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月收入一百元,真的能夠養活一家五口人嗎?

嶺南人士葉生


本人76年參加工作的,家有6口人,靠父親一人工作,6口人吃飯,母親無工作收入,兄妹四人,父親5級工,工資加津貼大約每月7、80元,生活在一個小縣城裡,兄妹四人都從小學讀到初中畢業。就那點父親的收入,全家生活得其樂融融,雖無積累,但一家6口生活也過得去。記得大米o、138元/斤,肉是0、68元/斤,菜油也是六毛多一斤,飯館炒回煱肉0、40元/份,炒肉絲0、45元/份,油炸鴨子1.20元/只,黑市菜油1、20元/斤,黑市豬肉1.

20元/斤,雞,鴨等家畜也就4一5毛一斤。那時的生活不是很高,工資雖然不高,但物價也好多年沒漲過,記得物價上漲是82年以後開始的,一漲就不可收拾。直到現在每月兩三千,但也不能家40年前哪樣能養多人了,已物以是非了。


快快樂樂3442836664474


這個問題毋庸置疑,在四十年前,一百五十元,那個工資額是現在的廳級幹部,工廠裡的八級技工,教授以及建築業的高級技工的工資。

我的家庭就經歷過父親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一家人,還要贍養爺爺、奶奶。五八年,父親是支援西北到的青海,我們全家是71年解決的戶口,全家七口人從河南老家來到青海,那時父親的工資是七級技工3.85元/天的技工工資!在我們這個縣城能拿這個工資水平的除老紅軍,“三,八”式幹部以及高工等才有的工資,一個月連洗禮費,服裝費,雜七雜八,就是一百五十元左右,那時候剛參加工作的人工資只有二十八元!

這一百五十元基夲上是這樣分配的:爺爺的贍養費,15元/月,雷打不動!月月有,過年翻倍。再就是麵粉的購置!那時父親的定糧糧食是45斤/月,我們其它人都是28斤/月,每袋面8.5元,我家要4袋多一點的供應量!共花費35元多一點,米1.5斤/人,十斤米也就3元,!油2斤/人X0.85元x7等於12元!然後柴、鹽、醋,醬油等又得3元左右!日用品全家的牙膏,洗衣粉,肥皂等花2一3元,然後副食品又得10元左右。理髮有理髮票,洗澡有澡票,毛巾爸爸單位發,工作服,勞保鞋都是我哥倆的春節新衣服!姐姐們的衣服也是用布票去購買,回來了媽媽給自己做!成品衣服除了襪子是買的,其它全部出自媽媽的手藝!水費有水票,電費只有1.2元,這是15w燈泡三盞的費用!學費僅僅5角!書夲費加起來一學期1.5元,鉛筆,筆記本,語文夲,作文夲都包含在內,最破費的是書包,帆布的書包一年就會叫它下崗,父親那時抽菸,我記得金鐘煙一條0.85元,一個月要四條,這是父親最大的開支!那時候肉,菜比較單一。土豆,大白菜,豆芽,粉條是主力副食食材,肉每月可能吃二頓,只能說是肉菜,最好的水果是蘋果,與桔子,其它都是奢侈品,外地回來帶了把香蕉,那時還真的是稀罕品!就這點工資,住的公房,醫院除掛號費一分也不用出!住院全報銷!這樣的工資家裡還添置了蝴蝶牌縫紉機,飛鴿28型自行車,紅燈牌收音機,老爸還有一塊上海牌手錶!那時年齡小,可我覺得我們的條件過得有滋有味!好像那時父親有一張存摺,有三百多元,說是防饑荒的,老爸的辛苦我體會的太少,最大的回報父親的是每天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家後,我與哥哥搶著給父親背背腿,讓父親累了一天的身體得以放鬆!!!回憶四十年前,總覺得跟昨天一樣,記憶猶新……。





靜芳攝影


老夫今年八十。七十年代,我工資五十六元,妻子四十二元,孑女二人,父親去世早未成年弟妹五人,母親無固定收入四十餘元。孑女在單位幼兒園,弟妹全部上學。看病不收弗,弟妹,母親半費,看一次病一,二角錢,公房二戶共百餘平方,交單位租金五,六元/月,未感到生活緊張。生活較寬裕。大家庭,和睦。油,豬肉,豆剩品,棉布計劃供應,但魚,雞,牛,冰凍豬肉,經常有賣。當然這不是六十年代初那三年。但三年困難時,由於幹群一條心,群眾之間相互關照,精神奮發問上,也未感到什麼大問題?


手機用戶6445053857


夠!不但夠還有節餘!

