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杀杨丽华,独孤伽罗叩头至流血,杨坚的做法很诡异

宇文邕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宇文贇继位。宇文贇的脾气很怪,前一秒还是晴天,下一秒就可能狂风暴雨,谁也不能预测。宇文贇有五位皇后,而娶最早的一位名叫杨丽华,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长女,是由宇文邕拍板决定的婚事。那个时候,宇文贇还是太子。

皇帝要杀杨丽华,独孤伽罗叩头至流血,杨坚的做法很诡异

杨丽华虽是后宫之首,但她很会做人,也不妒忌其他嫔妃得宠,所以后宫的女子都非常敬重她。不过,仅是后宫女子的敬重并不够,决定后宫命运的还是皇帝。宇文贇沉迷酒色,喜怒无常,有一天不知道怎么着,就是看杨丽华不顺眼,看见杨丽华就开骂,还想找个罪名处理杨丽华。杨丽华面对皇帝宇文贇的暴怒,反应很平淡,并不屈服于宇文贇。这一下子,宇文贇更加生气了,感觉自己被藐视了。大家想想,如果对一个人生气,对方竟然没什么反应,内心得有多浓郁的挫败感!宇文贇决定要逼杨丽华自杀。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独孤伽罗的耳中,看来杨家在皇帝身边并不缺眼线。独孤伽罗急忙赶到宫中,为女儿求情。独孤伽罗在皇帝宇文贇面前说了什么,现在并没有记载,独孤伽罗在宇文贇面前的姿态很低,她不断叩头求情,直到额头流血。在这样的情况下,杨丽华才躲过了一劫。杨坚并没有出面。

皇帝要杀杨丽华,独孤伽罗叩头至流血,杨坚的做法很诡异

宇文贇之所以这样对待杨丽华,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脾气不好,更重要的原因是宇文贇对杨丽华的父亲杨坚是有所猜忌的。当时杨坚担任大前疑的职位,这是皇帝的四辅官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大右弼、大左辅和大后丞,都是位高权重的人。加上杨坚父亲杨忠在北周屡立战功,为杨家积累了非常高的声望,现在杨坚又是皇后的父亲。宇文贇站在皇帝的角度,对这位外戚有所猜忌是很正常的。宇文贇曾经想杀害杨坚,但没有合适的机会。

杨坚对此也心知肚明,于是拜托他的老同学郑译留意可以到地方任实职的机会。郑译当时是宇文贇身边的宠臣,同时他也是一名投机分子。他对杨坚说:“以公德望,天下归心。”这话什么意思?想帮助杨坚取得帝位吗?当时,皇帝宇文贇的身体还是好好的,郑译竟然对杨坚说出这样可能招来杀头的话。

杨坚其实是有想法的。不久之前,杨坚就对宇文庆说过一番话,评论了皇帝宇文贇及当时的时势。大意是宇文贇是一个无德的皇帝,看面相也不长寿,而北周各位藩王的势力又弱,如今还派到外地去了。一只鸟的羽毛都被剪掉了,如何能够飞得远呢?

杨坚判断皇帝在位的时间不会长久,而且北周的根基不稳。他既然对局势有这样的判断,那么在耐心等待一个机会也是正常的。宇文贇猜忌他更是正常的。杨坚需要等待的时间并不久,就在他获得他之前要求外调的机会之后,正要出发的时候,杨坚很诡异地生病了,说脚突然之间有问题了,不合适外出。

皇帝要杀杨丽华,独孤伽罗叩头至流血,杨坚的做法很诡异

‍一直想外出,外出的机会来了,杨坚为什么不走了?杨坚导常行为的背后是什么?杨坚似乎未卜先知,他好像知道皇帝宇文贇很快就要生病了。果然,22岁的皇帝突然之间病倒了,很快就去世了。杨坚在郑译、刘昉等人的帮助下,迅速入宫掌握了北周实权。和杨坚的行为相类似的是,北周大臣的表现也很诡异。当时,皇帝身边的宠臣除了颜之仪之外,其他五六个人竟然都决定让外戚杨坚来掌权,而不是让皇室成员来做辅政大臣。几个月之后,杨就篡夺了北周的江山。清代的史学家赵翼评论说,自古得天下最容易的就是杨坚了。从结果反过去看杨丽华的遭遇,独孤伽罗和杨坚的做法,感觉又是正常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