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笔试140+都无法进入面试?公务员考试到底难在哪?

看了一篇文,一个云南公考同学的自述,整体大意是这样:

15年该同学大专毕业开始考公务员,但直到18年还是在参加考试(每年只参加省考)。第一次是一边工作一边参考,笔试分121分,无缘面试;第二次是辞职后专心在家备考,笔试成绩126分,仍然没有进面;第三次仍然是全力备考同时上了辅导班,但是参考后的笔试成绩比前两次都低,仅113分;第四次因为经历了前三次的失败,决定仍然去上班,同时准备放弃公务员考试,但2018年上半年仍然参加了省考,笔试成绩141分,还没有进面。

为什么有的人笔试140+都无法进入面试?公务员考试到底难在哪?

为什么141分都没有进面呢?为什么四年考四次都失败了呢?该同学给自己做一个总结:一个原因是她太急于求成;另一个原因是:她每次填报都是“专业不限制”的岗位。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说,急于求成并没有错,谁都希望一次上岸,全力备考没毛病。最大的问题应该在于专业的选择上,该同学因为学的是多媒体专业,公务员招考时该专业的岗位基本没有,导致每次都选择“万人坑”专业不限制。

为什么有的人笔试140+都无法进入面试?公务员考试到底难在哪?

之前我在一个公考app中听直播课,一同学问直播的老师,深圳公考多少分才能进面,老师说至少140以上。也就说在发达地区分数也就140+,内陆地区选好专业考公务员141分足以进面。所以这位同学的经历告诉我们,考公务员知识储备很重要,岗位选择也很重要。

为什么有的人笔试140+都无法进入面试?公务员考试到底难在哪?

那么如何才能让考公务员变得更容易?前面我就说了,一方面是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就是岗位的选择。

知识储备方面,只要刷过题做过真题套卷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想要笔试成绩高,《行测》除了数量关系,其它如常识、言语理解、逻辑推理、资料分析都要尽可能全做并做对,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做数量关系。但是做资料分析就需要不断的提高估算、计算能力,这个真的是要靠练才行。

岗位选择方面,其实很多媒体号、大V、公务平台都说了,在选择岗位时,如果你不是特别优秀,就一定不要选热门岗位、专业不限的岗位,这些都是万人坑。热门岗位如人社、国税、海关等,报考时一定要好好斟酌。

为什么有的人笔试140+都无法进入面试?公务员考试到底难在哪?

最后有人说,应届毕业比非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更有优势,一方面是可选择的岗位多,另一方面是应届毕业生分数线比非应届毕业生低。不过就我来看,应届毕业生整体考试群体庞大,提供的岗位多正常,分数线低也不代表你上了分数线就能上岗,毕竟应届毕业生基数大竞争自然也大,岗位就那些。因此我倒是觉得应届毕业 生优势并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