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腹腔化療港在胃癌腹膜轉移治療中的應用

浅析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治疗中的应用

一、腹腔化療

1.作用原理:

腹腔化療的解剖基礎:

(1)腹膜主要分為髒腹膜與壁腹膜,其中髒腹膜約佔90%,藥物進入髒腹膜的血管後首先會進入門靜脈;

(2)血管與腹腔之間存在屏障,包括血管內皮、腹膜間皮組織以及這之間的間質組織,這其中又以血管內皮間隙最小,不易通過。

腹腔化療的基本原理為:

(1)藥物不需要通過靜脈途徑通過血-腹膜屏障,直接作用於腹膜轉移病灶和腹腔內的遊離腫瘤細胞,最大程度保證藥物在病灶的作用濃度;

(2)血-腹膜屏障的存在可使得大分子藥物在腹腔中存留較長時間,腹腔與靜脈的藥-時曲線下面積比值較大,隨著作用時間的延長,藥物對病灶的浸潤深度也隨之增加;

(3)腹腔藥物同樣可以通過腹膜的毛細血管進入靜脈,從而對腫瘤的內層細胞進行殺傷;

(4)腹腔內藥物可通過內臟腹膜、門靜脈進入肝臟出現首關效應,藥物在血液中引起不良反應的概率會降低。

2.化療方案:

3.人群選擇:

單純細胞學陽性通常是腹膜轉移的中間過程,在Ishigami等進行的腹腔化療中,細胞學轉陰是進行轉化手術的必備條件。基於上述原因,筆者認為,除了存在出血、梗阻等併發症的患者外,腹腔化療應適用於腹膜轉移的不同程度與各個階段,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驗證。

根據筆者中心提出的晚期胃癌分型,患者腹膜轉移的程度與可切除性的評估應在首次探查中詳細記錄,並通過每2~4個週期的CT檢查、細胞學評估與多學科診療模式討論來決定再次探查和手術時機。

二、腹腔化療港的留置與管理

1.腹腔化療港的留置:

腹腔化療建議選取專用的腹腔化療港,此類化療港的管腔較大,尺寸通常在14F以上,可以儘量減少管腔堵塞的發生。腹腔化療港的留置主要包括位置選取、穿刺與放置、固定與加固等步驟,整個過程可在腹腔鏡輔助下進行。

1.1 位置選取

1.2 穿刺與放置

1.3 固定與加固

用不可吸收線將輸液港固定於腹外斜肌腱膜,應注意避免損傷區域神經。固定完成後,在輸液管進入腹腔的入口處進行2~3針荷包縫合加固,以儘量避免化療藥物的反流。對"囊袋"進行充分沖洗後,以自帶無損傷穿刺針進入化療港,嘗試推注與回抽,逐層關閉切口。

2.腹腔化療港的使用:

腹腔化療中穩定置針最為關鍵,需醫護人員配合進行。對於腹部脂肪較厚的患者,助手以雙手拇指、食指分別向下按壓基座四角,使基座有足夠穩定的支撐,以保證進針方向準確。置針後,以0.9%氯化鈉溶液推注並回抽,確認順暢無誤後固定。

為了防止腹壁回彈導致穿刺針脫出,固定後應在外部以厚紗布及彈力繃帶進行加壓。在用藥前輸注0.9%氯化鈉溶液,以確認液體順暢無反流。對於沒有把握的置針,需腹部平片、B超等輔助手段進行確認,以免將化療藥物輸注在皮下組織。

3.腹腔化療港的併發症:

腹腔化療港相關併發症的既往報道多數集中在卵巢癌,併發症發生率為6.8%~40.5%。僅有的1篇胃癌回顧性研究納入了131例患者,併發症發生率為20.6%,最常見的併發症分別為堵塞(7.6%)、感染(6.9%)與反流(3.1%),這與筆者中心總結的常見併發症較為一致。

腹腔化療管堵塞原因多為管周形成了纖維包裹鞘,而目前並沒有較好的預防方法;通過對感染的分析發現,菌落多來自於胃腸道與呼吸道,提示要充分做好無菌防護,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且儘量避免在胃腸道手術之後留置化療港;液體的反流處理較為棘手,一方面是因為化療藥物的反流將會導致皮下組織的壞死;另一方面是腫瘤向化療港處組織播散的可能性。

三、展望

參考文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