和北山草木不生比例也高的原因。西山和中山区域海水浸泡的时间比较短暂,又因地势高海水不深,尤其是有少数高山的山顶本来就没有被洪水掩没,自然草木不生的山就少。西王母所居的玉山草木十分有繁盛,犹如人间仙境,而相距四百八十里的轩辕之丘,却草木不生,是个不毛之地。这可能是轩辕之丘比玉山高度更低,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更长。在《海外北经》中有一个叫“三桑无枝”的地方,这里有三棵扶桑树,高达百仞,却没有枝叶。我们现代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大的树没有枝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北方陆地沉入大海,陆地上的树木在海水长时间的浸泡下,不仅全部死了,而且倒了。唯独这三棵树虽然死了,树枝都腐朽掉落了,却没有倒下。大家认为很奇怪,把它当成神树看。于是“三桑无枝”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地名。

古人讲究“息壤",现代人没有这方面的概念。《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我们现在无法理解,鲧在洪水滔天的紧急关头,不等皇帝下命令,只是私自用了点息壤,就丢了性命。这也太小题大作了。什么叫息壤?就是洪水消退后,土壤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空置休息,,人工保养,才会长出庄稼。不然,即使播种也不会有收成。息壤就是通过空置休息、人工保养后即将用于种植的土壤。一般来说,泥土要经过微生物活化后才能长出植物。我们现在不理解,不是土地都能长出植物吗?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土壤经过了数千年的生物活化,都是息壤之故。如果我们现在把种子丢在水泥里是不会长出植物的,因为水泥里面有许多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如果我们把水泥丢到野外风吹雨淋数年至数十年后,它同样能长出植物。这是因为水泥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得到了自然消解,,并通过了微生物的活化。海水消退后,露出来的泥土含有许多不利于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类似于水泥,不通过很长时间闲置是不会长出植物来的。这些土壤虽然不长庄稼,也要定期浇水,施以动物粪便和草木灰等进行人工保养,以期能尽快用于种植。 帝舜时洪水泛滥,平原大量的土地被淹没,人们都逃到山上避难。山上仅有的少量土地要供养大量的人口,何况还有一些山头草木不生,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很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做为"水利部长”的鲧居然用息壤去堵塞洪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当然是天怒人怨。即使当代有这样的官,也有可能被诛杀的。可见,当时的息壤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息壤就是老百姓的性命,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我们有时觉得中国古代众多的土地不能养活数千万人,而现在的耕地却越来越少却能养活10多亿人,这是因为现在的土壤是更长时间的“息壤”,被生物活化的时间更长,产量更高。换在古代拥有这么多人口早就饿死光了。

中国古代的悬棺葬式一直是未解之谜,很难想象古人是用什么办法把装有尸体、随葬物品和棺木共重达数百公斤的东西送进万仞绝壁的崖洞里去的,令今人因惑不已。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今人想的那么复杂,在二三千年前,水位本身就有那么高,用船运过去就可以了。其步骤是先将棺木弄上去,再分别将尸体和随葬品弄上去装进棺木。悬棺葬式遍及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鄂等省,而这些地区无一例外都属于古时南海的区域,难道这是巧合吗?我们现在看到悬棺的高度,基本就是古代悬棺安葬时水位的高度约高一些的位置。因为那时期水位线一直在下降,一般用不着担心悬棺被大水冲走的可能。当大水完全退去后,就成了今日之悬棺奇观。不同的时期水位不一样,所以悬棺的高度就不一样。一般的高度在20至50米,最高可达100米以上,说明当时的最高水位就在百米以上。一种风俗的养成往往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这种悬棺风俗也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由于当时水位比较高,山体四周都被洪水包围着,人们只能生活在山顶上。4300年前的大洪水将山上的泥土冲得光光的,残留在山上少量的泥土都要用来种庄稼,只能免强供人糊口。土壤在当时来说是相当珍贵的,土葬就意味着死者与活人争口粮。即使进行土葬,地下到处是坚硬的岩石,挖掘墓穴也很困难。再加上那时由于灾难和战争死人太多,人们对与死有关的坟墓怀有天然的恐惧。更主要的是人口增长太快,土壤变得更加金贵。相反,悬棺安葬却是一种简单便捷的安葬方式,同时也避免了人们每天看到坟墓产生痛苦的联想。当大水完全消退后,土地变得十分富余,而且没了水,如果再采用悬葬就变得十分困难,自然这种悬棺葬式就结束了。我们可以反过来证明,什么地方悬棺葬式结束,什么地方的大水就已完全消退。大多数悬棺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南方大水直到春秋战国后期才基本退完。我国最晚的悬棺是四川宜宾珙县悬棺,时间约为400年前的明朝。因为这里地处长江上游的边上,大水可能消退得最晚。

