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學會拒絕,別讓「老好人」思想害了孩子!

教孩子學會拒絕,別讓“老好人”思想害了孩子!

讓孩子們學會拒絕也是一種能力

教孩子學會拒絕,別讓“老好人”思想害了孩子!

還記得前幾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小品“有事兒您說話”嗎?,甭管別人提什麼要求,自己都應承下來,“你們高興就行”,最後自己不僅累心累力!我們都知道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只是凡事有個度,過分犧牲自己取悅別人這其實已經成為了一種心理障礙。現實中,很多孩子也不會拒絕,成為了一個實實在在的“老好人”!

麗麗家的女兒四歲了。最近她發現,女兒在外面玩的時候,總是充當“老好人”的角色。小朋友們都在滑滑梯,大家排成一隊很自覺,女兒排在最後。輪到女兒了,排在第一的小朋友往前湊,非要先玩,女兒就主動站到了後面。有個小朋友說餓了,看到女兒的小揹包,問裡面是不是有吃的,女兒很不情願,但還是把零食掏出來給小朋友吃。

麗麗看到很心疼也很無奈。覺得自己吃夠老好人的苦了,難道現在女兒又要隨她,從小就做個老好人嗎?

可以想象,如果一個孩子從來都沒有嘗試獨立,從來沒有嘗試著去表達自己心裡的感受,從來沒有嘗試著對別人,對不願意做的事說“不”,那麼當孩子長大了,步入這個社會的時候,這孩子自然會很習慣地壓抑自己的想法而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所以讓孩子們學會拒絕也是一種能力。

教孩子學會拒絕,別讓“老好人”思想害了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當“老好人”

第一種,害怕別人不跟他玩。

第二種,好面子,常常做一些違心的事情。

第三種,膽小。有些孩子對別人提的要求明明心裡不同意,也說不出口。

第四種,沒有拒絕的習慣和技巧。孩子可能覺得直接說“不”有些彆扭,又不會別的說法。

怎樣引導孩子學會“拒絕”

1

讓孩子學會說"不"

一開始很多孩子是會自己說"不"的,但皆因我們大人的阻礙,孩子不會說了。有時,我們會因為面子而強迫孩子分享,有時我們是覺得分享是一種美德,那孩子應該去分享,錯誤地認為不分享就是自私。

既然分享是一種美德,那分享應該是雙方都感到快樂,而不是一方被逼著分享成全另一方的快樂。對於那些敢於直接說不的孩子,我們不要阻止他。不敢說不的孩子,我們可以引導他學會委婉拒絕,比如"我再玩一會兒就給你玩兒"。

2

教孩子學會推遲別人的請求

如果孩子不想答應別人的請求,父母可以教孩子用一拖再拖的辦法,推遲別人的請求,比如說“我想好了再跟你說”、“我再考慮考慮”等,這都是一種委婉拒絕別人的方法,別人也會從孩子的推遲中,明白他的意圖,也不會使雙方過於尷尬。

3

讓孩子明白拒絕也是保護友誼的一種方法

教孩子學會拒絕,別讓“老好人”思想害了孩子!

4

尊重孩子的意見

有些家長不喜歡別人反對自己,比較強勢,尤其的孩子的意見,更是拋諸腦後,一旦孩子與自己意見相悖,不是直接呵斥就是充耳不聞,什麼事情都喜歡給孩子包辦,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聽爸爸媽媽的就行”,可是什麼事都聽父母的,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夠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呢?所以就會養成別人說什麼自己就做什麼的性格,又怎麼會理性的拒絕別人呢?

END

如果你希望有一份事業既能成長自己修正孩子,又能兼顧家庭和經濟所需,還能造福更多孩子、家長……如果你起到在成長路上自我完善、溫暖自己、照亮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