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中青年人如何防治很重要

頻繁加班、作息時間紊亂、飲食不規律且喜食熏製、醃製食品,這是當今很多年輕白領們生活的一大寫照。長此以往,各種胃病悄悄來襲,開始出現胃部不適,胃痛、食慾差、消瘦等情況,很多人卻不以為然。殊不知,這有可能是胃癌的預警信號。

據統計數據顯示:近5年內,19歲至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30歲以下年輕人中胃癌患者比例已由上世紀70年代的1.7%升至當前的3.3%,翻了一番,其中很多是白領人士)。

胃癌,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中青年人如何防治很重要

我國中、青年胃癌發病增高的原因有哪些?

胃癌發病原因還不明確。我國中、青年胃癌發病增高,與中、青年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有密切的關係。最常見的一點是,中、青年人喜歡熬夜,而熬夜的時候,自然就養成了吃夜宵的習慣。為什麼常吃夜宵容易引發胃癌呢?首先,胃黏膜上皮細胞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更新修復,如果經常在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其黏膜的修復也就不可能順利地進行。

其次,夜間睡眠時,吃的夜宵長時間停滯在胃中,可促進胃液的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抵抗力減弱,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例如常吃一些油炸、燒烤、煎制、臘制食品,長時間滯留在胃中,更易對黏膜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可能發生胃癌。

胃癌早期有哪些預警信號?如何早期發現胃癌?

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非特異性的、類似胃炎或胃潰瘍的症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噁心,偶有嘔吐、食慾減退、消化不良、黑便等。胃癌早期診斷率不到10%。目前,通過胃鏡檢查獲得病理診斷是胃癌診斷的金標準。在高危地區及高危人群中開展包括幽門螺桿菌篩查、鋇餐造影或內鏡學檢查的胃癌篩查,對早期發現胃癌至關重要。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惡性貧血、胃大部分切除術後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都屬高危人群,要定期做胃鏡檢查,最好每年一次。

胃癌,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中青年人如何防治很重要

胃癌手術後如何飲食才有利於身體恢復?

胃癌患者胃大部或全胃切除術後,既要注意營養的補充,還要結合患者自身對飲食耐受情況及胃容量,酌情調整進食量及種類。總之,膳食要營養豐富且易消化,一般情況下,患者應遵循以下原則:

(1) 少食多餐:因胃癌根治性切除術後僅殘留小部分胃或全胃切除後空腸代胃,進食容受量比原來明顯減少,只有增加餐數,才能彌補食量不足,滿足機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因此患者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時間規律,定時定量進餐,堅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為宜。主食與配菜應選稀、軟且易於消化的食物。千萬不可暴飲暴食。

(2) 多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術後初期應按照清流、流食、半流、軟食、普食順序進食。流質飲食以米湯、蛋湯、菜湯、藕粉為宜。半流質飲食應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新鮮易消化的食物。動物性蛋白最好的來源是魚類,魚類蛋白質質量高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所以我們鼓勵多食魚類,如黃花魚、鯽魚等。進普通飲食後,應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

胃癌,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中青年人如何防治很重要

(3) 少食甜食和脂肪:糖攝入過多,會出現進餐後的不適症狀,因此,應避免攝入過甜食物。脂肪供能不超過總能量的35%,避免食用畜肉脂肪,應選擇易消化吸收的脂肪,如植物油、奶油、蛋黃等。

(4) 食物禁忌:忌食生冷、過熱、粗硬食物;

忌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如胡椒、芥末等;嚴禁飲烈性酒、濃茶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過油及過於粗糙的食物,如炸雞、油條等油炸食物。

(5) 預防貧血:適當選用動物肝臟、新鮮蔬菜等,以提高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獲取量。胃癌全胃切除後,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因此可適當食用瘦肉、魚、蝦、動物血、動物肝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富含蛋白質與鐵質的食品,防止貧血。

(6) 細嚼慢嚥:術後胃的研磨功能缺乏,所以牙齒的咀嚼功能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對於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應細嚼慢嚥。

胃癌術後須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癌症的復發或轉移

胃癌,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中青年人如何防治很重要

胃癌預防重在“吃”上,發現症狀須及早就醫

如何幫助中、青年人預防胃癌呢?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或不吃醃菜,不吃或少吃煙燻和油煎食物,不吃黴變食物,不吸菸、少飲酒,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飲水衛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緩解工作和生活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