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可以來看看,如何精準把握買入時機?

他人的目光短淺

股市中約有95%的股民和共有基金都是抱著短期投資的動機,也就是說這些投資者只對短期的效益有刺激反應。他們會在任意一天根據股市情形的好壞而買進賣出股票,並不考慮公司的長期經濟效益,這是典型的投機者心理,任何一天早晨的《某某日報》上刊登的報道都會左右他們的投資決定。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好笑,但事實上這就是大多數人和共有基金管理者的投資方式。那些促使投資者買進股票的好消息將出現在頭版頭條上面,這些好消息或者是宣佈可能全部買下,或者是一個季度收益的增長,或者是股票價格的快速增長。促使這些投資者賣出股票的壞消息可以是以下情況的任何一種:主要工業企業的不景氣,季度收益預測出現幾美分的失誤,或者是中東爆發戰爭。記住,華爾街盛行的大勢投資狂熱規定,一旦股票價格下跌,投資者就應該及時拋售股票。換句話說,如果股票價格下跌,很多共有基金就會象其他所有人一樣,跟著開始拋售股票。正如我們所說的,巴菲特認為這種行為很瘋狂,另一方面,這種瘋狂的行為卻創造了投資的最佳時機。在上述兩種情形下,人們會經常忽視公司潛在的經濟效益。股市的短期投機心理使得投資者會經常高估一個公司的實力,當然,有時候也會低估一個公司的實力。

巴菲特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長期經濟效益將最終決定公司在股市中的遊戲水平以及正確評估公司的價值。那些具有長期經濟效益而被低估的公司也會被重新評估而逐漸上漲股價,從而使得股東們更為富有。巴菲特在股票因為人們的短視而不受歡迎以及股價低廉時買進—這是短期出現的市場低迷會使得華爾街的投資者們看不清大企業真正的長期經濟價值。


麥可·馬可斯

簡介:天才交易員,1969年至1973年期間,常常把自己的錢虧得精光,處於借錢,賠光,借錢,賠光的公式中。1973年之後,開始走向成功的交易道路。1974年8月進入商品公司擔任交易員,公司給予3萬美元作為交易基金,大約十年後,這筆基金收益率約為二千五百倍,擴大為8000萬美元。

​交易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有“耐性”——麥可·馬可斯

我之所以會不斷的虧錢並虧個精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耐性不夠,以致忽略交易原則,無法等到大勢明朗,就貿然進場。

今天符合獲利原則的交易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因此,你必須耐心的等待,每當市場走勢與我的預測完全相反時,我會說:原本希望趁這波行情大賺一筆,居然市場走勢不如預期,我乾脆退出。

你必須堅持手中的好牌,減少手中的壞牌。假如,你不能堅持手中的好牌,又如何彌補壞牌所造成的損失?有許多相當不錯的交易員,最後是把賺到的錢全數吐了出來,這是因為,他們在賠錢時都不願意停止交易。

我在賠錢時我會對自己說:你不能再繼續交易了,等待更明朗的行情吧。而當你拿到好牌的時候,則要有耐性的拿著;否則,你一定無法彌補拿到壞牌時所輸掉的錢。

很多交易員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交易次數太頻繁。他們不會慎選適當的交易時機。當他們看到市場波動時,就想進場交易,這無異是強迫自己從事交易,而不是居於主動的地位、耐心地等待交易良機。

我們之所以能夠獲利,是因為我們在進場之前已經耐心的做了很多工作。很多人一旦獲利之後,他們就會對交易掉以輕心,操作就開始頻繁起來,接下來的幾筆虧損會讓他們無法應付,以致導致龐大的虧損,甚至老本都虧回去。


投資股票的朋友都應該知道,買入和賣出是股票操作的重點,恰當的買入賣出時機將會為你帶來豐厚的收益,反之亦然。那在股票操作中,投資者應該如何避險過早買入股票?

1、投資思想認識上要秉承保守和苛刻的理念信條

理念一:在投資買入之前要做好六個準備:信心準備、情緒準備、現金準備、策略準備、眼光準備、風險準備。所有這些準備都要有個根基思想,就是保守和苛刻,尤其是買入的價格深度,儘可能在你所認為的合理估值基礎上再繼續打八折,從指標估值和股息分紅上都感覺相當廉價了,並結合歷史底部分析,具有相當大的含金量時才是正真可以開始下手的時候。

理念二:要知道買不上具有深度價值的廉價位置很正常,也許3~5年內能有3~5個標的符合條件就不錯了。其實市場永遠不缺深度價值機會,根本不用擔心買不上,有些朋友估值時候總糾結:“買不上怎麼辦?”簡單記住這樣一句話:“買不上深度價值位置也很正常,因為我們不是僅僅為了買入而估值,但一經買入的,必將為複利收益做出積極貢獻。絕大多數買不上深度價值的位置是由於貪婪和恐懼,貪婪,使你過早地就全倉傾倒在價格高位;恐懼,使你錯過明顯的廉價位置而被迫追漲。合理的買入說來也簡單,就是在你認為的價值區域再加幾道保險(放心保),然後嚴守標準就行了。

