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和司馬懿,看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

在風雲激盪的三國時代,除卻作為君主的曹操、劉備和孫權,最耀眼的,恐怕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了,這兩個人也是一生的宿敵。

從諸葛亮和司馬懿,看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

遊戲中的諸葛亮形象

諸葛亮復興漢室的心願,最終破滅在司馬懿的軍陣之前,而司馬懿也在諸葛亮死後,參觀蜀軍營盤時,由衷讚歎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兩個人惺惺相惜,但也有著不同的命運與追求,一語以蔽之,就是諸葛亮是一個政治家,而司馬懿則是一個政客。

那麼,政治家與政客究竟有什麼區別呢?簡單來說,政治家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天下百姓,而政客所做的一切,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這樣說又顯得太單薄了。

作為三國曆史上的兩個重要人物,諸葛亮與司馬懿,在性格上都有著複雜的一面,兩個人都不能簡單說誰是為了人民,而誰又是為了自己。

諸葛亮自從劉備三顧茅廬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到他命隕五丈原,一生可謂波瀾壯闊。

從諸葛亮和司馬懿,看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

隆中對

劉備初訪諸葛亮時,諸葛亮一篇《隆中對》,顯示出他胸懷天下的大謀略;

從諸葛亮和司馬懿,看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

赤壁之戰,孤身入吳,說服孫權聯劉抗曹,顯示出他堪比蘇秦、張儀的辯論之才;荊州為劉琦出計,顯示出他堪比張良的智計;劉備在外征戰,諸葛亮在後方調配糧草,從未短缺,顯示出他堪比蕭何的相才;

從諸葛亮和司馬懿,看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

白帝城託孤

白帝城託孤,盡心盡力輔佐少主劉禪,則顯示出其忠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賢良品格;臨死上書劉禪,“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羸財,以負陛下”則說明其雖身在高位,卻仍然清廉的高尚品格。這些,幾乎是中國古代君主眼中,最完美的臣子了,既忠心耿耿、公正廉明,又才華無雙、獨當一面。

從諸葛亮和司馬懿,看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

電視劇中的司馬懿

相對於諸葛亮的波瀾壯闊,司馬懿的一生則顯得曲折的多。他少年時期拒絕入仕而自斷雙腿,後來又捲入曹丕的世子之爭。等到魏文帝繼位,司馬懿迎來了自己事業的春天,他和陳群合作,在魏國境內推行九品中正制,改變官位被權貴壟斷的局面,又在邊疆推行屯田制,以便長期與諸葛亮對峙,後來的司馬懿一步步登上頂峰,發動了高平陵政變,實際上篡奪了曹魏的政權。

從諸葛亮和司馬懿,看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

電視劇中的司馬懿

兩個人都曾心懷安定天下的壯志,但是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的壯志而奮鬥終身,雖然最後失敗,也博得了後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同情;反觀司馬懿,卻因為深陷權力鬥爭,一生都在勾心鬥角中度過,最終發動的高平陵政變,更是成為了司馬懿一生的汙點。

說諸葛亮是政治家,是因為他一生的主題就是興復漢室,安定天下,雖然他也有過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除掉李嚴的做法,但這終究僅是一個插曲,他的一生,始終是公大於私的。

說司馬懿是政客,是因為,他雖然也有安定天下,結束戰亂的志向,但是受限於他所處的特定的政治環境,讓他不得不以保住自己的利益為先,雖然最後三家歸晉,司馬家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從諸葛亮和司馬懿,看政治家與政客的區別

二人均有公有私,不同的是,諸葛亮的一生,公大於私;而司馬懿的一生,私先於公。

因此說諸葛亮是一個政治家,而司馬懿是一名政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