《山海经·山经》中详细描述了464座山,其中有266座山上有一种以上的宝藏,藏宝率达57%还多。这么多的金、玉、铜、铁、银、锡等宝藏是谁丢弃的?他们为什么要丢弃在山上?4300年前的磁极倒转发生时,最开始洪水是慢慢涨起来的,先是3月份沿海出现轻微的海侵,之后到了7月份是中原涨大水,平原和低洼丘陵处被淹没,到10月份才出现淹没高山的洪水。一般来说,洪水来袭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拿着金银财宝逃命。 当时的古人们正是这样拿着家里值钱的东西带上必需的生活用品和随身兵器往山上逃,而且是由政府组织的逃亡。只有三星堆人聪明一些,觉得带上这些金属器具和玉器太麻烦,挖了两个坑埋了起来。才使我们有机会看到4000多年前的宝物。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洪水会淹没高山。在整个华夏大陆,除了仅有的几座高山上还有幸存者外,几乎全军覆没。我们不知道,中国区域史前的人口有多少?估计也有几千万上亿人,而最后的幸存者可能不到一万人。新疆的天山、四川的岷山主峰的高度都在海拨6000米以上,《山海经》中都记录了上面有许多遭丢弃的黄金、玉器等宝藏。我们不知道洪水是不是淹没了这些高山,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逃到这两座山上的人无一生还。以至于数百年后山上的宝物还没有人去捡拾。这些古人即使没有被洪水淹死,也很可能在随后的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中丧生。1955年7月,法国探险家那巴拉父子俩追寻了诺亚方舟的踪迹。他们根据《圣经》的记载,登上了俄罗斯的阿拉拉特山,此山海拔5400米,他们后来在山中的冰湖里发现了一些木板,形状酷似诺亚方舟残骸,后经对木板进行鉴定,认为是四五千年前建筑物的一部分。如果真是诺亚方舟的残骸的话,那么,当时的洪水就淹没了四五千米的高山。

现在,考古学家已经在4000多年前的良渚、红山、石家河、龙山和齐家等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极少的青铜器,但没有发现其它金属宝藏。但至少证明那时已初步进入金属时代。在人类历史中,青铜器一直被认为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但在1974年,一个由联合国资助的考古队,在泰国班清的古墓中意外发现了5000年前的青铜器,使这一说法难以成立。有些考古学家认为很奇怪的事情是,泰国班清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青铜器了,为什么史书上没有一点文字记载?这是因为整个区域的人突然一个不剩地死光了,怎么会有文字记载。我们为什么在一些文化遗址中很少发现那一时期的金属宝藏,就因为在大洪水到来前被古人们带上了山,之后又被后人捡拾走了。我们常说"眼见为实”,”考古就是考历史”,有时候历史也会欺骗我们的眼睛。事实已经说明,在4300年前,古代先人们已大量使用金属器具,并不是三星堆人独有的专利。而且在三星堆遗址中并没有发现铁的痕迹,说明三星堆金属冶炼技术不一定最先进。只是4300年前关于铁的冶炼技术失传了,铁金属在我国的出现才比较晚。在《山经》中发现有金的山有144处,其中有黄金、赤金和白金三种。发现有铜的山26处,大多是赤铜。发现有铁的山有35处,基本都在中西部和北部的山上发现的,说明这些区域已开始冶炼和使用铁。在东部和南部的山上却没有发现铁,可能这些区域还没有开始治炼和使用铁。我们现在觉得铁不算什么宝贝,但在古代却不一样,铁刚开始出现,物以稀为贵,当时的人把铁与金银看得一样贵重。发现有银的山12处。有锡的山五处。另外,除金属外,发现有玉的山最多,有200余处,玉的品种有数十种。其中称玉、美玉的约有110处,称为白玉、苍玉、青碧、水玉(或水晶)有十次以上。其余,诸如婴垣之玉、糜玉、烟玉、瑶碧、碧、水碧、璇玉、玄玉、藻玉都曾出现过一次以上。从上可看出,这些玉的称谓,并不是指玉矿石,而是指玉石加工出来的成品。如果在玉石矿没开采出来之前,可能有多个种类,品质也会有好坏,不会这样来表述。就拿上文说到的藻玉来说,就是玉石毛料做成的成品,其形状是长方形,上端有尖角,中间有圆孔,上面还贴有黄金装饰物。《中次一经》中最末写道,祭祀山神要用一只羊,再悬挂上藻玉即可。什么是藻玉?还在文中特意做了解释。这都说明了藻玉不是矿石而是成品。从上可以断定,《山海经》的《山经》并不是什么地理书,而是远古时代的藏宝图。更准确地说,仅《山经》来说,是当时国家关于大洪水灾难中古人丢弃宝藏的情报资料,而且是绝密资料。都是一一据实写来,没有半点水分。因为这些情报资料具有保密性,所以在任何公开的资料中不可能有涉及。因为是国家情报资料,所以,其内容不一定是一次写就,并经过多次添加。也不可能由一个人撰写,而是由许多人共同完成。这就是说《山海经》不可能有明确的作者。《山经》又叫《五藏山经》,这里的“藏”,就是宝藏、富藏。五藏即指金、银、铜、铁和玉。当时的国家秘密派了一些人去收集这些情报,这些人不可能带走那么多的宝藏,为的是以后派出更多的人去拾取。所以去的路线,山陵方位,河川走向,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的距离都有明确的标识。要运回这些宝藏,需要巨大的人力,而且只能徒步来回。吃喝拉撒睡和生病吃药,只能就地解决。因此,哪座山上有什么植物和动物,水中有什么鱼,哪些植物和动物有治什么病的药用价值都在上面一一说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还介绍了那座山上有什么样的猛兽和那些东西有毒,甚至还谈及沿途山上会有什么样的怪物等等,不一而足。

