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的漢姓中,哪些可能與歷史上的鮮卑族有關?有什麼歷史記載嗎?

畫戟860


通過分類整理,發現少數民族姓氏改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直接減字

在原來複姓的基礎上,減去一個或幾個字,留下一個漢姓中較常見的字,作為簡化後的單姓。

勿忸於→於; 素和→和;叱呂→呂; 柯拔→柯;解枇→解;如羅→羅;叱羅→羅;步鹿根→步;鬱都甄→甄;丘穆陵→穆

二、任取一同音或近音字

如果原來複姓內沒有一個單字與當時流行的漢姓相同,便捨棄複姓中的所有字,而取其中一音與漢姓相同或相似者作為簡化後的單姓。

紇豆陵→竇;裴滿→麻;其連→綦;步六孤→陸;吐奚→古;輾遲→展;若口引→寇

三、以急讀同音字替代

獨孤渾→杜;渴侯→緱;紇骨→胡

四、意義轉譯

不取與複姓有任何語音聯繫的字,而是通過類似於意譯的辦法,將其漢譯過來,以相應的單音字作為漢化的單姓。

屋引氏→房氏;口豆連(宥連)→雲;鐵弗→郝連

五、無任何音義聯繫,直改其姓

複姓與單姓無任何音義上的聯繫,改換後的單姓或者含有陰陽五行學說的比附觀念在其中,或者因親疏觀念和歷史淵源而賜姓,或者暗含一種政治野心在其中。

託跋氏→元氏;拔拔→長孫;乙旃→叔孫; 禿髮→源;獨孤→劉;去斤→艾

六、子孫以王父名、字為氏

拓拔→娥;壹鬥眷→明

七、複姓未變

吐谷渾:《官氏志》記“吐谷渾氏依舊吐谷渾氏。”碑刻記載如吐谷渾璣(《吐谷渾璣墓誌》)、“魏故武昌王妃吐谷渾氏”(《元鑑妃吐谷渾氏墓誌》)、吐谷渾靜湄(《吐谷渾靜湄墓誌》)。

宇文:《北朝胡姓考》認為“宇文”原義為草,宇文氏本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草”為部落之名。碑刻記載如“親河南宇文氏”(《元煥墓誌》)、“親太妃宇文氏”(《親太妃宇文氏》)。

慕容:碑刻記載如“曾祖母皇后慕容氏”(《馮季華墓誌》)、“夫人慕容”(《王舒磚志》)、慕容幹(《韓震墓誌》)。

八、簡化用字,原因待考

是樓→高;胡廬→陽;出連→畢;拔略→蘇

在全面收集整理漢魏六朝碑刻中出現的姓氏詞的基礎上,初步探討了胡姓改化的幾種途徑,發現大體上是將簡化的單姓與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單姓(多為漢姓)相結合,改後的單姓與原有複姓之間或語音上、或語義上、或文字上總是存在著種種聯繫,體現了改姓之初有利於民族融和的意旨。

同時,改姓又貫徹了各自姓氏用字代表各自特定群體的原則,如果原來胡姓存在語音上相同或相近之處,漢化時則避免出現姓氏用字上的重複,從而使得部落來源不盡相同的胡姓漢化後的用字分別井然,姓氏用字具有了各自固定的指稱對象,體現了語言的區別性原則。比如,叱呂→呂、如羅→羅、叱羅→羅、叱列-李;步鹿根→步、阿鹿桓→鹿、烏丸→桓、步六孤→陸;丘穆陵→穆、丘敦→丘、丘林→丘;薄奚→薄、達奚→奚、吐奚→古;吐伏盧→盧、俟伏斤→伏;賀賴→賀、北方賀蘭→賀、賀皃→皃;費連→費、其連→綦、出連→畢;俟力代→代、俟伏斤→伏、俟奴→俟;烏洛蘭→蘭、烏蘭→烏、石蘭→石;蓋樓→蓋、賀樓蘭→樓氏;紇幹→幹、紇豆陵→竇、紇骨→胡;是賁→封、是雲→是;叱幹→薛、紇幹→幹;乞扶→扶、乞袁→乞等等。

