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江蘇特有的扶貧模式,持續23年摘「窮帽」

一年一度的泗洪縣“五方掛鉤”幫扶協調小組會議7月10日在南京剛剛開過,確定了2018年度幫扶項目,項目資金總投入2209萬元,其中後方幫扶單位出資1679萬元,佔比達76%。

記者瞭解到,江蘇12個實施脫貧奔小康工程的重點縣(區)都有這樣的“五方掛鉤”幫扶,從1995年起,已經持續了23年!被譽為扶貧開發的“江蘇模式”。

这种江苏特有的扶贫模式,持续23年摘“穷帽”

背景知識瞭解一下:

“五方掛鉤”,是江蘇省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時,探索創新出的幫扶工作機制。指省級機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國有企業、蘇南經濟相對發達的縣(市、區)與蘇北經濟相對薄弱的縣(區)掛鉤幫扶。

江蘇不是很富嗎?怎麼還有這麼多貧困地區?沒錯,江蘇一些地方的窮,也是“江蘇標準”:

和全國扶貧開發有所不同,江蘇的扶貧標準更高。到2015年底,江蘇已實現“到2020年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大約4000元”的全國扶貧目標,並於“十三五”開啟以人均年收入6000元為標準的新一輪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主要幫扶對象是全省鄉村6%左右的低收入人口、6%左右的經濟薄弱村、蘇北6個重點片區和黃橋茅山革命老區,涉及農村低收入人口300萬左右。

江蘇省12個實施脫貧奔小康工程的重點縣(區):

豐縣 睢寧縣 淮安區 淮陰區 漣水縣 濱海縣 響水縣 灌南縣 灌雲縣 泗洪縣 泗陽縣 沭陽縣

扶貧點看一看:

灌南縣

三口鎮何莊村曾是出了名的窮村。2016年以來,在江蘇省委駐灌南幫扶工作隊後方單位的幫扶下,該村建起糧食烘乾中心,日可烘乾糧食120噸、創收7000-8000元,去年烘乾中心運行23天僅水稻一季就為村集體創收32萬餘元。灌雲縣24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在江蘇省委駐灌雲幫扶工作隊的支持下,投入3300萬元實施太陽能光伏扶貧項目,去年6月已建成併網發電,每村每年可收入10萬元左右。

豐縣

豐縣“五方掛鉤”幫扶協調小組會議也剛剛開過。駐豐幫扶確立了“2346”行動計劃,即鎖定“兩個增收目標”,經濟薄弱村集體年收入達到18萬元,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達到6000元;抓好“三個著力點”,著力抓好精準扶貧、產業扶貧、協同扶貧;注重“四個結合”:長期目標和短期效益相結合、增收脫貧和民生改善相結合、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相結合、扶貧一線和後方單位相結合;實施“六大行動”,即就業創業、扶弱濟困、產業富民、物業增收、實事惠民、鄉風引領行動。

淮安區

重點關注一下泗洪

在全省六大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中,泗洪就有西南崗、成子湖兩大片區,仍有2.46萬戶、7.45萬人沒有擺脫貧困,低收入農戶中因病、因殘、因學、因災致貧的剛性貧困群眾佔比達到80.12%。全省貧困區域最廣、貧困人口最多、脫貧難度最大的現狀正在發生根本轉變。

西南崗曾被稱為江蘇“窮極”,根源就在於土地貧瘠。有人說,這裡要是達到全面小康了,整個江蘇就實現了全面小康。泗洪縣由省人大常委會機關牽頭實施整體幫扶。從1992年開始,以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作為隊長單位的泗洪縣“五方掛鉤”幫扶協調小組,連續26年對泗洪組織實施了多輪次、有計劃、大規模的扶貧開發。以上一輪幫扶工作為例,兩年來為泗洪縣共實施各類幫扶項目110個,投入扶貧資金4035萬元,有力改善了幫扶鄉村的基礎條件,帶動了大批貧困家庭實現脫貧致富。

这种江苏特有的扶贫模式,持续23年摘“穷帽”

泗洪縣委書記王曉東說,近幾年,省人大和“五方掛鉤”各成員單位協調推介舜天集團、國際信託、國泰國貿等省屬企業與泗洪深度合作,關心支持的溧河窪特大橋、峰山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將於近期建成通車,寧宿徐高速泗洪南互通至上塘鎮墊湖村重點連接線已經全面建成,為泗洪經濟社會發展和扶貧開發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泗洪人民始終銘記在心,感激滿懷!”

新一批省委駐泗洪縣幫扶工作隊共有17名隊員。入駐泗洪不到3個月的時間,先後對泗洪縣的16個省定經濟薄弱村以及23個鄉鎮、園區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扶貧舉措及幫扶項目。

这种江苏特有的扶贫模式,持续23年摘“穷帽”

省委駐泗洪縣幫扶工作隊隊長李向陽介紹,2018年度泗洪縣幫扶項目初定為17個,資金總投入2209萬元。計劃由各後方單位出資1679萬元,自籌或其他途徑配套資金530萬元。從幫扶項目分類看,種植養殖等農業產業化項目8個,共投入資金685萬元,佔資金總投入的31.01%;標準化廠房及“三來一加”等工業化項目6個,共投入資金1089萬元,佔資金總投入的49.30%;其它類項目3個,共投入資金435萬元,佔資金總投入的19.69%。

此次確定的項目既有適合農民發展的肉鴨養殖、草菇種植等項目,也有標準化廠房建設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還有“企業+農戶+村集體”的創新合作項目,在扶貧的同時還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項目負責單位則有省人大辦公廳、省國資委、省海洋與漁業局、省司法廳、省僑辦、南京海關、省知識產權局、省僑聯、常熟市政府、蘇州市相城區政府、南京藝術學院、常熟理工學院、第14研究所、省人保公司、省糧食集團、江蘇匯鴻國際集團等,充分體現了“五方掛鉤”的合力。

現在是決勝精準脫貧攻堅戰關鍵時期。作為扶貧攻堅的一線幫扶,原來在機關大院工作的李向陽和他的隊員們表示,一定會緊緊圍繞低收入人口脫貧和村集體經濟增收兩項核心任務,前後方配合,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轉自:交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