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看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在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除却作为君主的曹操、刘备和孙权,最耀眼的,恐怕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了,这两个人也是一生的宿敌。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看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游戏中的诸葛亮形象

诸葛亮复兴汉室的心愿,最终破灭在司马懿的军阵之前,而司马懿也在诸葛亮死后,参观蜀军营盘时,由衷赞叹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两个人惺惺相惜,但也有着不同的命运与追求,一语以蔽之,就是诸葛亮是一个政治家,而司马懿则是一个政客。

那么,政治家与政客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政治家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政客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这样说又显得太单薄了。

作为三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性格上都有着复杂的一面,两个人都不能简单说谁是为了人民,而谁又是为了自己。

诸葛亮自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到他命陨五丈原,一生可谓波澜壮阔。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看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隆中对

刘备初访诸葛亮时,诸葛亮一篇《隆中对》,显示出他胸怀天下的大谋略;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看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

赤壁之战,孤身入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显示出他堪比苏秦、张仪的辩论之才;荆州为刘琦出计,显示出他堪比张良的智计;刘备在外征战,诸葛亮在后方调配粮草,从未短缺,显示出他堪比萧何的相才;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看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白帝城托孤

白帝城托孤,尽心尽力辅佐少主刘禅,则显示出其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良品格;临死上书刘禅,“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则说明其虽身在高位,却仍然清廉的高尚品格。这些,几乎是中国古代君主眼中,最完美的臣子了,既忠心耿耿、公正廉明,又才华无双、独当一面。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看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电视剧中的司马懿

相对于诸葛亮的波澜壮阔,司马懿的一生则显得曲折的多。他少年时期拒绝入仕而自断双腿,后来又卷入曹丕的世子之争。等到魏文帝继位,司马懿迎来了自己事业的春天,他和陈群合作,在魏国境内推行九品中正制,改变官位被权贵垄断的局面,又在边疆推行屯田制,以便长期与诸葛亮对峙,后来的司马懿一步步登上顶峰,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实际上篡夺了曹魏的政权。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看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电视剧中的司马懿

两个人都曾心怀安定天下的壮志,但是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的壮志而奋斗终身,虽然最后失败,也博得了后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同情;反观司马懿,却因为深陷权力斗争,一生都在勾心斗角中度过,最终发动的高平陵政变,更是成为了司马懿一生的污点。

说诸葛亮是政治家,是因为他一生的主题就是兴复汉室,安定天下,虽然他也有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除掉李严的做法,但这终究仅是一个插曲,他的一生,始终是公大于私的。

说司马懿是政客,是因为,他虽然也有安定天下,结束战乱的志向,但是受限于他所处的特定的政治环境,让他不得不以保住自己的利益为先,虽然最后三家归晋,司马家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看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二人均有公有私,不同的是,诸葛亮的一生,公大于私;而司马懿的一生,私先于公。

因此说诸葛亮是一个政治家,而司马懿是一名政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