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识人最准的人原来是他们,预言一一应验(之一)

题记-----有句老俗语不知道是何时流传下来的,“人心隔肚皮”,进入社会、职场,官场、生意场等各种场合,一个高明的识人之策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古人的识人之术,千年来古人智慧的结晶,对当今的我们来说,仍有不少可以借鉴之处。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辨人识人之术无外乎听其言观其行,从其言行细微之处来观察,正所谓见微知著,正是这个道理。

历史上识人最准的人原来是他们,预言一一应验(之一)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商纣时期有三贤:微子、比干和箕子。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历史人物,正是箕子。他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箕子,朝歌人,名胥余,是商朝贵族,论辈份他是商纣王帝辛的叔父,被学界称为“中国第一子”。 历史上识人最准的人原来是他们,预言一一应验(之一)

纣王众所周知,是商王朝最后一位 君王,年少时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开疆拓土不在话下。到后期却开始腐败不堪的恣意纵情酒色,不理朝政。箕子在纣王刚开始命人造象牙箸(即筷子)时,就曾联想许多:“制作好象牙箸,就会不肯再用粗劣的陶土碗碟,将来就一定还要制作犀牛角杯或者玉杯。餐具变好了,就肯定不满足于现在的豆蔬青菜而会追求山珍海味。进而追求绫罗绸缎,高楼阔宇,对奢侈豪华的追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奢靡享乐之风由此兴起,于国家社稷来说是灭顶之灾。”

后来事实果然验证了箕子的预测,

后来的纣王更加荒淫骄奢无度。抓数万百姓以修鹿台,集天下奇珍异宝于其中,注酒池悬肉林,令裸体男女逐戏其中供自己取乐。

历史上识人最准的人原来是他们,预言一一应验(之一)

纣王帝辛的昏庸残暴,导致百姓怨声载道。终于遭至周武文王的讨伐,葬身于自己建造的鹿台的熊熊大火之中,成为后世之笑柄。而箕子在对纣王数次进谏不被采纳后,装疯卖傻扮作奴隶逃离远去。

历史上识人最准的人原来是他们,预言一一应验(之一)

《韩非子·说林上》上有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微知著,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圣人见微而知著,君子落叶而知秋!

纣王的昏庸无道和残暴,最终导致亡国自焚,始于一双小小的象牙箸。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这个道理。做到防微杜渐,才能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