《山经》中还对各种五花八门的石头进行了记载,诸如文石、文玉石、青石、美石、玄石、采石、燕石、硌石、泠石等,这些石头因为好看而被记录。这些石头也可能是大洪水之前人们的爱物。还有7次登载砥砺、砥石或砺石,砥砺又叫磨刀石,是用砂岩打磨出来的,在砂岩没有打磨出来之前不可能叫磨刀石。还有两次提到箴石,即古人用来治病的石针,这更不可能指没有加工过的石头。还有五次提到磬石,磬石是古代的一种石制乐器。还有两次提到洗石,古人在洗浴时用洗石用于爽体去垢。还提到博石一次,博石即用石头做的棋子。以上这些石头都只能是人工加工而成的。我们知道磨刀石是古人必需的,当大洪水来临时,人们逃到山上避难,那么多人需要吃饭,时常需要磨菜刀。人们所携带的兵器主要是刀具也需要磨刀石。这些兵器是经常要使用的,一是用于捕猎,二是用于猛兽袭击时防身,三是用于族群之间的争斗。这些因素都需要打磨出大量的磨刀石。当这些众多的古代先民因淹没高山的洪水罹难后,就会有蔚为壮观的磨刀石丢弃在山上。这些逃到山上的先民们,患病了需要箴砭治病,就有了砭石。闲时,人们需要音乐和下棋,就有了磬石和博石。洗澡时,自然就要用上洗石。同时,《山经》中还30多次提到朱砂,十多次提到雄黄, 这些都是发生大洪水时,前人丢下的。

这些山上众多的奇珍异宝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取走的,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因为这是当时的国家机密。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当时大禹轰轰烈烈的治水运动可能只是一个幌子,更主要的目的就是收集这些前人留下的宝贝。

奇怪的是,在《山经》中一些山下的水中到处生长着许多奇奇怪怪的鱼。在整个76处关于鱼的描述中,至少有35处关于怪鱼的描写。而我们现在在江水、河水或湖水中却看不到这些怪鱼。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时所谓的“水”,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海水。即使一些地势高一些的地方存在沟水或河水,但它们也与海水相连。一旦确定这些怪鱼是海鱼,我们就不会奇怪了。因为海鱼大多长得奇形怪状的,而且海鱼的种类千千万万,要搞清楚是很难的。其中在《北山经》中提到的一种怪鱼,长着鱼的身子,狗的头,发出的声音像婴儿啼哭。这就是现在仍在海里生活着的海狗。,在《东次一经》提到的像牛的鱼,就是现在的海牛。在《中山经》提到的一种飞鱼,形体与猪相似,这实际上就是海豚。在《山经》中提到的蛟鱼次数比较多,蛟鱼外形像蛇,脖子很细,头很小,却有四肢脚,凶猛能吃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沙鱼。其中还提到一种旋龟,实际上就是现在的一种海龟。从《山经》可以看出,在那时期山体周围的一些水中到处遍布着海洋生物,说明当时海侵的范围有多广。以至于《山经》在说明山与山之间的距离时,经常用“水行XX里”来修辞。如《东次三经》这样写道,”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 ”东水行千里,曰中胡射之山。” 这都说明当时中国东部还是汪洋一片,许多地区山与山之间没有陆路可通。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古人关于地势东南倾的说法。除了鱼以外,在《东次二经》所述的余莪山中,还提到有一种野兽,叫犰狳,其形状像兔子,长着鸟的嘴、鹞鹰的眼睛和蛇一样的尾巴。它一看到人就狡猾地装死。这种兽是现在欧亚大陆没有的,是美洲特有的穴居动物,它有五个爪子,腿很短,耳朵竖着,全身覆盖着坚硬的鳞甲。一旦遇到危险,便将身体蜷曲起来,只露鳞甲在外,借以保护自已。我认为犰狳这种动物,在大洪水前,估计算不上什么稀罕之物,只是大洪水后,这种动物存量很少,再加上人们的肆意捕杀,最后它们就在中国大地上绝种了。


