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17問鴻特科技,直指團貸網利益輸送、違背監管!

深交所17問鴻特科技,直指團貸網利益輸送、違背監管!

5月22日,深交所向鴻特科技發佈關於對廣東鴻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涉及業務收入、淨利潤、團貸網備案、員工數量、銷售費用、無形資產等17個問題。並要求公司在5月28號前做出回覆。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該問詢函矛頭暗含團貸網涉嫌向鴻特科技進行利益輸送。今年初,界面新聞長篇報道指出,鴻特精密專門設立的三家互聯網金融業務全資子公司所貢獻的鉅額業績背後,涉嫌通過團貸網“一班人馬兩塊牌子”等手段進行財務造假,上市公司涉嫌虛假陳述等嚴重問題。此次深交所長篇問詢函一出,團貸網和鴻特科技恐怕要面臨一次嚴重的危機。

深交所第一個問題提出,報告期內,你公司新增助貸諮詢服務,該部分業務實現收入佔你公司營業收入的 46.97%,實現淨利潤佔你公司淨利潤的 84.92%。

請補充披露該類業務相關業務指標,包括但不限於報告期內促成借款 的金額、借款人數、平均服務費率等。請說明公司首次開展新業務即 貢獻主要收入和淨利潤的合理性。

深交所17問鴻特科技,直指團貸網利益輸送、違背監管!

根據鴻特科技4月27日發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鴻特科技營業收入為29.37億元,較2016年的14.33萬元劇增104.9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91億元,較2016年的淨利5011萬元暴增880.12%。

根據年報內容顯示,鴻特科技2017年金融科技信息服務業務實現收入137,943.24萬元,淨利潤 4.17億元。

由此來看,鴻特科技的借貸諮詢業務已約佔營業收入的一半、淨利潤的85%。新金融深度注意到,鴻特科技之所以能快速開展借貸諮詢業務,主要原因恐怕在於團貸網將旗下正合普惠轉讓給鴻特普惠。

企查查資料顯示,廣東鴻特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共有226家分支機構,分佈在全國主要省市。鴻特普惠武漢光谷世界城分公司2017年企業年報聯繫郵箱為[email protected],郵箱地址拼寫與正合普惠網站域名一致。

深交所17問鴻特科技,直指團貸網利益輸送、違背監管!

另外,深圳正合普惠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99.74%)是北京派生,而根據鴻特科技2017年10月29日的公告,北京派生100%股權被萬和集團收購。

由此來看,鴻特科技的借貸諮詢業務收入、淨利潤,其實主要來自團貸網的相關業務。

深交所第二個問題提出,根據 2017 年 10 月 29 日你公司披露的《關於間接控股股東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萬和集團擬與派生集團、唐軍及北京派生 進行戰略合作,收購北京派生 100%股權,引入派生集團成為戰略股東,萬和集團全體股東同時將萬和集團 14.8%的股權作為支付對價, 在本協議簽署一年後根據協議約定的條件及實際經營情況執行。報告期內,萬和集團完成對北京派生 100%股權的收購,北京派生佔團貸網 99.74%的股權,是團貸網控股股東,萬和集團間接控股團貸網。

請補充說明本次股權轉讓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於股權轉讓的辦理過程、北京派生 100%股權的估值情況、萬和集團支付的對價金額、稅收繳納情況、股權轉讓過程中是否存在稅務風險、是否可能對團貸網平臺獨家免費永久授權給上市公司產生不利影響等。

這麼複雜的股權轉讓,簡單來說就是,萬和集團收購團貸網,唐軍團隊變成萬和集團股東,而萬和集團是鴻特科技的控股股東,因此唐軍團隊則間接變成鴻特科技股東,接下來,團貸網免費永久授權給鴻特科技,這樣團貸網實現變相借殼鴻特科技。

再通俗一點說就是,通過股權轉讓與合作,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後大家一起愉快的賺錢。不過,深交所的問詢更關注本次股權轉讓的具體情況,包括北京派生的估值情況、萬和集團支付的對價金額。

深交所第三個問題提出,“報告期內,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代收客戶還款發生額729,147,619.99元,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代付客戶還款662,669,701.90元,請補充說明以下事項:(1)鴻特普惠和鴻特信息諮詢作為助貸機構,存在代收和代付客戶還款的原因及合理性;(2)前述項目是否納入銀行存管範圍,是否符合相關監管要求;(3)請進一步說明你公司與團貸網的合作模式,你公司與團貸網業務是否獨立,是否存在你公司代團貸網承擔部分工作的情況。

從上述問詢函可知,鴻特普惠和鴻特信息諮詢作為助貸機構,實際上做的卻是代替團貸網收款和付款的工作,而按照監管規定,作為網絡借貸中介機構,團貸網如果有類似行為已經踩了紅線, 助貸機構更是超越了自身的定位。因此,問詢函要求上市公司說明,鴻特科技互金業務與團貸網業務是否獨立,其合作模式究竟是什麼?