《魏書官氏志》記載了一些改姓例子,但是不可盡信。下舉兩例:

渴燭渾,或作可朱渾。北齊有《可朱渾孝裕墓誌》。《魏書•官氏志》:“渴燭渾氏後改為味氏。”《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皆謂改為朱氏。此說恐有錯誤。磚刻0928收“未玄慶磚志”。從金石材料看,有改未氏之例,取“味”同音。

西方其連氏當為河西鮮卑,孝文帝改為綦氏。《廣韻》二仙、《姓纂》七之,其連均作綦連。陳連慶在《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姓氏研究》一書雲,當據《廣韻》、《姓纂》改之。據多個碑文中出現的姓氏看,其氏多見,罕見單姓綦氏,可見當時應是改為“其”姓。後來是否有可能據“其”姓而改“綦”姓還有待考察。真實的歷史情況還應根據石刻為準,古姓氏書所載未必準確。


濁世清風


北魏孝文帝主持漢化,不僅將自己的姓氏“拓跋”改為了“元”,並要求其他鮮卑氏族均改漢姓。這些在《魏書·官氏志》中都有明確的記載:

初,安帝統國,

諸部有九十九姓。至獻帝時,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乃分其氏。自後兼併他國,各有本部,部中別族,為內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興衰存滅,間有之矣,今舉其可知者。

  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後改為胡氏

  次兄為普氏,後改為周氏

  次兄為拓拔氏,後改為長孫氏

  弟為達奚氏,後改為奚氏

  次弟為伊婁氏

,後改為伊氏

  次弟為丘敦氏,後改為丘氏

  次弟為侯氏,後改為亥氏

  七族之興,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後改為叔孫氏

  又命疏屬曰車焜氏,後改為車氏

  凡與帝室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國之喪葬祠禮,非十族不得與也。高祖革之,各以職司從事。

以上共有九姓,加上皇帝的“元”姓,一共是十姓屬於皇族,不得通婚。另外鮮卑中其他部族改姓如下:

神元皇帝時,餘部諸姓內入者。

  丘穆陵氏,後改為穆氏。

  步六孤氏,後改為陸氏。

  賀賴氏,後改為賀氏。

  獨孤氏,後改為劉氏。

  賀樓氏,後改為樓氏。

  勿忸於氏,後改為於氏。

  是連氏,後改為連氏。

  僕蘭氏,後改為僕氏。

  若干氏,後改為苟氏。

  拔列氏,後改為梁氏。

  撥略氏,後改變為略氏。

  若口引氏,後改為寇氏。

  叱羅氏,後改為羅氏。

  普陋茹氏,後改為茹氏。

  賀葛氏,後改為葛氏。

  是賁氏,後改為封氏。

  阿伏於氏,後改為阿氏。

  可地延氏,後改為延氏。

  阿鹿桓氏,後改為鹿氏。

  他駱拔氏,後改為駱氏。

  薄奚氏,後改為薄氏。

  烏丸氏,後改為桓氏。

  素和氏,後改為和氏。

  吐谷渾氏,依舊吐谷渾氏。

  胡古口引氏,後改為侯氏。

  賀若氏,依舊賀若氏。

  谷渾氏,後改為渾氏。

  匹婁氏,後改為婁氏。

  俟力伐氏,後改為鮑氏。

  吐伏盧氏,後改為盧氏。

  牒雲氏,後改為雲氏。

  是雲氏,後改為是氏。

  叱利氏,後改為利氏。

  副呂氏,後改為副氏。

  那氏,依舊那氏。

  如羅氏,後改為如氏。

  乞扶氏,後改為扶氏。

  阿單氏,後改為單氏。

  俟幾氏,後改為幾氏。

  賀兒氏,後改為兒氏。

  吐奚氏,後改為古氏。

  出連氏,後改為畢氏。

  庾氏,依舊庾氏。

  賀拔氏,後改為何氏。

  叱呂氏,後改為呂氏。

  莫那婁氏,後改為莫氏。

  奚鬥盧氏,後改為索盧氏。

  莫蘆氏,後改為蘆氏。

  出大汗氏,後改為韓氏。

  沒路真氏,後改為路氏。

  扈地於氏,後改為扈氏。

  莫輿氏,後改為輿氏。

  紇幹氏,後改為幹氏。

  俟伏斤氏,後改為伏氏。

  是樓氏,後改為高氏。

  屍突氏,後改為屈氏。

  沓盧氏,後改為沓氏。

  嗢石蘭氏,後改為石氏。

  解枇氏,後改為解氏。

  奇斤氏,後改為奇氏。

  須卜氏,後改為卜氏。

  丘林氏,後改為林氏。

  大莫幹氏,後改為郃氏。

  爾綿氏,後改為綿氏。

  蓋樓氏,後改為蓋氏。

  素黎氏,後改為黎氏。

  渴單氏,後改為單氏。

  壹鬥眷氏,後改為明氏。

  叱門氏,後改為門氏。

  宿六斤氏,後改為宿氏。

  馥邗氏,後改為邗氏。

  土難氏,後改為山氏。

  屋引氏,後改為房氏。

  樹洛於氏,後改為樹氏。

  乙弗氏,後改為乙氏。

  東方宇文、慕容氏,即宣帝時東部,此二部最為強盛,別自有傳。

  南方有茂眷氏,後改為茂氏。

  宥連氏,後改為雲氏。

  次南有紇豆陵氏,後改為竇氏。

  侯莫陳氏,後改為陳氏。

  庫狄氏,後改為狄氏。

  太洛稽氏,後改為稽氏。

  柯拔氏,後改為柯氏。

  西方尉遲氏,後改為尉氏。

  步鹿根氏,後改為步氏。

  破多羅氏,後改為潘氏。

  叱幹氏,後改為薛氏。

  俟奴氏,後改為俟氏。

  輾遲氏,後改為展氏。

  費連氏,後改為費氏。

  其連氏,後改為綦氏。

  去斤氏,後改為艾氏。

  渴侯氏,後改為緱氏。

  叱盧氏,後改為祝氏。

  和稽氏,後改為緩氏。

  冤賴氏,後改為就氏。

  嗢盆氏,後改為溫氏。

  達勃氏,後改為褒氏。

  獨孤渾氏,後改為杜氏。

  凡此諸部,其渠長皆自統眾,而尉遲已下不及賀蘭諸部氏。

  北方賀蘭,後改為賀氏。

  鬱都甄氏,後改為甄氏。

  紇奚氏,後改為嵇氏。

  越勒氏,後改為越氏。

  叱奴氏,後改為狼氏。

  渴燭渾氏,後改為味氏。

  庫褥官氏,後改為庫氏。

  烏洛蘭氏,後為蘭氏。

  一那蔞氏,後改為蔞氏。

  羽弗氏,後改為羽氏。

  凡此四方諸部,歲時朝貢,登國初,太祖散諸部落,始同為編民。


鮮卑經過漢化後,又經過千年的混居,其中劉、高、胡、周、潘、韓、林等又是漢族中的大姓,人數眾多,逐漸已經分不清原先是漢族還是鮮卑族了。如果這些姓氏中有北方或者祖籍北方的,可以查查家譜,也許祖上很有可能就是來自鮮卑族。

不過“華夏入夷狄則夷狄,夷狄入華夏則華夏”,更何況經過無數代的融合,鮮卑族的血統早已稀釋的微乎其微了,自當都是炎黃子孫,卻也不必糾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