影视神探


没有具体作者,只知道是上古流传下来的。所述与我们的世界大不相同,疑是穿越文说起《山海经》,国人大都知道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奇书、怪书。此书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就其叙述的内容而言,从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到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实为研究上古时代绝好的宝贵资料。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无经,所以,《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之于《史记》,但司马迁观之却叹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约百年后汉成帝时, 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之于众。 《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其该归于何类多有分歧。《汉书·艺文志》将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书·经籍志》以下则多将它归入地理书,但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谓其为"小说之最古者尔",鲁迅先生则将它视为"古之巫书"。因此,《山海经》问世之后,围绕其内容、成书时间的争论,对它的作者是谁一直众说纷纭是个谜,乃至酿成学术界中千年未解的悬案。

  按照刘向、刘歆父子和东汉王充的"正统"说法,《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们在《山海经》中却找到了发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后的史实,因此"禹、益作说"受到了质疑。此后,隋朝的颜之推虽坚持旧说,但面对难以掩盖的漏洞,他只好用"后人羼入,非本文也"来作掩饰。所以,《山海经》的作者便成了众多学者考证的对象,种种假说纷纷而出,如"夷坚作说";"邹衍作说";后人综合炎黄两族的传说而成说;南方楚人作说;巴蜀人作说;早期方士作说,等等。当代学者袁珂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无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时期一人所作。以上各说虽有不同,但都肯定《山海经》的作者是中国人。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有关《山海经》作者的争论并未到此为止,一些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对《山海经》的内容的作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后,将寻踪作者的视角向国外延伸,作出了令人大吃一惊的结论。他们说,《山海经》并不是中国人所作,它的真正作者很可能是外国人。这种说法就象《山海经》中光怪陆离的神话一样,让人大开眼界!那么,他们得出这种结论的根据何在? 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山海经》所述地理系受到公元前5世纪外来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刺激和影响而成。其言下之意,暗示《山海经》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或伊朗人。而香港学者卫聚贤在其《古史研究》一书中,进一步明确《山海经》的作者为印度人隋巢子。

  1978年在台北出版的《屈原与九歌》的作者苏雪林在提及《山海经》时,又把作者的属地推向更西更远的巴比伦。他认为,《山海经》是关于阿拉伯半岛中两河流域的地理书,原为古巴比伦人所作,战国时由波斯人带到中国,其中有些关于中国地理的内容是后人混入的。他还认为,《山海经》可能是也是邹衍的讲义,由其弟子笔录,但记录者并非一人。

  还有一些欧洲学者将《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同希腊神话进行了比较,认为书中有关长耳、奇股、三足等怪人形象与希腊神话里的怪物极其相似。另外,美国学者也认为,《山海经》中有对美洲大陆的精确描写,如《海外东经》、《大荒东经》中描述的"光华之谷",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东山经》则生动而精确地描写了美国内华达州的黑色石、金块、旧金山湾的海豹、会装死的美洲负鼠等。有些研究者还按照《山海经》指示的路线考察了美洲大陆,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吻合的地理现象。从这些欧美学者的考证看,其弦外之音似乎《山海经》又成了希腊人或美洲人所作!