理念三:安全邊際就是要苛刻地討價還價,而不是過分褒揚未來的成長預期,當然定性分期其長期成長因素是必須的。有些朋友隨意買入過往或臆想的成長股,大多數都是寄託在虛幻的期望或炒作中。因此要學會固執己見,我行我素地獨立思考問題,哪怕是教條些,也要避免外界高成長估高價格和市場喧囂熱點的誘惑。

2、操作方法上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一:固定跟蹤,量化買入價格和買入倉位尺度。

將自己所有認為可能成為投資標的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都蒐羅一起,做一個全市場範圍內大的投資標的池子,然後結合你的較為深度的評估標準,來量化首筆頭寸建立的具體區域,並且將幾乎所有的價格變化都考慮在內,去繼續制定你未來可能的最佳解決方案,這裡包括買入價格和尺度,或是評估標準和細則、買入倉位尺度大小,如何量化前端的風險風控等等。

解決方案二:不在盤中做決定,提前幾周甚至幾個月做好投資計劃,最好要有專門的風險監督員。

這就是接下來的理念原則的執行問題,機構投資者可將策略計劃制定人員和具體執行交易人員分開,各司其職。交易計劃定製在幾個月或幾周前完成,沒有特殊原因,不準在具體交易時間段內下達交易指令。而個人投資者要想法迴避在交易時間打開交易系統,所有交易必須全部在9:30前掛單完成,所有掛單都符合事前所制定之交易計劃。

解決方案三:組合式買入,倉位控制。

絕對避免提早買入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適當分散組合時買入,比如規定某同類板塊買入上限,儘可能找行業稍有對沖性質的板塊,比如大盤和小盤都安排適當比重,黃金資源類和科技消費類配比,醫藥類和週期類配比,股票和低風險基金債券比例等等,當然具體買入倉位結果是順其價值深度而自然形成的倉位,但總體上我們可以稍加控制買入進度和買入對象。這樣即便是某些品種買入過早,也可以有迴旋餘地。


炒股的朋友大部分都喜歡短線操作,但是有時候短線操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味地追求短線操作反而會適得其反,越是想快速賺錢,急著做短線反而賺的慢甚至虧,還會把短線做成長線,這和我們常說的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是一樣的。做好短線我們應該深知那些形態才是我們能做短線的,那麼當機會來的時候我們不要錯過,不必每天都交易,也不是每天都有機會,但是機會來了我們一定不能錯過。

個人總結的11種短線操作形態(希望能對各位有幫助)

kdj超賣區金叉法。股價在下跌中kdj出現了鈍化,當曲線k在20以下的超賣區金叉向上突破d曲線時就是短線買點,注意低位的放量上漲導致金叉才會意義。

kdj低位背離法。股價在下跌中不斷創新低,但是kdj的金叉位置卻在逐漸上升,且成交量越來越低,這是短線介入的機會。

kdj低位雙金叉。股價下跌中低位kdj出現了雙金叉且金叉都在20以下的超賣區,成交量越來越低,這是下跌見底的信號,適合短線操作。

macd低位背離。股價下跌中新低不斷,但是macd在低位的金叉點卻逐漸上升,這是macd底部背離現象,是短線介入的機會。

macd低位雙金叉。股價下跌中,macd在0軸附近出現了兩次金叉,且金叉點有逐漸上升之勢,成交量也很低,這是短線建倉的機會。

低位天量成交法。如股價在相對的低位出現了天量的成交這時我們需要注意了,後期股價不跌破起漲位置就是短線介入機會。

突破橫盤整理法。股價經過一波強勢上漲後出現了短暫的橫盤整理,這樣的強勢股一般不會跌破五日線,待股價再次突破之時就是我們短線介入的好機會。

金針探底法。股價正常走勢中出現了一根很長的下影線,股價一路跌破半年線年線之後股價迴歸正常,且成交量是常量,這是我們短線介入的時機。

新股破新高法。新股股價經過回調後重新開啟漲勢,當股價以漲停姿態突破前面的新高時就是我們短線介入的時機。

上漲十字星法。股價強勢上漲中出現了十字星調整,這樣的十字星是我們介入的時機,上漲十字星的特點是:成交量不大,股價不破5日線,上下影線都有且上影線較長。

三k定底法。股價在下跌中連續三天出現了有上下影線的k線,波動幅度很低低於3個點,且成交量出現了地量,這是底部特徵是我們短線介入的時機。蛟龍出海。股價長期低位震盪,中短期均線粘合在以前,突然一天股價放量突破,一根k線同時突破中短期所有均線,這是我們短線介入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