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億私募圖譜:一季度暴增9400億!是誰在跑步入場?

短短一個季度,私募規模再度增長近萬億。

4月17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佈了最新的私募基金備案登記月報。數據顯示,3月份私募規模微漲300億元,達到12.04萬億元,由此一季度私募規模共增長94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在此之前,私募總規模在2017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由2016年底的7.89萬億增長至2017年底的11.1萬億,實現了瘋狂四連跳。從今年的規模變化情況來看,在私募備案的嚴監管環境下,私募管理規模仍然保持了較明顯的增長趨勢。

對比大資管領域的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產品、券商資管、保險資管等其他8大類別,私募基金短短几年,規模從4萬多億增長到12萬億,增幅達170%,冠壓大資管行業。

1

破12萬億大關

今年以來,私募規模依舊保持了迅猛的增長勢頭。

2018年1至3月末,私募管理規模分別為11.76萬億、12.01萬億和12.04萬億,三個月總共增長了9400億,較2017年末的11.1萬億增長了8.47%。

截至3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管理人為23400家,較上月增長303家,漲幅1.31%;已備案私募基金71040 只,較上月增長238只,漲幅0.34%。同時,私募基金管理人員工總人數24.26萬人,較上月增加531人。

從不同類型私募基金的數量來看,股權類私募始終佔據多數,佔比近6成。協會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已登記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724家,較上月增加85家,佔比37.28%;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3905家,較上月增加223家,佔比59.42%;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771家,較上月減少5家,佔比3.29%。

管理規模方面,截至3月底,已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為35419只,基金規模為2.58萬億元,較上月減少175.79億元,減少0.68%。這很大原因在於A股市場近期受到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出現了較大程度調整,導致證券私募基金規模出現縮水。

相比之下,在股權投資市場活躍之下,股權類私募規模繼續保持了增長。截至3月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3947只,基金規模6.68萬億元,較上月增加658.76億元,增長1.00%;創業投資基金4982只,基金規模0.67萬億元,較上月增加57.10億元,增長0.87%。合計來看,私募股權、創投類私募的管理規模佔比為61.05%,也在六成左右。

此外,截至3月底,其他私募投資基金已備案基金為6692只,管理基金規模為2.11萬億元, 較上月減少273.81億元,減少1.28%。

從私募基金的地域分佈來看,截至3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從註冊地分佈來看,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浙江(除寧波)、廣東(除深圳),總計佔比達72.15%,略低於2月份的72.20%。前五大轄區私募基金管理人集中度呈逐月下降趨勢。

其中,北上深繼續領跑全國。上海登記的管理人數量、備案基金數量都是最多的,管理人有4689家,基金數量達到20254只;而北京的管理基金規模最大,達到27684億元。

2

備案監管升級

私募疾行之際,行業監管也不斷升級,尤其在私募備案方面要求不斷提升。

就在近期,中基協對自然人股東如何證明出資能力的問題進行了答覆。中基協提出五點要求:一是出資能力證明需要證明的是認繳金額;二是對於未實繳部分需要說明股東目前的變現能力;三是公司出具的工資證明已經不可以充分證明出資能力,工資部分需要上傳銀行的工資流水;四是投資收益要有對賬單及投資時簽訂的憑證,計算方式為目前資產-成本=投資收益;五是房產可以作為出資證明。

這意味著,私募在登記備案時不僅要求出資者具備經濟實力,還要有證據證明實力的合法來源,這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的出資證明規定。

事實上,自2017年以來,圍繞私募基金備案的監管要求就不斷提升,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監管尺度也越來越緊。例如針對圍繞對私募基金服務的中介機構、針對核心團隊人員、針對合規人員等多個方面,監管提出的要求都不斷加嚴。

前述機構人士表示,目前備案私募有兩萬多家,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針對私募備案提高准入門檻是必然的,有助於私募行業減少亂象,迴歸投資本源。

3

私募基金增長實現“蛙跳”

背後源於高淨值人群、上市公司的青睞

從數據上看,私募基金的總體強勁增長和管理規模實現“蛙跳”,

很大程度得益於行業的持續規範,以及績優私募已經充分獲得高淨值人群和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有私募表示,在一季度發行的私募基金中,有不少認購者是從其他投資市場撤下來的投資者。高淨值人士普遍將私募基金視為非常合適的替代選擇。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上市公司、保險等新的資金渠道開始青睞於私募投資基金。

北京某大型私募市場總監表示,他們今年已經接了一些上市公司旗下金控平臺的資金,數量比較大,還有上海某中型量化私募市場經理表示,近期上市公司、保險等資金希望跟他們合作。

12萬億私募圖譜:一季度暴增9400億!是誰在跑步入場?

目前私募投資市場,很顯著的趨勢就是強者恆強,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尤其是成熟的大中型私募基金,規模和優勢會越來越凸顯。而一些小的基金機會可能會越來越少。另外,原來個人投資者比較多,現在越來越多機構入場。

目前來說,優質的私募產品依然是稀缺資源,市場上私募基金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個人投資者還是必須要通過專業機構參與投資,才更安全。

4

為什麼高淨值人群選擇私募

1、高淨值人群心態更成熟 眼界更開闊、考量更長遠

高淨值人群的價值觀經歷了深刻的轉變:一方面,在大類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國內資產整體無風險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高淨值人群的投資心態更為成熟,對風險收益的認識更為深刻,財富目標從單純的“創造更多財富”過渡到“財富的保障和傳承”。

而高淨值人群玩投資趨於成熟化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高淨值人群的資產配置理念增強,對財富管理機構的信任逐漸加深,金融投資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同時另外一個特徵是,高淨值人群偏好利用金融投資間接助推事業發展。

在金融監管進一步趨嚴、政策引導資金“脫虛向實”的新形勢下,高淨值人群的投資行為更為理性,對實業和金融的再投資意願將與大勢保持密切相關。

2、普遍計劃增持金融資產 私募固收受青睞

2017年,全球市場動盪加劇,儘管市場波動和投資難度加大,但從高淨值人群的資產配置傾向可以看出,財富管理和投資的理念愈加成熟,愈加著眼於財富長期穩健增長與長期市場趨勢,而非市場短期波動。在未來的配置計劃上,高淨值人士對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需求在上升

而在選購私募產品方面,高淨值人士更加趨於選擇專業的管理機構,同時關注管理機構的歷史業績及口碑。

雖然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預期回報持續下行,但在市場利率下行、投資與信用風險增加的背景下,高淨值人群對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需求在上升。去年和今年的調研顯示,計劃增配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高淨值人士佔比從 38.8% 上升至 53.3%。

3、私募基金行業展望

中國私人財富市場規模十年增長五倍,持續釋放可觀的增長潛力和巨大的市場價值。同時隨著國內高淨值人群的日益增長,其群體的投資特性日益凸顯,而私募基金的特性恰好貼合了高淨值人群的投資要求。

未來宏觀政策對私募行業持續利好,政府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等政策為私募投資帶來更多投資機會和退出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