  对《山海经》作者的争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今天此书在历史、地理、文学、动植物学等诸多领域内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一些研究者从中国之外去寻觅作者的作法,虽然看上去有些牵强和难免哗众取宠之嫌,但也不乏真知灼见。究其原因,实因《山海经》所涵盖的令人惊叹的博大庞杂、无所不包的内容所致,以致使研究者产生了仁智互见的结论。因此,这一疑案的彻底破解尚需要时日。而现在看来,历史学家凌纯声的看法可能较符合实际,即:《山海经》乃是以中国为中心,东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西抵西南亚洲,北到西伯利亚的一本《古亚洲地志》,它记述了古亚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诸多宝贵的资料,至于其作者可能已难于确认。

  《山海经》主要栏目:中篇新故事、聪明人的故事、城乡奇闻、惊险故事、家庭悲喜剧、

  亲历故事、清官故事、幽默与讽刺故事、民间传奇、茶馆趣闻录、妙联巧对故事、民间奇案、海外奇闻、伤心女子故事、宫廷密闻、三教九流的故事、谜语故事

《山海经》的内容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奇书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1]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马倡议(2)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3)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也正因为《山海经》的所谓荒诞不经,几千年来该书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书的风貌和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

  金荣权(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徐旭生(5)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三见,那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she)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西汉刘向(歆)《上〈山海经〉表》(6)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后人大多从其说。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称《山海经》相传“作于禹益,述于周秦”。但后人研究认为,《山海经》非一人所作,有出自周人、齐人、楚人之说。而刘宗迪(7)认为,尽管“古人关于禹益作《山海经》的说法虽不可信,但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古以来,“神不禋非类,民不祀非族”,《山海经》中的某些史料特别是反应帝俊神系事迹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料来自东夷伯益或者伯益的族团应该无大误。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

  顾颉刚(8)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南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北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根据以上背景和原则,我们通过研究鲁东南地区龙山时期(伯益为龙山文化后期东夷部落首领)考古资料和历史地理文献,考察鲁东南地区沿海一带人文风物山川地理形势,发现《海外东经》描述的地域与《尚书》中嵎夷的地望以及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的分布极为一致。


菇娘灬把手給我


它,几乎包涵了远古时代所有的神话传说,因此有中国神话宝库之称。此外,它包罗万象,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宗教、哲学、历史学、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学等均有提及,因此又称得上生活日用百科全书。它,就是有古之奇书之称的《山海经》。

《山海经》概况

对于《山海经》的作者是谁、书成于何时至今都还没有定论。过去有人认为是远古的大禹和伯益所为,但现当代学者从它的内容推断其成书历时久远、内容繁多,绝非一一人所能完成。更多学者认为《山海经》大约是从战国初年一直持续到汉初经多人创作而成的,这些人大多是蜀地楚人,西汉时才由专人收集整合在一起。

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山海经》的最早版本是由西汉末期著名的经学家刘向、刘歆父《山海经》全书共18卷,由5卷“山经”、8卷“海经”、4卷“大荒经”、1卷“海内经”四部分组成,约3.1万余字,记载了100多个国家、500多座山、300多条水道及各国的山水地理、风土物产、神话传说等,内容涉及极为广泛。书中虽大量使用虚构和夸张手法,但对于研究各地的风俗、地理仍然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山经”中虽然只有五卷,却占据了全书2/3以上的篇幅,主要叙述了山川的形貌特征、神力,祭祀时的典礼仪式、程序和所用之物;“海经”主要叙述了海外各国的奇人、奇物,也加进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刑天断首”等经典故事;“海内经”则记载了海里神奇事物,如昆龙景象、建木形态、巴蛇等稀奇古怪之物“大荒经”的主要内容是有关黄帝和帝俊两位古神帝的一些传说。

《山海经》的每一章节在组编时是按地区而非时间顺序进行的。大部分从南部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向东,最后深入大陆的中部。《山海经》是目前为止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和最原始的书籍,古代大部分的经典神话资料这里都有记载,如“女娲补天”、“姥娥奔月”、“共工怒触不周山”、“后羿射日”,不仅展示了远古祖先们浪漫神奇的想象力,而且也揭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决心与毅力。当然,《山海经》绝对不仅仅是一部神话总集,它还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帮助,算是一本古老的工具书。

《山海经》功能揭秘

对于《山海经》的功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明代学者胡应麟就曾提,《山海经》是一本古今语怪之书,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多是古老的神话传说、奇闻异事,在现实生活中根本都寻不出任何的踪迹,所以他便以一已之见将其定位为古今语怪之书。后人大多遵循了他的观点,把《山海经》视为神话大全。

其实在胡应麟观点诞生之前,《山海经》一直被视为了解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地形情况的资料。从《山海经》的布局安排中,不难看出其是以方位来安排文章结构的,而且《山海经》从内容上看,它不仅描述了亚洲、美洲和欧洲等各大洲的山脉、河流、陆地的特点及其形状、矿物、奇花异草、飞离走兽等,还介绍了各地的风土民情及其信仰崇拜等。毫不夸张地说,《山海经》是一本古代的百科全书。

