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是如何診斷治療不同發熱的,淺析《傷寒論》中的發熱

發熱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體溫的升高,許多原因均可以引起發熱,現代醫學將發熱分為:感染性發熱與非感染性發熱。可見感染是引起發熱的重要原因。依據發熱的程度又可以分為:低熱、中等熱、高熱、過高熱等。這些都是根據體溫計的數值得來,古代沒有較為精確的溫度計,是怎麼認識發熱的呢?

《傷寒論》中是如何診斷治療不同發熱的,淺析《傷寒論》中的發熱

如果說對於發熱的認識,記述最全面與最精準的都是《傷寒論》。在《傷寒論》中論述了發熱的多種類型,更重要是每一種證型都配有治療方法。《傷寒論》中的發熱都有哪些類型呢?

太陽病發熱

發熱是太陽病常見的症狀。太陽病是風寒侵襲體表,從而引起人體一系列的不適症狀,最主要的有“發熱、惡寒、身體痠痛”,脈象則以浮脈為主。太陽病的發熱一定伴有怕冷,這才是病邪在太陽的特徵性表現。風寒邪氣侵襲人體肌表,導致衛氣失常,不能溫煦肌表,因此表現出惡寒,沒有惡寒的發熱,往往脫離太陽病。

既然是風寒在表,治療自然是要發散風寒,因此太陽病的發熱,以發汗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太陽病分為有汗,或脈象有虛損的桂枝湯證;無汗實邪為主的麻黃湯證。此外太陽病篇尚有許多治療發熱的方劑,但治療均以發汗解表為主。

《傷寒論》中是如何診斷治療不同發熱的,淺析《傷寒論》中的發熱

陽明病發熱

陽明病發熱與太陽病發熱不同,太陽病的發熱伴有惡寒,陽明病的發熱沒有惡寒的現象。陽明病還有一種熱型,表現為“日晡(指申時,即下午三點至五點)”發熱加重,中醫稱之為“潮熱”,因發熱如潮水,定時而來。因為是陽明病的熱象,所以稱之為“陽明潮熱”。

陽明病的熱不能用發汗治療,因為這種熱彌散在身體的內部,發汗不但不能治療,反而會加重,甚至會出現多種變症。陽明病導致的發熱只能通過清法、下法治療,清熱的方劑有白虎湯、梔子豉湯,攻下的方劑有承氣湯。承氣湯治療發熱,是通過通腑實現,被稱之為“釜底抽薪”,使熱邪沒有藏身之地,跟隨大便排出體外。

《傷寒論》中是如何診斷治療不同發熱的,淺析《傷寒論》中的發熱

少陽病發熱

少陽病的發熱,比之太陽、陽明更有特點。少陽病的發熱表現為一會發熱,一會怕冷,這種現象中醫稱之為“往來寒熱”是典型的少陽病的熱型。邪氣侵入體內則發熱,邪氣出於體表則惡寒。少陽病的脈象比較單純以弦脈為主。

治療少陽病的發熱,既不能單純發汗,又不能單純清下,因此張仲景另立一治療方劑,中醫稱之為“柴胡劑”。柴胡劑主要包含了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等,打通人體鬱滯的氣機,從而使邪氣消除。服用小柴胡湯後,也會出汗,《傷寒論》記載服用小柴胡湯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因為小柴胡湯可以打通人體的三焦,三焦使水液與真氣運行的通道,三焦通暢,自然汗出,而非以發汗驅除邪氣。

《傷寒論》中是如何診斷治療不同發熱的,淺析《傷寒論》中的發熱

少陰病發熱

少陰病是虛寒性疾病的代表,疾病到了少陰,疾病往往較為嚴重,因此後世有“少陰多死症”一語,提醒大家少陰病的嚴重程度。既然體內陽氣不足,怎麼會又出現發熱的現象呢?

正是因為陽氣不足,不能維持正常的功能,陽氣性輕而浮,失去功能以後,陽氣便表現出自己的病理性,一直向上衝,向外浮動,表現出“其面代陽”、“眩冒”、“身大熱”等表現。“代陽”為陽氣脫於上,顴骨發紅,而且遊移不定,這些都是陽氣將脫的表現;“眩冒”即眩暈、不清晰,亦陽氣上脫,影響腦部功能;“身大熱”即發熱,雖然發熱,但是病人反而覺得十分怕冷,不僅怕冷而且手腳冰涼。太陽病也有發熱、惡寒,如何鑑別呢?

二者鑑別點主要在於脈象,脈象微弱則是真陽不足,陽氣浮動,疾病便屬少陰;脈象浮緊、浮緩,而不微弱,則病在太陽。治療少陰病一定不能發汗,發汗則加快陽氣散失。治療當以溫養為主,方劑有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人參湯、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均以四逆湯為基礎,回陽救逆。

此外多種疾病都會導致發熱。溼病、暑病、瘧疾、腸癰、黃疸等等都會導致發熱,這些疾病亦可歸於六經,治療亦不外六種大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