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的罪魁禍首原來是它!專家帶你深究,遠離關節炎

家中的老人總是得各種關節病,常常疼的坐臥不安,讓人看了心疼不已,但是卻又無法根治,反反覆覆的折磨著老人家,那麼為什麼會得關節炎呢?

其實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人體的關節,就好比是機器的軸承,表面光滑才能正常運行。只要是軸承的表面有一點點凹凸不平,機器都會發出噪音,甚至是停止轉動。

反觀關節炎的患者,正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關節軟骨磨損、剝脫,關節表面沒了軟骨膜的保護,軟骨下面非常粗糙的骨頭互相摩擦,所以才出現了關節響、疼、腫、僵硬等一系列的問題,日久天長,還會產生骨刺。

所以說關節軟骨的損傷是各種關節炎出現症狀的根本原因。

關節炎的罪魁禍首原來是它!專家帶你深究,遠離關節炎

什麼是關節軟骨?

關節軟骨屬於透明軟骨,由一種叫做緻密結締組織的膠原纖維構成,成半球形,類似拱形球門,底部附著於下方骨質之上,上端朝向關節面,關節軟骨沒有神經支配,也沒有血管,其營養成分必須從關節液中獲得,起代謝的廢物也必須排洩至關節液中。

關節軟骨的功能

1、關節軟骨能將作用力均勻分佈,使得關節的承重面擴大。

2、關節軟骨又潤滑功能,是關節運動時不易磨損。

3、關節軟骨不但光滑,還具有彈性,能夠最大限度的吸收緩衝應力作用。

總的來說,關節軟骨的作用就是通過各種性能保護關節,使其良好運作而不被損傷。

為什麼會出現軟骨磨損

1、關節軟骨具有彈性,就像一個壓力緩衝器一樣保護著我們的關節,但是它的彈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性。人體到了30歲以後,關節纖維的彈性就開始弱化,關節軟骨的功能也就會隨之減弱,恢復能力變差,再加上關節液的減少,對關節軟骨的營養供給不足,就極其容易發生軟骨磨損。

2、就像彈簧具有彈力限度一樣,軟骨的彈性也有一個限度,如果超過了這個彈力限度,再年輕的軟骨也會被損傷,所以過大的超出關節承力範圍的超負荷力量衝擊也會造成突發性軟骨磨損。

那麼軟骨磨損能否恢復呢

很遺憾的說,軟骨磨損是極其難以恢復的。

對於因為軟骨磨損、損傷、變形而引起的各種關節疾病,傳統醫學通常使用的是緩解疼痛的藥(如氨基葡萄糖、玻尿酸、止痛貼等),此外還有熱敷、按摩、電療等療法,但是這些療法不能使人體的軟骨恢復再生。

對於後期患者,醫學上還可以採用關節手術。但是,關節手術除了價格昂貴外,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而且人工關節終究是"身外之物",運動受限,撞擊後容易出現脫臼,誤傷等意外,並且人工關節也具有使用壽命,幾年過後還要再次手術更換。

1、【各種止痛藥、膏貼】

通過藥物的化學作用抑制關節炎症,短期可以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但隨著用藥的時間變久,人體會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從而藥效會漸漸減弱,並且藥物常常伴隨著副作用,尤其是口服的激素類藥物副作用更加是明顯,會導致胃腸肝腎心血管等各種併發症。

2、【理療】

採用物理方法對患部進行加熱、按摩、刺激等,達到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緩解症狀的效果,如常見的熱敷、電療、牽引、磁療、超聲、紅外線等。這一類方法雖然可以避免吃藥打針,在短時間內緩解疼痛,但是並不能改變關節內部構造,並且停止理療後,病情容易反覆,不僅如此,施術不當時還會耽誤甚至激化病情。

3、【氨基葡萄糖】

氨基酸葡萄糖可以促進關節腔內潤滑液分泌以減少關節軟骨摩擦,兼帶消炎鎮痛作用。針對疾病初期,關節軟骨未受損時的效果較快,但對於軟骨已經硬化磨損、凹凸不平或變形的關節疾病而言就無力迴天了。

【玻璃酸鈉注射液】

給關節注入潤滑油,增加關節潤滑性與靈活性,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但不能改善關節軟骨內部結構,消耗完後仍舊然要注射,容易產生依賴性,還會降低人體自身分泌關節液能力,效果也會隨時間的增長逐漸遞減。

【關節鏡手術】

即通過小創口將關節鏡以及手術輔助工具刺入關節內部清理關節腔,或磨削粗糙的軟骨表面,或切除部分軟骨。短期內確實可以實現緩解疼痛的目的,但終究破壞削弱了人體固有的關節軟骨,長遠來講反而影響了人體運動機能。