到现在为止,胡应麟对《山海经》功能的总结还在民间占据一席之地,但更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于它在地理、人文方面的工具性。当然,这本书的成书时间距今已有几干年,里边大量的资料都已经过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失去了原本具有的工具性。人们至今仍可以从书中看到遥远时代的地理面貌、风土人情,以及祖先信仰与崇拜对象的变化。


熠书


《山海经》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典籍中是很独特的一部,涵盖了天象、地质、历史、神话、人文、物理、医药、宗教等诸多领域内容。书中记载了大量光怪陆离的神仙,和稀奇古怪的事物。

据西汉刘歆所说,《山海经》是大禹和伯益所作,所以他认为该书写成於舜禹时代。后来人认为不是一人一时所做,却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增益写成的,和《论语》、《左传》、《黄帝内经》等类似。

由于传统儒家思想认为"子不语‘怪力乱神’",传至如今,我国以唯物论为指导思想,因此《山海经》被正统思想认为是荒诞不经之事,很少采信。西方国家则对文字出现之前的传说持中肯态度,如《荷马史诗》和《圣经》其中的历史,很多有实际遗址为证。

本人倾向于西方的这种观点,因为这恰恰证明了《山海经》的真实可信之处。在人类没有出现文字之前,人们传授历史经验的方法是一代代口口相传,最后就成了传说。

当先人们在世上了无痕迹时,他们的传说却保留了下来,或者他们用过的石制工具也会表明他们的曾经存在过。

现在还有很多民族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就是这样保留的。很多民族的传说中都有大洪水的记载,希腊传说中的大西洲,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中国的大禹治水。

尽管现在找不到确实的文物证据证明这段历史,但传说却是惊人地相似。其实我国商代以前的历史也因为没有实证而被国外的史学界质疑。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随着族群的发展,肯定要分家的,也肯定是互有来往的,在来往中,肯定会有信息的交流,但由于语言发展不足,和对自然的崇拜,表达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传承过程中会出现走样,且越来越严重。后来发了次大洪水,人们更是四处迁徙来获得生存,文明肯定断绝了不少。

大禹治水后,人民生活逐渐安定下来,有感于前人经验的流逝,故铸九鼎以记之,并且伯益来负责。可惜九鼎在秦朝时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中。但九鼎图谱和传说却记录了下来,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完善,遂有《山海经》。

《山海经》在东晋还是有图的,陶渊明还曾为此赋诗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可惜原图也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有文字保存了下来,就是如今的《山海经》。

所以说,大禹和伯益是《山海经》的作者是可信的,当然,编篡过程中积累了先人们的智慧和经验,非一人一时之作。

而当时的信息提供者看到了什么?这已经不可考证了,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山海经》是以事实为根据的。

今人也根据《山海经》描述的某些动物形象,与现实中的动物相类比,得出某些结论。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在口口相传中,就会有很多信息失真,虽经大禹和伯益考证,但是,再由语言化为九鼎中形象还是要失真,更何况当时的艺术水平,更别说中国画以写意为主流。

但人类的足迹肯定遍及很多地方,见识了各种精彩与神奇。史前文明到底存在不存在,也很难说,毕意各民族都有神话传说,可能神就是史前文明的反映吧。现在不是有人在说某些出土文物像是穿越者的作品吗?

《山海经》可能是大禹和伯益收集编纂的,非一人一时立功,是先人们经验的总结,至于先人们都看到了什么,实在不可考。

希望能发明时光机器,回来过去来揭开这个谜团,大家认为这个想法如何。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有书共读


一部如雷贯耳却又不知作者是谁的千古奇书、只要有人提起它,几乎看过它的人都说它是一本神话书。

甚至有人会说、所有武侠、仙侠小说中的神兽、几乎都出自于《山海经》。

这也不得不让喜欢创作的作者们热衷于这本古老的书。

司马迁说:“这本书太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

鲁迅说:“这就是一本漫天乱谈的迷信书。”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山海经》虽然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位的,它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

而从神话学的角度看,它更是一本价值不菲的书。《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

其作为神话学文献,《山海经》至少有三方面价值:

1、对七大类中国上古神话做了程度不同的记录;

2、留下了关于神话世界空间的可靠的文字根据;

3、保存了大量的凝聚着原始文化信息的原始物占,蕴含着潜在的神话学价值。

《山海经》中大量存在的这些神话传说,是今天我们研究原始宗教的难得材料。

例如: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海外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大荒西经》)

而对于历史,它更是一本奇书。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神话传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历史。

虽然由于浓厚的神话色彩,其真实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们毕竟留下了历史的影子。把几条类似的材料加以比较,有时还是可以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的。

总而言之、读《山海经》,能够了解远古的珍奇神兽、山川大地、能够从历史中寻找神话、从神话里寻找历史、从虚无中看到真实、从荒诞中看到愚昧、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时光书简