我七十年代初參加工作,在貴州深山裡三線工廠,第一年21元,第二年27元,第三年31元,第四年37元,第五年轉正定二級工44元。每月伙食費10元,朝陽橋每包0·27元三條8·1元,其它費用不到5元。每月總共23·1元。還餘22·9元,這是單身時期,抽菸是轉正定級之後!

結婚後,雙職工88元,住房是廠裡分配,每月房租、水電5元,大米每斤0·139共40斤5·6元左右,每星期趕集購買雞蛋、雞5一8元一個月從高算32元,(包括國家供應的肉,油,煙,肥皂等)醫療費全免,子女托兒、上學費用全免。不到三年,靠自己的力量淘汰了廠裡配發的傢俱,購置了收音機、照相機,電唱機、縫紉機、風凰單車,那日子是過得有滋有味,真正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小康家庭。

當然這是一個普通的雙職工家庭,而農村,城市的幹居民有許多的生活是不能以之相比的,不過貪富之差沒有現在這麼明顯,只是吃好吃壞之分,穿好穿壞之別。現在收入翻了百倍,如果說還養活不了5個人,那是生活質量提高了,七、八十年代不敢想的事現在都實現了,高擋電器,汽車、手機、高檔服裝、旅遊、住房……沒有一樣不要錢,如果能放棄高檔的追求,只是為養活一家人,現在的工資還是有餘的!


user5303762286193


100元算很有錢了,記得那時候,冬天有棉衣發(勞保),爸媽都領給我們小孩子穿,還記得用2分錢買了一根甘蔗,一整根的那種,現在要18元(本人喜歡吃甘蔗),我們家4個孩子,爸媽工資加起來150元,還要負擔外公外婆和奶奶,感覺家裡吃飽沒問題,住房水電看病都不要錢,小病去醫務室拿藥就行,大病就轉院。就是物資不夠多,好多東西買不到,什麼都要票,那時候大家都這樣也沒什麼,無憂無慮,單位的氛圍很好,基本家門鎖形同虛設,大家互相幫助,努力工作,沒那麼多雜事,挺幸福的。現在看起來工資高,但開銷大,什麼都要錢,出小區門口就要掏錢,現在的物資豐富,什麼都想買,過得累。還是以前好


小酷1234567890


這個問題的提法有欠缺。因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箇中等城市裡,沒有幾個人的工資過百元的,當時是實行八級工資制。只有礦山,井下特殊工種的八級工是108元,其它八級工工資九十元左右。市長工資在七十到八十元左右。我是1960年考上五年制重點大學的。國家的大學教授工資最高。我們的糸主任比校長高很多,是一級教授,據說是周總理動援回國的。工資一千多。

我家五口人,父親工資每月56.4。

家裡每月給我八元錢供我讀大學。學校補助八元錢。當時的風氣是鼓勵勤儉的。

有錢的家庭也不給學生多少錢的。我們班同學有幾位是高幹子女。是省一級以上,期中我校還有一位國家二級領導的女兒,他們每月只給孩子二十元錢,他們沒有學校補助。所以在學校同學間十分友好,分不出誰富誰窮。當時的大學課程很重,幾乎沒有玩的空間。每週六天課程。在大學是沒有留作業的。中間也沒有考試,只是學科結束考試。兩學科不合格留級,四科不及格退學。同學都是自覺苦讀的。可以補考一次,很少很少有留級的,沒有聽到誰因四科不及格被勸退學的。

有能力的同學可以選科學習。

學生上課非常自由,聽不聽課全由學生自已決定。學校沒有班主任。一個糸只設一名輔導員。學生管理全由學生會和黨支部,團支部管理。

大學畢業全部有工作,第一年48.5,第二年54.5。

說說工人,學徒三年,出徒工資是31.5。長到38.6,得用十幾年。

86年開始長工資前,工人的工資大部是在四十到六十之間。

這個工資基本養活四,五口人之家。

但是要說的,從工資上看是很低的,其實生活並不是現在人想的那樣低。生活上他們衣食無憂,精神上感受到很是愉快的。因為沒有社保費用,沒有醫藥費,家屬有病半價報銷,住房房租每月一元多點。生活困難職工由工會補助。人們之間互相幫助,基本沒有腐敗現象。當然也就沒有貧富不均的矛盾。


