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習慣到底有多重要?

熊玲:習慣到底有多重要?

無論習慣的好壞,它們都是人賴以生存的方式。關鍵是,習慣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生活意義或價值很重要。

我把生活中常見的、有點怪異的行為習慣,如挖鼻孔,摳指甲,遲到,抱怨,拖延,尿床,吐口水,說髒話……等等,稱為症狀性習慣

症狀與習慣之間,存在很深的相互依賴。它們之間似魚水關係,又非魚水的關係。因為魚離不開水,但水未必離不開魚。

症狀與習慣的關係亦然,似乎是習慣離不開症狀,症狀未必會形成習慣。但,症狀的(頑固)存在,是靠習慣來護著它,習慣的存在,是必須靠症狀養著它。

某種症狀持續存在,又養成了對“症狀”視而不見的習慣。可令人們忽略的,習慣本身也是一種症狀,甚至它比症狀對人的影響更大。因症狀是看得見的“問題”,而習慣是躲在問題後面的影子。是那個“化了”的看不見的存在。

糟糕的是,隱藏的這個黑影,恰是縱容症狀或問題的保護色。因為,人們習慣把“習慣”作為解釋症狀或問題的合理化歸因。縱然你的症狀實際影響到你的事業或人際,但一句“沒辦法,都習慣了”即可化了——對問題根源的觸碰、探索,對改變的畏難,等等。

所以,習慣比起症狀還要可怕。習慣才是遮蔽人自我認識的屏障,也是妨礙人自我實現的圍牆。

熊玲:習慣到底有多重要?

症狀性習慣,又像是一個悖論。症狀作為一種表現,有多樣化,而不同的症狀背後的動因也不一樣。比如,從對“症狀”獲益的深層次研究,尿床跟遲到就完全不同,長期尿床的深層動機是恐懼,它僅僅是一種害怕高壓的失控,是緊張與焦慮的外洩,象徵了一種隔離情緒情感的哭泣。而遲到的深層動機是憤懣,是被關愛的失落,遲到作為形式在表達(我)有被關注的需要,或在表達對缺失關愛的不滿。

作為習慣性的症狀,有些是永久的,比如抱怨。它對當事人來說,是他賴以感覺有自我的一種存在,但對與他相處的人來說,會有壓抑感。忍不住這怪感覺的人,會報以輕蔑或冷眼,或指責或干預。當然也自然影響兩者的關係。

與症狀性習慣的人相處,或許,最好的方式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個方法看似簡單,其實很難。如果生活讓你不得不跟“症狀”者相處,那麼,你必須得練就視而不見的本領。

又如果說,每個症狀裡都有一個詞,那精神分析的任務就是通過艱辛的聯想與分析之路,把那症狀裡潛藏的詞挖掘、顯露出來。也即是把潛意識上升成意識,意識轉換成語言,語言凝結成一個詞。那個詞,意味著你曾丟失的自己,同時那也是你嶄新的自己。

依據拉康的思想,我們對“症狀性習慣”可以挖掘、延伸出許多含義:麻木,遮掩,慢耗,沉醉,吞噬,消融,了無……這些(含義的)詞,又會令我們想到什麼呢?

熊玲:習慣到底有多重要?

總之,應該想得很遠。若你有“症狀性習慣”,又願意通過它認識你自己,那麼可以通過自我分析或接受精神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