时光书简


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比如,刘师培就曾经提出过“邹衍说”,卫聚贤提出过“随巢子说”,顾颉刚提出过“周秦汉人说”,茅盾有“东周洛阳人说”,袁珂“楚人说”,蒙文通“蜀人说”以及“东方早期方士说”。凡此种种皆为假说,缺少文献或者实物的例证。而能从文献中找到蛛丝马迹的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其一,《山海经》为禹、益所作。


持这种观点的是汉代的刘歆。刘歆是刘向之子,随父进行书籍整理,在《上表》中提到“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言语之间似乎确定其作者就是禹、益。而与之持相同观点的,是王充和赵晔。


王充在《论衡》中说“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赵晔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理数。使益疏而记之,名曰《山海经》。”


《隋书•经籍志》中也写道“萧何得秦图书……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为夏禹所记。”这一观点流传了很长一段时间。


其二,《山海经》非成于一人之手,乃为众好奇之士所作。


率先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宋代的朱熹。他依据《楚辞•天问》中所记载的神话传说判定《山海经》实际上是依据楚辞而作。随后王应麟对这个观点进一步引述,认为“《山海经》记诸异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曰东首,疑本因图画而述之。古有此学,如《九歌》《天问》皆其类。”到了明朝,胡应麟说“余尝疑战国好奇之士,本《穆天子传》之文与事,而侈大博及之,杂传以《汲冢纪年》之异闻,已成此书。”到了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观书中载夏后启,周文王及秦长沙、象郡、余暨、下隽诸地名,断不作于三代以上,殆周秦间人所述,而后来好异者又附益之。”


三联中读


《山海经》是中国的志怪书籍,是由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人或是巴蜀人所作的,具体是谁写的并未被证实考究出来。

至于写山海经为谁人,他又看见了什么,现代学者认为此书并非是成于一时,作者也并非只有一人,况且《山海经》内容之庞大,由某人写下所见所闻来构成这本书,实属难事。

不管《山海经》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存在都是不争的事实。《山海经》原共有22篇,包括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五篇,大荒经四篇等。它的主要内容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远古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研究,都有着参考价值,是一部内容复杂的文献。

然而对于这部书籍,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编写《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便认为它的内容过于荒诞,不能看作历史的参考内容。

那么无从考证的《山海经》有什么文献价值呢?在小新看来,《山海经》充满着神奇色彩,包含着各类学说的丰富资料,尤其在神话学和民俗学中,为后来的中国神话记载有着宝贵的参考价值。至于更多人关注的地理学方面,《山海经》的确记载了许多山,每座山的命名都根据地貌而定,这么远古时候的记载,当然需要现代的认证考究呢。


新氧生活


《山海经》向来以怪诞著称,篇幅不长却包罗万象,从地理、动物、植物、医药、方国、天文等内容都有涉及。


《山海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也是众说纷纭。历代以来的学者对《山海经》多有分析考证,有的认为其是地理志,有的认为纯粹是语怪之书。近现代学者,比如鲁迅先生就认为《山海经》是古之巫书,袁珂先生认为其是神话之渊府。




在所有的分析讨论中,有一个重点是,《山海经》的作者到底是谁?


我们都知道,《山海经》是托名禹、益之作,对于这个说法历代学者都进行过反驳。现在比较通行的观点是,《山海经》非一人、一时之作,它的成书时间大致在战国至秦汉——《山经》成书于战国,《海经》成书于秦汉。


在讨论《山海经》的作者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否是真实这一点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个问题:


真实有两种,一种是事实的真实,一种是心理的真实。这也是神话的功能之一——在今天看来虚幻的内容反映当时真实的心理。



所以,在面对《山海经》荒诞的内容时,尽管它描绘了许多超现实的内容,但它仍然是真实的。


比如《山经》,现在通常的看法是地理志;《海经》、《荒经》就充满争议,有说是月令图,也有说是地理志。



总之,《山海经》的作者看到的,就是它当时身处的世界的天文、地理、动植物、文化现象等等,但是在描绘过程中出现了无意识的虚构,也可能有文学家的有意创作。




凤妩一


先说前两年媒体热炒的一件事:

中国古人在远古时代,就已经踏足过美洲大陆,甚至印第安人很有可能是中国古人的后代。

这个观点是由美国学者亨利赫特·墨兹博士,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他通过研究《山海经》的原文,惊讶发现《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些山川湖海,竟然和美洲大陆上的山脉走向极为相似,之后他为了证实这个观点,在中美两国之间,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后,最终确定了上述结论。

