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常話聊聊CDR,中國大媽投資參考手冊

用家常話聊聊CDR,中國大媽投資參考手冊

最近老是接到CDR相關的短信,朋友圈裡也有人開始推出購買廣告了,CDR的主要營銷渠道還是銀行,這個就關係到我們的場外投資主力軍:中國大媽,其中也包括我媽。細看下介紹資料,大部分都是各種術語,例如“戰略配售”、“存託憑證”、“3年封閉”等等,術業有專攻,你讓人家買,風險告知這沒得說,但是也得說點人聽得懂的東西吧?本來網上有很多介紹的,我就不重複了,直接用大白話翻譯一下,作為大媽的投資參考。

與“CDR”相關的背景介紹。

遙想當年,一些大的互聯網企業,像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由於各種原因(主要是進入A股的門檻)沒能登錄A股,遠赴國外上市融資,有的過得瀟灑,有的過得也不盡如人意。近期國內政策放寬,告訴他們已經放寬條件,可以回來融資了,這些大佬們當然求之不得了,誰不想在家門口風光一下?回來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國外直接退市,然後找個殼,堂堂正正的回來,像做網絡安全的360,但是這種方法時間太長,也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另外一種就我們現在正在說的“CDR”,即在中國發行的存託憑證。

什麼是“CDR”?

像這些在海外上市的大佬們回來融資,可以先把一部分國外上市的股票存到投行裡,然後封存起來,由這家投行發行相對應的“存託憑證”,我們通過購買存託憑證,來享受這些互聯網巨頭的股票分紅權益(沒有投票權)。也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可以通過在國內購買企業的存託憑證,跟你在國外買他們的股票是一個道理,只不過我們沒有公司的投票權而已。

怎麼去買“CDR”?

既然出國的孩子都回來籌錢了,我們肯定是支持的,但是程序太複雜了,於是我們挑選出6個學過會計的大戶,讓他們做中介,一隻手從他們那打折拿股票,另一手再通過銷售基金的方式賣給我們,這樣不會亂,而且我們的權益也會有保障。我們想買的話,只需要買基金就可以參與的,而且是打折的,當然,便宜沒有白得的,基金有3年的封閉期,半年後可以交易,也就是說買完後想套現,必須6個月後才能進行場內交易。

收益怎麼樣?有風險嗎?

這個基本上是大媽們必問的題目“有風險嗎”,標準答案也很簡單:“把‘嗎’字去掉,肯定是有風險的”。萬能公式“收益和風險成正比”存在了多少年了?首先來說,這些在海外上市的孩子們,在國外就已經吃的胖乎乎的,想著回來還能再胖一圈,屆時整體估值是不會低的。其次就是鎖定期,三年內不能贖回,半年內可以場內交易,不確定性太大了。這只是說它是有風險的,同時,收益也是跟它的風險成正比的,目前CDR相關的企業,都是非常非常優秀且偉大的公司,在中國互聯網歷程中,是絕對可以載入史冊的,互聯網本身未來想象的空間無限,國內最近的互聯網在各自領域發展比較好公司,最終基本都落在這幾個大佬的門下,涉及的領域太廣,這些就不細說了。

以上給簡單的說了下CDR相關的概念,看完後基本能明白大概怎麼回事,從長期來看,CDR這種方式是值得支持的,畢竟我們多了一種渠道,去參與到這些優秀互聯網企業的成長之中,至於是否參與、參與多少,仁者見仁吧,剛出來的新生事物,肯定爭議比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