報告期內,你公司新增助貸諮詢服務,該部分業務實現收入佔你公司營業收入的 46.97%,實現淨利潤佔你公司淨利潤的 84.92%。但註冊會計師並未將該部分業務的會計核算列為關鍵審計事項,請注 冊會計師就關鍵審計事項的選取標準進行補充說明,並就該部分業務 設計和實施的審計程序、是否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進行進一步 說明。

問詢函第四個問題更加尖銳,深交所直接要求註冊會計師說明,為何公司當年新增助貸業務實現淨利潤佔到了公司淨利潤的84.92%,如此重大的業務變化為何構不成“關鍵審計事項”?因此,深交所要求註冊會計師“就關鍵審計事項的選取標準進行補充說明,並就該部分業務設計和實施的審計程序、是否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進行進一步說明”。

深交所17問鴻特科技,直指團貸網利益輸送、違背監管!

簡單說,深交所認為,鴻特科技請的註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上未能盡到充分審計的責任,存在規避重大事項的嫌疑。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對審計報告核心內容的質疑,其性質應該是非常嚴重了。

媒體稱團貸網與鴻特精密涉嫌操縱股價

2018年1月,界面發佈調查報告《鴻特精密10倍漲幅大起底:團貸網及其背後的神秘資金》(詳見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123/15942132_0.shtml),文章指出,不僅團貸網影子軍團一年多前就大舉掃籌鴻特精密,唐軍與萬和集團之間也早已開始秘密籌劃曲線借殼上市的資本運作。

鴻特精密在2015年7月的A股恐慌性殺跌中曾低至14.38元,到2017年12月27日,該股已摸高150元。10倍的漲幅使得鴻特精密成為過去兩年多時間內A股市場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屈指可數的最大“黑馬”。即便是劇烈震盪的2017年,該公司仍然以累計331%的漲幅拔得頭籌,遙遙領先於漲幅前十名的其他股票。

早在2016年底開始,團貸網背後的廣東俊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平衡1號私募基金、世紀遊輪前實控人之子彭俊珩、劉尊亞、王麟、蘇作周、朱洪麗、呂益先、單雯清、張倩、張玉敏、陝國投-鑫鑫向榮8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雲南信託-合順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大批影子軍團通過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等方式悄然收集超過鴻特精密總股本30%、市值超過15億元的籌碼進行吸籌和倒倉。

與此同時,團貸網與鴻特精密及其控股股東萬和集團之間的一系列資本運作,也伴隨著二級市場股價的大幅攀升。

在提出新三板摘牌申請後,團貸網通過反向收購曲線登陸新三板的運作主體光影俠(831138)於2017年3月29日完成摘牌;而鴻特精密則在2017年1月完成了盧氏三兄弟的退出,隨後又終止了早已通過審核的配股,同時設立四家子公司精準對接團貸網的新業務置入和原有資產剝離等“騰籠換鳥”動作,最終在萬和集團與團貸網二者之間簽下換股計劃和授權協議後,將鴻特精密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和財務總監等關鍵崗位悉數引入團貸網核心成員,並將辦公地變更至團貸網所在地,由此團貸網借殼鴻特精密實現曲線上市悄然鳴鼓收金。

除此之外,鴻特精密專門設立的三家互聯網金融業務全資子公司所貢獻的鉅額業績背後,涉嫌通過團貸網“一班人馬兩塊牌子”等手段進行財務造假,上市公司涉嫌虛假陳述等嚴重問題。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知名證券維權律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根據上述調查情況初步分析,在一系列眼花繚亂運作、股價暴漲、炫麗業績的背後,鴻特精密和相關責任人可能涉嫌一項或多項證券違規,例如:利用資金優勢和信息優勢操縱市場、內幕交易、證券虛假陳述等。

該律師進一步指出,近年證券法規、司法解釋、證交所規則的“籬笆”已經越扎越緊,加上大數據監管手段提升,如果監管部門和深交所及時介入調查,真相或許很快水落石出。

山雨欲來風滿樓,我們且看上市公司鴻特科技如何來回復深交所的問詢。未來幾天,我們將繼續對這一話題保持密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