对照下图,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山海经》的地理图文,与现在的世界地理极为相似。

据墨兹博士推测,早在《山海经》撰写之前,中华大陆的远古先民,就已经踏足过美洲大陆,并根据沿途所见,绘制出详细的地理图文,而《山海经》的作者,正是根据这些珍贵的地理资料,才编写出《山海经》一书。

再到2015年末,美国化学专家鲁斯坎普,在全美境内发现了多达84处“殷商时期”的壁画,全部采用甲骨文雕刻在巨石板上,据推测这些壁画创作于公元前1300年,比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还要早2800年,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古人在远古时期,或许真的到过美洲大陆,只是有碍于年代过早,遗留的大部分痕迹,已经被岁月掩埋。

将以上两个事件结合在一起,我们首先能够假设一点:

中华先民的确踏上过美洲大陆。

有很多学者指出,远古先民们,不仅去过美洲大陆,还在远离中原的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迹,包括殷商时期经历战乱的难民,他们为了躲避战火,盲目的向前行进,艰难的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见到了许多在中原根本没有的物种。

于是这一部分人在此安家定居,繁衍子孙后代。

但在此期间,显然是有人回到了故土,并且向其他人描述了在“异地”的生活,以及长途跋涉中的奇事见闻,那时没有“美洲大陆”这个名词,久而久之,便流传出殷商时期的人去到很遥远的仙山,见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等神话传说。

当然,肯定也有人去了其他地方,比如沙漠,雨林,大海,这些地方我们现在来看,很是稀疏平常,但在远古人的眼里,某些风景前所未见,都是和富庶的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地域,那里如果有一些在中原见不到的动物,有碍于当时的认知程度,远古先民或许就会夸大形容,比方说《山海经》里记载的“

何罗鱼”。

《山海经·北山经》:“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痈:yong,一声。)

当时的人见到这种鱼,会惊讶怎么有这种奇怪的生物?

但现在来看,这简直就跟章鱼一模一样,几乎没什么差别。

可在当时,人们就能将这种难以理解的生物,描述成神话传说。

后来编著《山海经》时,类似的这些神话传说,就成为了作者的资料来源。

以此先回答作者的第二个问题,《山海经》的作者都看到了什么?

应是以听说和查证居多,真正看到的人,都将此描述成神话传说,或者被史官写进了史书里,作者本人并未看到。

然后再回答题主第一个问题:《山海经》的作者并非一人,是由多人合力编著而成。

关于到底有几个人参与了编著,至今有两个说法

第一:《山海经》“始作”于战国中后期,也就是说当时只起了个头,没有写完,具体作者也不详,后来断断续续传到汉代,中间几经人手添补,最终由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人”完结,这个说法比较模糊,至今没有确切人数。

第二,作者为汉代的“刘向”与“刘歆”父子,他们二人将民间流传的神鬼志异,与史书中的地理人文相结合,最终编著成《山海经》一书。


这是两个关于《山海经》作者的说法,我本人更倾向于第二个,因为刘向父子编著《山海经》一事,有诸多史料作为依据,可信度较高。

(刘向-刘歆)

《山海经》一书写成于汉代,与前文中所说的远古先民相隔上千年,作者又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呢?

我认为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靠收集民间流传的“神话志异”。

比方说在汉代的坊间传闻,说哪座山上有什么妖怪,神兽,谁去到哪个地方,见到了仙人等等这些神话,刘向父子就把这些神话进行汇总,从而与史书里的记载进行对照,可信度高的就保留,可信度低的就摒弃。

第二,查阅史书。

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发明出地图了,所以史书中的地图以及地理知识,也可以作为依据,供刘向父子进行参考。

将以上两点进行结合,我们打个较为通俗的比方:

刘向某天通过“神话传说”,了解到有人曾去过某某仙岛,然后他们父子就去找史书查证,看到史书里也有关于某座岛屿的记载,而这座岛屿和民间神话里的“仙岛”有很多相同点,再深入的找出更多依据后,父子二人就将这座“岛屿”写进《山海经》中,然后以仙岛为起点,向东或向南,捋出更多的大陆走向,最终形成一副《山海经》地图。

那么作者两个人,是否曾亲眼见证过?或者说像上面的美国学者一样,曾远渡重洋,实地考察过山川湖海呢?

这就回答了题主的第二个问题,作者看到了什么?

有碍于汉代的交通与作者的年龄,我估计他们二人去实地考察的并不多,大部分信息来源,也都是凭借我前面所说的方式去收集,但这些收集来的信息,也要经过他们的筛选,最后分辨出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然后整理成有用的资料,最终编写进书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