【關節置換】

用人工製造的關節代替自身的關節,屬迫不得已的選擇。可以較大程度消除關節不適,一般十年左右維持基本運動功能。但手術具有較大風險,其固定性、齧合性也很可能不盡人意,並且術後關節功能受限,很容易滑脫、碰傷,也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對老年人來說,手術過程身體負擔尤其大。人工關節一般使用壽命為10-15年左右,到期還需要更換關節,而且造價高昂,普通群眾很難承受。

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些常見的軟骨磨損、軟骨退化的應對辦法根本無法實現軟骨再生,相反,有些方法甚至以進一步破壞軟骨為代價,換取一時的平靜安寧。目前的醫學水平並不能恢復受損的軟骨,所以我們只能提前預防,保養我們的關節。

如何保養我們的關節

1、多吃蝦、貝類、螃蟹

蝦、貝類、螃蟹中含有一種叫做“葡萄糖胺”的物質,這種物質被譽為“軟骨的守護天使”。葡萄糖胺可以幫助軟骨細胞活化,修補受損的軟骨,減輕軟骨面的損壞。

葡萄糖胺在人體內可以自行合成,但年齡越大,合成量就變得越少,所以建議一些老年人可以多用食療來補充葡萄糖胺,以減緩關節的衰老。

關節炎的罪魁禍首原來是它!專家帶你深究,遠離關節炎

  2、多吃豬耳、雞爪、蹄筋

  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軟骨素,軟骨素被稱為是“軟骨的營養師”,可以為軟骨輸送營養。可以將軟骨變厚,增加關節的減震能力,以減緩軟骨磨損,還能促進葡萄糖胺在軟骨上的滲入。通常,“軟骨守護天使”和“軟骨營養師”是黃金搭檔。

而且這些食物中還含有豐富的“骨膠原”,對於一些骨關節炎症狀都有緩解作用,例如:疼痛、腫脹、關節磨響等。

這些問題是因為人體的骨膠原受到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造成的。所以,骨膠原成分可以有效防止骨關節的退變,減輕關節疼痛,促進鈣吸收,防止骨質疏鬆。

關節炎的罪魁禍首原來是它!專家帶你深究,遠離關節炎

  3、多吃甜椒

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病程漫長,營養消耗多,因此需要不斷地補充各種維生素,以利於身體的康復。其中尤其應及時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C有利於軟骨組織的修復。

  一個綠色甜椒所含的維生素C是人體每日所需量的兩倍,而紅色和黃色甜椒所含的維生素C更多。

  此外,甜椒還是維生素B6和葉酸的極好來源,這些維生素能有效緩解關節炎帶來的疼痛。

關節炎的罪魁禍首原來是它!專家帶你深究,遠離關節炎

  4、多吃芝麻醬

  在補充維生素的同時,還必需相應補充礦物質鈣。鈣在人體中是含量最多的礦物質,約佔正常人體體重的2%左右,其中99%以上的鈣存在骨骼和牙齒中,鈣形成堅固的骨架以支撐整個身體。當患有關節炎時,通過補鈣,可以達到修復病損關節的目的,所以要適當多吃富含鈣的食品。

  而芝麻醬中的鈣含量超過牛奶、乳酪,是名副其實的補鈣冠軍。美味可口的芝麻醬,含鈣量非常高,大約每100mg芝麻醬中含612mg的鈣。除鈣以外,還含豐富的鉀、鎂、鐵、鋅等礦物質,以及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B1等。經常食用能夠預防骨質疏鬆,還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

關節炎的罪魁禍首原來是它!專家帶你深究,遠離關節炎

  5、多喝水

  專家通過對比研究發現,關節炎患者唾液分泌明顯減少,與關節炎發病和病情加重相關。因此,為有效防止患者唾液減少、缺乏,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每天飲水要求在2500毫升左右,同時要養成吃飯時細嚼慢嚥的良好習慣。關節炎患者可經常用舌尖牴觸上顎嘴部做漱口動作,以刺激唾液的分泌。

關節炎的罪魁禍首原來是它!專家帶你深究,遠離關節炎

  6、適度運動“養”軟骨

關節軟骨就像一塊海綿,關節活動時,軟骨相互壓縮、放鬆,可以像海綿一樣吸進營養,排出軟骨內的廢物,所以,關節要適當的進行運動,長期不活動容易出現退化。但運動要適度,不恰當或過度運動反而會造成關節過度負荷。

要避免反覆屈伸膝關節的活動,如:登山、爬樓、深蹲等。最好的運動是游泳,騎車等不負重或少負重的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