如魚得水286568400


這是一個非常搞笑的問題。倒計時四十年那就是1979年。你們知道1979年當時中國城鎮與農村的經濟狀況嗎?如果一個小家庭平均每月具有100元的收入那算較為富裕。大學講師級每月工資59元,高中級教師四十來元,初中教師27——36元,當年有這樣的說法:二十七歲(年齡),拿二十七元(工資’,吃二十七斤(口糧大米),農村有的是民辦教師(拿工分),有的是工辦工資制;煤礦一線工人四氣及也只有52.48元;鋼鐵工人與煤礦工人基本相差上下;二線與三線工工資更低;政府機關(區、公社)也只不過四十八九元,一般政府工作人員三十七八至四十幾元……當年很少遇到貪汙案,基本上找不到嫖賭,也沒有公開的行賄受賄之詞,全國公民雖然沒有身份證,但社會治安秩序非常穩定,住旅社招待所全憑地方政府介紹信,全國物價統一規定,例食鹽0.155元/斤、茶油0.98元/斤、萊子油0.78元/斤、早米0.138元/斤、晚米0.142元/斤、豬肉0.72元/斤(供用)、豬腳頭腸折半價、農家自賣豬肉0.90——0.95元/斤、鄰里之間隨禮1——1.5元/戶、瓦工完全沏一幢紅磚屋的工資也不超過300元/棟(以前沒什麼裝修)、全國曰食用品(布票糧票)統一支配、學生小學不超2元/學期、初中3元/學期、高一5元/學期、高二6元/學期(包括練習本等並且有助學金)。農民從事農業,工人從事工業,農村當兵拿工分,工人當兵算工齡……請算一算平均每月100元收入富不富,能不能養活一個家庭(補充農村有免費醫療合社所,不過當時醫朮不高,每個工廠單位包括學校都有不對外的醫療免費診所)。


大海心懷3


78年,我們家六口人。爸爸7級技師,80.5元,媽媽2級普工,37.7元,三個弟妹讀初中高中,我知青三年。家庭生活很好,三塊手錶,一輛德國鑽石牌自行車,一臺紅燈牌收音機。那時候,人際關係很好,互相關心,單位領導經常走訪職工家庭,對外分到工廠來的青年職工,到了25歲,還沒有對象,女工委員師傅都幫忙介紹,因為是軍工央企,縣城女青年很願意找工廠男青年。有工作糾紛鄰居糾紛,工廠有調解員裁判,公正裁決,雙方服氣,個人有困難,鄰居幫忙,我家有一對內兒醫生兩口子,小孩三歲,晚上查房值班,都是送我家母親代管。當時社會和諧,人心貪壞少,真是大家懷念的。從前支左的軍代表子女,現大多在省城,很是眷戀當年在我們廠的日子。現在,很多很多不敢恭唯。


每天早晨我們擁抱過


我給你講一下我親眼所見的情況吧,那個七八十年代,記得我的一位同學的父親是八級工,工資月收入七十多元,比他們廠長還高,那時候他爸爸一人工作,養活家人五六口,上學時一學期學費二元五,看病不要錢,買肉,油,布,棉花都是憑票供應,他家還有一輛加重二手飛鴿自行車,在當地地區只有幾輛,廠長,一般幹部都沒有,那時技術工人的待遇最高,工資最低的就是一般辦事員,人人都爭著學技術。

那時米一毛多斤,白麵叫富強粉,中學生定量供應三十二斤糧,可能是長身體吧,其它供應一般二十八斤糧,粗糧很多。

那時家裡有個收音機都很了不起,可以聽評書,單田方講的。

那時聽廣播的有當收聽敵臺被批鬥的。

那是的人們以吃救濟為恥,很窮的家庭才會吃救濟,但吃救濟的人家真不敢買肉吃。

那個年代最牛的人是開車的,賣肉的,糧站的。

那個年代水是清的,天是藍的,河裡魚很多。

那個年代人都比較廋,住的也很小,穿的就是綠色,灰色,冰棍2分一根,

沒吃過香蕉,汽車只有貨車,上學是走路,老師不屬於國家幹部但很關心學生,經常家訪,補課也不收錢,

那時的幹部與工人看不出有什麼生活方面的差距

那時沒聽說過什麼假貨

那時撿到錢會交給警察叔叔

那時老人摔倒了絕對不會沒人去扶

那時見面了會說,,吃了嗎

那時沒現在吃的飽,住的好,

那時,,,,請大家補充



法問


我1974年參加工作,因為是家中唯一子女,可留城沒插隊。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38元,幾個插隊的同學讓我請客,我說你們挑地方。結果去了城裡一家大飯店,點菜的時候,大家儘量不點貴的,我大方的點了一道油燜大蝦,3.8元,同學們都說太奢侈了。這頓飯花掉了半個月的工資。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是同學中最有錢的人,那個年代,獨生子女是奇葩,我身邊的同齡人家中都是四,五個孩子,真不知道怎麼活下來的,應該是得益於住房,教育,醫療基本免費,粗茶淡飯,布衣糙棉。那時候病也少,特別是富貴病,據說北京的第一例糖尿病診斷出來時還引起爭論,這就是傳說中的糖尿病嗎?我一直有個觀點,人這一生實際上就兩個死法,一個是餓死,一個是撐死,自己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